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
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
影片結(jié)尾,弟兄們一起步出看守所的時候,可以看出當年他們的情景。電影通篇沒有描述過他們的過往,但其中穿插的各種細節(jié)表現(xiàn)出當年的他們活的精彩。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1
提籠遛鳥的老混混,當年也算是三環(huán)十三少。六爺遛完了大半生,人生正在褪去色彩,摁倒許晴白花花一堆肉,也突然硬不起來了。半瓶伏特加直接放倒紅星二鍋頭,自行車再環(huán)保也追不上奔跑的鴕鳥。這不是他的時代了,胡同里老少爺們都還賣給六爺一點面子。六爺講究,六爺最大的不同是,碰到事不會躲,兩個字:仗義。如果我的審美沒有什么大問題,今年華語片最牛的電影就是這雙峰并峙的兩部:《大圣歸來》+《老炮兒》。
馮小剛可能不是中國最好的導演,但馮小剛絕對是中國導演里最好的演員。那得是多少年前,馮小剛拎著一塊蜂窩煤要去給人出頭,臨到跟前窩囊地往那一蹲,《我是你爸爸》一部戲下來馮小剛在戲中不斷降低著生存的尊嚴底線,除了跟兒子面前脾氣大基本也就對生活沒什么脾氣了。頭十幾年,都說賈平凹水平高,抓住了這個社會最核心的沖突寫了本書叫《浮躁》,這么些年都說中國人最缺的是信仰,這話一說就顯得那么大那么空,硬是把《狼圖騰》都當作圖騰了,到現(xiàn)在,見著事還是躲,見著權(quán)還是跪?! ∫郧榜T小剛拍《一聲嘆息》,最不可信的不是那些關(guān)系的走向,而是徐帆和劉蓓怎么能看上張國立,如今換成比張國立長得還尷尬一點的馮小剛,你說許晴這樣的怎么就死心塌地得那么可信。六爺人講究,沒邋遢過,走哪兒有股子范兒和勁,說話聲不大,力道都在出口的規(guī)矩里,框得方方正正,人活著得有規(guī)矩,人活著得有原則。半部電影過去,就像馮小剛和許晴沒能震顫起來一樣,故事都是繃著勁來的,六爺就是那么淡定,帶你遛鳥、遛彎、后海溜冰,活的是個腔調(diào)。
六爺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中國人喝了這么多年藍瓶的,還是缺鈣!六爺同樣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溫柔不在每天睜眼起來的對白里,中國人嘴上說什么就沒什么,沒什么就愛講什么。震顫的生活里根本就沒什么道義,禮崩樂壞。嘴巴再干凈,生活還是臟。你別一口一個孫子,六爺臉上就三個字:不認慫。電影院里有兩種血性:青春少年樣樣紅,他們幫你使勁;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你暗地幫他攥拳。熱血青春荷爾蒙,憑的是沖動,真要在臉上活出個堅毅,憑的是血性。老炮兒是經(jīng)過洗禮的古惑仔,刀劍入夢,鐵骨柔腸。頂不住的也就一顆褪色的心臟,F(xiàn)adingWave不是永不消逝的電波,而是人活的那個心勁,不能丟了。
管虎好手段,眼神毒看人準,尤其是老炮兒身上那股子勁繃到了最后,然而最后理想主義的花朵還是開得有點荼蘼。《讓子彈飛》里有個細節(jié),對面正開膛破肚呢,姜武一跪:六爺,碗!《老炮兒》的六爺一點都沒這豪氣,淡淡一句兵來將擋水來土囤,別掰扯:一碼歸一碼。于無聲處聽驚雷。喜歡李易峰,那叫沖動消費。喜歡老炮兒,那叫人格魅力。何況,馮小剛演的是李易峰他爸。
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2
