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讀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多篇
推薦文章
梁家河讀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多篇
讀了《梁家河》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中深刻體悟到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梁家河》讀后感,歡迎大家參閱。
梁家河讀后感1500字
書香氤氳,時光匆匆,最近細讀紀實文學《梁家河》,感受頗深。全書用細膩的文筆描寫了習近平和梁家河群眾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情節(jié)生動,具有濃厚的陜北鄉(xiāng)土氣息,用真摯的感情感染了讀者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對人民群眾充滿了無限深情的關(guān)愛。“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道理”,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攜妻子回梁家河村看望鄉(xiāng)親,他“幾步一停留,一語幾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讓習近平念念不忘”,習近平仔細察看了壩地的溢洪道和石頭壘起來的護壩坡,囑咐石春陽要加強管理和排查,雨季時要注意大壩的安全。得知梁家河大力推廣蘋果種植,發(fā)展專業(yè)化養(yǎng)殖,人均純收入達到9600元,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習近平舒心地笑了……從木軍塬下來時,習近平讓司機三次停車,深情地望著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溝溝岔岔,字里行間,無不充滿了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愛,“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那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幾多牽掛,幾多深情。在習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情,是他精神升華的起點,是他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密密交織起來的綿編深情!習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陜北這塊神奇的土地,忘不了鄉(xiāng)親們曾經(jīng)的艱難困苦,更忘不了為民做事的信念與擔當!“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我們用了30多年時間使中國經(jīng)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13億多人擺脫了物質(zhì)短缺,總體達至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嚴和權(quán)利。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也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更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的重要貢獻”,大愛無疆滿乾坤。
參觀梁家河村,誦讀《梁家河》,體悟“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從中汲取勇于擔當、舍我其誰的擔當力量。習近平十五歲下鄉(xiāng)插隊當知青,連過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剛開始,他們柴不會打,水不會挑,飯做不熟,睡覺時被跳蚤咬得全身是膿包,習近平與當?shù)剞r(nóng)民一起挑糞拉煤,一起攔河打壩,一起建沼氣池,一起吃玉米“團子”,從每天掙6個工分到10個工分。20歲出頭就被廣大黨員選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以鐵一般的擔當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路漫漫,其修遠兮”。人生路很長,前進途中,有高山,也有平川:有順境,也有逆境。但作為一名煤礦工人,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歷程,學習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和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把黨賦予的各項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實干成就事業(yè),在攻堅克難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一部《梁家河》,看得我心潮澎湃,字里行間透露著最純樸的鄉(xiāng)土味道,但卻隱藏著大學問,它包含著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梁家河這個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梁家河》作為精神食糧和勵志讀本,激勵我們每個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傳承和踐行梁家河精神,以愛崗敬業(yè)的標準為察哈素煤礦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種精神在察哈素煤礦落地生根,遍地開花。
梁家河讀后感1500字
星期五這天一直嘩嘩的下著雨,我坐在窗戶邊用一個上午仔細的閱讀著紀實文學《梁家河》。書的封面醒目的印著:“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通讀全書,我深受感動和教育,當年在梁家河的窯洞里,十來歲的習近平點著自制的煤油燈讀書、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對他而言,讀書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個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我尤其對這段話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人自小就受種思想的影響。上山下鄉(xiāng)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nèi)プ?,我們現(xiàn)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
看到這里,我合上書不禁在想,我們基層干部還沒有治國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當今時代,知識總量成倍增長,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一旦放松了學習,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時代的危險。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要有本領(lǐng)不夠的危機感,主動廣泛學習各方面知識,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jié)構(gòu)、拓寬眼界和視野,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自己身為普通的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要根據(j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邊學習、邊思考,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xiàn)新氣象、干出新業(yè)績,努力把學習的收獲體現(xiàn)到推動工作上。在博學廣識的基礎(chǔ)上,還要注意提高學習的針對性,重點學習掌握那些與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密切相關(guān)的知識,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化、專業(yè)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內(nèi)行領(lǐng)導。此外,還要多學習了解一些哲學、歷史、文學以及科學技術(shù)、信息網(wǎng)絡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感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把握新鮮事物,以學益智、以學修身,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體到我所在的養(yǎng)老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當前需要學習的知識就有很多,在時事政策學習方面要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nèi)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加強黨章學習培訓和黨史國史教育,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在業(yè)務知識方面要認真開展陜西養(yǎng)老保險手機APP運用推廣、學習掌握好養(yǎng)老保險關(guān)系轉(zhuǎn)移政策等等;在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寫作、媒體應對、應急管理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樹立全局觀念,增強協(xié)作意識,有效運用各種溝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動員組織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說到底,作為年輕的我們這一代不論是理論學習還是業(yè)務和崗位知識的培訓,都要以青年習近平為標桿,立足本職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臺,感恩時代,緊盯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推動養(yǎng)老保險經(jīng)辦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
梁家河讀后感1500字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40多年前年僅15歲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陜北延川縣梁家河,開啟了七年知青歲月。作為一名基層社區(qū)黨員,近期我認真研讀了梁家河,感觸頗深,在《梁家河》一書中,我看到了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真實體會到習總書記青年時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寶貴的政治品質(zhì)、深切的為民情懷、強烈的進取精神、優(yōu)良的品德作風。這一切都讓我不斷加深對習總書記的崇敬之情。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到梁家河兩三年后,習近平已經(jīng)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延川話。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條溝、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戶人家。2015年2月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沒有聯(lián)系的人,他一見面就能認出來,大名、小名都能叫出來。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中,與當?shù)馗咐相l(xiāng)親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聯(lián)系,身體力行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牢記心中、落在實處,善于接觸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做到傾聽民聲、廣聚民智、匯集民力,扎扎實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最現(xiàn)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作為一名年輕大學生社區(qū)干部,學習習總書記這種不怕苦、不怕累,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方。激勵著我們這代年輕人要敢于到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們的、熱情揮灑在基層社區(qū)這片熱土上去。把心扎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梁家河的幾年當中習總書記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艱苦勞動中,與群眾一起苦干實干,克服了重重困難,戰(zhàn)勝了種種考驗,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勇于擔當,敢于奉獻。我們青年一代更要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習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發(fā)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苦奮斗精神,不斷磨煉意志,提升能力,不斷加強各類知識的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覺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和堅強捍衛(wèi)者。愿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心中都有一條深藏心間的梁家河,不忘本色、本來、本源、本根,一直為心中的世界和夢想而戰(zhàn)斗。
真抓實干,實事求是
真抓實干,實事求是,在梁家河辦沼氣,試驗成功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成立鐵業(yè)社、代銷店,習近平在梁家河先后辦起了縫紉社、磨房、菜園。他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以實干作風和擔當精神使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作為一名來社區(qū)工作的大學生黨員,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樹立的榜樣,給我今后干好社區(q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源泉,是一盞光輝永照的盞明燈,時刻激勵著我、鞭策著我努力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基層社區(qū)黨員干部。
梁家河,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一個把心留住的地方,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一個能激發(fā)我們砥礪奮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