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在我的書桌上,十多年來一直擺放著一本薄薄的書——《致加西亞的信》,講述的是一個叫羅文的人送信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歡迎借鑒參考。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封面寫著“員工培訓”,我很煩躁,我為什么要看這本書,這是多么無聊的事,再說我現(xiàn)在還沒有工作,覺得自己沒這個必要去看這本書,隨手那么一丟,每天走過來走過去,由于好奇還是翻開看了看,本來只是粗略的翻翻,但看到這本書上有別人的筆記,內(nèi)心覺得是一本不錯的書。
這本書主要解釋了,敬業(yè),忠誠,行動和執(zhí)行。這對我們來說,特別是當今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來說,這是一條法則,一條人生的法則,決定了你以后生活過的怎么樣的法則,更是一輩子的法則。
在這本書里我清楚的記得書里的一句話:“不找借口去落實任務的人,無論在哪一個行業(yè),都會收到重視。對于上司來說,無論什么時候身邊最缺的始終是辦事主動,落實力強的員工,只有完全執(zhí)行任務的員工才能成為老板青睞的員工。”確實,不管我們以后從事什么工作,這都是可遵循的規(guī)則。
阿爾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他的信》中寫到:“像羅文中尉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給他塑像,放在所有的大學里,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學習來的只知識,也不僅是他人的一些教誨,而是要鑄就一種精神,忠于上級,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務——把信送到加西亞。”積極主動,自動自發(fā)的精神,這是羅文的精神。
在這本書里除了這兩句話以外我還喜歡這一段話:“成功永遠不會屬于喜歡對他嘲諷,喜歡說三道四的人,同樣也不屬于喜歡顧忌和猜疑,膽小怕事的人,只有那些笑到最后的人,才可以笑得最好,一個精力高度集中,并能做到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的人,世人會承認他的價值。”
看完整本書后,我又看了看封面,我看到書下寫著:“執(zhí)行,結果。”短短四個字,包含了書里的內(nèi)容,突然發(fā)現(xiàn)這本書并沒有我所想象的那么無聊。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讀完《致加西亞的信》,我并沒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萬分,因為書中所表達的精神我都懂,也經(jīng)常經(jīng)意不經(jīng)意地這樣做,于是它對我來說只但是是將這種精神明朗化,系統(tǒng)化,并輔以例子為佐證,讓我感觸較深的不是書的資料,也不是書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讀書的人。服從本是下屬該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贍養(yǎng)父母,吃完飯要洗碗一樣天經(jīng)地義的事,卻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讀者,從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嚴重的人性問題,如果從這一點來說倒是讓我感慨萬分了。
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頸"。主管給他的任務有一個,他的疑問卻有十幾個,"我忙,沒空""人少,沒辦法做到""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不錯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屬理念太差,我也沒辦法""讓某某做可能會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這些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幾種目的:(1)擺困難,讓你降低要求;(2)擺完困難,讓你覺得讓別人做會更好,那么他就能夠偷閑了;(3)有言在先,萬一事情沒辦妥,不能完全怪他,你會體諒他的;(4)期望你幫他解決困難。
或許這時候有人要問:難道上司給我們下達任務的時候我們只能說:"沒問題",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問嗎?誠然不是,假如主管讓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達A城市,順便問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車,省得到處找到處問,如此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如果連主管也不明白怎樣辦呢,一切都得自我解決。如果你不能幫忙主管解決一些難題的話,那要你何用?
我們一向都在推崇羅文——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卻忽略了兩個重要人物:派羅文去送信的人——美國總統(tǒng)麥金萊和推薦羅文的人——情報局長阿瑟。瓦格納上校。千里馬不多,伯樂更少,如果沒有阿瑟。瓦格納和麥金萊的信任,慧眼識英才,也不可能派羅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戰(zhàn)爭從側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們的企業(yè)是不是也該清楚每個主管,員工的優(yōu)劣,讓每個人去做他最適宜的,能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的工作。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本書推崇的關于敬業(yè)、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簡單的故事,蘊涵著學習與創(chuàng)業(yè)的深遠道理!
