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后感800字初中范文
推薦文章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初中范文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
剛上大學時有朋友送了一本咱們陜西本土作家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我卻沒有瞅它一眼!直到偶然間看到劇版《白鹿原》在某電視臺重播時,由于比較喜歡二叔張嘉譯,也正是因為咱們陜西演員張嘉譯飾演白嘉軒,我這才想起書柜里的那本塵封多年的《白鹿原》。
就這樣我才知道了剛烈、堅毅、質樸,又不失狡黠,講仁義,重人倫,尊禮法的白嘉軒,他雖然思想過于陳舊,但是其為人處世之道卻值得我們去思考學習;就這樣我才知道了精明強干,爭強好勝,豪無原則,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好色成性的鹿子霖;就這樣我才知道了純樸、善良、無助又劣跡斑斑的田小娥;就這樣我才知道了孤守書案,飽學儒雅,淡泊名利,極具智慧的朱先生……
朱先生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在我看來他就是白嘉軒的人生導師,在極其迷茫而又遇難不決時,他總是會簡單的幾句話就能點醒夢中人。朱先生秉承著“仁、義、禮、智、信”的美德,他開辦書院,傳道授業(yè)并保持桃李不言的謙和;撰寫縣志不虛美,不隱惡;并試圖用大仁大義去感化教育變亂中的民眾,以求達到精神上的大同,實現(xiàn)儒家的最高理想。在二十萬清兵準備血洗西安城時,朱先生帶著滿腔大義走進危機四伏的兵營僅因“不要再為枯死的樹澆水”勸退這支大軍,白嘉軒至此更加尊敬愛戴他的姐夫朱先生。白嘉軒有朱先生這樣的人生導師為他帶來了榜樣的力量。他把“仁、義、禮、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典范行為為村民樹起了一個楷模。一個人可以改變另一個人,一個也可以改變許多人!這或許就是榜樣的力量!用美好的事物引導自己,我們將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
就像四川涼山森林火災中31位逆火而行用生命捍衛(wèi)守護他們腳下土地的英雄,我相信他們已是楷模,已然成為了更多武警消防官兵的榜樣,已然成為了更多中國人的榜樣,已然成為了極具感動中國的榜樣的力量!或許他們用行動已經感染很多人,感動了更多人,他們將成為更多人的人生導師,更多人的榜樣。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一起尋找自己的人生導師,尋找足以支撐自己靈魂的力量,尋找榜樣的力量!武裝自己,努力為這偉大的時代付出自己的努力,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滴水可匯江河,努力吧朋友們!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
田小娥出身秀才之家,卻嫁給了一個老舉人做小妾。年輕漂亮的她耐不住寂寞,便與長工黑娃勾搭成奸。這是當時社會所絕不能容忍的事情。她被老舉人休回了家。黑娃尋到她帶她回到白鹿原。而祖宗的祠堂又將他們拒之門外。他們便在村外東頭買個窯洞祝人們都把這個田小娥,這個不貞的女生當成災星。黑娃被傳統(tǒng)社會所拒絕、排斥。而田小娥的美色是令男生神魂顛倒的。在宗法制度的壓迫下,黑娃沒有拋棄小娥,與小娥廝守在一齊。反倒是與社會為敵而投奔了共產黨。之后被打散,又占山為王當起土匪。黑娃出走后,小娥住的窖洞便像臭雞蛋吸引蒼蠅蚊子一樣,成了一些男生所追逐的處所。老色棍鹿子霖不時地來茍且,無懶時常來到窗下騷擾,白孝義又中了美色圈套不時地來偷-情。最后,黑娃的父親鹿三見田小娥害人不淺,便用矛槍刺入小娥后心,將小娥殺死。小娥的命運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犧牲品。正因她觸犯了封建宗法制度,便被社會拋入最低層。但是人是有感情的有需要的,人人都有權追求幸福。她如果能與黑娃過上正常的日子,也不會造成那么多危害后果。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太屈!之后作品中寫到了一些詭異的迷信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并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
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
《白鹿原》的可貴之處是對當時的共產黨沒有什么正面評價,這是本書的價值所在。此刻的小說大都對現(xiàn)實社會有種反叛精神,但這部書的反叛還是比較徹底的。另一方面小說也張揚了舊時代的純正民風,農民生活與舊制度的和-諧有序。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
