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生紅樓夢閱讀筆記
推薦文章
大學(xué)生紅樓夢閱讀筆記五篇
《紅樓夢》這本書,出場人物物有好幾百個,但作者都把他們刻畫的淋漓盡致,所以被評為四大名著之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閱讀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紅樓夢閱讀筆記1
讀《紅樓夢》論現(xiàn)代人之擇偶觀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這首詩無疑是整個紅樓夢這出愛情悲劇的寫照。
細(xì)讀紅樓不禁為寶玉和黛玉的悲慘愛情而惋惜心中也難免生出絲絲凄涼,同時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jìn)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jīng)到了"運終權(quán)盡"的末世,并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人物的復(fù)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xiàn)出種.種矛盾復(fù)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而這種真實也就難免不讓人將自身置于此書之中,領(lǐng)略其中的風(fēng)韻。
然而有誰注意到薛寶釵在這凄婉動人的愛情背后心中流的種.種辛酸淚。薛寶釵與賈寶玉可謂是金玉良緣從小就被認(rèn)為是天生一對,而似乎對這個寶姐姐少了些類似愛情的東西的寶玉卻對遠(yuǎn)方來的林妹妹甚是喜愛,林妹妹天生長得令人憐惜雙眸中也飽含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思。她不滿封建社會的種.種規(guī)矩和寶玉總是不按常理辦事,這位林妹妹的驕縱多情在寶玉眼中也甚是迷人。薛寶釵似乎也看在眼里,而她卻大不同于林黛玉,服從于封建禮節(jié)辦事老練圓滑,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一句,是長輩眼中的好孩子。最終黛玉病死,寶玉出家,薛寶釵雖與寶玉成親而終只落得獨守空房,度過余生,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在整個紅樓夢中,賈寶玉可以說是"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的一個角色,這也令后人難以對他有一個合適的評論。
如果說林黛玉是浪漫主義的代表,那么薛寶釵就是現(xiàn)實主義的象征,賈寶玉心向林黛玉所代表的自由戀愛的浪漫,身體卻被薛寶釵所象征的封建禮教的現(xiàn)實束縛著?,F(xiàn)代人也不過如此,我們往往一邊期待一段美好的愛情,一邊用柴米醬醋鹽將愛情綁上現(xiàn)實的鉛砣,因而現(xiàn)實中我們往往選擇寶釵而放棄黛玉,所以黛玉也只能落個葬花而吟,香消玉損的下場。
說起紅樓中的女人,不得不提王熙鳳,一個女強人。經(jīng)營著即將破敗的大觀園,可以說是他支撐著大觀園最后的光輝。如果說林黛玉是嬌弱的丁香,薛寶釵就是隱刺的薔薇,那么,王熙鳳就是帶刺的玫瑰。
可現(xiàn)實中,林黛玉式的人可以為了愛情而辛苦自己,或是放棄自己的事業(yè);而薛寶釵式的人卻只會把愛情當(dāng)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擇手段得到愛情,絕不會因愛人的想法而退讓半步;王熙鳳式的人則是把愛情和事業(yè)放在一起,希望將兩者并重。那么,現(xiàn)代人會選擇哪種人?
父母之命,或像賈寶玉一樣,成為愛情的犧牲品,同時葬送了愛自己的林黛玉的性命;又或像賈璉一樣,不滿足于自己的家庭,不斷沾花惹草,讓王熙鳳十分沒面子;又或者……
所以說曹大才子在紅樓夢中寫出的愛情觀,幾乎是代表了現(xiàn)代人的愛情觀,至于做出何種選擇,恐怕是只有當(dāng)事人才能決斷了。
紅樓夢閱讀筆記2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yè),則《紅樓夢》必是不贊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斕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瑪?shù)捻敺?,獨現(xiàn)其風(fēng)采,俯視其萬物。
《紅樓夢》的橫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風(fēng),俯首稱臣。
走進(jìn)《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rèn)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干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jīng)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里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造成了大觀園里的重重悲?。禾赖慕疴A,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紈,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yuǎn)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那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嘆息,而晴雯卻是這重重悲劇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強,敢怒敢言,敢愛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絕不向封建勢力低頭。她說:“難道誰比誰高些……即使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氣。”她誰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寧愿得罪別人,也不受窩囊氣,可見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檢大觀園時,在氣勢洶洶的勢力面前,眾人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著頭發(fā),闖了進(jìn)來,豁鋃一聲,將箱子打開,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來?!边@正顯示了她對權(quán)勢的蔑視,但也預(yù)示著她悲慘的結(jié)局。
然而紅樓夢的主旋律在于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寶玉的形象簡直壞透了,他被家長們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從不向他講那些“混賬話”的。
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霜刁劍嚴(yán)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會相逼,使他們產(chǎn)生了愛的火花,而他們的愛情卻是不被支持的,他們愛的越深,當(dāng)時的社會也就會對他們傷害的越大,他們倆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會力量相較量的。最終,他們的愛情被當(dāng)時封建社會釀成悲劇,黛玉離開了大家。
讀完了《紅樓夢》,仿佛走進(jìn)了這座深宅大院,使我們把一切美景盡收眼底,開闊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驚呼:“此書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p>