當我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故事簡單得像一張白紙,卻在近百年時間內(nèi),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了無數(shù)次學習討論的熱潮。為什么?這本書所揭示出的敬業(yè)、忠誠、勤奮的精神,正是人性中光輝的一面,而這種光輝隨著社會的變革、物質(zhì)的豐富、價值觀的多元化正在慢慢褪減它的光華。
此書扣人心弦的地方,固然也有情節(jié)上的起伏跌宕,有一路熱帶風景的奇光異彩,但這些并不足以震撼人的心靈。羅文故事真正引人入勝、魅力長存的,乃是其昭示出的忠誠信念與敬業(yè)精神。羅文故事的內(nèi)涵說不上有多豐富,但其高尚的道德理念、強勁的道德力量撼人心魄,勵人心志,這才是它流傳世界、經(jīng)久不朽之秘。也正因此,羅文在自我的祖國成為“不需監(jiān)督而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喬治·布什語)的象征,“送信”則在更廣大的區(qū)域和行業(yè)內(nèi)成了敬業(yè)與榮譽的象征。如果套用孔子的話說,羅文精神的實質(zhì),即在:“言忠信,行篤敬”,雖九死之地,“行矣”。
“言忠信,行篤敬”,是我們古遠、基本的道德信條。從上文不難看出,它既是我們中華禮貌的傳統(tǒng)道德信仰,也是人類禮貌的共識、共享性精神資源,這一道德律令顯然具有普世價值。在執(zhí)守誠信、篤行職責、勤工敬業(yè)、堅定勇毅上,圣賢似孔子,“平凡”如羅文,無疑都是楷模,二者為我們樹立起了道德范型和人格參照。
以此檢視當下現(xiàn)實境況,誠信、虔敬,盡責、勤業(yè),這些為人與從業(yè)的基本道德準則,卻有大受冷落、背棄之勢。機關部門中依然能夠常見不重道德修為、品行不端、人格扭曲,或不勤政敬業(yè)、不思進取、敷衍塞責之類的事件。如此種種,原因固然有當前社會變革必然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制約著人的道德建構,但其根本原因,恐怕還在行為主體的自律意識與潛力不夠強大。道德構成少不了社會理性規(guī)范──“他律”,但“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語)。人的“自律”亦即人的自由意志,道德自由是指道德主體在可選取狀態(tài)下,由自我意志主導擇善而從,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擁有這一境界者,無需監(jiān)督,他們也能不昧良知、良能,不受利誘、脅迫,不屈曲茍且,不委身事惡。他們但憑信仰、信念行事,行所當行,止所當止,不會惟以一己利害與得失,來對外在一切作權衡取舍。上述孔子和羅文,不正是如此嗎?
在北侖全面推進二次創(chuàng)業(yè)進程中,我們機關干部需要的就是敬業(yè)、忠誠、勤奮的自律精神。
要提倡敬業(yè)精神。敬業(yè),就是全心全意地對待工作。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事業(yè)將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敬業(yè)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xiàn)。我們每個人都有職責、有義務、責無旁貸地去做好每一項工作,我們都就應為盡一份心、出一份力。敬業(yè),離不開對自我工作的認真思考和奉獻。你明確自我的工作目標了嗎?你為這個目標付出了嗎?“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腳踏實地,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做起。
要提倡忠誠。我們?yōu)槿烁改?,為人子女,為人朋友,需要忠誠;在工作中,為人下屬,為人上司,為人同事,也需要忠誠。我們無數(shù)次聽到這樣的教誨:成事先成人,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yè),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在我們具體的工作中,你能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嗎?不利于團結的話你會去講嗎?不利于團結的事你會去做嗎?對于上級交付的任務你會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嗎?《致加西亞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共勉:“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yè)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對事業(yè)的忠誠也正是敬業(yè)的表現(xiàn)。
要提倡勤奮精神。勤,做事盡力,不偷懶;奮,振作,鼓勁。對工作沒有熱情,缺乏主動性,得過且過,用他們的話說是“沒激情”不要去埋怨別人、埋怨公司、埋怨社會,要多去想想自我身上的問題,你認真學習了嗎?你勤奮工作了嗎?你用心付出了嗎?通常在這個時代,環(huán)境時時刻刻都在快速地變化著,我們每個人都要用用心的態(tài)度去適應,要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去工作。勤奮不是三分鐘熱情,而是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堅忍不拔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為了磨練你的人性,為了美麗你的人生,勤奮地工作。
一些眼前的東西是暫時的,是過眼煙云,而那些精神上、意志上、品質(zhì)上的磨練才是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許多年后,當我們回憶起這段共同奮斗的日子,沉淀在你記憶深處的不是當時的彷徨,不是無休止的埋怨,也不是受挫時的懊惱,而是那種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經(jīng)歷,還有那種從你身上流露出的人性中最珍貴的東西。敬業(yè)、忠誠和勤奮并不僅僅僅有益社會和單位,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我。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到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誰將把信送給加西亞?!”
