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
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范文
夢想是現(xiàn)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1
當(dāng)塞巴斯蒂安為已經(jīng)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后一個音符,電影院里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持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后半部情節(jié)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diào)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tǒng)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于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于為何該片奪得那么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么?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fù)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tǒng),并且是已經(jīng)沒落的傳統(tǒng),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tǒng)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么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nèi)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jīng)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jié)假設(shè):這對佳偶結(jié)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dāng)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jīng)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dāng)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xiàn)實,多少女人為經(jīng)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xiàn)實茍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yīng)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zhàn)友。
關(guān)于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2
期待了很久的電影《愛樂之城》,終于在上映的第一時間去看了。導(dǎo)演達米安·沙澤勒說,他想用“愛樂之城”給洛杉磯寫一封情書,想要用這個影片體現(xiàn)所有年輕藝術(shù)家在夢想和現(xiàn)實中經(jīng)歷過的掙扎。而我看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他做到了。
其實刨去歌舞片的外殼不談,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愛情故事,兩個初到好萊塢的年輕男女,他們在這座城市中相遇相知相戀相守又相離。
只是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紙醉金迷的好萊塢,就注定這是一場讓人難忘終生的刻骨銘心。
艾瑪斯通在片中演繹的是一位初到好萊塢闖蕩的妙齡女郎,從小她的心愿就是成為一顆閃亮的明星。
在咖啡館打工之余,她三不五時的拿著劇本出現(xiàn)在各大影視公司的試鏡現(xiàn)場,希望可以得到一個出鏡的機會。
而高司令飾演的是一位對爵士樂瘋狂癡迷的紳士,鋼琴技藝超群,卻只能在餐廳給客人演奏在他看來無聊透頂?shù)膉ingle bell為圣誕助興。
大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看似機會無數(shù),但它不一定就會落在你的頭上。這兩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即使他們曾經(jīng)有過什么輝煌的成績,但當(dāng)身處于一個人才濟濟的猶如世界中心般繁忙的城市,他們就也變得和我們一樣,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
那些潑在身上的咖啡漬,那些接到電話的欣喜和之后的失望,那些我們心中懷揣的珍貴理想,在他人眼里卻只是過時而無未來的古董。
這些那些的起起伏伏,對于在北上廣等大城市打拼的人們來說,都是可以直指人心的全然理解。他們離開家人父母,背井離鄉(xiāng)。
電影片頭那首激動人心的歌曲,同樣代表了他們初次離家時的無限遐想。
而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最初的理想在和現(xiàn)實的對抗中,或失敗,或剝落,或體無完膚。這時候的我們,就像片中的兩位一樣,站在了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分岔路口。
站在這個分岔路口,艾瑪斯通和高司令做出了決然不同的兩個選擇。艾瑪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回到了父母的身邊,而高司令改變了自己的理想,加入到了一個新潮樂隊中,跟隨著時代步伐,實現(xiàn)了和他原本期待所不一樣的另一種成功。
而在這之前,他們有過一次的爭吵。艾瑪認為高司令的選擇是被迫的,那不是他想要的理想。而他說,這是他想要的,只是他的理想變了。
所以,這里也可以拋出一些問題,比如,當(dāng)理想變得無計可施,我們是應(yīng)該放棄還是堅持,亦或是靈活變通,曲線救國,亦或者,到底什么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理想呢?
