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看同桌的你觀后感
大學生看同桌的你觀后感范文
《同桌的你》直接戳破了“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的底線,以一種近乎強扭的方式生產(chǎn)了一只表面上看起來光鮮水嫩的瓜,但很顯然,這只瓜并不甜。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看同桌的你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看同桌的你觀后感1
主要還是故事。如果你經(jīng)歷過初戀或者任何真正的感情,你在觀看《同桌的你》時,就會感覺到一股深深的扯淡感在四周飄蕩。這部由高曉松監(jiān)制并參與編劇的電影,即便影片不那么三番兩次的使用《同桌的你》作為配樂,也還是會帶有濃重的高曉松風格。這種風格和他的網(wǎng)絡(luò)脫口秀《曉說》一樣——看起來很像那么回事,但實際上又并非那么回事。
《同桌的你》講述的所謂感情故事,不接地氣也就算了,反正國內(nèi)很多感情片都不怎樣接地氣,不缺它一個。但不接地氣卻還硬生生地要制造一些“戲劇化效果”以博取觀眾的一絲“情感共鳴”或“觀影享受”,表現(xiàn)得又如同初級商業(yè)微電影一樣的水平,就未免太敷衍了事了。影片的敘事方式本身就有些過于追求風格,時空交叉的敘事并沒制造個性令人驚嘆的效果,反而給人一種“沒本事偏要耍得很花”的輕佻感。而故事的過于追求“戲劇化”,以及試圖表現(xiàn)“現(xiàn)實對感情、青春的打磨”,都讓電影顯得異常別扭。好比強扭的瓜一樣,影片男女主角的感情缺乏真實與自然,故事的發(fā)展缺乏邏輯與說服力,結(jié)尾不僅僅沒有給人一種感情或三觀上的振奮,反而用一個狗血劇情帶來一個不知悲喜的結(jié)局。
一對有著近十年感情的情侶在應(yīng)對所謂現(xiàn)實的時候,分開十年,最終沒能在一齊——這對情侶特么到底有沒有感情?沒有感情為什么愿意放下優(yōu)質(zhì)大學,為什么愿意忍痛打胎,為什么愿意非典中奔跑,為什么愿意輕易放下奔赴美國,為什么愿意為到達女孩要求而拼命努力,為什么愿意吃醋而大打出手,為什么愿意在美國忍辱負重,為什么就不愿意回到國內(nèi),為什么兩個人就那么輕易地被“即將上市”的所謂現(xiàn)實所打敗?難道這就是創(chuàng)作者所理解的感情或者現(xiàn)實?
你有時間幻想搶婚,有時間想象美國街區(qū),怎樣就沒有時間爭取在一齊?
能被現(xiàn)實擊垮的感情本身就不是感情,能夠輕易擊垮感情的現(xiàn)實也不是現(xiàn)實?!锻赖哪恪吩噲D傳遞某種看似正確的觀念或情感,但又并不具備一個完整且具有說服力的故事,值得勉強地制造一些故事佐料,加在影片當中。于是,我們看到的這部試圖勾起某些青春、校園、感情等共鳴的電影,被生硬的扭成了一個帶著做作帶著夸張帶著莫名其妙的奇葩。
并非雞蛋挑骨頭,也并非對高老師不敬,只是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真的很期望能在影院里重溫一些舊夢,收獲一些共鳴,引起某些思考。但《同桌的你》并沒有像老狼演繹的歌曲那般具備觸人心弦的魔力,盡管影片在表現(xiàn)校園生活方面的確充滿了趣味和懷舊感,但最基本的故事沒有講好,再華麗的回憶,也難免不夠給力。電影不能當MV看,不能當段子看,更不能當歌曲聽,真誠而實在地把故事講好,說不定真會比歌曲還經(jīng)典。
電影更多的是給觀眾看的,所以,不要太投機,不要太勉強,不要太自戀。如此,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某個時間里,會有人想起,會有人惦記,那個同桌的你。
看同桌的你觀后感2
