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生海海讀后感范文
推薦文章
讀麥家的《人生海?!穯⒌衔业暮:H松?讀完沉思,心潮起伏,人生海海中有太多的無奈與掙扎,但無論什么都不能阻止我們的夢想與追求,活著就是在人生海海中上下求索,拼個無怨無悔!小編為您提供以下文章作為參考,希望這篇心得體會能幫助您找到更好的靈感。
人生海海讀后感
我是一個看書囫圇吞棗的人,也不會在看完一本書之后有多激動或者興奮。看完一本書更像是一種任務,而不是享受。但整個過程我卻也非常享受,不用干什么,只是看著那些文字出現(xiàn)在屏幕或者紙張上就覺得很神奇,字,詞,句,段,章,一個個微小的方塊字單是排列在一起就讓人覺得很美好。
開這個公眾號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我想要督促自己去做些事情,去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印記。正如《人生海?!罚昧藢⒔膫€小時看完這本挺短的小說,畢竟在網(wǎng)絡小說面前這點體量實在是算不上長。但它帶給我的思考是網(wǎng)絡小說遠不能比的。
開頭提到上校,這是個綽號,并不知道他的真名,相反這個綽號讓人更容易記住。我猜想這應該是男主人公,說不上特別,但和村里的其他人相比的確很特別,一方面被人尊敬,一方面被人在背后嚼舌根,當面聽到會很生氣,但知道大家嚼舌根卻也不生氣郁悶,照樣自己活得無憂無慮,養(yǎng)著兩只貓,躺在舒服的椅子上曬太陽喝茶吃糕點,沒有去想上校接下來會遇到什么事情,將未知留給作者,因為相信,他會娓娓道來關于這個人的事情,他會為我解答疑惑。
我只是一個看客,一個犯懶的看客,冷眼旁觀著發(fā)生在這個村子里的事情。小說中的爺爺?shù)拇_和自己的爺爺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知不覺就代入其中,并且對他有一些偏愛,將他眼中的上??醋魇钦嬲纳闲?,也正因為如此后面劇情反轉的時候也對上校這個人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男人身上有很多傳奇事情,如果作者再美化一些也許就能成為一款網(wǎng)絡爆文的男主角,但作者又將他拉回現(xiàn)實,讓他接地氣,這才讓人猛然發(fā)現(xiàn),你以為的那么傳奇厲害的人物,在時代面前,其命運也只能被時代所左右,才發(fā)現(xiàn)個人在群體面前多么渺小。在那個雞毛被當作令箭的年代,在那個喊著口號就能要人命,揚著革命好的旗幟就能為所欲為的年代,一切動亂,殘忍,混沌,凄慘,憤怒,痛苦都撲面而來,讓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一直在想上校為什么不逃呢,為什么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那些說他反動的愣頭青呢,可能是他對人心進行了錯誤的估計,可能是他也沒有足夠的先知去預料自己的命運,他覺得在那時那刻自己過得滿足自己預期就可以,這不是上校的錯,因為我們都如此啊,預測是件困難而且讓人失去希望的事情,讓人仿佛漂在空中,不知道下一刻是繼續(xù)往上飛,還是立刻在重力作用下急速墜落,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我們不是全知全覺,我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也許還能從別人那分不清真假的話語里得到些許啟發(fā),但誰知道那些解藥還是毒藥呢?
這樣的茫然,身在大時代的我們,總是不經(jīng)意要問:前路漫漫,何處是吾鄉(xiāng),何處是歸途?再說回上校和林阿姨之間的種種,誤會讓兩人相愛相殺,林阿姨讓上校在他輝煌的時候一下子跌入谷底,愛而不得的痛苦也侵蝕著她,我總是忍不住地想,要是上校告訴林阿姨他的秘密,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命運,可是那樣的事情對男人來說就是莫大的侮辱,就算是帶進棺材也不會說,誰會去告訴自己心愛的女人?