首先我要說,我真的愛死北京了。這種愛,來自于熟悉又陌生,我是一個東北人,每天聽相聲。對于北京話的土語大多數(shù)能了解其義,但是畢竟很小我就離開了東北,并且東北的生態(tài)文化與北京的差距一點也不小,我所喜愛的北京更多的來自于臆想。來自于老舍的《駱駝祥子》和《茶館》,來自于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來自于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來自于劉心武的《鐘鼓樓》。在中國,沒有任何另外一座城市能有這么的作品對它細細的描述,它的每一個細胞,每一處肌理,每一條血管,都驕傲的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正如倫敦或者巴黎。我喜歡這座城市,來自于想象,來自于描述,而一旦踏入到這座城市,則是一片陰郁灰暗的鋼筋森林,歷史的遺留更多的是一種不禮貌的迎合,改變遠比堅守輕而易舉。這座城市實在是承載了太多的符號,以至于任何的一種符號都似乎又無足輕重。08年奧運會并沒有過太久,遺址就和圓明園一樣歸于滄桑。而這座城市又在興致勃勃的準備不久遠后的冬奧會了。
六爺與我一樣有著這樣的惆悵,但不同的是,他確實存在在這座城市,跟隨著時間在這座城市經(jīng)歷風雨。曾經(jīng)叱咤風云,建立過屬于自己的輝煌,卻僅僅因為城市的變化被這座城市拋離。96年到16年,不過二十年而已,整座城市卻已經(jīng)蛻變了無數(shù)次,變得沒人可以完整的看清這座城市了,更不論一個胡同里的小市民了。美人遲暮,英雄暮年。盡管他不愿意聽到電視里說的“年過半百的老人”,卻不得不承認,他不認識這座城市了,不再認識如今的規(guī)矩。他的信念和原則,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正如胡同慢慢都消失了,留下來的,不過是供人把玩的玩物罷了。
北京人天生有一種優(yōu)越感,這是因為這是皇城根,并且經(jīng)歷了短暫的非首都的時光后又成為了整個國家的中心?!剁姽臉恰防镉幸欢喂适拢瑑蓚€一起逃難到北平的兄弟,一個留在了北平,見證了北平變成了北京,一個響應了國家號召了農(nóng)村。當時要分別的時候定下了要結(jié)成娃娃親。當兒女都長大后,了農(nóng)村那位的女兒來北京探親,輾轉(zhuǎn)反側(cè)來到北京大爺?shù)募?,盡管北京這位也只是住在大雜院,修著自行車。但是對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沖擊足以巨大。她不明白為什么城里的人男的女的對著電視看足球有什么意思,蛋糕是填的卻要配上苦澀難咽的咖啡,電腦究竟是什么東西。娃娃親更是一個笑話罷了。
這是劉心武先生寫的1982年的故事,但是到了今天,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變得更大。當兩個兄弟的第三代的時候,恐怕更是難以跨越的鴻溝。時代在很鮮明的在這座城市留下烙印,所幸的是,我們不僅僅目睹,親身經(jīng)歷,并且將之記錄保存,成為一個博物館里的標本。試想一下,我們今天很難在想象漢朝時候長安城一座坊里面發(fā)生過的什么事,或是北宋年間東京汴梁一座瓦子里有什么樣的故事。并非在那個時代的國家首都里的市民沒有“胡同文化”,僅僅是因為時間讓曾經(jīng)泯滅。規(guī)矩,說到底是要讓人遵守,當人都逝,規(guī)矩同樣不復存在。
但是六爺并不甘心,他很清楚的意識到這不是他們的時代了,卻還想努努力證明自己還成,還摟得住。沒有人會心甘情愿的退出歷史舞臺,雖然連宣武區(qū)都不復存在了。這其實不過是歷史的循環(huán):在六爺年輕的時候,規(guī)矩同樣是被他們打破的,特別是在那樣的特殊歷史時期,他們打破的力度遠超任何一個時代(雖然嚴格來說,六爺并不算真正的“老炮兒”這一族群,但是六爺可以算作是一種延續(xù))。而當他們老的時候,小飛波兒這一代又在打破他們的規(guī)矩。
