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
推薦文章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5篇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受到讀者喜愛,一周之內(nèi)售空;三周售出一萬冊。出版幾個多世紀(jì)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格列佛游記》觀后感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篇1】
鼻尖嗅到縷縷書卷氣,耳朵聽著沙沙翻書聲,指尖撫過薄薄紙張。漫漫長假,唯有置身于溫馨名著驛站中,才能充實生活,使心靈聽到久違的呼喚。于是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
這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所寫的一部諷刺小說。說的是勇敢、機智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耐不住寂寞懷著一腔熱血去冒險的幾個神奇故事。用四卷分別描繪了格列佛去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骃國的所見所聞,經(jīng)歷困難最終化險為夷回到自己祖國的故事。
密密麻麻的小方塊字不是眼花繚亂的繁雜而是仿佛充滿了活力,讓我走進(jìn)主人公的冒險歷程。欣賞故事的同時,對于一些情節(jié)讓我感觸頗深并引起無限思考。特別是前兩卷,他在大人國時,在農(nóng)夫家和皇宮中,大個頭的婦女將他親昵地放在身上。這個比鼠還小,比紙還輕的人兒,就像是用了數(shù)倍放大鏡看她們的皮膚,看到那些皮膚上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毛孔和痘痘,那些濃重的香水味迎面襲來,仿佛是逃不出的陰霾。正因身軀小,嗅覺更敏銳,視覺更清晰,那自己在小人國利立普特時也何曾不被他們所討厭自己巨大身軀?忽然覺得曾經(jīng)那些在英國、那些和自己一般大的人們?nèi)缪┑募∧w是多美呀。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麗。 而我們總是很容易記住別人的缺點,并且?guī)е叨妊坨R只為了將那些芝麻綠豆小的缺點放大,成為嫌棄他人的借口???,當(dāng)朝陽剪破黑暗,痕處的朝陽灑在飄舞的拂柳上,不需要走近看那樹干長出丑陋的疙瘩,遠(yuǎn)遠(yuǎn)觀賞著這抹綠影,好似拂入人心的柔美。 看,在那流光溢彩下華麗的裙擺綻放舞蹈的魅力,臺下的觀眾帶著欣賞的眼光給予雷鳴般的掌聲作為鼓勵,后排姑娘踩著長裙驚慌失措被大家特意放于視線之外,微笑著稱贊完美。看,正在播出的這部電視劇總是被人質(zhì)疑,每播放一集就被指出其中大家不滿意的地方??墒堑胶髞頋u漸隨這部戲的更新更多美好的東西使它一直收視長虹。
月若不缺又怎能化月牙懸掛于蒼穹?不得不承認(rèn)不能在人世間找到所謂的百分之百完美,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將它們縮小看待,而不是在于那是什么缺點,那朦朧之美不更讓人沉醉么?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篇2】
前段時間,我在咪咕閱讀上看了《格列佛游記》這一本書?!陡窳蟹鹩斡洝肥怯S刺作家斯威夫特寫的一個著名諷刺小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雖然里面的故事都是幻想,但作者對它的描述卻是如此真實,可以看出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本書時付出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述了一位名叫格列佛醫(yī)生的奇妙經(jīng)歷。格列佛喜歡探索大海,但厄運似乎一直伴隨著他——船傾覆了,海盜來臨了,船員嘩變了等等。然而,由于這些不幸,他來到了四個神奇的島嶼,這些島上的人不是很小,就是很大,還有一個島上除了馬沒有人,讓人難以置信。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人國”,這個島上的人出奇地小,高的只有一個手指那么高。所以在這個島上,格列佛被當(dāng)作巨人。小人國不是一個整體,它被分成許多部分,就像我們的世界一樣,被分為不同的區(qū)域,而區(qū)域的邊界有時候難免會發(fā)生沖突。因此,戰(zhàn)爭經(jīng)常在那里進(jìn)行,而格列佛多次幫助他的“國王”打敗敵人,受到了國王的高度贊揚。
可是好景不長,有一天,公主的臥室著火了,大火非常猛烈,于是格列佛急急忙忙地往火里潑了一泡尿。這讓公主非常生氣,但國王念他是小人國的功臣,赦免了他的罪行。公主卻一直想方設(shè)法地要處死他,于是,她想出了一個惡毒的主意:刺瞎格列佛的眼睛,逐漸減少他的食物,直到他最終餓死。格列佛在知道這個消息后,連夜乘船逃走了。
格列佛還去過“飛行島國”,這個國家由一塊大磁鐵漂浮在空中,島上的人總是害怕。格列佛就問他們:“你們在害怕什么?”他們回答:“我們害怕行星與地球相撞,害怕臭氧層破裂,害怕太陽能量耗盡,害怕太陽膨脹吞沒地球?!逼鋵嵲谖铱磥恚幢闶钦娴牡搅耸澜缒┤?,你也是無法避免的。既然沒有辦法避免,那就應(yīng)該珍惜時間,活在當(dāng)下,努力奮斗!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有限的時間里發(fā)揮出自己無限的光和熱,在拓寬生命的寬度的同時拓寬生命的深度,用自己的微光而又不僅僅是微光照亮整個世界。
格列佛醫(yī)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奇妙經(jīng)歷給了我們很多啟發(fā),讓我們明白了許多我們不明白的事情,這本書很有觀賞價值,值得一看。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由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記》,剛翻了幾頁,便被作者的描寫所吸引。作者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將我深深帶入主人公格列弗的奇遇之中。
格列弗一共游歷了四個國家:小人國、巨人國、飛鳥國和慧骃國。他在小人國里成了身材龐大的巨人,在小人們看來似乎擁有神力,刀槍不入,一連吃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卻成了巨人們的玩具,身型不占優(yōu)勢的他,是那么的渺小而脆弱,稍不留神就有喪命的危險;后來,他去到了神秘的飛鳥國,那里的人們利用鳥和海底磁鐵的力量,可以隨心所欲地移動;最后,他去了慧骃國,那是一個美好的國度,他在那里生活得十分快樂滿足……讀著,讀著,我仿佛身臨其境,跟著格列弗一起展開了冒險。
在我看來,格列弗落入的四個不同國家,正是作者想要道出的四種不同人生境地。我們總是被逼迫到某一境地之中,也許會無奈,也許會辛酸,但這中間的苦痛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渺小的個體,往往身不由己,但還是要努力散發(fā)自己的光芒。在不同的境地中,人也會發(fā)生變化,有些人變得狡猾、貪婪、攀附權(quán)勢,有些人則變得瀟灑、堅強、恬淡坦然。
格列弗在慧骃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覺得十分幸福和愉悅,這與和前面小人國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耶胡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格列弗的誠實,使格列弗因不被信任而感到十分失落。
