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櫻花贊讀后感范文
推薦文章
冰心的櫻花贊讀后感范文
從冰心的感悟中,我們也能感悟到一點:對花的喜愛,不是源于花的表面,而是源于愛花人的心!所以冰心才會由不怎么喜歡櫻花,變得喜歡櫻花,難道這僅僅是因為花的外表打動了她么?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櫻花贊讀后感,歡迎參考!
櫻花贊讀后感一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冰心的《櫻花贊》,我便想到了家鄉(xiāng)的牡丹,我要為它寫一曲贊歌。
菏澤的牡丹雍容華貴,到菏澤旅游的人,若是在秋夏之際到來,菏澤朋友便會很惋惜地說:“你錯過牡丹花開了!”若是初春來的,便會再挽留些時日:“過段時間再走吧,看了牡丹花再走!”
不錯,菏澤牡丹甲天下,我看了許多次牡丹,每去一次,便被驚艷一次。在菏澤,牡丹就是多!馬路邊、園林中、公園里……到處都是。牡丹品種很多,常見的有趙粉、素墨、紅霞等。但最驚艷的一次,是看綠牡丹。大片大片的牡丹素潔淡雅,遠遠望去,宛若綠玉雕琢而成,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人們說牡丹是富貴之花,可古代的菏澤偏僻閉塞,花王牡丹偏偏看中了這千里沃野,在這兒生根,開花,繁衍,使菏澤熱鬧了起來。
這樣的牡丹,人們怎能不愛它呢?
櫻花贊讀后感二
櫻花是日本人的驕傲,而說起關于櫻花的美文,那第一個就是冰心奶奶寫的《櫻花贊》了!
今天我閑著沒事,翻開了前幾天買的《冰心散文集》,其中一篇《櫻花贊》引起了我的興趣!
文章一開頭就寫了日本人對櫻花的喜愛,并在其中插入黃遵憲的櫻花歌“墨江潑綠水微波,萬花掩映江之沱。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櫻花歌?;ü庹蘸S叭绯?,游俠聚作萃淵藪。十日之游舉國狂,歲歲歡虞朝復暮……”讓人看出日本人春天看櫻花的舉國若狂的盛況??墒潜膶τ跈鸦ǖ穆?lián)想,不是那么灰黯。那年,冰心奶奶去了很多地方看櫻花,而在金澤蘿香山上看到的櫻花,卻是她所看過的最璀璨、最莊嚴、華光四射的櫻花!
何故如此呢?其實金澤蘿香山上的櫻花與其它地方的櫻花相比不是最美麗的,而冰心奶奶會如此說也是有原因的!
當時,她去金澤蘿香山上參加活動,回來當天恰巧是當?shù)爻鲎廛嚵T 工之日,但司機們?yōu)榱吮难舆t了罷 工時間!
從這些種種中,冰心知道了:櫻花開遍了蓬萊三道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他永遠給日本人民以春天的鼓舞與興奮。另一點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動形成了對于某些花卉的特別喜愛,金澤的櫻花,并不比別處的更加美麗。汽車司機的一句深切動人。表達日本勞動人民對于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的話,使得冰心眼中的金澤的漫山遍野的櫻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誼的花的云海……
從冰心的感悟中,我們也能感悟到一點:對花的喜愛,不是源于花的表面,而是源于愛花人的心!所以冰心才會由不怎么喜歡櫻花,變得喜歡櫻花,難道這僅僅是因為花的外表打動了她么?
櫻花贊讀后感三
剛開始讀這篇文章非常的氣憤,為什么冰心老人要贊美與日本人之間的友誼,況且當時也在全國一致抗日時期,然而作者卻與日本人交往密切。我懷著這種心情繼續(xù)往下讀,然而,漸漸我的心情平復了下來,因為我似乎在其中學到了些什么……
這是一篇借物寓意的好文章。剛開始寫日本的櫻花,后來寫日本的人,可以說從日本的櫻花寫到日本的人,是內容的升華。作者冰心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也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誼,這我才讀到了作者的博大的胸懷。由此可見,冰心老人的心胸是多么的寬廣啊!作者對櫻花的贊美也從側面贊美了中日之間的友誼。冰心老人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櫻花贊讀后感四
之所以看《櫻花贊》,是因為它的名字,我本身很喜歡櫻花,從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顏色所吸引了。而我對櫻花卻沒有很深厚的了解,唯一知道的是—它是日本的象征。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是日本傳統(tǒng)的櫻花節(jié),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的人都會出門看櫻花,日本政府還用櫻花接待外國使節(jié)或名人呢!