電影的最后,導(dǎo)演并沒有表現(xiàn)得太過殘忍,而是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完美的童話。一場無人喝彩的個人舞臺劇,讓失望回到家鄉(xiāng)的艾瑪獲得了出演電影的機會,并由此成功上位,實現(xiàn)了她的明星夢。
而高司令,最后也成功的實現(xiàn)了當(dāng)初他向艾瑪許下的承諾,開一家屬于自己,或者說屬于他們的酒吧。
說完理想,我們再來說愛情,但其實,愛情也屬于理想中的一種,所以本質(zhì)上是類似的。
首先,他們倆無疑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否則也不會在一次次的交錯中,在浩若星河的城市里,還能有機會走到一起。
但就像某句話所說的那樣,快樂都是相似的,而悲傷則各有不同。你可以發(fā)現(xiàn),在劇中,兩人熱戀的鏡頭僅僅用一首歌的時間就完成了,而他們的爭吵、分離、重逢和告別,則在一次次的考驗著我們心中對于愛情的各種疑問。
當(dāng)我認為他不遠千里來到她的家鄉(xiāng),他們一起返程之后,結(jié)尾會是一個大的快樂結(jié)局,但電影和生活一樣,也總是無處不在的要給你驚喜。
艾瑪最終嫁給了另一個人,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而高司令依然單身,不過他終于開了一間自己的酒吧,名字就是艾瑪之前取好的。
影片最后,艾瑪和丈夫陰差陽錯的走進了這間酒吧,再次遇到了高司令,當(dāng)她離開時,他們對彼此的相視一笑,讓我想起前不久看到梁靜茹出現(xiàn)在五月天演唱會上的一段視頻,而距離上一次她作為演唱會嘉賓出現(xiàn),已經(jīng)是8年前的事了。
在視頻里,阿信說,今天是復(fù)刻演唱會,但應(yīng)該沒有要復(fù)刻其他東西吧。臺下的歌迷聽到這里,立刻炸開了鍋。因為這句話里隱含著五月天團員瑪莎和梁靜茹的一段情。
他們曾經(jīng)相戀四年,一起入行,進同一家公司,一起從新人一步步的成長,之后,一個成為情歌天后,而五月天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搖滾天團。但最后的最后,卻只能以“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后”收場。
他們的故事,就和片中的艾瑪和高司令一樣,而且同樣身處娛樂圈,也就更加讓人不得不把他們的故事代入其中,況且,他們還有著極其相似的結(jié)局。
在演唱會上,當(dāng)梁靜茹準備唱“聽不到”的時候,她默默的走到了瑪莎身邊,當(dāng)她唱到“軟弱的電話 又打給你”的時候,她和瑪莎相視一笑。
這一幕像極了電影的最后。一笑泯恩仇,過往的喜怒哀樂都在這一刻化為云煙。
說到這里,我們也可以拋出一些問題。比如,是不是長久的感情都不容易走到最后,或是,分手之后的兩人是否能夠繼續(xù)當(dāng)朋友,亦或者,我們該懷著怎樣的心情來面對失去的一段漫長而珍貴的感情?
這些問題,和上面談到關(guān)于理想時提到的問題一樣,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每個人因為一些細微的差別,都會在面臨同一問題的時候,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就像電影的最后,導(dǎo)演用一段平行時空的鏡像,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的可能和結(jié)局。
其實,隨著年紀漸長,你會發(fā)現(xiàn),有時候選擇本身或是結(jié)局本身或許并不是最重要的。片中的兩種結(jié)局我們都能接受,而對一切接受的能力,就是你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中獲得的最大戰(zhàn)利品,是歲月留給我們的最好獎賞。
記得高曉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說,年輕的時候,每件事我們都想明白,每個人你都想仔細把他看透,然而等他到了四十歲才發(fā)現(xiàn),四十不惑的意思其實是說,你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明白了,因為你其實明白不了,你連你自己最愛的人坐對面你可能都不全明白,可是年輕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太想明白了。
我覺得,他說的這些話也是在講一種接受,接受有些事情我們就是想不明白的事實。所以,片中的兩位,和現(xiàn)實中的兩位,他們也都接受了命運留給他們的結(jié)局,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謂的成長。
那我們是該慶幸還是遺憾呢?