回歸是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的主題。規(guī)矩的回歸,親情的回歸,友情的回歸。但終究回歸變不成回。那個時代最后的背影,是六爺獨自一人奮力的向前奔。故事在此戛然而止是非常高明的技巧。讓回歸歸于偉大,然后束之高閣吧,畢竟這個社會,還是“洋火”這樣的人才回吃香。
回歸的主題同樣決定著觀影者的態(tài)度。電影里對于歷史和現(xiàn)實有著太多的隱喻,而這種隱喻,親身未經(jīng)歷過的人是很難意識到的。而不同年齡段對于這些隱喻的理解同樣會大相徑庭。前幾天和媳婦聊天還在說,現(xiàn)在和她玩得那幫都是95,96年的,他們知道香港回歸是怎么樣的嗎?而他們的世界我們又能理解多少?可悲或者可嘆的是,我們這代人才剛剛開始工作,已經(jīng)要盡力的擺脫后來人的追趕了。正如當我真的到了鐘鼓樓,什剎海,銀錠橋,試圖隨著書里的描寫尋找曾經(jīng)的.故跡時候,那一片早已經(jīng)成為外來旅客的重要景區(qū)和酒吧街了。
鏘鏘三人行里竇文濤一直在說,他是哭著看完這部電影的,一邊哭一邊說這電影有問題。整部電影有著太多扭巴的地方,但似乎每一個覺得不對勁的地方邏輯上卻又說的通。個人的猜想,一方面來源于自身經(jīng)歷或者固有模式的投射,以及顧及到電影審查原因和刪減情節(jié)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多的可能是導演的有意為之,畢竟這是導演管虎自己構(gòu)建的“規(guī)矩”,作為一個風格分明的導演,管虎的另外兩部作品《斗?!泛汀稄N子戲子痞子》同樣有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扭巴,結(jié)局你可以猜到,但是怎樣達到結(jié)局你卻總是覺得唐突。他的作品不太能用一個類型片進行概括,《斗牛》和《廚子戲子痞子》都可以算得上抗日神劇,但是和電視屏幕上的那些抗日神劇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就像臭豆腐和公共廁所,前者臭只是風味,后者是真臭。
馮小剛演技是真好,一直是收著演,卻總讓人能感受到內(nèi)心的那種力量。如果他不是做一個導演,而是一個演員,同樣會是國內(nèi)的頂級演員。電影里面的老戲骨們的表演,足以讓這部電影當作教科書。當梁天在這部電影里一掃而過的時候,你能很明確的知道這部電影講的是北京,而不是別的城市,這就是一座城市給一個人留下的烙印。竇鵬的編曲恰到好處,你不得不驚嘆他們這一家子為什么都這么才華橫溢。電影足夠脫離現(xiàn)實,又足以回歸到現(xiàn)實,把故事說的沒毛病,至少邏輯上沒毛病。不管爭議如何,這部電影足以是2015年最優(yōu)秀的華語電影,特別是對比了太多的粗制濫造的電影以后。
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3
一月三日本來計劃去滑雪,早晨起來一看,嚇死寶寶了,天地間混沌一片,白茫茫,灰蒙蒙,仿佛穿越到了騰云駕霧的某個地界。
美好假期不能虛度,上午約歸國友人喝了個咖啡,下午去看廣受評議的《老炮兒》。
大商影院真是問題不小,木有儲存箱,木有等候的座椅,木有擱物架,滿臉諂笑地跟服務員交涉,最后還是拎著大包小卷進了放映廳。座椅之間的距離極窄,每一個人從你前面經(jīng)過,要么起立肅立一旁,要么高高蜷起雙腿,盡力扭向一邊。這種種的不如意都被《老炮兒》轟得煙消云散了。
