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中文无码精品久久久|自偷自拍亚洲首页av

  • <ul id="y0emu"></ul>
  • 大學生楚辭讀書筆記

    | 志全

    大學生楚辭讀書筆記范文

    作為文學史上“千古之絕唱”的《楚辭》不僅反映了當時荊楚地區(qū)的經(jīng)濟、政治、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的橫向聯(lián)系,還給后人展示了荊楚文化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聯(lián)系。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楚辭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楚辭讀書筆記1

    我們緬懷每一位先賢的方式似乎只剩下了仰望,正如我們閱讀他們遺留下來的作品時永遠懷著和其他讀者同樣的情感——敬佩一樣,我們似乎忘記了,我們的先賢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人,而他們的作品也只是對自己生活的反省和回憶。

    適合我們緬懷先賢的方式大概只能是仰視了吧,不要覺得這個姿勢難受,我們可以找一堆蹩腳的理由讓我們舒服一點,比如我們的時代太過和平了,我們的時代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我們的時代大家都在為生存忙碌,我們的時代大家都各自安好??好像,我們的時代不需要英雄,我們是一個務實的時代。

    愛國的故事在時間的河流里打起太多的浪花,同樣的情節(jié),同樣的情感,唯一不同的也只是登臺的人。這些“量產(chǎn)”的人事雖然繁多,但從不會覺得枯燥,因為后來者看向他們的目光里只有敬意。是他們,讓這個遵循規(guī)則的歷史的車輪在輪轉時發(fā)出巨大的聲響,是他們,讓被生活所支配的活著的人類感受到人性的偉大。那些在歲月侵蝕下的身影,依舊同樣挺拔。然而,公元前278年,汨羅江畔的他此時卻風骨傲然的從我的腦海路過。那個身影的名字,叫作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有著高貴的血統(tǒng)且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他,似乎從降生的起就注定了不平凡。他生活的氏族是和楚國皇室有著血脈關系的楚國三大王族屈、景、昭中的屈,貴族的身份和教育為他增添了“內(nèi)美”和才華,“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的他得到了楚懷王的信任,被提拔為左徒、三閭大夫,入則與懷王商議國事,出則迎接賓客、應對諸侯,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但壞消息來的更快。在他忙于為他的大王修改憲令時,志向遠大而能力有限的楚懷王輕信了小人的挑撥,在沒有實際證據(jù)的情況下將屈原貶謫,在扼殺屈原的同時,也為楚國敲響了喪鐘。人的遭遇就是這樣,得到一些東西,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而且有時候,做選擇的并不是你自己。屈原的第一次流放是在公元前313年,拒絕了他建議的懷王為了秦國的六百里土地,與齊國斷交,且貶謫屈原,結果楚國丟掉了漢中的土地。陸陸續(xù)續(xù)的勾心斗角,最后楚懷王把自己“送到了秦國”,結束了尷尬的一生。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在公元前293年,楚頃襄王在秦國的威脅下“不忘欲反”的時候,屈原向他指明了懷王的下場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然而直言的.他再次的被令尹子蘭所害,被貶出朝,從郢都到夏首,再從夏浦到陵陽。屈原在走完自己貶謫路線的同時,也悄悄地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終點。公元前278年,楚亡。公元前278年,汨羅江畔,屈原投水。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是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在一個悄靜無人的時候沉入江底,卻不想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以至于后來者看他的角度,從來都是仰視。而能讓我們平視的,幸好還有他的文作。也幸好,他除了是英雄,還是詩人,所以我們不用承受與這個時代不符的金戈鐵馬的沉重。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喜歡申椒、菌桂的人,那里會比得上佩戴蕙茝的君子呢,但是近申椒、菌桂之人高張,紉蕙茝者無名,這該怎么解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你不能轉換角色,自然只能貧困潦倒,精神上的清醒,是最大的獨活的悲哀。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恰恰是你所忽略的。你用千年前的筆墨,執(zhí)著的告訴后世的我們你的堅持:“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似乎你忘了自己被貶的遭遇,“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不是只要是符合你的價值觀的事物,你都會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呢?你說你要為楚王開辟一條強國之路,但是草木凋零,你所比喻的“美人”早已遲暮,時局易變,你不想就在這個流放之地無所作為,你想“指九天以為正”,來表明你對君王的忠誠,然而并沒有什么用處,“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舉世皆濁,而你獨醒,那又能怎樣?一支筆,