紅樓夢閱讀筆記3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后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么殘忍的結(jié)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fù)習(xí)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xù)補,以前對于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tuán)圓,或死而復(fù)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jié)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xù),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jié)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終,依然那么難過??纱阶x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后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墒乾F(xiàn)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xì)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tǒng)的教育。賈母總是夸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yīng)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yīng)形于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本C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F(xiàn)在想來,其實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兇”的法門應(yīng)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rèn)為人理所應(yīng)當(dāng)就該這樣應(yīng)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dāng)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guān)心過她。而她,也就認(rèn)為世界本就如此。認(rèn)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rèn)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并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guī)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rèn)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云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jīng)事講起來,叫有學(xué)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rèn)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dāng)母親為了賈府的權(quán)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jīng)應(yīng)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后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dá)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jié)束,她的痛苦其實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紅樓夢閱讀筆記4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都t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zhì)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dāng)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jié)正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霸竷z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p>
紅樓夢閱讀筆記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闭f到心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看完了?紅樓夢?,不禁有些怨恨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本書寫得如此悲慘,卻又寫得如此真摯,仿佛置身于內(nèi)。
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下世為人,但把我這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p>
可后來的寶哥哥和林妹妹怎知,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fēng)流冤家……
那位花季少女“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fēng)。”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那少年的話聽起來普普通通,不甜不膩,甚至沒有半點風(fēng)情,但它串起的卻是二人前世的緣、今世的情,字字千鈞。
書中有一片段:黛玉自己坐下,卻也瞅著寶玉笑,兩個人也不問好,也不說話也無推讓,只管對著臉傻笑起來,“寶玉,你為什么病了?”“我為林姑娘病了?!?/p>
他們的愛情沒有海誓山盟,平淡中卻又很美好,卻因為封建婚姻制度而以悲劇收尾,這一生,他們都身不由己,愛而不得,被封建禮教緊緊縛住。
這一世,林妹妹和寶哥哥都愛得太癡,最后卻落得一生無限傷感。
世人都道“金玉良緣”,卻無人知道那“木石前盟”。黛玉道:“我自沒有金去配你的玉,成全不了你的金玉良緣,這一生的眼淚且都還給你了,我也該走了?!?/p>
此生還盡淚,來世約無憑,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她走了,帶著無盡的悲涼,走時身旁沒有他,走時她心心念念的寶哥哥正在與別人喜結(jié)良緣。
“此陰間泉路,你壽未終,何故至此?”
“適聞有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p>
“故人是誰?”
寶玉道:“姑蘇林黛玉!”
生前寶哥哥喚黛玉從來都是好妹妹、林妹妹。各種妹妹地喊著,可那黃泉路上,無人識得他那捧在心頭的林妹妹,他喚了一輩子的林妹妹,卻在她走后,說出了最冰冷生疏的“姑蘇林黛玉”若你是林黛玉,你會選擇三歲出家一生順?biāo)欤€是愛上寶玉含淚而終?
癩頭和尚說,她從此以后再不許見哭聲,我笑他癡,笑著笑著卻還是哭了。
黛玉黛玉,你本該是這世界上最普通的女孩,是應(yīng)該十里紅妝,嫁給這個世界上最疼你愛你護(hù)著你的男子,若有來生,再遇到那個切切喚你林妹妹的翩翩少年,只需遠(yuǎn)遠(yuǎn)看一眼,便忘了罷……
黛玉還完了淚,兩人以后終是兩不相欠了吧,前塵往事,皆是鏡花水月,夢醒成空,縱是這樣,我想,真心付出后,黛玉該是沒有后悔過的。
紅樓一夢,夢醒時分,大觀園的繁華不再,園內(nèi)女子豆蔻年華的熱烈也不在……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大觀園啊,竟?jié)u漸衰敗下去,不復(fù)當(dāng)年景象。
繁花落盡夢碎后,再憶黛玉入府時,還有位翩翩少年笑著輕喚一聲:“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