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5篇
與另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相比,《微觀世界》主要采用的是放大自然生活中的場景來述說主題,在節(jié)奏上,是以多個場面組接的,而《遷徙的鳥》則是以各種鳥的遷徙為序,給人的感覺而言,《遷徙的鳥》更有邏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1)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食物我們還不明白他們需要我們?nèi)ヌ剿?,只要我們勇于去探索,就會有答案展此刻我們眼前,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那你看一看《微觀世界》吧!在那里面,有無數(shù)的世界奇觀。
我一聽這個名字“微觀”是不是說這些微生物之類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之后看完了,恍然大悟,原先是這些昆蟲和我們平常見不到的花開,日落,日出。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成堆的云彩,我先談到了一個怪異的云彩,他好像一個古代大臣拜見皇帝的動作,逐漸接近這朵云,又看見一個人在默哀,向前繼續(xù)前行,我看到了更多的云彩。美麗極了,鏡頭轉(zhuǎn)換到了另一個云海,那里也十分美麗。
鏡頭轉(zhuǎn)到了生機勃勃的樹林了,在樹林里,我看到了茂密的樹叢,還聽見了小鳥和蛐蛐的歌聲,又有無數(shù)的昆蟲生活在里面。我聽到了后面有人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時間過得很快,一小時就像一天,一天就想一季,一季就像一生。”清晨,在職務上有很多露珠,除了七星瓢蟲以外,其余昆蟲們不緊不慢的“吃”著露珠。讓我看著最好玩的是兩只可愛的昆蟲,一只昆蟲猶如一個小孩穿著滑稽的衣服,還有一只昆蟲舔著葉子上的美食。之后,我又看到了好多昆蟲出生了,他們清理著自我身上的臟東西,去遠行了……
我覺得,要是世界上沒有這些生物,這個世界上會是什么樣呢?我想了一下,肯定的告訴自我,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生機勃勃,也沒有這樣美麗的景物,很多東西比如野草會很多繁殖,世界上……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要珍惜此刻的動植物,只要有人破壞,他們就能瀕臨滅絕!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2)
這部紀錄片又譯作《草叢里的居民》,是雅克。貝漢記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他以獨具匠心的角度,將纖毫世界變成壯麗的奇觀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禁不住靜默、傾聽和欣賞這奇妙的微觀世界。
觀賞影片的過程亦是一種審美的過程。大自然下的微觀世界給予我們太多驚喜和不可思議。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視角主人的才慧,以至于發(fā)現(xiàn),照亮了它們,將自然物與審美意識完美的契合于一體,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靈境,形成“呈于吾心”而見于自然物、自然風景的審美意象,即跡化生成自然美。導演以藝術的角度,契合“人們”審美的需要,使人依據(jù)掌握的知識與經(jīng)驗為基奠,促使主體的的審美意識與自然物契合,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境界,真實的顯現(xiàn)了微觀世界,這種人與自然物契合產(chǎn)生的異想世界就是自然美。
意象世界照亮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就是說影片所呈現(xiàn)的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而與自然世界不同的是,影片是以審美的需要更改了微觀世界的呈現(xiàn)方式。拍攝角度為我們做出觀察角度的選擇,使我們更易與草叢下的世界溝通交融,使之成為審美活動并產(chǎn)生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便是照亮了一個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還之本來面目,即為“自然”。
我們要想了解自然就必須先靠近自然,但若真正靠近卻是大多數(shù)人所不愿的或是有條件制約無法靠近,這種“距離”消解了審美意象的生成,這也體現(xiàn)了自然美產(chǎn)生的依據(jù)。恰好,攝影機幫了大忙,它在導演的指揮下,貼近自然世界記錄了生活的世界,這一過程便是“發(fā)現(xiàn)”與“照亮”,這讓我們可以從精神層面與自然物交融,體味自然美的魅力。
“丑”是一種審美形態(tài)。受自然地理環(huán)境、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具體生活情境的制約,美與丑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皞}廩實而知禮節(jié)”,對于翩翩士子來說,花卉是美的是用來對所愛女子表達愛意的,而對于那些尚未果腹的乞者來說,饅頭才是美的,可以美美的享用。美與不美,藝術與非藝術,就在于審美主體在自身處境中能否產(chǎn)生快感上的升華而生成審美意象。當我們觀賞影片事時環(huán)境與意識都告訴我們是“自由的”、“安全的”,蜘蛛、毛蟲、螞蟻與我們是有距離的,此時只是作為能否“興”的對象。這里所講的“距離”,我國唐代詩人王維曾詩意的表述過,即所謂“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對距離的選擇也是決定美丑轉(zhuǎn)換的一個因素。
蟲子爭斗的“戰(zhàn)爭美”,交配的“性愛美”,行為的“秩序美”,這一切都是我們審美過程中真是存在的,不論何種角度、何種意象。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鏡頭下的世界”是主管的生命情調(diào)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的一個活潑玲瓏,奇妙自然的靈境,而并非是純客觀的世界。