    如何撐得住大廈將傾,如何挽狂瀾于既倒?我是不是該覺得,你才是沒有醒著的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你也知時光老去,卻偏偏還惦記著為國效力;“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你愿做他成功的奠基石,但他愿意選擇你的道路嗎?也許,當年也有人像我這樣的自私的嘲弄你,你給千年的提問者、傲慢者、自私者的答案卻始終如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說的也對,成功的路途漫漫,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帆風順的走到終點,也不是經(jīng)歷險阻之后就會品嘗到成功的果實。你比我們豁達,我比你小氣。你知道嗎?他們說你愚忠?其實,我懂,你忠誠的不是楚王,而是楚民,是楚國,是家族。但,我能看到的全是你的悲壯。

    是我們仰望英雄的角度太過單一了吧?我們固執(zhí)地把他們奉若神明,當作了與人不一樣的神明。似乎我們的流傳的英雄的故事里,主角永遠都是犧牲,強烈的光環(huán)與混沌的時間將他們的作為平常人的生活遮擋的嚴嚴實實,難道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愛情嗎?在故事里,我看不到;在詩稿里,我么發(fā)現(xiàn)。你在作品里的香草美人,被后世的學者解釋為賢明君主的象征,司馬遷也寫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他說的沒有錯,甚至很有道理,但請原諒我的執(zhí)拗,我相信,他寫的不只是抱負?!般溆熊瀑怩酚刑m,思公子兮未敢言”,初見時,我甚至并不敢與你言語,盡管我們其實很聊得來;“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別離后,這風冷颯,木蕭瑟,而我則被離愁所困擾;“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因為思念所以郁郁寡歡,一聲聲嘆息,又平添許多的煩惱。直到此時才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如果你看到這些,內(nèi)心該是何種想法?我是不知道了,但我見過太多的故事。太過的情感,在千年后的今天,成了一紙僵硬干澀的、空洞的文字,僅僅只是符號。

    我們有著與千年前不同的生活,但我們同樣的敬服智者和勇士,我們可以把他們當做標榜,但不是雕像。他們是人,所以他們帶給我們震撼;他們是普通人,所以也會有普通人的情感。我希望我們的英雄,不能只是故事中的主角。

    我想,千年前,汨羅江畔的身影,出去執(zhí)著,應當還有眷念和柔情吧。

    楚辭讀書筆記2

    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而且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 《楚辭》的主要作者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流放、遭貶的過程中,目睹了楚國大廈將傾的危難和民生多艱的困苦,但思量自己卻不能扶大廈于將傾,解民生于倒懸。遂帶著滿腔的憤懣和不甘自沉汨羅。后漢學者王逸盛贊屈原“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v觀屈原的一生,作為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美政”理想和改革事業(yè)永遠為后人惋惜;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

    屈子精神感人之處,還在于他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對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為了理想,他“雖九死猶未悔”、“雖體解猶未變”。當理想無法實現(xiàn)時,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效彭咸之所居,也不出走他國。汩羅江畔縱身一跳定格成偉岸人格的永恒。屈子作品理想的特點,是他賦予自己理想以香草、美人的品格,通過對女性的愛慕來寄托對理想的追求。