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是必然,也是無奈。仿佛一切都已經(jīng)被安排好了,就像魚兒只能待在水里,哪兒也去不了,否則就丟了性命。可最終,我被這樣的故事感動,像是有滴淚,始終在眼窩里,不肯流出來,憋得難受,卻又沒到情緒的釋放點。
勇敢有謀充滿智慧的上校,在晚年雖然失智,可是他仍然體面地活著,有個女人不嫌棄他,愿意好好呵護他,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禮物嗎,至少上校這一生,沒白活。
人生海海讀后感
上校十七歲時和父親趕集,既買東西也賣東西,趕上某民黨部隊招兵,大胡子營長看上了上校,連東西帶人都帶走了,東西花錢買,人員要挑三撿四,年輕機靈壯實的挑走,父親卻被挑剩下,從此,兩人隔開,天各一方。
說實話,人們總是不相信宿命論,可是有時候,原本在一起的小伙伴,由于某次機緣,天各一方,從此人生命運不同。
父親和上校就是從那次招兵以后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上校仿佛天生就是好命,一路當上了營長,可是榮歸故里卻是為了奔喪。
上校的父親被毒氣彈感染死掉,上校卻升官發(fā)財,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上校雖然死了父親,但不能村里認提親,可是他父親剛死,肯定不合適相親,上校自然全推掉了。
老保長在家中秘密給上校踐行,誰知打牌完了,上校卻沒有回家,這就讓老保長起了疑心,想起他姘頭的做派,悄悄去了姘頭的小店。
所謂宿命論,總之冥冥之中,有些事情是跳不過去的,上校原本不會多此一事,可就是沒跳出他的宿命,就像作者寫好的劇本一樣,按照劇情就要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或許這就是所謂小說里的沖突,總是一個個設定好的沖突等著主角,被虐的總是主角,可是不虐他,怎么會讓讀者手不釋卷呢?
如何制造沖突,在這部小說中似乎我學到了一些東西。
人生海海讀后感
人生海海,讀完上校的一生,才覺得自己生活上遇到的事都不是事,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聰明能干又愛國的上校承擔了遠遠超出常人的責任,承受著非常人能受的身體的折磨,人格的羞辱,闊達和隱忍讓他堅持到最后。相比之前,主角的父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上校的能力眼界和擔當,但是不妨礙他們保持一輩子最好的朋友。普通人只要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保持初心,明辨是非,也一定能有自己的價值。主角的爺爺,原本是一個很明理的人,但是他只考慮自己家族名譽,而做出了傷害上校的行為。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他因為一己私心,不顧是非對錯,終究讓家族前途盡毀。村民也是一群不明理,不辯是非,隨波逐流的人。之前都說著上校的壞話,嚼著上校的口舌,當爺爺把上校舉報抓走后,又紛紛說上校是大好人,爺爺把他舉報了,爺爺整個家族都是壞蛋,沒法容忍他們繼續(xù)留在村里,卻全然忘了以前自己對上校的.羞辱和鄙視。仿佛村里沒有一個他們統(tǒng)一針對的大壞蛋,他們的生活就沒有意思一樣。當然,社會上多的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沒必要跟三季人辯論,對于這些人,根本不必在意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不招惹,能避則避,躲不掉也不必怕事。
人生海海讀后感
我剛讀完麥家老師的《人生海海》這本書,想寫點什么,正不知從何落筆,一朵開得正盛的茉莉花瓣輕輕悄悄地落下,剛好落于左手邊,書的一側,我拾起來湊到鼻尖,還是先前一樣的芬芳,一樣的顏色,潔白無瑕,只是盛極芳極,也到了敗落的時候。昨夜我才親眼見它伴著另外兩三朵慢慢開放,還好奇原來茉莉是夜間開花的,想必是白天吸收了充足的陽光,因為賣花的人曾告訴過我,要多給它曬曬太陽,我自然是聽話的放于窗前。誰知才隔一天,就這樣凋落了。我不免有些惋惜……
花開花落,尚且變幻莫測,人生海海,潮起潮落,更是常態(tài)了。
麥家說,人生太復雜,太寬廣,如果沒有一顆悲憫心,沒有一點所謂的生命的頑強,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敗下陣來。——《人生海海》
麥家老師在這本書中塑造了多個人物形象,上校,老巫頭,活觀音,小瞎子……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一帆風順,時不時要經(jīng)點意外,受些打擊,一些人因意外或不堪負重離去了,另一些茍且活著或在屈辱中求生。
全書從“我”的視角,將上校的身份與經(jīng)歷層層揭開。他的形象在“我”的眼中也幾次三番變幻,由一開始覺得“奇怪”躲著,到親眼目睹他救人對他有了好感心生敬意,再到眼見他步步落難心生憐憫,到最后知根知底視其如父。