慧骃國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社會。在那里,人們可以不需要對人有所猜忌,不用處處提防著周遭的人和事。而現(xiàn)在的社會,有著太多令我們不安的因素,好像隨時都有可能被小偷搶劫,被黑心商欺騙,被人販子拐賣。有時候靜下心來想一想,現(xiàn)在到底是怎么了?我們變得越來越多疑,伸手幫助一下別人都會猶豫:他是真的需要幫助,還是說對我另有企圖?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馨阉讼氲脝渭円稽c呢?
《格列弗游記》告訴我,我們應(yīng)該生活得純粹一點,不要因為社會的殘酷,而患上了“疑心病”,失去最真實的自己。我們都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我們一起構(gòu)成了社會這個整體。我們是什么,社會便是什么。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篇4】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出生于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由叔父扶養(yǎng)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在許多人眼中也許僅僅只是一部異想天開的幻想書,實際上卻是抨擊當(dāng)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說。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風(fēng)暴孤身一人冒險游歷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國家的事情。小說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游世界,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情節(jié)曲折、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經(jīng)歷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我和格列佛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里佩服他的機智勇敢。我要學(xué)習(xí)他機智勇敢的這種精神,在生活中這種精神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在小人國,小人國國王認(rèn)為格列佛有用處時,對他盡己所能地提供生活條件。因為格列佛能幫他們打勝仗,可以保證他的國家安全、幫他侵略他國。但當(dāng)格列佛由于仁慈之心,拒絕了他要消滅伯利夫斯古國的無理要求時,他就認(rèn)為格列佛對他已無用,態(tài)度也明顯冷淡了許多。其他朝廷權(quán)臣他們因嫉妒格列佛的官位,所以百般刁難他,在國王面前惡意詆毀、誹謗他,甚至向國王獻(xiàn)計要殺死格列佛。格列佛在巨人國的經(jīng)歷與在小人國的經(jīng)歷大同小異,歷險也并非十分稱心。
我記憶尤深的是格列佛在慧骃國的經(jīng)歷。那里的人善良、樸實、勤勞、勇敢、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相互之間沒有任何欺騙、隱瞞,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正義,純真的世界。
誠信是個永久的話題。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骃國那樣,每個人都誠實守信,人們眼中不再有疑慮。我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初讀《格列佛游記》感覺它描繪了一個怪誕夸張的奇異世界;再讀《格列佛游記》感覺它展露了黑暗、虛偽的社會生活。在書中格列佛是一個勇敢、聰明的人,他游歷了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慧骃國。每一次都有危險存在,但都被他化解了。我也要學(xué)習(xí)他這種勇敢、睿智的精神,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努力解決困難,消滅學(xué)習(xí)道路上的“攔路虎”,才能順利通往成功。
《格列佛游記》三年級觀后感大全【篇5】
《格列佛游記》的藝術(shù)特色主要體此刻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dāng)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zhàn)勝并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dāng)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fēng)習(xí)和典章制度也同當(dāng)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xiàn)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我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欲、陰險和野心”產(chǎn)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經(jīng)過對拉格多科學(xué)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xué)研究,諷刺了英國當(dāng)時的偽科學(xué);有關(guān)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xiàn)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guān)于“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jīng)]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骃(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里的野猢認(rèn)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shù)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所以我們的人民大多數(shù)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guān)系。并由此對人性產(chǎn)生了疑問。
作者在對當(dāng)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jìn)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fēng)趣滑稽,神情皆備。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書中的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