老炮兒的堅守讓我唏噓不止,老炮兒在冰上滿臉痛楚奔跑地身影在我的心中逐漸升騰,升騰??咱雖然是個小老百姓,但是咱守規(guī)矩,無論是做人的規(guī)矩,還是道上的規(guī)矩,抑或在這魚龍混雜,真理漸失的年代里,有良知的小老百姓的規(guī)矩。
做人的規(guī)矩
“你爹沒教你怎么叫人呀?”“什么時候都不能打女人”這兩句話一句是老炮兒在一個遛鳥的清晨教育問路的年輕小情侶的,一句是在劍拔弩張的雙方對峙的汽車修配廠里教育推搡女孩兒的年輕小弟的。老炮沒有裝逼,老怕表里如一,雖然遭到年青一代“小炮兒”們哄笑,他也依然方寸不亂,一條一條地和叫囂的富二代們講理,這讓我想到了“好漢不吃眼前虧”、“隨方就圓”的中庸之道。老炮兒不中庸,他一條道跑到黑,即使知道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至少得判三個月,他也要信守自己的諾言,不報警,湊錢,贖回犯了錯誤的兒子,“自個兒犯的事自個兒兜著,兜不住他爹給他兜著”。
老炮兒的堅守贏得了小巷里人們的敬重,大家見了都叫一聲“六爺”,老炮兒的堅守贏得了天各一方老兄弟們的追隨,老炮兒的堅守贏得了“小炮兒”小飛的尊敬與信任。在南方的某位官員要綁人之際,小飛設法約見了老炮,這是人格的魅力,在小飛的眼里,老炮兒不再是“猴子派來逗比”的了。
道上的規(guī)矩
“茬架懂嗎”,“你嗅了人家女朋友的蜜,你就要道歉;你劃了人家的車,你就得賠錢”,這是老炮兒的規(guī)矩,哪怕那錢對他一個靠小賣店過生活的老炮兒是個天文數(shù)字,也要嚴守道上的規(guī)矩。
開篇“燈罩兒”無證經(jīng)營,還砸了城管面包車的后車燈,與年輕而囂張的城管大隊張隊長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張隊長一巴掌沒有打怒“不就是一巴掌嘛,沒打那邊就不錯了”的隱忍的“燈罩兒”,打怒了一旁和八哥對話的老炮兒。他不僅讓城管把三輪車拉走,還湊齊三百塊錢賠了后車燈,在張隊長心滿意足要揚長而去之際,及時叫停,咱倆了了這一耳帖子的事。大哥不僅伸張了正義,也替自己的小弟討回了公道,在大哥有事之時,怯懦木訥的“燈罩兒”天天練習俯臥撐,關(guān)鍵是個拔刀子不含糊。
南方的某高官怕自己的行為暴露,先打了人,然后要綁人,小飛說:“大爺,我告訴他們只要按你的規(guī)矩辦,就一定不會報警,只要按你說的做,就不會有事?!崩吓趦簣允氐郎系囊?guī)矩,讓冷漠囂張的小飛折服。在老炮兒肚子一個人手揮軍刺,忍著心臟的劇痛,在頤和園的冰面上奔跑時,小飛含著對對手敬重的淚水,揮下了啟動群毆的手勢。此時我耳邊響起一句經(jīng)典的話“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
小老百姓的規(guī)矩
“我什么人吶,我就一個小老百姓”,“大爺!我三環(huán)十三少??”“你記著,咱雖然是小老百姓,但有些事,咱還得辦”。老炮兒不知道為什么把一個外國的鴕鳥養(yǎng)在四合院里,老炮兒不知道780萬歐元是什么概念,“燈罩兒”不知道不能用刮大白的方式給法拉利恩佐刷漆,“這個世界,不是你們這些小老百姓所能理解的,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確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但是,小老百姓明白一個簡單的理兒,就是接受巨額賄賂的肯定是壞人,壞人小老百姓就不能容忍,哪怕自己親生的兒子被他們打得在醫(yī)院昏迷著,哪怕自己隨時有可能被拋尸荒野,小老百姓也要把這事給辦了,老炮兒把那個780萬歐的對賬單寄給了中紀委。
這就是小老百姓的規(guī)矩,不能讓這些壞人壞了國家的規(guī)矩。
逗比的老炮兒,你的執(zhí)拗讓人肅然起敬!