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著“變化”、“創(chuàng)新”等時髦的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yè)”、“服從”未免略顯陳舊。然而,這卻又無法回避。
成事先成人,成人誠為先。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yè),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記得有位哲人對用人做了三種決定:德才兼?zhèn)渲?,可重用?有德無才之人,可用之;無才無德之人,絕不可用??梢姡艺\是衡量一個人品行好壞的重要標志,忠誠的人才是可靠的,才是能夠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忠誠意味著敬業(yè),敬業(yè)意味著追求卓越、意味著奉獻。忠誠于祖國、忠誠于憲法、忠誠于領導、忠誠于自我所從事的工作。
一個群眾要想取得發(fā)展,要有忠誠有潛力的成員,而成員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需要群眾所帶給的平臺作為依托。當用心性和潛力被埋沒、被誤解時,請不要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因為,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同情和寬容是一種美德,誠實誠信更加可貴。以誠實對待領導,才能提高自我的工作潛力,增加工作經(jīng)驗,培養(yǎng)我們寬闊的胸襟,才能使我們的事業(yè)無往而不勝。
態(tài)度決定一切,對待工作除了忠誠,更離不開敬業(yè)。如果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就會對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以至于自我總是在一個水平上來回波動,不自我省思,而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我缺乏職責心。要成為一個能夠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靠的是一種執(zhí)著的精神和追求,是一種專注的態(tài)度,一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人務必有種高昂向上、用心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缺少了這種精神,就會整天萎靡不振、無所事事、毫無作為。因此,在工作中要堅守執(zhí)著,牢固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職責感,樹立一絲不茍、用心主動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精益求精、誓爭一流的標準要求;樹立大膽工作、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敬業(yè)精神離不開服從,服從更需要一種敬業(yè)精神。服從的魅力無所不在。軍人對于命令需要服從,機關對于政策需要服從,學生對于老師需要服從,法律面前人人需要服從。執(zhí)行領導下達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務,不僅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需要的是一種敬業(yè)精神。對于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務,要有一種成功的心態(tài),用心主動的去做每一件事。停止抱怨,喜歡抱怨的人沒有立足之地的,喜歡抱怨說明缺乏一種信念,而這種信念正是成功的基礎。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否則煩惱憂愁就是心靈的殺手。服從不但是軍人的天職,這些美德更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這些美德不僅僅僅適用于軍人,更適用于每一個成功的群眾。
“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就是羅文,一個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這就是“忠誠”、“敬業(yè)”、“服從”的完美結合。省思自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是否也能象羅文那樣敬業(yè),那樣勤奮,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積累經(jīng)驗,為自我贏得一個又一個為加西亞送信的機會。雖然不能做到每一個人都是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然而卻需要這樣的精神來鼓舞和激勵,充分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忠誠于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斷的完善自我,做一個新時代的“羅文”。
讓我們一齊把信送給加西亞吧!
致加西亞的信的讀后感700字
透過閱讀《致加西亞的信》使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敬業(yè),什么是忠誠,什么是職責;它在流傳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服務和榮譽的象征,一種想從自身找到文中主人公羅文的影子的反思。
故事講的是:在美西戰(zhàn)爭期間,主人公羅文經(jīng)歷艱難險阻最后把信送給加西亞,完成了上級托付自我任務的故事。本文使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好處的東西,變成了敬業(yè)和忠誠的象征。羅文能夠把信送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他的敬業(yè)精神。
敬業(yè)“這個經(jīng)濟社會永恒的詞語當中,既包含了個人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又有對事業(yè)舞臺--公司的忠誠!一個人的潛力,技術能夠透過學習,實踐等方法來不斷的提高和自我完善,而一個人的敬業(yè)精神,職責心,才決定了他是否能夠把工作更好的完成,沒有職責心的人即使他有潛力也不可能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對公司不忠誠的人不會為公司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讓公司看到自我的成績和潛力,肯定自我的工作。只要你優(yōu)秀,突出,總是會發(fā)現(xiàn)的。如果,一個企業(yè)不優(yōu)待重視那些敬業(yè),工作出色,成績卓著的員工,那是和自我過不去!
有些人說敬業(yè)是老板剝削員工的手段,忠誠是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而我則認為敬業(yè)和忠誠不僅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更有益于我們自我,只有公司發(fā)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送信這個過程是困難的、痛苦的,我則認為透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則會把人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潛力,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事情連必要的信心都沒有,那他只有失敗,有了信心還要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我!一種對事業(yè)高度的職責感和忠誠感一旦養(yǎng)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能夠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失業(yè)。
能夠從這本書中深切體會出來的還有:就應珍惜自我所從事的工作。只有熱愛它,才能為它奉獻,也正是在奉獻的過程中,自我會有很大的收獲。
總之,透過這本書讓我更好體會到自我需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羅文精神為榜樣,充分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力求完美、高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