我選擇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好在當(dāng)時年輕的我,愛過年輕的你。
恩,愛過,就已足夠。
這個結(jié)局,我接受。
關(guān)于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3
《愛樂之城》在電影節(jié)巡回演出中吸引了觀眾,贏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和幾項最高獎項,上周五在部分影院上映,本周末上映。這部電影是對過去電影音樂劇的現(xiàn)代致敬,本周獲得了高票房和七項金球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和最佳男女演員,音樂或喜劇。但所有的注意力,影片能不辜負它的炒作嗎?對于那些相信這種輕飄飄的音樂幻想的觀眾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導(dǎo)演達米安·查澤爾的電影以電影放映機的形式呈現(xiàn)以洛杉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堵塞開場。收音機播放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然后俯沖的鏡頭落在一輛車里唱歌的女人身上。
隨著這個色彩鮮艷的音樂數(shù)字從一個聲音發(fā)展到多個聲音,再到出現(xiàn)在一輛面包車后面的樂隊,再到穿著原色服裝的舞者在汽車上做跑酷運動,輕快的音樂數(shù)字幾乎無法抗拒。事實上,在最近的一次放映會上,觀眾們對這一提議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一集的結(jié)尾是演員米婭和坐在她身后汽車里的爵士音樂家塞巴斯蒂安之間的“相會”。當(dāng)她沒有向前移動時,他會對她按喇叭。她向他豎起中指。影片講述的是Mia在工作室的咖啡館里的工作,然后是她的海選,還有她和其他三位有抱負的女演員合租的公寓。她的臥室里裝飾著英格麗·褒曼的頭像,比真人還大。霓虹燈俱樂部的招牌和香檳的嘶嘶聲讓人想起了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v觀影片,引用有許多音樂劇,仿巴黎舞蹈結(jié)局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和1954年版的職業(yè)軌跡情節(jié)劇的“恒星誕生”,以及“俄克拉荷馬”的夢想芭蕾舞和爵士俱樂部場景從“滑稽的臉。
手機和普銳斯的笑話提醒著觀眾,他們完全處在現(xiàn)代社會。這種新舊之間的斗爭是沙澤爾這部膠粘誘人的電影中充滿感情和浪漫的核心。塞巴斯蒂安想要開一家爵士俱樂部,他對自己從未有過的過去充滿了懷舊之情。他是一個不加掩飾的“浪漫主義者”,斥責(zé)他的妹妹勞拉讓她的話聽起來像是一個臟話。相比之下,米亞則是一個年輕時看過老電影的現(xiàn)代女演員。當(dāng)然,這些異性相吸,尤其是當(dāng)他們表演歌曲和舞蹈二重唱,“一個可愛的夜晚”,引用他們對彼此漠不關(guān)心的原因。很迷人。在這一幕中,這對情侶的浪漫戲謔雖然有點老套,但卻很可愛,很難不被和藹可親的表演者逗樂。影片實際上是在懇求觀眾接受它,并被它迷住。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斯通和高斯林在他們的第三部電影中產(chǎn)生了明顯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從唱片上看,他們的歌唱得很好,但并不特別,他們的舞蹈也很強勁。但是金格和弗雷德,他們不是他們也不想。高斯林的確會彈鋼琴,而且彈得相當(dāng)?shù)皿w。