上校這個偉岸的人物形象,也許就是麥家老師心目中父親的樣子,他耗費八年時間完成這本小說,不只是回到童年,回到故鄉(xiāng),破譯了人性和人心的密碼,更是他對自己從小父愛缺失的一種自我彌補。
在書臨近尾聲部分,“我”選擇了原諒所有人,包括頭號反面人物“小瞎子”,這是“我”的告別,也是麥家老師的告別,他也選擇了放下,和過去告別,與自己和解。人生海海,終有一天都會放下。
上校,作為書中的男主人公,命運大起大落,一波三折,上過戰(zhàn)場,擋過子彈,拿得了手術刀救人,忍得了屈辱做臥底……一個經(jīng)歷過那么多生死起伏的英雄人物,天不怕地不怕的鐵骨錚錚的漢子,最后卻敗落在一群小屁孩手上。
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好漢不吃眼前虧,諒村里的孩子也不會拿他怎么樣,他的不反抗絕不會是懦弱。后來,我才漸漸懂了,他一方面是不想以大欺小,傷害他們,以上校的善戰(zhàn)和智謀,子彈和刀槍也未能使他倒下,他不會不是他們的對手。(事實證明我錯了,他們的確像惡魔一樣可怕)。另一方面,是為他的兩只貓,那群小屁孩抓住他的軟肋,捉了他的貓為誘餌,后又殺雞儆猴讓他心里難過,他就是這樣一步步淪陷,成了他們的“俘虜”。
在飽受不公與摧殘后,他默默吞下委屈,依然選擇對世界善良。
他外表剛強,內(nèi)心柔軟,救過許多人的性命,也不惜一切去保護貓,卻唯獨沒能保護好自己,人們睬著他的軟肋,受著他的恩惠同時又摧殘著他……當最后的一點點尊嚴不保(銹在肚皮的字被發(fā)現(xiàn),那是他一生的恥辱,他寧愿被人污蔑,也要誓死保守的秘密),他簡直徹底被擊敗了,是的,他失去理智,也失去心智,他瘋了。
最終的失智,也許也是最好的結果,忘記了過去的一切,只保留著孩子般的天真無邪~他走出半生,歸來真的成了孩子!林阿姨最后的出現(xiàn),算是讓上校不堪的命運有了一些轉機,他的晚年該是幸福的:)
書中引用了羅曼羅蘭的一句話: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我覺得,這就是對上校最好的詮釋。
什么是真相,真相不一定是你看見的,也未必是東拼西湊聽來的。那是你所正在經(jīng)歷的。
命運就像大海,浮浮沉沉,沒有人愿意隨波逐流,也沒人能抵擋得了它有時突如其來的“風暴”,可活著就是要好好活,乘著風,迎著浪,笑著走下去。
人生海海讀后感
或者是自己的恐懼。他們只記得興高采烈的活,卻不抬頭看一看真正的生活。忘卻了慈悲,慈悲也便忘卻了他。
——愛人是一種像體力一樣的能力。
有的人在愛人這方面肌肉萎縮,有的人在這方面卻肌肉發(fā)達。上校是肌肉發(fā)達的人。整本書里,似乎就只有上校在純純粹粹的愛人。我把他理解為慈悲。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我不喜歡劇透,所以就不說小說情節(jié)了,總之,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但這份傳奇充滿了曲折,悲苦,絕望,上校卻自始至終沒有埋怨過。他養(yǎng)貓,除了老媽和一個朋友,就再無其他羈絆了。人們對他猜忌詆毀,他卻報之以德,他救他們,他幫助他們。
人們心里有秤的,場上,無人響應。這里的圍觀群眾不同于余華筆下的群眾。這里的群眾是清醒的。亦或者這里的群眾或多或少都獲得過上校的幫助,感受到上校的道德,所以良知取代了麻木。
讀《人生海?!窌r,我會恍惚想起余華的《兄弟》和《活著》,我無法對他們做對比,但我可以感受到,兩位作者不同的處理方式。正如書腰上麥家寫的: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xiāng),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余華的筆更冷峻,麥家的筆更慈悲。麥家保持了他最大的善意,幾乎給人物們以最大的體面。但往往是因為體面,使得人物更加立體,因為他們竟然全都有理由,有了理由,變不好苛責他們了。
——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上校是個英雄嗎?我想他是的。他對生死司空見慣。——“今天死在這里的人有一半什么都沒有留下”。上校太了解死亡了。他太理解戰(zhàn)爭了。對戰(zhàn)爭有充分理解的人,不會去抱怨。龍
有時候,我會充分的理解《活著》,那種無論如何,抱怨無用,只能承受的意味。但有時候,我又不能理解這本打開我閱讀世界的書的真諦?!痘钪泛秒y好深,但每每遇到不抱怨苦難的書,我便想起它,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一絲釋義。
佛說,眾生皆苦。
但無論如何,會活著,要活著,必須活著,只能活著,肯定活著。有時候我會錯覺生活的真諦便是活著。但活著的真諦是什么?
對于生活,除了接受,別無他法。既然如此,不如熱愛!
人生海海!
相關文章:
1.人生海海讀后感
7.人生海海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