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20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2000字范文
能遇到一本好書實屬不易,將對書的感情寫出來,未嘗不美。小編為您提供以下文章作為參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找到更好的靈感。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2000字
高中的時候看過余華的《活著》,為他筆下所描繪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所震撼。好像是福貴?用一個家庭的碎影讓我體會到一個時代的烙印。當時是,高中寢室的同學皆看過那本書,大家都為之感到氣氛氣憤與震驚。所以在這學期開學的時候買了《許三觀賣血記》,因為感覺應(yīng)該會跟《活著》是一個類型,我還想了解跟歷史書上不一樣的那個時代。
書中首先講到許三觀回到鄉(xiāng)下,在這里我看到了城里鄉(xiāng)村的完全不同的思想。(“是不是沒有賣過血的人身子骨都不結(jié)實?”“是啊,”四叔說,“你沒聽到剛才桂花她媽說的話了嗎?在這地方?jīng)]有賣過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我雖是對上個世紀賣血有所耳聞,但從不知道賣血竟是這般重要。然后許三觀和根龍與阿方(同村的兩人)一起去李血頭那里賣血。400ml有35塊,相當于種了半年莊稼。這的確是一種很大的誘惑。根龍和阿方還給許三觀傳銷賣血,說賣血就是賣力氣,血就是井里的水,你不用是那么多,賣了還會在漲回來。他們每次賣完了血都會去勝利飯店點一盤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豬肝生血,黃酒活血。那是許三觀第一次賣血。
許三觀拿賣血的錢取了許玉蘭,那個油條西施。然后講了很久生活的零零碎碎,我甚至開始疑惑這本書為什么要取名《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終于,又去賣血了!因為許三觀的大兒子一樂把另一個孩子的頭砸了。一樂不是許三觀的親身孩子,所以這一段有很多描寫,但我都沒有留下太多印象。
我覺得余華的切換年代切換的很自然。都是用一章來寫,許三觀對許玉蘭說,你知道我們廠里面為什么停止生產(chǎn)?大家都把家里的鍋具拿出去了?這樣的讓我明白了,那是大練鋼鐵的時代。大鍋飯只吃了一年,肉卻越來越少,到最后飯都沒有了。許三觀生日的時候,許玉蘭往粥里加了糖。因為連續(xù)喝了太多天粥了,一樂二樂三樂(就是許三觀的兒子們)竟然連糖是什么味道都忘記。晚上,他們一家人躺在床上,許三觀用說食譜的方式給每個人吵了一道菜,紅燒肉,炒豬肝。我想,這看似溫馨的畫面里又飽含了許多心酸與無奈,孩子們餓的前胸貼后背,在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卻每天躺在床上免得浪費體力。我想,這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家庭的縮影,又或許,現(xiàn)實比這更加殘忍。許三觀終于又去賣了血。一家人從食不飽腹的狀態(tài)中短暫脫離了出來,他們?nèi)ワ埖瓿陨狭艘煌霟狎v騰的面,因為災(zāi)荒,飯店也什么都沒有,其實就是清水煮面。
接下來也許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了吧。也許是我的錯覺,但是我卻覺得這的確十分諷刺,就像許三觀說的:“鬧到今天,我有點明白過來了,什么叫文化革命?其實就是一個報私仇的時候……”高中時候的歷史老師瞌睡哥說他小時候就是紅衛(wèi)兵,其實當時小,并沒有什么意識,只是覺得好玩。我看到許玉蘭被剃陰陽頭,看到她從抬不起頭做人到自己抬板凳去受訓,一種荒唐感從心底升起。