多年以后,我們在回憶往事時會不會莫名的想起一個人,想起她的一顰一笑,想起她與你共同擁有過的時光,想起那段在你心里從來不曾老去的日子,就這樣想著想著忽然間淚流滿面,只期望此時的她一切安好
——前言
《同桌的你》這是一個能夠勾起全民回憶的主題,看到這四個字,一股清純的愛戀流淌在我的指尖,內(nèi)心微微亮。遠方飄來一個安恬的眼神,在回憶的河流里盛放,青春的墻,倒映的景,溫馨的光,蜿蜒成一片如詩的浪漫。
我們都以前有過同桌,她在我們睡覺時給我們提醒,在我們被老師責罵后給我們以關(guān)心,在我們?nèi)鄙傥木邥r給我們以關(guān)懷,在每次發(fā)卷子時我們總是互相攀比,然后對視一笑,我們是永遠的對手,也是永遠的朋友。他們就像清晨所享用的早操,是我們每一天生活的務(wù)必,并給我們以充足的營養(yǎng)。
1993年,從周小梔坐到林一身邊的那一刻開始,一顆青蔥的種子就在我記憶的土地上發(fā)了芽,看著林一為周小梔做的一切。為她打架,為她吹奏,不自覺的也開始回憶起學生時代的點點滴滴,雖然幼稚,懵懂卻在記憶的扉頁中熠熠生輝。學生時代有過好多同桌,但是總有那么幾個,永留心間。:
我初中時代的同桌是我們班的班花,我們坐在陽光充足的角落,在這樣一個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里,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單純的我,懷著一個不懂感情為何物的年紀,上演了一些看似平常卻又十分不平常的故事。她比朋友多一些感覺,比感情少一些心跳,與她相伴的那段羽翼豐滿的時光,是我青春歲月里最美的點綴。
那時班級里追求她的人很多,而我也只是默默的看在心里,在那個以學習為主的年代,我被迫生活在老師與家長的壓力下庚是不敢多想,直到最后我的離去。如果說生命是一列迅捷而過的列車,我們則是在青春的站臺上對望了一眼就擦肩而過,或是想不起,或是道不出一聲再見,那段溫暖的時光卻以漸行漸遠。
林一和周小梔從初中一路走來,林一為了周小梔走進文科的課堂,兩個人一齊度過高中那段無暇的時光。林一因為周小梔的腳傷而將她舉起,周小梔看見林一生出醋意,兩個人共同跑去大使館門前抗議。這一次又一次仿佛被安排好的碰撞,讓一份甜蜜的感情在兩個人的心中應(yīng)運而生。
之后周小梔為了林一放下北大來到廈大,從初中,高中,到大學這十年他們快樂的生活在一齊。即使中間,周小梔懷孕后,林一對她的態(tài)度給了她不小的打擊,他們也以前因為非典的流行而被隔離,兩個人都曾因為去不去美國而鬧過矛盾。但是說到底,這十年他們始終在一齊,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十年。
一個十年他們相濡以沫,一個十年他們遙遙相望,時間能夠改變一切,也能夠摧毀一切,包括世界上最堅實的壁壘,但是它的來臨卻始終讓我們措手不及。
“我叫林一,一無是處的一,一敗涂地的一”當林一站在美國的土地上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想必心中沉積了很多對現(xiàn)實的痛還有很對周小梔的思念吧!他后悔自己當初來到美國,他不明白周小梔為什么親自摧毀了與自己的諾言,他想明白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同學會上,周小梔的一句“我們最終還是都敗給了現(xiàn)實,誰也不欠誰”這句話讓林一灑出了一片眼淚,同時也道出了一片心聲,更同時也回答了他在美國思前想后的問題。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發(fā)誓要一生一世的情侶最后還是敗給了現(xiàn)實,多少人被這兩個字無情的拆散。最美的感情是你喜歡我,我也喜歡你,但是我們無法在一齊,如果說這是一個命題,那么書寫這個命題的人就應(yīng)叫做現(xiàn)實吧!