    只有知榮明辱,才會視屈原文化為圭臬。如果榮辱顛倒、美丑混淆,就會把屈原文化當成糟粕。在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者看來,屈原的是非分明、毫不妥協(xié)無疑是不諳世事、不識時務;只有知榮明辱,才能掌握屈原文化的真諦。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榮辱觀,就讀不懂屈原文化,如果我們從屈原文化中讀不出榮辱觀,那就是沒有真正讀懂屈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知恥”與“無恥”始終是評判行為好壞的道德標準,寡廉鮮恥被看作道德淪喪、世風衰微的明顯標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著大量的關于知恥、知辱的論述。鮮明的榮辱觀是屈原文化的內(nèi)核,屈原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榮辱觀的支配,寧死不受辱。在一個物欲橫流、世風日下的時代,屈原越發(fā)顯得耀眼奪目。弘揚屈原文化,就是要行榮避辱,不能榮辱不分,更不能榮辱顛倒。_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對包括屈原文化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又賦予了鮮明的時代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應該大力弘揚屈原文化,弘揚屈原文化應該從知榮明辱做起。屈原的偉岸人格,是衡量榮辱的標桿,是檢驗榮辱觀正確與否的試金石。把屈原作為一面鏡子,經(jīng)常照一照自己,以屈原之榮為榮,以屈原之恥為恥,修身養(yǎng)性,自己就會不斷高尚起來,純潔起來,美好起來!

    現(xiàn)今的中國社會,正處于體制轉軌和社會急劇轉型的重要時期,變化之劇烈與屈原所處的時代有相似之處,變化之迅猛遠超屈原所處的時代。經(jīng)濟成分的多樣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客觀上形成了人們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多元化。加之全球化與信息網(wǎng)絡化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滲透,無一不對道德建設和社會風氣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文化受到?jīng)_擊,思想領域呈現(xiàn)“諸子百家”,新理論、新觀點層出不窮,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美丑觀、善惡觀、榮辱觀呈現(xiàn)出多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破除了人們的一些舊觀念。

    和諧社會需要一種內(nèi)在秩序,一個精神缺失、進退無據(jù)、無所依憑的社會是不可能成為和諧社會的。社會從無序走向有序,需要主旋律,需要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重構主旋律和基本道德規(guī)范,既要學習借鑒外來文化,又要繼承揚棄傳統(tǒng)文化!

    楚辭讀書筆記3

    一部《楚辭》,主人公為國為民、剛正不阿的形象躍然紙上,閉目沉思,他是那樣清晰的站在對面的高山之顛,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大家讀了《楚辭》之后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來看看楚辭讀書筆記吧!

    五月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會屬于一個人——屈原。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汩羅江而死。

    讀著《楚辭》,五月的種子在心中慢慢發(fā)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詩人目視著滔滔江水,感嘆著人生的無常。也許,對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無根無蒂,陌如塵土。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該選擇哪一個?江畔的詩人叩問蒼天,蒼天無語,凝視大地,大地無聲,過盡千帆驚回首,報國無門的詩人只剩下腳邊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地老天荒,卻等不來一個王。屈原的生命,該是一個臻子永恒的過程,因為他在那些落英繽紛的年華里,培育出了千古不滅的故事。朝賜你財物,午賜你宅院,暮賜你美麗的人,說不定何時就想賜你一死??赡忝τ谡?,又怎能留國王的夸獎是一種帶回鉤的暗器!你短暫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們都活了幾千年,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濤濤滾滾洶涌澎湃,但它淘不盡,淘不盡高尚的靈魂。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氣質,如此的靈魂,剛勁堅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間,留給后世的人們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辭》中我選不出最愛的一段,因為每一段都是那樣的美好。我只愛那美麗的章句,愛那凄美的風格,更愛屈原純潔的心靈。

    真正的“文學經(jīng)典”,不是那種說“我看過”的作品,而是那種說“我又看了”的著作。

    一部《楚辭》,主人公為國為民、剛正不阿的形象躍然紙上,閉目沉思,他是那樣清晰的站在對面的高山之顛,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敬仰。

    通篇貫穿著熱愛祖國、關心人民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力量,體現(xiàn)著鮮活思想、文學藝術的緊密結合和獨特風采,散發(fā)著改天換地、現(xiàn)實主義的雄渾詩韻和耀眼光芒。

    洋洋灑灑的長詩,個性鮮明,想象奇特,語言斑斕,意境蒼茫,詩韻源遠流長。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一部作品,歷經(jīng)兩千多年,還會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為它是真正的“文學經(jīng)典”!

    五月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會屬于一個人——屈原。讀著《楚辭》,五月的種子在心中慢慢發(fā)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詩人目視著滔滔江水,感嘆著人生的無常。

    也許,對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無根無蒂,陌如塵上。江南塞北的春光,海角天涯的風塵,白雪紅梅的清韻,湖綠江南的水波,在作者筆下仿佛都代做了富于情感的形象,體味著作者的悲傷,撫慰著枯槁的身軀。

    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該選擇哪一個?!