影片中更令人神往的一幕是Mia和Sebastian在Rialto的一個深夜秀上相遇。查澤爾對他在洛杉磯的位置非常挑剔。當(dāng)屏幕打開《叛逆者》中的天文館序列時,這些想要成為戀人的人之間產(chǎn)生了火花,但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燃起了火花。只有當(dāng)這對夫婦離開里亞托號去真正的格里菲斯天文臺時,影片才會變得神奇,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場景具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在這里,就像在電影中一樣,音樂和舞蹈是角色交流和自我表達的一種形式。此外,查澤爾明智地將舞者們安排在完整的畫面中,而不是像羅伯·馬歇爾在《芝加哥》中所做的那樣,讓觀眾沉浸在舞蹈和浪漫之中。他們的雙人舞永遠不會令人厭煩?!稅蹣分恰肥且徊靠桃獾漠愘|(zhì)之作,玩弄時間和觀點、幻想和技巧,但其目的是讓人著迷。在好萊塢的泳池派對上,一個早期的音樂數(shù)字是令人愉快的,即使攝像機潛入泳池,旋轉(zhuǎn)到令人頭暈?zāi)垦5男ЧH退沟侔才c凱斯(John Legend,和藹可親的約翰·傳奇)在一個樂隊里表演的關(guān)鍵片段,有一個朗朗上口的曲調(diào),即使關(guān)鍵是塞巴斯蒂安在演奏他討厭的音樂。
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讓我們相信了這兩個瘋狂的夢想家。查澤爾在一個場景中捕捉到了這一點,米婭演唱了一首歌《試鏡》,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在黑光的包圍下,米婭發(fā)自內(nèi)心地歌唱,慢慢地讓她瘦弱的聲音漸漸建立起來,從脆弱變成了驕傲。在這個高度感人的場景中,斯通傳達了巨大的情感。影片是一個值得展示的壯觀的石頭的才能,她是令人心碎的自始至終。只要驚訝于她的表情就可以了。第一次,她面帶微笑,期待著在劇院的約會。第二次,她沉思地回憶起去那里的經(jīng)歷。再一次,過去和未來的主題在這個簡單的時刻上演。
影片可能更同情Mia,因為她的角色有著更大的戲劇性曲線,但高斯林也在最佳狀態(tài)扮演Sebastian。一開始的場景是他在比爾經(jīng)營的酒吧里彈鋼琴為他的《鞭子老爹》導(dǎo)演客串了一把。塞巴斯坦聽膩了圣誕音樂,停了下來。鏡頭圍繞著他旋轉(zhuǎn),當(dāng)他演奏著心中的爵士音樂時,營造出一種懸念。這是一個短暫而又尖銳的時刻,揭示了他性格的真相。他是一個純粹主義者,必須在一個不欣賞他的世界中摸索前行。查澤爾在他的電影中加入了許多例子,說明他的大夢想家被迫長大,或面對一個他們可能不喜歡或不想要的現(xiàn)實,但這種輕浮的方式從來不會給觀眾造成任何打擊。
同樣值得稱贊的是,影片幾乎令人惱火地有益于健康。這部電影沒有使用毒品,盡管有時角色會喝酒。沒有性愛,只有激情的,浪漫的親吻。可能沒有一個角色吸煙??匆徊慨?dāng)時就能拍成電影的電影真的很讓人耳目一新。然后Sebastian扔了個F-bomb,提醒人們這部電影有現(xiàn)代的感覺?!稅蹣分恰肥菉W斯卡的領(lǐng)跑者,也是我們這個沮喪沮喪的現(xiàn)代世界的必備補藥。憤世嫉俗的人不應(yīng)該急于否定查澤爾迷人的音樂傳奇。就像棕櫚樹和云朵一樣,這部電影也有一兩個妙招。批評者會抵制,但他們會錯過《愛樂之城》的許多樂趣。
關(guān)于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4
影片中有三個片段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第一個場景便是女主與男主在一起后男主聽到女主與媽媽的電話交談,為了尋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他決定去加入朋友的樂隊,然后彈奏著他并不喜歡的音樂,妥協(xié)于最后認為爵士樂已經(jīng)落后沒有人再會去聽,在他們巡演時女主在臺下看到所有人都在歡呼雀躍吶喊聲一片的時候,她卻深感困惑與不安,也許所有人都覺得,哇,那個人太棒了,但世界上唯獨只有最懂你的人知道你真正要的是什么。在臨時驚喜的餐桌上,她問到男主夢想時,他的回答讓她失望,他為了她放棄夢想,尋求安定,也許她當(dāng)時不提,他們最后會像片尾的結(jié)局,但她是懂他的,亦是愛他的,也愛他的夢想與音樂,欣賞并認可他的一切。也許這就是我認為結(jié)局不完美的完美吧。
第二個片段是,他鼓勵她去面試,在等待通知時他們的對話,我們以后怎么辦?去完成你的夢想,我會永遠愛你。多慶幸對方都非常的理智。第三個片段,就是片尾五年后的她來到了他開的俱樂部,他為她演奏了那一曲,五年前的往事仿佛歷歷在目,我們共同經(jīng)歷過得一切好像還是昨天,若那天晚上結(jié)局改變,故事的結(jié)局也隨之改變,但我們都深知這不會發(fā)生,而所有內(nèi)心的波瀾與情節(jié)只能通過這一首曲的時間,曲終,生活依舊繼續(xù),最后他們相視而笑。我愿你好,我會永遠愛你,你亦永遠在我心中。即使后來你與我全無關(guān)系。
