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中文无码精品久久久|自偷自拍亚洲首页av

  • <ul id="y0emu"></ul>
  • 讀友吧 > 讀友書目 > 人文類 > 人文類書目分類經典推薦

    人文類書目分類經典推薦

    | 澤璇

    人文類書目分類經典推薦發(fā)布

    人文類書目分類經典推薦都有哪些?關于人文類經典的書籍書目都有哪些推薦介紹的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guī)砣宋念悤糠诸惤浀渫扑],希望大家喜歡!

    人文類書目分類經典推薦

    一、通識類:

    1. 李強:《自由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版

    2. 劉軍寧:《保守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4. 張靜:《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5. 俞可平:《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6. 林達:《總統(tǒng)是靠不住的》,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

    7. 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年版。

    8. 杜維明、東方朔:《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 [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10. [英]阿諾德?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中國思想類:

    11. 杜維明:《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14.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5. 林毓生:《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

    16.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1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版。

    18.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19. 秦暉:《傳統(tǒng)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0.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增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中國歷史類:

    21.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

    22.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3.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版。

    25. 陳寅?。骸端逄浦贫葴Y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

    26.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

    27. [美]芮樂偉?韓森:《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歷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29. [美]麥克法夸爾,[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7

    人文類經典必讀書籍

    No.1 愛書來:揚之水存谷林信札

    谷林 著

    “這是中國最后的書信?!?文史大家谷林與揚之水的通信集,整理刊布出194封,其中近百封首次面世。這一束書簡里要緊的并不是保存了怎樣的史料,而是特別有著文字的和情意的好,是為去古已遠的現(xiàn)代社會保存了一份觸手可溫的親切的古意。

    No.2 飽食窮民

    [日] 齋藤茂男 著

    王曉夏 譯

    經濟的高度發(fā)展,讓日本走出了戰(zhàn)后在生存線上掙扎的饑荒時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沒有減少人們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僅是從“貧困中的貧困”轉變?yōu)椤胺睒s中的貧困”。在這不再為溫飽發(fā)愁的新時代依然陷入窮忙和債務纏身的人們,被稱為“飽食窮民”。他們既是支撐日本經濟發(fā)展的“企業(yè)戰(zhàn)士”,又是這個殘酷競爭社會的犧牲品。

    No.3 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

    [美] 揚·斯瓦福德 著

    韓應潮 譯

    這是獻給偉大音樂家,也獻給一顆偉大心靈的故事。斯瓦福德在這本870頁的巨著中傾注了大量心血描述貝多芬難稱幸福的一生,并著迷于這個問題:貝多芬究竟是什么樣的人?這本書試圖還原他的真實形象:也許厭世、粗魯、多疑,卻從未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渴望成為一個善良高貴,并為人類獻身的人。他歷經磨難,最終成就輝煌。

    No.5 非凡抄本尋訪錄

    [英] 克里斯托弗·德·哈梅爾 著

    林國榮 譯

    《非凡抄本尋訪錄》探訪了十二本精美的歐洲中世紀泥金裝飾手抄本,是一場深入中世紀社會的非凡旅行。從《凱爾經》抄本到《坎特伯雷故事集》抄本,作者全方位地介紹了抄本的制作過程、時代背景、面世后的經歷。他引見了與抄本相關的各類人物,包括作為抄本主人的國王、王后,制作抄本的抄寫員、裝訂工,以及研究抄本的學者。

    No.6 風雨琳瑯: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陳新華 著

    這本書試圖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觀察到的復雜時代和價值選擇為線索,勾勒民國初期留學歸來,致力于家國建設、民族獨立富強的一代知識分子群像,再現(xiàn)他們在劇變的、憂患的時代底下的命運軌跡,浮沉與思考。

    No.7 灰闌中的敘述(增訂本)

    黃子平 著

    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古時候叫作“灰闌”。在這個“無往而非灰闌”的世界里,且看本書作者如何抓住語言的自我分裂、消解,從“標準”與“敘述”的縫隙間,窺見戴著鐐銬跳舞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怎樣以反諷消解“神圣”價值。

    No.8 科學、信仰與社會

    [英] 邁克爾·波蘭尼 著

    王靖華 譯

    本書收入英國卓越的科學家和哲學家波蘭尼的兩部代表作,集中體現(xiàn)了其著名的意會認知理論和富有人性的科學哲學觀。在本書中,波蘭尼批判實證主義的科學觀,指出科學家的科學信念、科學直覺和內在創(chuàng)造力都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強調科學家的良心等是從事科學事業(yè)不可缺少的精神要素。其理論引發(fā)了現(xiàn)代認識論的一場根本性變革。

