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書筆記1500字(2)
推薦文章
白鹿原讀書筆記1500字
白鹿原讀書筆記4
白鹿原上分布著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白姓以白嘉軒為首,鹿姓以鹿子霖家最有財勢。故事就以白鹿原為根據(jù)地展開了白鹿兩家蜿蜒曲折的恩怨糾葛。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仿佛也融化進了白鹿原的土地上,隨白鹿原坡地的起伏而起伏,隨白鹿原兒女的興奮而興奮,悲傷而悲傷。我懼怕冷先生冷峻的面孔,同時又為他的熱心腸和寬容大度而熱淚盈眶。我仰慕朱先生的才華,敬佩朱先生的傲骨,常為他的一句“學為好人”而攪得心神不安。我知道,那是因為我愛上白鹿原了,愛她的土地和人民,愛她的繁榮與衰敗。然而這本書最讓我難以平靜的地方仍是白家和鹿家不同的治家方法和結(jié)局。
白家從白嘉軒這代講起,白嘉軒這一輩子也算是行得端做得正,沒做什么真正昧著良心的事。鬧天災那會,糧食那么金貴,白嘉軒仍然一點兒也不吝嗇糧食,自己吃什么,長工鹿三就吃什么,無論貧富,無論處境優(yōu)越或艱難。白嘉軒就是這么個人,要么他就不認兄弟,認了就一輩子都認,有他一口吃的,就有他兄弟一口吃的,他要是享福,他兄弟就不能受苦。白嘉軒對于晚輩的教育是很慎重的。對大兒子白孝義的一時糊涂,他沒有心軟,依然按著族規(guī)處置了兒子。兒子日漸墮落,賣房賣地,他心如刀絞,卻仍沒有幫扶一下,因為他知道,人不自己經(jīng)歷那些羞辱,就永遠不知道生活的真諦是什么。就因為他那剛正不阿的模樣,白孝義和鹿三的兒子黑娃都恨上了他。孝義發(fā)誓不進家門,而黑娃卻當上了土匪命兄弟將白嘉軒的腰給打折了。造化弄人,白嘉軒到底有什么錯,他不過是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秉著“再窮不能窮志氣”的原則過活。然而,當黑娃和孝義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可愛的人又張開雙臂以一位長者的風度迎接他們。這一刻,任何人也說不出一句話。
白嘉軒做人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在心里恪守著某種叫做約束規(guī)范的東西。盡管以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未見得就都是好東西,有些甚至是糟粕,是封建殘余,是不可取的害人東西。然而,拋開那些暫且不論,他恪守原則的精神卻是值得贊頌的。就拿他處理鹿三被小娥鬼附身來說,眾人都嚇怕了,妥協(xié)了,心想和鬼計較個啥,她要啥咱給她啥,她要咱做什么,咱就做什么就是了。然而,白嘉軒在兒子來勸說他時仍然不松口,他堅持人只能拜神而不能拜鬼,也就是人只能敬仰一些高尚的東西而不能朝低下的東西跪拜,也就是“士可殺,不可辱”。于是,他找到法師捉鬼,到最后自己跟鬼扛上了,終于蓋了一座塔鎮(zhèn)壓了這場鬧事。其實小娥的鬼魂就是人所怯怕的事,當你遇到難事時,那種恐懼感就來纏繞著你,如若你投降,那么你一輩子就會淪為奴隸,如若你奮起反抗,永不認輸,有底線,有原則,那么你就會勝利。而白嘉軒,我想他是一條漢子。
與之相反,鹿子霖在為人處事上就缺少像白嘉軒那樣的長者風度和穩(wěn)重。是他暗中指使小娥引孝義走上歪路,存心想看白家的笑話。是他逼著自己的兒子兆鵬娶下冷先生的女兒,從而促就了這一樁沒有愛情的婚姻,最終釀成了兒媳婦狼狽死去的結(jié)局。而他本人也沒有恪守做人的原則,到處拈花惹草,四處蹦跶,對財富和地位太過看重,成天醉心于爭財奪權(quán)的漩渦當中。
鹿子霖最大的失敗就是活了大半輩子也沒弄明白這世事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對待塵世,他仿似看透了,其實他還是被塵土蒙了眼。人活著到底圖個啥,他到死也沒弄明白。兒子兆鵬是共匪,他在原上夾著尾巴做人,而到兒子兆海腰里別著把槍時,他又忘乎所以了。人活到這個歲數(shù),對世事變化也應該有一顆平常心了。災也會過去,榮也會過去,世事不過是浮華,只須認真對待即可。而鹿子霖太拗,太倔,以至于他看不透。
除了白家和鹿家,這部作品中一直都有一顆明星在指引著白嘉軒,也牽引著作品中的人物和讀者一起向善。那個人就是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朱先生一生公正,寬容待人,具有智者和長者風度。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能感受到朱先生的氣節(jié)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朱先生是一座碑,是警示世人的碑,朱先生又是一座鐘,一座敲醒世人的鐘。因為他在災面前與民同苦;因為他對浪子回頭寬容大度;因為他對外敵恨之入骨,愿舍身救世;因為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朱先生的傲骨還在,朱先生的氣節(jié)還在,朱先生的國魂還在。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只要靈魂不死,世事總會有清明的時候。
白家,基本上算是保全下來了,而鹿子霖卻在一個夜晚毫無臉面地死去。朱先生也死了,而他的靈魂卻被萬世典藏。
白鹿原讀書筆記5
在看了卞壽堂先生的《白鹿原文學原型考釋》和鵬鳴先生的《世界文學簡論》中一篇關于寫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的文章后,我對《白鹿原》這本書的理解又更深刻了一些。