在這篇文章首部分冰心介紹了櫻花,在后部分她寫出了他代表中國作家團隊去日本時所發(fā)生的事情,而這也是我得到最大感觸的地方,她是這樣寫的,在下大雨的四月十二號,他們去了某地方的內魚灘,偶然聽到了那個地方一所汽車公司的員工(司機和工人)明天開始罷工行動,他們因為生活的壓迫,要求漲工資,而被拒絕了,加上這一次已經是第六次了。晚上中國作家團隊晚上又參加了一個情況熱烈的群眾歡迎大會,他們都非常的興奮,第二天他們匆匆的出發(fā),而冰心把汽車司機罷工這件事給忘記了。在車上,冰心才記起,他連忙給她認識的日本朋友說這件事,她的日本朋友回答了一句讓冰心特別感動的話,她說道:因為要送中國作家代表團,他們昨晚臨時開了個緊急會議,把罷工事件的早晨8點,改成了9點。正在冰心激動想說聲感謝話時,那位司機說道:"促進日中人民的友誼,也是斗爭的一部分啊!"這句話讓冰心更加的感動和激動。
在歷史上記載,日本對我們中國人非常的殘忍,非常的惡毒。比如:南京大屠殺就是一個例子。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對我們中國一次最大的羞辱,也因為這樣,日本人在我們中國人的眼里非常的壞,甚至不想聽到和提到這2兩個字。不知是其他人對日本人有偏見,我是這樣。我曾經聽過我一個好朋友說過一件事,這件事讓我對日本人更加憎恨。而因為《櫻花贊》讓我對日本人有另外不同的觀點,為了送我們中國作家代表團而延長了重要的罷工行動,他看我們兩國的友誼比看生活的經濟看的更重要。而接送冰心的那位司機說的那句話:"促進日中人民的友誼,也是斗爭的一部分啊!"讓我感到更意外和溫暖?,F(xiàn)在,我有了一雙重新看待日本人的眼睛,雖然以前日本人隊我們真的很不好,給我們帶了許多傷害。但是現(xiàn)在已經是21世紀了,傷害我們的人已逝去,現(xiàn)在重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不一樣的日本人。也許他們也在對我們中國內疚,也許他們在想如何跟我們做朋友,也許他們在得到我們的原諒,也許……
櫻花贊讀后感五
開篇第一句就說“櫻花是日本人的驕傲”,年少讀之,心生向往,今日讀之,竟生發(fā)出去東京看一看的決心來。“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櫻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談到櫻花。”不知道別人怎么樣,我自己必然是這樣的。而之所以這樣迫不及待,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冰心給“贊”來的。冰心又說“若你是在夏秋之間到達的,日本朋友們會很惋惜地說:”你錯過了櫻花季節(jié)了!‘你若是冬天到達的,他們會挽留你說:“多待些日子,等看過櫻花再走吧!’”櫻花的神秘和美麗,日本朋友的熱情在冰心與朋友交談般親切周到的口吻中產生一種“抓住讀者的心”的效果。 作品
接著寫“我看櫻花”,從東京的青山墓地到千烏淵,從山櫻、吉野櫻到八重櫻,“雨里看,霧中看,月下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作者的筆觸生動曼妙,還不忘憶起清代詩人黃遵憲的櫻花歌,繼而引出日本的“十日之游舉國狂,歲歲歡虞朝復暮”,以及日本文人看櫻花的心態(tài)“早開早落”、“人生短促”。當然作者并不這么覺得,在作者眼里櫻花是美麗的。自然,愉悅,水到渠成。
從日本的櫻花寫到日本的人,是內容的升華,金澤市的出租汽車司機的罷工居然為著送中國作家代表團上車站而改動時間,“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象點著的煙火一樣,從心靈深處噴出了漫天燦爛的火花……”這樣的情形不論過去讀來,還是今日讀來,都是讓人激動的事情,中日人民的友誼始終是兩個民族共同關注的話題,兩國人民的友誼之花若能象春天的櫻花那樣美麗和絢爛該是怎樣的美好。作者由物及人,由人及物,因日本朋友的友好,而俞發(fā)覺得櫻花的美好。只覺得:“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象云海私德,在朝陽下緋紅萬傾,溢彩流光。當曲折的山路被這無邊的花云遮蓋了的時候,我們就象坐在一只首尾相接的輕舟之中,凌駕著宜蕩的東風,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升的太陽前進。”
這作者所謂的“從未見過的奇麗的櫻花”,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美麗,更是“璀璨”、“莊嚴”、“華光四射”的。這段對櫻花的描寫是全文最華麗的一段,在全文平淡的敘述中突顯出別樣的光彩,櫻花在“四月十三日”這天的特別光環(huán)更是亮麗奪目,在這里,全文進入了高潮,作者的感情也升華到了極點。最后由日本朋友的話來點題,使得主題更加明確。櫻花究竟美在哪里?“世界上沒有不美的花……至于對某一種花的喜愛,卻是由于個人心中的感觸。”日本文人想到人生的短暫,武士想到捐軀的壯烈,日本人民想到春天的喜悅,而冰心,想到的自然是日本朋友的熱情,以及兩國人民深厚的情誼。全文到了這里,讀者對于櫻花的感受已經不再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而在心里幻化做兩國友誼的神圣圖騰,正如作者所說的,是“莊嚴”的、“華光四射”的。