婚禮上,周小梔應(yīng)對教父的回答有些許的猶豫,這份猶豫源于一份對林一的情感,可最后這份情感還是遷徙了。在青春的時光中,它化為一個遙不可及的鄉(xiāng)土,暗藏在周小梔記憶的最深處。周小梔必須是很深刻的愛過了,否則在她與林一喝酒回味十年歲月中,不可能淚如雨下。每個人眼淚的底色都是藍色,當一個人流出眼淚灑向天空,藍色便成為了天空憂傷的顏色。
“回憶總是喜歡添油加醋,它會朝著你喜歡的方向修改,當你欣喜若狂的時候,真相,會將你驚醒!”這是貫穿全片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有時候回憶是最美的,它包含了很多虛擬,卻也是我們最喜歡的,就像坐在飛機中林一的回憶一樣。結(jié)尾的最后他們分開了,但我始終相信那段的無暇的回憶是無可替代的。
以前的我以為感情的世界里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你苦苦的愛著她,但是她卻不愛你。其實感情最讓人痛苦的事情不在于沒有得到,而在于得到后的失去。你付出了最真摯的愛,收獲了最完美的愛,但是最后卻錯過了這份愛。
林一與周小梔,一段年少時刻骨的愛戀,無關(guān)風月,無關(guān)愛恨,無關(guān)世俗,如生命深處那朵溫暖的云,輕輕托起翩然逝去的歲月。那縷云淡風輕,簡單純真的年少情懷,即使在分手后那段的十年里也未曾褪色。如果能夠,我真期望林一腦海中構(gòu)想的那一系列場景是真實的,他真的在婚禮上搶走了周小梔,并牽著她的手一齊,奔向了他們所向往的遠方,去了一個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地方。
我們都以前擁有過初戀,都以前為了自己喜歡的人追求一些不想追求的事物,之后我們成功了,做到了,但是自己心愛的人卻不見了。
現(xiàn)實就是如此,當唯美的感情從青春的舞臺上謝幕,遺憾便成了青春的代名詞。很多人都為了遺憾而傷懷,殊不知青春的完美恰恰在于此,你懷念的,你回不去的,又千方百計的被你銘記在心底,成為人生旅途中最完美的以前。
看同桌的你觀后感3
身處巨大的山寨王國,《同桌的妳》一身的山寨氣息并不令人意外。前半段復(fù)制《那些年,我們一齊追的女孩》的嬉鬧,中途嫁接了點《社交網(wǎng)絡(luò)》的橋段,結(jié)尾接的是《畢業(yè)生》的逃婚戲。用創(chuàng)造力基本為零的技藝,粗暴地將使館被炸、9.11、非典等時代事件拼貼起來,只因剎不住熱衷宏大敘事的慣性,回望青春小鳥時,按捺不住與時代出雙入對的欲望。熊抱煽情時,猛撒一通殘酷現(xiàn)實的底料,電影被熬成一鍋濃濃的青春感傷湯。
青春有太多維度,瘋狂、迷惘、沖動、情愛、夢想、頹廢、壓抑、憂傷,哪個維度都能夠光芒四射?!锻赖膴叀费刂總€維度的邊口打轉(zhuǎn),哪個維度都沒實質(zhì)性進入,它的青春不純粹,摻雜著太多中年人的世故、不甘、失落。它不是監(jiān)制、編劇高曉松自己的青春,但它打量青春的眼光、姿態(tài),都帶著高曉松的印記。他的影子覆蓋了電影里的青春,電影中的青春成為他的青春影子。
所謂荷爾蒙噴濺的青春,聽起來挺誘人,實際上只是一個冷笑話,一個提煉過度的騙人伎倆。簡單點說,這是在逗比。如果片中林一(林更新飾)和周小梔的21分鐘感情、一點旅館戲,以及一幫宅男竊聽女生宿舍聊天的橋段,也稱得上荷爾蒙噴濺銀幕,那必須噴的是兌水的牛奶。
在密集時代符號里誕生的純真初戀,被時代竊走了純真,林一與周小梔的感情像個樣板故事,沒有一點屬于他們的獨特光彩。學渣愛學霸,同上一學校,45歲的高曉松,還在搬弄16歲時的韓寒故事。故事老套不要緊,而流水賬式的敘述,讓老套子散發(fā)著刺鼻的餿味。