一樂二樂都去了鄉(xiāng)下,三樂留在了城里。許三觀賣血,從這里有了它更深的意義。一樂回家了,許三觀去賣血想讓一樂二樂早點調(diào)回城里。二樂生產(chǎn)隊隊長來了,家里沒錢,不到一個月許三觀又只得去賣血。生產(chǎn)隊隊長說:“感情深,一口悶”“命沒有酒重要”“就算是喝下去命沒了,為了感情也得喝,不喝就是感情不深。”這時候阿方撐破了尿肚子,根龍剛賣完血就腦溢血。(因為他們每次賣血錢都會喝很多水,這也有自己的說辭,喝水血就淡了)許三觀為了二樂能在隊長手下少受點苦就不要命的陪隊長喝。可憐天下父母心吧,原來不論在哪個年代,父母之于兒女,都是天地。這種愛大概就是,只要你能過得好,所有苦難,所有痛苦,父母都替你扛著,這也是偉大又平凡的中國式父愛母愛??墒堑湶粏涡校斘铱吹揭粯繁仨毴ド虾4筢t(yī)院我心里也跟著緊張。許三觀東湊西湊,為了給兒子治病。他走投無路一路賣血去上海。他在冬日里拿著碗一口一口逼自己喝下冰涼徹骨的河水,好心的人給他送來了熱茶。他賣了兩次后,走在太陽下冷的發(fā)抖。在下一站他還暈在了賣血的醫(yī)院。一路坎坷。他時常飽含熱淚,對生活感到絕望卻抱有希望。他一路想著自己死了沒關(guān)系,兒子還年輕啊?;蛟S那個時代的民風淳樸,我感受到大家對許三觀這個陌生人都頗為照顧,所有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善良的人。
反觀如今社會,你不知道跟你說話的是個什么樣的人。拐賣傳銷詐騙,聞之色變??偠灾S三觀靠賣血幫這個家一次一次渡過難關(guān)。最后在三盤炒豬肝,一瓶酒中結(jié)束。(結(jié)局有點不滿之處,不說)余華他用一個人物的刻畫,來表現(xiàn)當時百姓對賣血的認識,這個在當時的確是很火的賣血。他用許三觀讓我找到了那個時代,在許三觀身上刻下的烙印。
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都是閱讀體驗很好的關(guān)于中國世俗風情的小說,我覺得它在悲情中又充滿了溫情,當然還有許多小的撫慰心靈的溫情我并沒有一一記下來。余華也說這是一首漫長的民歌。
說實話,我不知道讀書筆記應(yīng)該標準的怎么寫,但是我只是想寫我看到的我感悟的。所以我覺得這便是我的筆記。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2000字
小說幾乎沒有什么的明顯的高潮,但是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感覺。人物性格似乎簡單,但是又如此的矛盾,有些情節(jié)可以說是很可笑,但是又覺得也許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人性和劣根性。許三觀和徐玉蘭的糊涂婚姻僅僅是因為可笑的八角三分錢,但僅僅因為如此何小勇就曝露了自身的無情與自私;當許三觀知道徐玉蘭的不貞時氣急敗壞,一反常態(tài),不再唯妻子命是從,看著方鐵匠搬自己家東西幫忙不說還更賣力氣,對于養(yǎng)了九年的一樂,心情十分復雜,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始終走不出他是別人兒子的陰影。而徐玉蘭的心情呢?到底他已成為這一家的女主人,她可以在不為婦之前,痛快的花掉八角三分錢,但是在嫁給許三觀后,她比誰都會過日子,大聲的對菜販砍價還肆無忌憚的挑選每一顆菜,未雨綢繆平日攢米,以備不時之需,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很賢惠的女人,但是也許她的遺憾就是她經(jīng)常說的那句話,不知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讓她承受如此之多,她犯了女人的禁忌,也許當初她有把握嫁給何小勇的,并不知道會有一個許三觀出現(xiàn),于是她接受了來自何小勇的引誘,不貞成為她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烙印,愧疚,罪名,,一樂的怨恨,她承受了太多,接受了太多的懲戒。但她卻保守了一個秘密,一輩子都沒有說出真相,她一口咬定是在婚后出軌,甚至都已經(jīng)承認一樂不是許三觀的兒子,去不肯交代自己的第一次送給了何小勇,也許考慮到許三觀,自己的丈夫最大的承受力就是此種程度吧!