    No.9 論電影

    [法] 阿蘭·巴迪歐 著

    李洋 許珍 譯

    在本書中,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阿蘭·巴迪歐對各種風格的電影進行了精彩剖析,從具有現(xiàn)代性的導演,如茂瑙、安東尼奧尼、塔蒂、戈達爾,到美國當代電影,如《黑客帝國》《木蘭花》《完美的世界》等,為我們提供了哲學家看電影的獨特視角,也為我們呈現(xiàn)了過去五十年來電影發(fā)展的多樣路徑。

    No.10 詩人與詩歌

    [美] 哈羅德·布魯姆 著

    張屏瑾 譯

    在布魯姆眼里,詩歌是一種多用的武器,是對抗單調性的防具。作者通過對五十六位文學史中極具影響力的詩人及其數(shù)百篇詩作的精當評述,精細梳理六百年間西方詩歌傳統(tǒng),展現(xiàn)了詩人與世界的對話。在多角度的分析介紹中融入了弗洛伊德和諾斯替思想,始終貫穿著“影響的焦慮”概念,強調后輩詩人與前驅者之間競爭性的關系。

    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一、定目標(確定讀書目標)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讀書、學習都存在成本。為了能夠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我們一定要先確定人生、事業(yè)或者生活的目標,然后將目標細化分解,并建立以目標為導向的知識體系,只讀能夠達到目標的書,雜七雜八的書一律不讀,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一點,求專不求廣。舉個例子,一把是一槍致命的狙擊槍,另一把是四處開花、一無是處的散彈槍,孰強孰劣,一目了然。

    以前的我是什么書都讀,讀了上百本以后發(fā)現(xiàn)雖然書讀的不少,但好像并沒有真正解決我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余秋雨的散文、黃仁宇的歷史、南懷瑾的哲學,這些書看的時候感覺挺過癮,但過后發(fā)現(xiàn)沒什么用處,當不了飯吃也長不了工資更找不到老婆。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覺得還是要先定好目標,然后圍繞這個目標來讀書,并將書中的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才能提高自己。

    二、列書單(圈定書籍清單)

    書海茫茫,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書,這是一個問題。

    還好,互聯(lián)網幫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以我為例,一般會從天涯網站、名家博客、豆瓣等多種途徑獲取到各種書目介紹,我會隨時將其中有用的書都記錄下來。

    有了書單后就可以定計劃了,在每月月初時圈定本月待讀清單,然后去當當網、卓越網、豆瓣去看網友評論,以便確定最終購買哪本書。一般來說,書評多的,分數(shù)高的書都錯不了,畢竟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

    我一次只買2本書,好處有二:一是人的關注點是不斷變化的,書買多了時間一長很可能還沒看完就又有新目標或興趣點了,導致書被束之高閣;二是給自己減壓,2本書很容易看完,不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心理壓力。

    三、讀兩遍(兩輪閱讀方法)

    書買到手后,我一般會讀兩遍。

    第一遍精讀。從頭到尾通讀一遍,邊看邊把重要的段落用筆標注出來,并隨時在留白出寫簡短評論。

    第二遍思考。第二次讀的時候,我會用腦圖軟件將書進行結構化分解,畫出思維導圖,從而幫助我了解這本書的整體架構、作者的思路,另外將有用的知識點分門別類地加入到我的知識庫(云筆記類應用)里以備后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將書中的精華抽取出來,方便以后使用。

    以前我讀書為圖省事基本上就讀一遍,看完后當時有些印象。但過了一段時間,內容基本全都忘了,完全沒有消化吸收,更談不上在實踐中運用了。因此后來我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凡是有用的書,必須讀兩遍,尤其是第二遍非常重要。畫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從宏觀上掌握書本的體系架構、思路等,而將有用的段落加入到知識庫可以幫我從微觀上把握細節(jié)。這樣就改變了以前狗熊掰棒子式的低效讀書方法。

    四、致運用(轉化實際應用)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在實踐中運用,改進我們的思維、技能或是方法,從而提升自己。因此一定要想辦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如果你已經確定了讀書目標,所有的書籍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讀,那么將書中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其實是不難的。

    還是講講我的經歷:為了解決寫作缺乏邏輯性的問題,我讀了《金字塔原理》并大受啟發(fā),再寫文章時,腦袋里時刻告誡自己要按照金字塔原理進行寫作,文章的邏輯性提高了不少;為了找到自己的職業(yè)價值觀并確定職業(yè)規(guī)劃,我讀了《小強升職記》并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作了認真思考,結果找到了自己的職業(yè)價值觀并明確了近期的職業(yè)目標。

    以前讀余秋雨的散文、黃仁宇的歷史、南懷瑾的哲學時,感覺書中的內容和我的現(xiàn)實隔著十萬八千里,除了替古人擔憂外,對自己并沒什么幫助。后來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書注定只能陶冶情操,修生養(yǎng)性;而有些書則是可以幫助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4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