任何作品都需要有豐富的感情,而冰心散文訴諸感情的成分更多,往往不需要通過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就可以收到說服讀者、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這在《櫻花贊》中也格外的明顯,對于櫻花一無所知的人也可以隨著作者的眼界和情感對櫻花產生別樣的感情。冰心在許多作品中創(chuàng)造的意境,具有“靈犀一點”的特色。我們通過感情上的共鳴,進入的作品的意境中去,又借助意境的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形形色色新的意境來。她的創(chuàng)作,文思如萬斛泉涌,沒有精雕細刻,也沒用濃彩重筆。深刻的抒情往往是用非常平淡的手法開始的。 《櫻花贊》
她在語言的應用上有著詩的特質,一個極普通的詞,一個極普通的句式,一經出現(xiàn)在她的筆下,便煥發(fā)出光彩,散發(fā)出芳香,浮雕般的表現(xiàn)出她的思想。她的語言之所以是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強烈情感和她采用的語言形式完美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起。魯迅說:“我以為情感正烈的時候,不宜做詩,否則鋒芒太露,能將‘詩美’殺掉。”(魯迅《兩地書。三二》)。換言之,詩人(或作家)要善于抑制情感的沖動,使感情接受理智的駕馭,絕不可在作品中號天呼地??刂频们〉购锰幍奈恼伦钅茏屓烁械礁星榈姆至?。這也是冰心先生《櫻花贊》的閃光點,對櫻花的贊美顯得從容得體,一步步的引人走到最高點,再留給你極深的思索去回味。
冰心的《櫻花贊》如許多“五。四”時期的作品一樣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但冰心在作品中更多的表現(xiàn)了個人的思想,筆調也是輕松而明快的,不給讀者任何壓力,這是難得的。仔細回想一下這個世紀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留給個人的時間和空間竟少得可憐。更多的情況下,人們被時代驅趕著前行,像趕赴一個個盛大的集會,停不下來,也來不及思量。如我在一篇文章里講到的:“在20世紀中國,一般人恐怕不必指望去逃避歷史強加給他的規(guī)定性成長。”我們只聽得到群體的口號,而聽不到個人的聲音。政治空間對心靈空間、公共空間對私人空間的擠迫,幾乎成了本世紀的標志性景觀。
而冰心,這位身著舊式旗袍的新式女性,自新文學發(fā)軔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在荒蕪的心靈園林里打掃塵垢,鋤草施肥了。她試圖以智慧的繁星和純真的春水,焐暖世紀冰冷的胸膛。與名字相反,冰心是溫暖的,她沒有染上那個時代的女子特有的閨閣式的自憐,而純然是一塵不染的潔凈與正直。她外表的單薄與弱小,更凸顯出她精神的偉岸與不凡。
冰心與魯迅形成了一種“互補關系”。魯迅代表了新文化中陽剛的一面,冰心則代表陰柔的一面;魯迅是一柄鋒利的社會手術刀,冰心則是慈愛的靈魂布道者。學者李吉力在論說《紅樓夢》時曾指出,女人是水性的,男人是泥性的,“這兩種特性表明:女人是自然的作為審美向度出現(xiàn)在歷史中的,而男人是社會的作為力量的象征從事于歷史的創(chuàng)造的。”如果說魯迅是荒野上的戰(zhàn)馬,冰心則是河流邊的水車,她承繼的是中國文化中嫻靜的部分,依靠的全然是自然的力量,澆灌心靈的沃土;如果說魯迅是以超人的力量肩起歷史的閘門,冰心則是于不動聲色中改造世道人心。冰心的存在,豐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維度,使中國的精神啟蒙不是一種簡單的線性結構或平面結構,而呈現(xiàn)出迷幻復雜的姿態(tài)。
茅盾在《冰心論》中寫道:“在所有‘五四’時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屬于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會,卻反映了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沒有。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她的散文的價值比小說高,長些的詩篇比《繁星》和《春水》高。”茅盾是典型的政治型作家,他的小說如社會學論文一般謹嚴縝密。他對文學價值取向與己截然相反的冰心作出這樣的評說,絕對非同小可。
“世紀老人”冰心先生的一生都是光輝的,她的《櫻花贊》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作品,如果可以,我愿意做這樣的比喻——冰心奶奶正如那漫天美麗莊嚴的櫻花,開在每個人心中的春天。當然,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