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4
北京人的故事,北京話都說不利索。這是最大的缺憾。
故事有兩條主線,兩對矛盾。一條是新老價值觀沖突的劇情主線,另一條是家庭悲歡的情感線索。
用一句話概括劇情就是“一群跟不上時代的老流氓最后的掙扎”。
老張是那種典型的相聲里經(jīng)常會提到的大流氓。這種大流氓最講規(guī)矩,最重視義氣,黑白通吃,小事不管,大事管不了,專門管不大不小的事兒。游走在法律和道德之間的灰色地帶。道德占著,拳頭亮著,法理讓著。
然而機緣巧合,卻讓他們遇上了一幫當代小流氓。
小張和小飛是那種典型的小流氓,散漫,錢能擺平一切。玩兒,成天玩兒。到處找人生價值,但怎么都找不著。
老張堅守著老一輩流氓的價值觀,但是處處碰壁。在胡同口這一畝三分地兒,還多少有人給幾分面子,出了這條胡同,可真就沒人搭理了。
一開始小張被綁了,老張執(zhí)意要湊錢贖人,因為理虧,不能壞了規(guī)矩,畢竟規(guī)矩是他這種人賴以生存的根基。去找洋火兒的時候,就是不說有困難,必須先敘舊情,必須先講究義氣,洋火兒雖然是上一輩流氓出身,雖然骨子里是重義氣的,但是已經(jīng)習慣了現(xiàn)在人先談錢后談感情的套路,因此老張很不適應。
老張還想開個酒館,起名“聚義廳”,這種赤裸裸“懷念舊時榮光”的行為,一說明了他的堅持,二說明了這真的過時了。
小張說老張“不就是會打架”,但老張不僅僅是打架,這其中有許許多多人情的運作,復雜得很。然而小張是看不見的。
這兩種流氓的價值觀的沖突,也說明了人們生活觀念和生活條件的變化。
本來順帶歌頌一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很好了。影片又加入了一條很蛋疼的情感線。
首先,老張這種不顧家的人,這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居然也會說出“我就想你找一媳婦兒生一小子”這種話。
你信嗎?我不信。
小張與老張之間,除去新老流氓的沖突以外,還有這種父子的沖突,就令人蛋碎。老子從未盡過義務,到頭來給你加上一堆義務,就因為你是兒子。你爽嗎?你不爽。
這叫什么,年輕的時候在外面瀟灑,不顧家,老了回家就希望有人照顧。有這樣的好事?
先不管有沒有這樣的好事。你作為晚輩,你會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父母的心愿,不會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提出來,你能注意到嗎?也就是說,你能接受作為子女的種種義務和責任嗎?
如果你的父母跟影片中一樣,在沒有任何親情可言就像陌生人一樣,你能原諒他然后去建立一種只講究付出的關(guān)系嗎?父母為什么成為父母,僅僅是因為給了子女生命嗎?
這每一個問題回答起來都令人蛋碎。
還有幾個小角色?!笆俏覍Σ黄鹉恪钡男」媚?,一直在默默付出的霞姨,當了二十多年修理工的燈罩兒,一把年紀還那么中二的小年輕,簡直腦殘的“高官”。每一個審起來都令人蛋碎。
讓人不禁想問,難道這就是生活,是不是蛋疼了點?