    江畔的詩人叩問蒼天,蒼天無語;凝視大地,大地無聲!過盡千帆驚回首,報國無門的詩人只剩下腳邊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

    地老天荒,卻等不來一個王。

    屈原的生命,該是一個瑧子永恒的過程,因為他在那些落英繽紛的年華里,培育出了千古不滅的故事。

    朝賜你財物,午賜你宅院,暮賜你美酒的人,說不定何時就想需賜你一死??赡忝τ谡眨衷跄芰粜膰醯目洫勈且环N帶回鉤的暗器!你短暫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們都活了幾千年,我是不是可以認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

    濤濤汨羅澄白如練,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都等待著被江水被時間洗滌,歷史的長河,波濤滾滾洶涌澎湃,但它淘不盡,淘不盡高尚的靈魂。

    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氣質,如此的靈魂,剛勁堅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間,留給后世的人們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辭讀書筆記4

    在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心無雜念,寧靜超然,不滯于物?

    有多少人,在平靜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糾結與掙扎在內(nèi)心深處暗流涌動?

    又有多少人,能把這些糾結與掙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沒有赤子的情懷,沒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夠?

    在《楚辭》諸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許多人物,如女媭、靈氛、厲神、太卜鄭詹尹、漁父和巫陽等。而這些人,或者曾經(jīng)存在,或者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其實這些人的角色、話語、觀點就是屈原內(nèi)心深處復雜矛盾心情的展露,糾結掙扎內(nèi)心的呈現(xiàn),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確的抉擇。

    一、欲立功業(yè)與棄世離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老冉冉其將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確表達了作為一個已達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負與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墒菂s一再從罷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復",乃至再流放。國君也從寄予重任到"不余聽"到怒而遷之......作為一個具有高度自我認同感又有很強的政治預見性與參政能力的人來說,這種境遇是多么的郁悶啊,內(nèi)心將是多么的糾結。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卻一再吟詠"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大波而流風兮,託彭咸之所居"。欲立功業(yè)而不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竟至"呼號莫吾聞",最后只能以自沉作為自己最后的一聲吶喊!

    二、思君與怨君

    屈原對懷王是有著深深的眷戀與感激的,"惜往昔著曾信兮,受命詔以朝詩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載于心兮,雖過失猶弗治"??墒呛髞?,卻被黨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還簽下"黃棘之盟",這與屈原提出的"聯(lián)齊抗秦"的主張南轅北轍,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喪異國。對于這樣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于懷王最自己態(tài)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對楚王離賢君太遠的無奈。于是他又吟詠"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于庖廚。呂望屠于朝歌兮,寧戚歌而飯牛。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憂。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悠悠"。

    在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昏君,還提到先寐后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晉文公。這是多么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腸百結啊。在諸文中,直接出現(xiàn)怨句"君無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識"、"與余言而不信兮"、"施黃棘之枉策"。甚至想到要選擇一個明君來施展自己的抱負。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輿之敗績""哀見君而不再得。望長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轉千折,最后選擇依然是為國沉軀。

    三、去與留

    "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借靈氛之口,屈原展現(xiàn)了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呼喚,即離開楚地,另奔湯、禹、武丁、齊桓之類的明君,乘"方壯"之年,"遠逝而自疏",周游上下,立一番功業(yè)??墒?,就在"忽乎吾將行"之時,用仆悲馬懷,顧而不前來來表達自己最終的抉擇。即使是在流放且毫無起用征兆時,"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返"、"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后"鳥飛返鄉(xiāng),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陽之口,一再重申此種抉擇。

    四、堅守自志與隨波逐流

    借助女媭責備的口吻和厲神占卜的夢境,屈原向我們展示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另一種聲音--"何不變此志也?",并用了鯀"直以亡身"的實例,這其實也是一種現(xiàn)世的深切關懷,即可以榮享富貴,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溫飽終日??墒峭瑫r,內(nèi)心的另一種聲音發(fā)出嘹亮的吶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離愍而不遷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寧逝死而流亡兮,不忍為此常態(tài)"。最終在《漁父》一文中明確抉擇:"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五、執(zhí)著與逍遙