關(guān)于觀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5
我從來不覺得對一部電影的褒揚會被評論為過譽,因為電影終究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會引起人的共鳴,所以能與我有感情交融的電影我一定會毫不吝嗇地獻上贊揚,更別說在視覺上是如此靚麗的一部電影了。
電影開頭穿插著介紹了兩個逐夢的年輕人是如何失意,再到茫茫人海中的無數(shù)次相遇,有人會說這太巧合了,是啊,因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夢!電影里的橋段也有預(yù)示,比如在星空中舞蹈的時候,好萊塢的歌舞片似乎都喜歡把人從現(xiàn)實中抽離出來,一邊嘆服它的美好,一邊嘆惋它的虛無。但兩個人的感情絕不是虛無的,雖然不能采用普通愛情片的敘事手法,開頭交代的兩個人的背景已經(jīng)足夠推動故事的發(fā)展了。接著就是道出各自的夢想,后面的劇情其實不用多想,我想講的是里面的歌舞。
客觀來說,舞蹈的編排是趕不上黃金時代的,但導(dǎo)演懂得揚長避短,通過各種調(diào)度使節(jié)奏很到位,演員卡動作也很有張力,鞋子踏在地上的踢踏聲悅耳清脆。為了更有代入感,剪輯很多淡出、疊影,溶化的手法,包括片頭和結(jié)尾,都是極富年代感的字體和畫質(zhì)。服飾設(shè)計有沿用也有革新,裙子肩膀的裁剪和甩起來的裙擺都像極了黃金時代的風(fēng)格,但是顯得更加輕盈,裙子上也沒有繁雜的裝飾,融合了現(xiàn)代設(shè)計少即是多的設(shè)計理念。
場景真是美絕了,對于一個很注重電影美術(shù)設(shè)計的人來說,每一處的場景構(gòu)思都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美到可以讓每個對憧憬美好的人做夢,你能想象一個滿天繁星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兩個人踏著星光翩翩起舞的畫面嗎?雖然也是借鑒,但好萊塢現(xiàn)在的工業(yè)水平還是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就是導(dǎo)演通過鏡頭的晃動推拉切入到場景的鏡頭也要加分,讓觀賞的人沒有停歇的機會。其實導(dǎo)演的剪輯能力在《爆裂鼓手》中就可見一斑了。
在渲染情感的方面,歌舞當(dāng)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首歌的歌詞都很應(yīng)景啊,再加上導(dǎo)演對節(jié)奏的掌控能力,情感爆發(fā)處震撼人心。相比高司令,石頭的表演跨度更大,特寫鏡頭很多,其實石頭的表演能承受這么多獎項也是電影本身加成了。
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美好,一個冰冷的事實橫亙在兩人面前,現(xiàn)實是一道跨不過的坎,有一個懷揣著獨立音樂人夢想的同學(xué)告訴我說,看完后想了很久,太有帶入感了。我覺得,每個向現(xiàn)實低頭的做夢者都會感同身受,女主所處的環(huán)境就是一個讓人幻想的地方,看完電影真的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但換個角度來說,都要感謝彼此的相遇,像歌詞里寫的
"I felt it from the first embrace I shared with you,
從我與你第一次相擁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了
That now our dream.They've finally come true
我們的夢想,終于成真了“。
結(jié)尾的蒙太奇太巧妙,前后呼應(yīng)也很好,好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橋段,看一次哭一次,現(xiàn)實和夢境的對比,過去和現(xiàn)在的分崩離析, 讓戲外的人駐足遐想,忘記傷痛;戲中的人載歌載舞,含淚前行。
唯夢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