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500字·左右
推薦文章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范文500字·左右
《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下面我們來看看城南舊事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借鑒。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作者是林海音,講述了主人公英子因看見冬日里行走的駱駝隊,而想起童年時老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作者用最為樸實的文字,通過《惠安館》、《我們去看海》、《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章節(jié)描述了"英子"眼中的世界,她看到了人們敬而遠之的瘋子秀珍不一樣的一面,看到了童年伙伴妞兒作為一個棄嬰悲慘的幼年生活,看到了那個為供弟弟上學而做小偷哥哥的辛酸與無奈,看到自家保姆"宋媽"失去孩子的痛苦與堅強,看到英子失去父親的那一刻的悲傷以及瞬間的成熟。
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惠安館”的地方,那里有個被人稱作“瘋子”的姑娘秀貞,她因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而變得瘋瘋癲癲,英子同情她的遭遇,還和她成為了好朋友,為了幫助秀貞找到丈夫和孩子,她還偷了媽媽的首飾送給秀貞做路費,可惜秀貞娘倆在途中慘死在火車之下,英子悲痛欲絕,此時我的內心也十分難過,在同情秀貞的遭遇的同時,也贊嘆英子那顆純潔如水晶般的心靈。
本書最讓我憂傷的部分是《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最疼愛英子,卻沒有看到英子長大,爸爸去世了,英子的童年也結束了。此時此刻,我不禁掩卷嘆息,心里涌起了一股淡淡的惆悵,耳邊也想起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歌——“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暑假結束,我就要邁入五年級了,感謝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城南舊事》這本書,它讓我明白了童年的可貴,通過英子身邊人的一個個離去,也讓我懂得了要珍惜身邊的人,更讓我明白了面對弱者要有同情心,面對困難挫折要勇敢堅強,面對親情友情要懂得感恩。
以后我更要多讀書,讀好書,讓書香滋潤我的心靈,讓書籍陪伴我成長。(姚子墨)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惠安館》一章中,當街坊四鄰都排斥秀貞,稱她為“瘋子”的時候,英子卻主動接近她,還成了她的唯一的朋友。在英子看來,秀貞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為失去的孩子而焦慮的母親。帶著這個天真的想法,英子幫著秀貞找到了被家人遺棄多年的女兒,也就是她的玩伴妞兒。善良的她送走了這對苦命的母女,也拉開了小說的序幕,奠定了純情離愁的基調。
同樣,對于高墻后面的那個男人,我們暫且稱他為小偷,英子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她不懂“賊”的概念,更堅信那個小偷只是畢業(yè)會上優(yōu)等生的哥哥。
最讓我動情的是《驢兒打滾》那章。以前吃過這種點心,但在書里,我卻發(fā)現了濃濃的情誼。我想,奶媽是偉大的。一個能將自己奶水哺育其他孩子的女人是美麗的,無論是出于貧窮還是其他原因。宋媽將她最燦爛的的光陰留給了翁家,盡心竭力地照顧著他們的生活。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后,她說了一句:“這次不走了,死也不走了!”要知道,那可是她幾年來的牽掛,她的精神支柱啊!如果不是因為生活所迫,宋媽也不會撇下自己的兒子,而到北平用乳汁喂育了英子的弟弟。但現在,宋媽的愛已經深深地滋潤了孩子們,這種超越親情的愛,濃于血液的愛,才叫人動容。
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傷感的小說,每個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都離去了。但是,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童年時代純真的思想,就如英子,她深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
讀完書,再想想這個社會,我有些心痛,為何那樣干凈的世界只能是幻想呢?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這本書向我講述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故事人物十分豐富:有的冬陽下的駱駝隊,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以及與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他們都和主人公英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她記憶里深刻的人物。
全書通過小英子稚嫩的雙眼,來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城的風光恰如其分地融入字里行間。自然而不做作,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透露出一股濃濃的詩意,耐人尋味。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瘋女人秀貞。剛開始看時,我還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不會被秀貞傷害;后來我知道妞兒就是小桂子時,不禁淚如雨下——母女倆終于重逢了!秀貞準備帶著妞兒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鉆石表盒金手鐲送給秀貞……讀到這里,我被深深感動:小小年紀的英子就懂得關愛、友誼。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來是英子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這是一本讓我看完后還想再看一遍的好書。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不。”掩上書卷,書中那熱鬧的老北京市民生活展現在眼前,也看到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讓我久久回味。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她以童年的北京生活為素材而創(chuàng)作的經典“懷鄉(xiāng)”之作。在英子的眼中展現了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在英子童稚的雙眼中,生活是新奇的,充滿樂趣的,少有人間的凄苦。但是,殘酷的現實對她單純的內心產生巨大的沖擊力,讓她備覺哀傷。
《惠安館》中,小英子并沒有被“瘋瘋癲癲”的秀貞嚇著,反而發(fā)現了與自己同齡的妞兒竟然是小桂子,并想盡所有辦法,希望秀貞與妞兒母女相認。英子淳樸、富有同情心的本質,深深的打動了我。
童年是一朵美麗芬芳的花朵,增長一歲花瓣就掉落一片,花瓣掉光了,我們的童年也就過完了。書中不管是人還是一花一草,都與英子建立起一定的感情,隨著事物的變遷,這些人,這些物都隨著童年的腳步聲漸行漸遠,童年的回憶散落一地。
當英子告別童年歲月,成長為堅強、獨立的少年,邁步走向新的生活,我也在思索,現在的孩子他們的快樂時光在哪。他們被淹沒在無盡的題海中,充斥在各色的補習班,童年變得模糊。在這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這些祖國的未來不僅僅要學習好知識,也需要享受美好的童年。希望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純潔的心靈托起祖國燦爛的明天。“光速奔跑”的孩子也需要童年,在各種作業(yè)中搏擊的孩子,請放下肩頭繁重地作業(yè),休息一下,看一下藍天白云,聽一下清脆的鳥鳴……
《城南舊事》,他給我一杯清茶的感覺,伴隨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曲調緩緩流淌。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本好書,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這本書就是《城南舊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tài)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后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里,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惠安館、胡同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
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井邊的小伙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