說說他們的兒子吧!我是最喜歡一樂的,是長子的原因吧,他特別的懂事,對于二樂三樂,他很有當哥哥的擔當,三樂被打,找二樂幫忙,后來又拉來了一樂,一樂贏得很睿智。一樂是許三觀的得力助手,許三觀對一樂說: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戳俗屓诵乃岬囊痪湓?,一樂從九歲就開始承受著這種本不應(yīng)由他承受的壓力,當許三觀說他不是親生兒子時,當一家人都去勝利飯店吃面條,而一樂只能吃一個沒有手掌大的地瓜時,他的心有多疼。當找何小勇做親爹時,何小勇打他,罵他,他只能一路向西,他傷心難過,沒有人是他親爹,最終他回到了許三觀的身邊,許三觀對于一個養(yǎng)育了十幾年的孩子,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也許真正的親情并不來源于血緣關(guān)系,而是熟悉,習慣而已,一樂很孝順,除了許三觀的話誰的話都不會聽,許三觀不計前嫌讓一樂為慘遭橫禍的何小勇叫魂,那一幕,一樂和許三觀一個屋上,一個屋下,他們的對話感染了我,那才是父子之情。
再說二樂,個人認為二樂是很八卦的,呵呵。哪里有事兒他哪里到,也許是那種年齡,他專門打聽一些沒用的事兒,無意間又跟別人說,消息多半是很可靠的。三樂呢,有點兒傻,但是是最幸福的一個吧,小時候是狗都閑的年齡是,大家都對他說:三樂走開。長大一點還沒有脫離傻氣,總是傻傻的笑,沒有什么主見。
最后我還是要說許三觀的,許三觀一次次的賣血,每次都可以賺35元錢。有兩三次我是很感動的。第一次是為了一樂還方鐵匠錢,第二次是為了請二樂的生產(chǎn)隊隊長吃飯,還有就是為了給一樂治病,連續(xù)買下賣血的情節(jié)。最后一次賣血是很有深意,很有余韻的,還透著一種悲哀。沈血頭嘲笑許三觀的血只能賣給木匠當油漆,許三觀久久不能釋懷,他頓時認為自己已經(jīng)太無用了,他用賣血的錢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災(zāi)荒,而此時已沒人要他的血,如果再有饑荒他要怎么辦呢?最后的鏡頭是這樣的徐玉蘭帶許三觀來到了勝利飯店,吃了三次同樣的黃酒和炒豬肝兒,兩人相濡以沫,夫妻情深,沒有了年輕時的吵吵鬧鬧,也許他們并沒有存在過什么愛情,但是此情更珍貴。
許三觀賣血記讀后感2000字
《許三觀賣血記》講述的是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主人公許三觀從青年到老年的人生經(jīng)歷,以賣血為線索,將他平平淡淡的一生用瑣碎的小事串聯(lián)起來,有喜悅,有磨難,有無奈,有憤怒。作者余華以一種平實卻富有溫情的語言敘述了生活在那個特定年代以賣血度過難關(guān)的一代人的酸甜苦辣,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仿佛將身處21世紀的我們拉回到上世紀那個帶些灰暗色調(diào),塵封已久的老舊畫卷里,畫里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沒有整齊劃分的城市網(wǎng)絡(luò),那里也許是一片菜地一片綠水一片藍天。那個我所不熟知的年代,那個貧瘠的年代,那個我父母出生的年代,對于看小說的我來說,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卻沉重。
說到賣血,這個詞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在我的認知里,只有“獻血”,難道血也可以買嗎?初讀小說的我?guī)е@樣的疑惑,發(fā)現(xiàn)血在那時是十分值錢的,許三觀因為好奇心第一次賣血得來了35塊錢,他用這35塊錢娶了許玉蘭回家,而過程卻簡單得令我吃驚,甚至覺得荒誕可笑,但是這樣的方式,在當時的社會中很現(xiàn)實,也很常見。就是在這樣一個簡單的社會的鋪墊下,展開了普通人許三觀的普通人生和普通經(jīng)歷。
說不清小說是悲劇還是喜劇,也許這就是一個普通人一生的寫照,沒有光輝的功績,也沒有為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平靜,平凡,平淡,但是生命曾經(jīng)綻放過,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角,活著,問心無愧就好。許三觀也曾擔負著責任,踏實地做人,從賣血來看,許三觀不僅為自己而活,更是在為他人而活著,這是一種偉大。在他得知一樂不是親生兒子后總是抱怨,但是在何小勇出車禍后他還是答應(yīng)讓一樂去叫魂。這是許三關(guān)的善良質(zhì)樸。
讀完小說后,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卻說不出哪個情節(jié)讓我難忘,只有淡淡的哀傷,淡淡的溫情留存于心,這也許就是《許三觀賣血記》的魅力所在吧。
許三觀和一樂的父子情深讓我體會到了人性的溫情。一樂不是許三觀的兒子,是何小勇的兒子,這件事讓許三觀痛苦并糾結(jié)了很久,因為一樂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到頭來自己卻成了幫別人養(yǎng)兒子的烏龜,他告訴一樂:如果你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戳俗屓诵乃岬囊痪湓挘粯窂木艢q就開始承受著這種本不應(yīng)由他承受的壓力,當許三觀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不是親生兒子時,當一家人都去勝利飯店吃面條自己只能吃一個沒有手掌大的地瓜時,當找何小勇做親爹,何小勇打他,罵他,他不想回家,因為沒有人是他親爹時,他的心有多疼。許三觀的拋棄,何小勇的無情,對一樂來說都是莫大的傷痛。可是許三觀和一樂最終都釋懷了,他們忘記了仇恨,忘記了曾經(jīng)對彼此的傷害,也忘記了血緣關(guān)系,一樂尊敬許三觀,許三觀也為一樂不惜性命一路賣血,這是世間難能可貴的親情。
《許三觀賣血記》以博大的溫情將遺留在歷史角落的一段歲月一段苦難人生娓娓道來。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