莊子曾經(jīng)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地的大美是一種無是非,無差異的齊一醇和之美,可理解為廣泛的美。而影片中的美只是導演從自身審美意識出發(fā)所做出的選擇。我們受時代、文化等的因素影響,所發(fā)現(xiàn)的美只是天地大美之中的一部分??梢哉f是我們對天地大美的選擇性接受,進而興,遂成美。
《微觀世界》給我們自然美的感受和啟發(fā),天籟之音,天地之美,都需我們靠近與欣賞。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3)
星期五的時候,趙教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微觀世界》。和部電影向我們表述了昆蟲的習性。
在電影里面,有幾個鏡頭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鏡頭是一只小小的屎殼郎。這只屎殼郎正在用后腿推著一個糞球,因為糞球?qū)τ谑簹だ蓙碚f又重又大,地面也高低不平,屎殼郎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它把糞球滾到了一根掉下來的小樹枝上,結果怎樣也滾不動了,但屎殼郎并沒有放棄,往右走走,往左爬爬,好像是在想辦法。最終屎殼郎開始挖土,想把糞球弄出來。經(jīng)過一番努力,屎殼郎最終把糞球滾了出來,繼續(xù)用后腿推著沉重的糞球。
蜘蛛也沒有閑著。他把自我的網(wǎng)織的又大又密,然后耐心的等待著食物的來臨。過了好一會兒,一只螞蚱一不細心粘到到了蜘蛛網(wǎng)上,蜘蛛便用飛快的速度把食物纏起來,開始享用。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許多動物的習性,他們各自的特點,還見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昆蟲。其實這些小小的昆蟲以前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沒有仔細去觀察。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4)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微觀世界》。
這部電影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可愛的昆蟲世界,你瞧!那只毛毛蟲,正津津有味的蠶食樹葉;那只螳螂,舉著大刀細心翼翼的靠近獵物;在滿是露水的草葉上,一只小甲蟲爬來爬去,似乎在喝水;那只蝴蝶,正辛苦的鉆出繭,心里必須盼望早日飛翔……
影片中那些美妙的畫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螞蟻搬家,蜜蜂采蜜,蜘蛛織網(wǎng),天牛打架,蚯蚓松土……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或許我們從未去注意過,觀察過,但它們的世界、它們的生活是多么自然而完美啊!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見這么多的昆蟲,它們在屬于它們的世界里生活著,而我卻從未留意,在我們身邊,有如此多可愛的小精靈!
此刻我們?nèi)祟愒诟墒裁茨?我們正很多排放污水、砍伐樹木,大自然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動物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捕殺,瀕臨滅絕的動物越來越多。如果我們再繼續(xù)破壞環(huán)境,這些“精靈”也只能在回憶中搜尋了。我呼吁:讓我們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與所有生命和諧相處!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5)
在課上看到微觀世界的時候,覺得雅克貝漢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有一條尊重生命的靈魂,能夠發(fā)現(xiàn)挖掘這么多姿多彩卻一向被人忽略的小世界。之后上網(wǎng)看了介紹之后又多了很多崇敬,因為他把20年的材料剪成了73分鐘,這種決絕堅定想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也是他成功的因素吧。
就這部影片而言,資料紛繁,各類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蟲花卉,雅克貝漢為我們呈現(xiàn)了它們各種最有感染力和標志性的畫面。
影片里面記錄了很多種類的毛毛蟲,原本我對于這種蠕動的生物是有抵觸情緒的,可是當看到鏡頭下它們肥肥胖胖的身軀,頭上長得一對黑黑圓圓的小眼睛,發(fā)現(xiàn)它們也是有可愛的地方的。
鏡頭在螞蟻身上流連了許久,有一對捧著一顆水珠一齊喝水的螞蟻,它們的觸角不停地碰觸著對方,也許是在休閑聊天。當它們一大群出動尋找食物,看似矮小的個子力氣大著呢。有抱著米粒的、有抱著玉米粒的、有拖著一整顆麥穗的、還有鉗著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明白螞蟻對于食物是這么的來者不拒,并且一個個訓練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我的儲物洞里也是整整齊齊擺好的。然而總有那么些不順心的事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了這個儲物洞,之后它們這些堅強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里的泥塊,清理巢穴。
這部影片也不是這么簡單的一部紀錄片,里面內(nèi)涵豐富:蝸牛的感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蟲和小蚜蟲之間的弱肉強食,鐵牛的先禮后兵,屎殼郎的堅持不懈,會吃蟲的花的危險美麗……鏡頭多次在昆蟲的小世界和人類眼中的大世界之間切換,明顯也是意味深長。大世界和小世界從本質(zhì)上來說有多少不一樣呢?
結尾是任何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的畫面,漆黑的夜色里,水光粼粼,一個金黃的身影慢慢舒展,隨著它的頭、大長腿和翅膀一一顯露,所有人看到了一只初生的生命!每個人都在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微觀世界小學生的觀后感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