正如山寨別人的產(chǎn)品容易,核心技術(shù)卻難以模仿,《同桌的妳》山寨了一通電影,但山寨不來它們對青春、對人物某個維度的通透呈現(xiàn)。密密麻麻的時代符號構(gòu)成的中國特色,沒鍛造為故事的堅實零件,只像為賦新詞強說愁一樣,為賦時代質(zhì)感強添時代事件。林一參加抗議被批評,周小梔、林一等人的“非典大逃亡”,傳遞的意味多半是幼稚,僅勉強地推進、強化了一點感情。好點的青春片,一般都比較深情,它們只愛青春,愛青春的美,愛青春的痛。青春之外的元素,它們根本沒有精力關(guān)注,即便是時代大事件,它們也是匆匆穿過洪流,不會駐留太久?!锻赖膴叀废駛€吸了時代毒粉的癮君子,注意力寬闊而渙散,集中不到青春的焦點。
執(zhí)導(dǎo)過《李獻計歷險記》的郭帆,技術(shù)沒有什么改善,以比高曉松靠譜一點的活,履行了導(dǎo)演任務(wù)。片中的搞笑,大概是綜藝節(jié)目水準,一些和國情暗通款曲的橋段,比如中國式的開房初體驗,很容易讓人會心一笑。生于80年的他,炮制的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校園生活,還算沒有走樣。高潮時刻的煽情,硬生生靠配樂提升氣氛,時間上也不節(jié)制。
年少時愛幻想,成年時仍愛意淫,殘酷現(xiàn)實賦予逃婚戲的正當性并不充足,這只是懷舊中的懷恨在作祟——世界上自己之外的事物都是丑陋的。20來歲時寫歌,到40多歲拍同名電影,純真與才華在其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而對成功與財富的渴望一向未變。鮑勃·迪倫早年寫出《答案在風中飄揚》,25歲后卻不怎樣唱了;高曉松的“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飄了半輩子,仍想飄出個商業(yè)炸彈。青春在空洞、在意淫中飄揚,不空洞的似乎只有物質(zhì),“踏踏實實地贊助下奧運”,踏踏實實地搞部賣座電影。有時,走多少路,都沒用,一個男孩可能永遠也變不成一個男人;有些人,在創(chuàng)作上一輩子都停留在青春期。
看同桌的你觀后感4
又到一年畢業(yè)季,緬懷過去傷感青春的電影,開始狂轟濫炸起來。但是,像2013年青春派那樣純粹的校園電影,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更多的,都將視線拉的更遠,影片重心更多的是情感和畢業(yè)以后的際遇。即使是全篇99%時間都講校園生活的追愛大布局,最后,還是要提到主角們畢業(yè)多年后的境況。這似乎成了同類影片的一種固有模式,似乎你不這么干,就不能叫做青春緬懷片。畢竟,這種影片,不是給在校學生或者畢業(yè)未久的人看的。期望緬懷青春的,更多的是歲月流去多年,卻妄圖重頭來過的人。
這種影片,筆者認為是不應(yīng)存在的?;貞浶@生活是好的,十幾年的校園生涯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完美的年華。即使發(fā)生了很多苦事兒,回憶起來總是甜的。所以影片的前半部分,真的是相當精彩。
尤其是將主人公的個人經(jīng)歷同時代大環(huán)境下的重大事件交織在一齊,更是趣味橫生。比如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高三的男主角就公然跑到大使館去參與抗議活動。又比如,非典的時候,主角和哥們兒女友一齊逃離隔離醫(yī)院最后被處分。這些行為,也許你在看電影時會覺得荒誕夸張,但實際上,這都是你在學校中很可能會干的事情,青春就是這樣荒誕,不是嗎。當然,好玩的事情還不只這些,坑爹的舍友,竊聽女生宿舍,考試作弊,為爭女人在澡堂喝牛奶比拼最后大打出手,這些都讓筆者捧腹。最逗的,還是要數(shù)那個和主角爭女主的一口地道北京腔的混血兒。但是,經(jīng)歷非典一事,他竟然與主角一幫人化干戈為玉帛,成了最后不離不棄的哥們兒摯友。筆者還是想感慨一句,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真的只適用于校園啊。但是當主角兒們離開校園,劇情便開始逐漸落入俗套之中,電影也從校園喜劇,漸漸發(fā)展成為感情杯具。