    在《九章.悲回風》中,屈原為我們展示了內(nèi)心的另一種聲音:"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在《漁父》一文中,更是通過漁父這一藝術形象給我們明確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的游戲立場。在給予明確回應,之后,還留給我們莞爾一笑的神情與"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余音。足可饒梁三日。

    可是,同樣最終是皎皎于世,最終,屈原無法只忘情于個人的逍遙,不能放任對楚國的責任感,最終離去!

    糾結、掙扎、抉擇、自沉、殉國,由這些組成的的內(nèi)心,經(jīng)歷后的抉擇,你能不感動嗎?

    楚辭讀書筆記5

    離騷,猶離憂也。我看離騷,通篇“尋求”二字。屈原實已看破,但不罷休,看破之后,還要尋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中國的浮士德。浮士德臨死之前,說:美!得其善終了。離騷末段,屈原寫“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后,沒有看破這個看破。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間,才能相安無事。

    屈原是很有姿態(tài)的,他哭,不是胡亂大哭,要拿柔軟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他手持蘭草,菱葉為衣,蓮花為裙,帽子高聳,佩劍奇詭,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極其講究,做足悲哀的姿態(tài),有趣,如同電影畫面。屈原創(chuàng)造了中國第一個詩人形象。中國第一個詩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皵埲戕ヒ匝谔橘?,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人生各有各的樂事啊,我偏好美潔已成自然。)中國最早的唯美主義宣言。

    騷體,濃醉之體。屈原說“眾人皆醉我獨醒”,實為不然,屈原是濃醉之后說醉話,酣暢淋漓,反反復復,老子是酒后吐真言,說一是一,不肯多說。

    愈是古代的人,與神的關系愈近。拋去“生產(chǎn)力不先進”不說,我認為彼時的人,更有神性野性?,F(xiàn)在的人,只剩下了被教化了的“人性”。屈原筆下天地、日月、山川、鬼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詩經(jīng)是穿著粗葛布,風中沁著汗水味的,最常見的植物是篙和艾草、葛葉,間或提到桃花、楊梅。離騷,九歌,熙熙攘攘地漲滿蕙草、靈芝、椒樹、蓮花、荷花、蘭草、木蘭、秋菊、辟芷、江離的香氣。“芳芳菲兮襲予”“芳芳菲兮其彌章”。時人著有一本《夏木簌石的百合》,也可寫一本《屈原筆下的植物》。

    “余處幽篁兮不見天,路險難兮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兮神靈雨?!?4字,幽篁道險\山巔云朵\黑夜東風\。漢語的濃度。屈原是造境的大師。屈原幽昧之境,后世李長吉得其真味。

    屈原字靈均,靈,神也,均,調也?!办`”與“天”結合,“均”與“地”對照。上可安天,下可安地。忠君為地,忠君不得,飛天。

    宋玉的悲哀是天高氣清的悲哀。木心說屈原是瓦格納交響曲。那么宋玉就是肖邦小夜曲。

    宋玉的寫法有現(xiàn)代因子。他寫:凄涼,若人在遠行,又像登山臨水送人踏上歸程?!皯掍噘馊粼谶h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p>

    讀楚辭,陌生化的觀感,經(jīng)驗之外的詩性。古文,陌生的興奮。

    讀書是自我流放的教育。

    現(xiàn)代人,比以前可憐的,要被迫接受更多的試探。

    越思索,越茫然,于是,便把茫然寫下來,這就有了文學??磿?,和看畫一樣,看不出真理,而是一團茫然,一片美感,是一陣鐘聲,消失在云里。

    楚辭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離騷讀后感1000字五篇

    半小時漫畫唐詩讀后感

    尋人不遇讀后感

    傅雷家書名著讀后感800字高中5篇

    歷史課外書的讀后感范文6篇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600字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范文500字

    2021最新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聞一多讀后感600字范文

    《傅雷家書》讀后感400字優(yōu)秀范文

    8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