從感情傾向上來看導演還是偏向這種老一輩的流氓的。美化了不少,也給了好報。實際上這種人一點都不善良,跟善良一點都不沾邊。真實感欠缺,戲劇化不夠。
關(guān)于老炮兒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5
《老炮兒》,在電影院里足足觀賞了三遍,回到家,大綱列了四五個,依然難以下筆,導演給我呈現(xiàn)的六爺和六爺所代表的中國社會里日益小時的江湖,給了我深深的震撼。
在開始描述之前,我想先表明一個標準,即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多數(shù)情況下,人物是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人物推著劇情走,即故事的發(fā)展走向是由人物性格及大環(huán)境共同推動的,導演或者原作者只是代筆而已,他們必須遵從劇中人物的決定來進行故事的描繪,人物決定劇情,而不是導演決定劇情。
有關(guān)這部電影我要描繪的關(guān)鍵有二,一是六爺人物本身,二是六爺這一代人及其所在的江湖在當代社會洪流中消失的身影。
我會覺得,電影老炮兒里的六爺,所代表的的一批人,可能是目前以男性意識盛行社會下的,最后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男性。這部電影牛逼的地方在于,你幾乎無法用幾個關(guān)鍵字或者一段文字就完整的描述六爺。劇里六爺?shù)呐_詞我?guī)缀醵紡母篙叺目谥新犨^(別問我為什么……)這一代男性的潛意識里是“我是強者,所以我要以我的強帶來維護身邊的人和秩序?!?這種“我很強”的思想可能來源于兩點,一是我是男人,二是我是長者。)而這種強者意識,導致了六爺故事的全部發(fā)展,決定了六爺面對事情的一切行為,譬如:因為我是強者,所以我得罩著我身邊的兄弟,所以我要提燈罩出頭,哪怕是扇城管的耳光,更不要說悶三兒被關(guān)了看守所,借錢我也得贖他出來;因為我是長者,所以兒子犯錯擔不起了我來兜著,所以小輩對我不客氣哪怕對方大人物我也得教訓對方,所以我說話兒子必須得聽。至于大男子主義就更不必多提,他們大多時候絕對不會聽從女性的合理建議和勸阻,就算是告誡年輕人不能動手打女人,其實也是一種“男人是強者不能欺負弱者”的內(nèi)心表現(xiàn)。其實老炮兒們所具有的特點和行為,有許多,在我來看,是為了維護他們自我心中“強者”的形象,仗義疏財如是,打抱不平如是,冰湖茬架更如是。不過令我稍微遺憾一點的是,可能是為了人物的正面形象突出,老炮兒們身上的缺陷沒有在片子里過多的提及,比如不夠尊重女性及晚輩,比如固執(zhí)己見,比如不相信科學。這些其實在影片里都有提及,不過相對那些正面的描述,可能許多觀眾不會有意識的去體會到這些東西。但這些組成起來,可能才是更完整的老炮兒。
相對于當代社會的思想體系,老炮兒們的形成可能來源于那個特殊時期,人們喜歡說亂世出英雄,人們也常說,亂世須強權(quán)。老炮兒們所堅守的規(guī)矩和道理,其實也就是那個時代的秩序,沒有老炮兒的規(guī)矩和堅持,也就沒有了社會的秩序。
片子里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六爺拔刀,在冰湖上沖向?qū)κ郑瑓s倒在了中途。那個充滿裂紋的冰湖一下讓我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三個場景。(至于說老炮兒沖鋒倒下,寓意很明顯了,六爺所代表的一代人的意識形態(tài)在沖往新的時代的時候,必將被新的時代所碾壓淘汰)這三個場景分別是:其一,三國演義常山趙子龍,年輕時當陽長坂七進七出,年近七旬北伐單挑韓家五虎,可結(jié)果不是戰(zhàn)死沙場,戰(zhàn)場上沒有他的對手,所以最終落得老死家中;其二,中國人有守墓人一詞,其實六爺何嘗不是一個守墓人,守著墓中的歷史瑰寶,也守著那些活人陪葬的歷史糟粕;至于最后一個場景,則是想起二戰(zhàn)時候,波蘭最優(yōu)秀的騎兵團高舉著馬刀沖向了德國人的坦克。
好的影片總有些地方是想通的,因為他們都著眼在人的身上,徐浩峰在《師父》里說,“高手的生死,一技的興衰”。放到《老炮兒》里,那就是“六爺?shù)纳?,一代人的一口氣”?/p>
去電影院里大銀幕前感受一下老炮兒們那含著血和眼的一口氣,去感受一下這口氣的摧毀與傳承??赡苣阋矔牒臀乙粯樱o六爺點上一支煙。
上面寫得都是正經(jīng)的東西,下面說點不正經(jīng)的。一是吳亦凡確實帥出了高度,他再這么演下去,都不用說臺詞,站那,觀眾就得報警了。二是張涵予這罵街罵真是太高逼格了,忍不住想多挨丫罵兩句。順便說個梗:之前張涵予上康熙來了,小S要她說句罵人的話,于是張涵予說了國罵:X你媽。小S很激動,說這事你不用找我媽,找我就可以,我很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