原本一心想去美國的女主被拒之門外,而只是去美國幫女主打前哨的男主卻留在了美國,一呆就是十年,直到接到女主結(jié)婚的請柬,才回到祖國。女主的婚宴變成了同學聚會,但早已物是人非。同學們的境遇其實都比較慘淡。
這一段劇情夾雜著超多男主的記憶。正如他所說,人的記憶是會添油加醋的,你所記得的,不必須就是真實的。所以我們看到了男女主一齊去了美國并在一齊快樂的生活。之后還有男主想象中,哥們兒一齊幫他搶婚的經(jīng)歷。這一幕與十年前逃離非典醫(yī)院時的場景驚人的相似。筆者不禁感慨,什么是哥們兒?哥們兒就是即使過去很多個十年,你一句哥們兒幫我,他們依舊會為了你挺身而出!青春是荒誕的,現(xiàn)實是冷酷的?;氐浆F(xiàn)實,女主一句我愿意,為男主和她的感情徹底畫上句號,也為影片拉下終幕。
女主問男主,如果當初她告訴他她不去美國,他還會去嗎。男主回答,會。結(jié)果已然大白。他們都不是以前稚嫩的自己,他們都已經(jīng)輸給了現(xiàn)實。不好說,女主用臺詞將這一點點出來,是落俗還是剩余。
但是,這樣倒也清楚明晰。這似乎是在警醒各位觀眾,變化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一味緬懷過去只會徒留傷感。還不如就單純的追憶一下校園,那時的我們是多么天真無邪,那時的生活是那樣荒誕搞笑,那時的感情還未應(yīng)對現(xiàn)實,那時的青春是如此熱情洋溢。
同桌的你啊,你此刻在哪里。無論TA給你帶來的是刻骨銘心的感情還是驚心動魄的友情,在此獻上一杯酒,致我們以前荒誕的青春和那些再也回不來的人。
看同桌的你觀后感5
在朋友的推薦下,選取了《同桌的你》。一個人看完它,這樣的選取是明智的。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是你以前的“小伙伴”,為避免空間的“同床異夢”之感,還是一個人的好。電影時長98分鐘,這份承載著80后的記憶影片,也許有著不能共享的完美。
整部影片下來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開場與結(jié)尾運用的錯覺蒙太奇,滿滿當當?shù)母呙芏犬嬅孓D(zhuǎn)場,以及幽默中略帶傷感的青春小細節(jié)。
常用的敘事蒙太奇手法,透過男主角林一一段現(xiàn)實生活的展示,讓大家浮想聯(lián)翩,當他收到那封快遞,請?zhí)锨逍愕呐?,擊中他的痛點。隨著林一的回憶,他們的故事展開了。畫面隨著語言蒙太奇切換到那個純真時代。看到發(fā)條青蛙、大白兔奶糖物象的出現(xiàn),內(nèi)心是溫暖的,它勾起了我對童年的懷念,依稀能憶起我的那些小伙伴。那時常和格格公主一齊扮家家,喜歡吃她家的白巧克力;同時,享受著做孩子王的樂趣,找來比我小的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模樣教他們背著熟悉的唐詩。小學的同桌我記得是一個叫MC的男孩,他的紅領(lǐng)巾總是飄在身后的,每次老師要我檢查小組同學背書,他看似那么頑皮,但都能第一個背完。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好友潘欣,在我5年級的時候,她教會了我騎自行車。還有婷婷,在她十歲生日的時候,邀請我做主持人,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似乎很享受在那舞臺上的驕傲……其實,我想說的是回憶里不僅僅有讓人刻骨銘心的感情元素,這些屬于80后的小玩意兒,雖然在這個畫面中略顯生硬,但仍是能牽動我們回憶的腳步。