小說以陜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美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的反映出了鹿姓和白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白鹿兩大家同宗、不同姓,為房為地,明爭暗斗,陳忠實先生把關中農(nóng)民生活中的矛盾斗爭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越讀越被里邊的人物性格和命運吸引。
鵬鳴先生在文章中這樣講:“我手里捧的仿佛不是一部書,而是西安古城上沉甸甸的磚塊頭和城磚一樣厚重的滄桑的歷史?!栋茁乖方o人一種歷史性的壓抑感,給人無限的思考。……陳忠實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能把一種震撼留在讀者心底,讓人思考命運和人生,思考國家、民族、個人的關系,不自覺地覺醒,找尋人類精神困境的突圍。”所以,《白鹿原》絕對不是一部簡單地描寫農(nóng)民矛盾和男女生活的小說,全書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nèi)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
書里刻畫了好幾個關中農(nóng)民的形象,其中最深刻的無疑便是白鹿兩家的大家長,封建正統(tǒng)的族長白嘉軒,有權(quán)有勢的封建社會地方政權(quán)人物鹿子霖。對白嘉軒,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挺直的腰桿,而這腰桿卻被后來當了土匪的黑娃鹿兆謙唆使手下打折了。白嘉軒據(jù)守封建道德、大義做人,一生也數(shù)次遭難,但從來沒被擊垮過,這些磨難對他來說就像關中大地上嚴冬酷暑的輪回?;蛟S在有些事情上他的處理讓人覺得不近情理甚至是冷酷,像是和女兒白靈斷絕父女關系、在祠堂里懲罰田小娥??墒沁@完全能夠被理解,這是由白嘉軒的性格所決定的。白嘉軒和朱先生一樣是堅持儒家思想的,如果說朱先生是白鹿原上儒家思想的精神領袖,那么白嘉軒就是這種思想的實踐者,在他身上幾乎承受著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全部負荷。白嘉軒雖然沒有從理論上系統(tǒng)地接受過儒家思想的教育,卻把“仁、義、禮、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典范行為為村民樹起了一個楷模。
所以即使后來他的腰被打斷了,他的軀體彎折了,可是他的思想、他的“正義”、他給全族人帶來的精神沒有夭折,他還是以他的威嚴執(zhí)行著他認為應該維護的社會道德的言行準則。
白嘉軒和長工鹿三之間的主仆關系也顛覆了我對封建社會地主和工人的認識。白嘉軒對待長工鹿三的態(tài)度是重之、攜之,而且常常教育子女要尊重鹿三,并讓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白靈認鹿三當干大,而在鹿三身上也絲毫沒有一般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被剝削者深受苦難的痕跡,他也絲毫沒有反抗的意思,反而把白嘉軒當作自己的恩人,虔誠地信奉和捍衛(wèi)著白家執(zhí)掌的宗祠文化。而鹿三死后,白嘉軒的那句評價“白鹿原上最好的一個長工去世了”,則表現(xiàn)出了白嘉軒對鹿三的豐富情感。所以在我看來,白嘉軒不失為一位值得敬重的長輩。我們應該學習白嘉軒的為人處世之道,又要摒棄其陳舊保守的思想。
書中最具鮮亮特色的另一個配角便是田小娥。從小娥身上折射出來的是農(nóng)村女人被壓迫被損害的命運。在今天看來,一個女人把依靠男人作為一生的命運無疑是非常愚蠢的選擇。但在《白鹿原》中,找個可靠的男人依附卻是一個女人毋庸嘲笑的全部愿望。小娥就是這樣一個女人。
而小娥所有的命運無不在男權(quán)的支配下,并與男權(quán)做著一次又一次的抗爭。給郭舉人做小妾、與黑娃偷情私奔、與鹿子霖的糾纏、后又勾引白孝文,直至最后被鹿三殺死,從頭到尾掌控她命運的都是男人。小娥代表了在那個社會上無數(shù)的女性,和無數(shù)女性的歸屬。容不下她的不是這個社會,而是這個男權(quán)社會下女人的命運。她死后仍在不懈抗爭,她引來了瘟疫,令整個白鹿原一片恐怖。她的鬼魂附體到鹿三身上那段,無疑是她整個命運中最酣暢的時刻。就在她即將勝利的時候,她還是被所謂代表正義的白嘉軒給鎮(zhèn)壓了,她甚至被修了六角塔壓住,永世不得翻身。女權(quán)最終還是沒有戰(zhàn)勝男權(quán)。命運是什么?命運就是人力無法扭轉(zhuǎn)的趨勢,在那男權(quán)當?shù)赖纳鐣?,女性基本毫無命運可言。終其一生,小娥也不過是男權(quán)下一個可悲的犧牲品而已。
鵬鳴先生說看完這部作品,就想到兩個詞:命運、人生。確實如此啊,人生的變化總是在悄悄進行著,我們無力改變什么,只能順其自然,這便是命運。命運靜靜躺在心里的某個角落,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地發(fā)酵,逐漸轉(zhuǎn)入深沉,進而漸漸沉淀為現(xiàn)在的一種回憶??偸怯幸环N無法抗拒的力量在牽制人的腳步,擺布著人的命運?;蛟S又叫宿命。
想到《白鹿原》,也總是會想到書中那頭神秘的白鹿。當白鹿原上彩霞滿天或朝陽燦爛的時候,抑或是在大雪過后白茫茫的雪地上,白鹿會從哪一處呼嘯而出,躍入人們的視線,帶給人們嶄新的希望。
白鹿原讀書筆記15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