白家秉承著祖上的醇厚祖德,一代代把勤勞和仁義、忍讓、傳承,直至白嘉軒這一代都未曾改變絲毫。而同樣作為白鹿村殷實之家的鹿家卻與白家有著截然不一樣的祖訓,鹿家爭強好勝、精通世事,世世代代都在為仕途發(fā)奮,渴望躋身社會上流。當這兩家聚集在一齊時難免會產生沖突,于是,白鹿兩家的恩怨紛爭成為了貫穿全篇的主線。鹿子霖是與白嘉軒同輩的鹿家后人,他以其出色的領導和組織潛質在白鹿原上謀得鄉(xiāng)約一職,與上層階級關聯(lián)頗好。他順應時代潮流,替“當朝者”賣命,身如浮萍,缺乏自己的原則,最終被潮流所淹沒,下場慘淡。他貪戀女色,與原上許多具有美貌的女子有染,又卑劣的讓自己的親生骨肉認自己做干爹,在黑娃投奔革命之后他又對黑娃的“不干不凈”的美貌媳婦小娥下手,連哄帶騙使她滿足他豺狼般的性要求。見事情有暴露跡象,他使出陰謀,讓小娥勾引時任族長的白嘉軒之子白孝文,讓其自毀名譽,最終與白家決裂,與小娥醉生夢死,直至耗掉了白嘉軒分家分給他的一切,上街乞討……好在此時鹿子霖良心發(fā)現(xiàn),給了他一份職務,從此他才重新做人,最終憑著他自身在祖上秉承的頑強品格和學識飛黃騰達。與父親鹿子霖相比,兩個兒子鹿兆鵬和鹿兆海則明顯多了幾分豪氣與仁義,盡管兆鵬最后去向不明,但是
他的一生卻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靈靈的感情也飽含了深情與厚意,感人至深。兆海雖然死在剿共的戰(zhàn)場上,但那也是將命在身,不得已而為之,他為國為家與日本鬼子血戰(zhàn)的英雄豪氣,以及他對靈靈的一片癡情都是他的父親鹿子霖所不能比的。白鹿兩家的恩怨和紛爭最后以白家獲勝收場。而這其中的辛酸和涕淚就融成了這部小說的養(yǎng)料,使小說變得豐滿,人物形象變得有血有肉,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
《白鹿原》算上這次我一共看了2次,第一次看是在高中時,看的目的很明確:當小黃書看,只在性愛描寫部分細細品味。
今日在讀,屬于正兒八經地看,很容易走進書中,有了太多感慨和不同理解。陳忠實寫了很多人的人生際遇,知行合一的一代大儒朱先生、正直睿智卻冷酷守舊的硬漢子白嘉軒、自私虛榮風流鬼鹿子霖、真性情追求自由的悲慘田小娥、熱情聰明卻死在自己人手里的白靈、大起大落的白孝文、有信仰的熱血青年鹿兆鵬、為民族大義而犧牲的鹿兆海……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追索他們的人生脈絡,就發(fā)現(xiàn)這一切是陳忠實用各自的人生闡述他的思考: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是硬碰硬還是互相和解?是如白嘉軒一樣遭遇諸多磨難但始終硬實地對抗命運?還是如黑娃一般自我救贖,重新雕塑自己?還是如鹿子霖一樣圓滑處事趨利避害最終家世落魄?我想,陳老是推崇朱先生的,欣賞白嘉軒的,他們的一生清白而坦蕩,重信守義,敢于對抗,本性善良,性格卻柔軟而堅硬,對立與矛盾和諧相處,是陳忠實推崇的人格寫照,亦是白鹿靈魂。
白鹿原讀后感800字
白鹿原》之所以厚重,取決于所描繪的這段歷史題材,決定了它的份量。
陳忠實寫了很多最后的人物,最后的現(xiàn)象,最后一個好族長-白嘉軒:最后一個好長工-鹿三:最后一個好先生-朱先生;這些最后的人物,從歷史的評價中,他們都是過去的人物,但都寫得很美,有夕陽之美。同時,他又寫了很多最早的人物,最早的人物又有朝陽的絢爛。最早一批通過社會運動改變家族社會地位的人群-白嘉軒的女兒-白靈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的。最早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決禮教的殉道者-田小娥。歷史并不因為你退出歷史舞臺,你就變得丑陋,不見得。你走在時代前面,你就變得善良,也未必。這就是歷史的復雜性。也是歷史的矛盾性。歷史是矛盾的。是復雜的。秩序和心性的解放,也是復雜的,是矛盾的。這是《白鹿原》最大的好處,它全面的反映了中國社會深刻的變革,從傳統(tǒng)的農耕文明,到經濟計劃,在轉到市場經濟,《白鹿原》全面的反映了出來,從一個舊社會的土崩瓦解到一個新社會的醞釀建立,《白鹿原》可以說是兩部分夾擊,一部分是社會運動沖擊,一個部分是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擊,白嘉軒那么厲害的人,到最后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當然,《白鹿原》也有缺點,因為進入中國話語太深,從而導致疏忽了,國際社會和人類審美坐標的接受程度,對于白嘉軒的女兒白靈和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心理活動可以開掘更深一點兒,黑娃變成土匪的過程就很粗略,還有就是過多的卷入了具體的政治斗爭,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始終是一個對家族的歷史審判,應該始終定在這個高度上。
《白鹿原》我覺得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所有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中的第一。無論是從內容、作品厚度、以及寫作技巧,它都是毫無爭議的。你讀懂它,它就是深邃的。你讀不懂它,它就是庸俗的。最后,套用著名畫家、學者-范曾的一句話:“白鹿原一代奇文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多讀書,讀好書,我建議大家讀《白鹿原》,《白鹿原》我讀了兩遍,看了一遍,如今劇版《白鹿原》正在熱播,晚上追劇,白天又在讀《白鹿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