如果給女主角定位的話,我覺得就應(yīng)是學霸+女神吧。女主角出場的瞬間,感覺少了點女神的氣場,但那略有膽小又毅然堅強的周小梔還是討人喜歡的,個性是小清新鄰家女孩的形象,就應(yīng)是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林一,從睡夢中醒來被這個女孩吸引,心里頓時有了色彩。也許這就是青春懵懂時的好感。而在這些畫面的拼接中,似乎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就這一瞬間我被拉進了自己的電影里。初中三年,有些同桌的記憶似乎都消隱了,但清晰動人的是一個叫LZ的男生。那時候,剛轉(zhuǎn)班,老師把我安排在第二組,第四排,但近視眼的我仍然很難看清黑板上的板書,悄悄的,一個眼鏡盒被移到我的課桌,我轉(zhuǎn)頭看看這個我還沒來得急關(guān)注的同桌,清秀而靦腆,那種悸動也許就是所謂的好感吧。此刻想想,初中留下印記的大部分還是閨蜜多點。我的小英子,這個能給我?guī)戆踩校瑹o話不談的女孩,直到此刻這種感覺依然強烈;愛看言情小說的小娟,像極了大姐姐的薇,她的男生緣總是讓女生嫉妒的。那時候能明白朋友的秘密,是件很歡喜的事情,因為你能理解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姐妹”。在那個時代最震驚的秘密莫過于那個誰暗戀上了我覺得很猥瑣的數(shù)學老師。此刻想想,嘴角是揚起微笑的。
步入高中的畫面,看到小梔把椅子搬到桌上的那幕,又穿插了我們高中的清潔大掃除的畫面來,也是相同的步調(diào),只是女生會邊擦窗戶邊議論著有的沒的。使館被炸后,林一參加游行,小梔的前往阻撓,堅定兩人在彼此心中的位置。當畫面定格在“牽手”那一瞬間,讓人觸動。內(nèi)心感覺遺憾,因為直至高中仍然沒有戀愛的經(jīng)歷,沒有在那樣略有叛逆的年齡所體驗到為愛的沖動與堅持。但身邊飄過的伙伴,仍然記憶猶新。高一,坐在我后排的LM同學,你能不擰我的頭發(fā)嗎?呵呵,晚自習,你總是向我借橡皮。自戀的LT同學,我想告訴你,在你嘴里,似乎班里所有的女生都把你喜歡了一遍,但我們真的沒有。FZ同學,你就應(yīng)是第一個向我表白的男生,似乎還能回憶起那個不懂拒絕卻依然手足無措SAYNO的青澀可笑樣貌的女孩。我很感謝劉倫,讓我認識了YX,始終相信男女生有純粹的友誼存在,《輕舞飛揚》盛行的時候,你是我的筆友,默默的明白了我很多心思,幫我解決了很多困惑,你是第一個帶我騎摩托的男生,坐在你的后面,距離很遠,但心很近。你送我的拼圖,我拼好后,媽媽用玻璃框鑲在了我的書桌上,不會忘記。還有HW,我們?nèi)齻€人一齊,在那個雪天,吃著西瓜,在西門堤那拍的照片我有保存,“少年毛澤東”的字樣還印在照片背后,HW
,你的英文感情詩我覺得寫得不錯,劉倫已經(jīng)收到,我們倆一齊誦讀,都贊不絕口。我始終不明白,那天碰到我,為什么你會突然在店里買個女高音的VCD送我?LYM,我也會記得,你總有嚴重的潔癖,每次晚自習,你總會悄悄說起你的故事,在每次掃地的時候,你總讓我站在旁邊,默默掃完兩組,然后我們一齊步行回家,每次和你聊天,總覺得你就應(yīng)是個哲學家,最后你做了律師。閨蜜的歡笑聲似乎還蕩在耳邊。能和身邊的女神劉倫成為朋友總覺得是驕傲的,我和小杜,總會在你和某男生散步的時候,偷偷跟在后面,大聲說一句,這天的月亮好圓啊。坐在我后排的小杜,我們一齊奧斯卡,一齊抓住兩只螳螂后,給他們起上擠占我們空間的男生的名字,比如ZK,LYM。我們一齊在晚自習偷看漫畫,但我真沒想到技藝高超的你怎會被老師逮住,而菜鳥的我卻安然無事。還有珊珊,你總給我們的感覺是穿越了。亭亭玉立的一個古典美女,弱不禁風,就連女生都有想保護你的欲望了。
影片中,男屌絲林一為了感情變學霸的情節(jié),雖然有些俗套,甚至想到了有抄襲《那些年》情節(jié)的嫌疑。但屌絲變學霸的這幕,讓我想起YK,臨近高考時候,他成了我的同桌,藝術(shù)生的他給我第一印象就是,鉛筆削得那是到位,我總會把一大把2B鉛筆交給他,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透過了飛行員的面試,因此,轟動了,我旁邊坐了個飛行員,為了這個夢想,屌絲變學霸,高考的成績瞬間提升近100分啊。讓我們著實目瞪口呆……
當小梔改了志愿和林一同進廈大,這樣的情節(jié)讓我費解,至少是略顯牽強的。但步入大學后,浪漫、輕狂、熱血多元素糅合,讓人驚喜。確實,宿舍的撲克牌、喝酒、暗戀、表白、四級、為女神或兄弟出手。青春本該如此真實。當在絢爛的煙花下,兩人單純的笑臉定格,是瞬間的永恒。還有在那非典時期,小梔雜碎玻璃,碎片破裂、飛濺的慢鏡頭,讓我的心緊了一把,伸出手的小梔,“你說過愛我一生一世,你說的話還算不算數(shù)”,那一瞬間,我才透過這個人物看到了小梔主角的某種堅定。里面的轉(zhuǎn)場鏡頭由很多運動場景的畫面連接,突出了詼諧幽默的因素,比如,遞礦泉水,擺頭的那幕,還有后期處理的警察奔跑發(fā)出喘氣聲,夸張的配了《熊出沒》中熊的吼叫,都是較有創(chuàng)意的。那個寫滿青春的年代,有勇氣一齊奔跑,為了愛、為了兄弟情,一切隨著門板被擋住后的微笑而釋然。運動全景鏡頭的緩慢給出,似乎更像是勾起了你某個回憶的神經(jīng)。另有感觸的是林一的那幫兄弟,性格迥異,但卻都能同甘共苦,這就是所謂的好基友,好閨蜜。
看到那里的時候,伴著笑聲,想著我的大學,一幕幕也是這般讓人激動。那似陽光般迷人的微笑,第一次的擁抱,第一次的親吻,愛得單純;還有那之后才明白的數(shù)字530,交換的運動服,永遠干凈的運動鞋,那個去過的男生寢室;那把雨傘我不會忘記,那一顆紐扣我不會忘記,幫我搬自行車的背影不會忘記,這些畫面多完美。女生寢室講不完的悄悄話,摩羯和金牛的默契總是妙不可言的,和潔潔的種種經(jīng)歷讓此刻的我們想起都是啼笑皆非的,回憶的種種只屬于彼此的秘密與純粹。
影片到此尚覺自然、清新,而到最后,結(jié)局卻呈現(xiàn)出了偽裝的現(xiàn)實,生硬而無內(nèi)涵,敗筆也在于此。小梔在十年后,給我的感覺僅僅是換了件衣服和發(fā)型。酒后的傾訴,更是無看點,僅僅是因為兩次申請失敗,就敗給了現(xiàn)實。但不得不承認,三次運用錯覺蒙太奇,都給我們帶來了些許新意。隨著林一的講述,我們明白了,他并非我們起初認可的高富帥,而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隨著教堂神父的提問,我們被帶到逃婚的錯覺空間里,而回到現(xiàn)實的是,小梔對一陌生男子SAY,我愿意,轉(zhuǎn)而鏡頭里出現(xiàn)林一緊握的口琴。
那些刻骨銘心的愛就應(yīng)是在你的心靈的某個位置留意翼翼的保存。也許,愛的最好歸宿是記憶而非現(xiàn)實。突然想到了張愛玲的《半生緣》,也許我們再也回不去,但青春和你們一齊走過,一路的歡笑、傷感,單純、青澀,都是值得紀念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