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五篇
通過這次畫展,我樹立了學畫的信心,更增添了學畫的興趣,你呢?你看了畫展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1
在美術老師的帶領下,有機會參觀了藝術設計學院的畢業(yè)設計展,看到一件件包含他們心血精美之作,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被他們的創(chuàng)意深深折服。無論是珠寶設計、工業(yè)設計、或是廣告設計,都包含著他們十分的誠意,從而使作品更加溫馨,更加充滿人情味。
珠寶設計中無論是現(xiàn)代鎖形系列首飾設計還是從不同的視覺角度進行設計的放射蟲的魅力的系列首飾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震撼我的是“愛”系列設計和蘇州園林“窗”的變形?!皭邸毕盗械撵`感來自于東巴文“孕、雨、火、時間”的變形與設計,體現(xiàn)了母愛深深地崇敬和人性中非常美好的一面,將古代文字文化與現(xiàn)代首飾設計相互結合,將現(xiàn)代與復古相結合,現(xiàn)代民族風情融入自己的想法,進行變形,以現(xiàn)代審美意識、造型觀念和表現(xiàn)形式對傳統(tǒng)的東巴文化視覺元素進行再創(chuàng)造。而另一設計的靈感來源于蘇州園林中的窗戶,采取蘇州園林中窗戶的圖案樣,設計過程取其精華,加以演變,是對古典紋樣的詮釋,體現(xiàn)了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愛,充分展現(xiàn)了園林之美。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當現(xiàn)代設計與古典文化相碰撞,定會火花四濺。將神秘的東巴文化寓于設計中,不僅體現(xiàn)了設計的神秘感,也具有獨特性。而將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與現(xiàn)代設計相結合,使得中國風的標識更吸引人。一件件畢業(yè)作品真實地展現(xiàn)著學子們對珠寶的理解,對設計的領悟,不斷詮釋著自己心中的珠寶。
對于工業(yè)設計來說,創(chuàng)意是尤其重要的。今年畢業(yè)作品幾乎個個精品,包擴了更加方便實用的茶具,還有餐具系列擺鐘以及更加溫馨人性化的寵物之家!功能上創(chuàng)新實用,外型上巧奪天工!而本次畢業(yè)設計展中我認為最偉岸也是最具成就的就是獨具匠心的樹燈!將時下最熱的環(huán)保題材與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相結合,無論是放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有極佳的效果。不僅可以照亮夜晚還可用作衣架為晚歸的主人提供方便。樹燈所到之處,將滿足人們對它的渴望,白天它是仿真植物樹,夜晚它將給人們一種完全不同的燈飾美感,回歸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為美化環(huán)境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面對廣告設計的一堆堆琳瑯滿目的包裝袋、瓶瓶罐罐、及各種富含深意的logo,會更加的眼花繚亂,既有將我們熟悉的加以改造,又有我們從未見過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小飾品,在感嘆他們的創(chuàng)意的同時,又被自己沒有想法而懊惱,相信他們定是未來廣告設計的主力軍。用他們的才能刺激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此次展覽是12級學姐學長們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觀念創(chuàng)新,獨具魅力,飽含了他們鮮活的藝術激情,旺盛的藝術創(chuàng)作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以一場視覺的饕餮盛宴為自己的三年大學生涯完美謝幕,讓身為經貿學子的我們深深為他們驕傲。未來會有更長的路要走,相信他們定會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吹綄W姐學長的畢業(yè)成果,再回看自己,一點成就都沒有,每天總是不斷敷衍著去上課,也沒學到實質性的內容,大一也快結束了,是時候要奮起了。不然以后后悔的還是自己,社會永遠比自己的想象的要殘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只有提高自己,才可以生存下去。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2
這天下午兩節(jié)課后,我們全班來到B3幢一樓參觀黃原奶奶的書畫展。
老師帶領我們陸陸續(xù)續(xù)進場了,我四處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字畫,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悠悠的古運河水,盛開的牡丹,挺拔的墨竹……中間還鑲嵌著幾幅書畫作品,動靜皆宜,相得益彰。黃奶奶的筆法蒼翠有力,又行云流水,讓人不禁感嘆她高超的技藝。我課外也在練習書法,覺得個性枯燥,有時都不想寫,看了黃奶奶的作品,我想我必須會堅持下去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幅畫就是牡丹爭艷圖,形態(tài)各異的牡丹競相爭艷,黃的、紅的、白的……瞧,上方還停留著兩只黃黑色的畫眉鳥,時而清脆的鳴叫,時而撲打著翅膀,讓人賞心悅目。寓意著我們青少年在老師的教導下用心向上,勇于進取,像花兒一樣美。
畫展中還展出了一些照片,靈山大佛、江南林園、太湖美景……讓人感覺黃原奶奶是那么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
活到老,學到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我想我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也就應身體力行地多看多走,去感受美麗的世界。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3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師生書畫展觀后感。2月14日,岐山關中大廈門前彩門奪目,鞭炮齊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曹宇先生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隆重開幕。來自社會各界的書畫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領導約千余人匯聚西岐,于關中大廈八樓展廳內觀賞作品,暢談藝術,座談交流。此次展覽嘉賓之盛,規(guī)模之大,氛圍之濃,讓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
因為自己是書畫圈外的人,也不懂書法藝術,卻無意中認識了一些圈子內的老師和朋友,和書畫結了緣,觀后感《師生書畫展觀后感》。這次,承蒙趙老師邀請,我這個即不會寫毛筆和硬筆書法,又不會畫畫的人,也充當了嘉賓中的一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參加了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座談會,參觀了這次不平凡的展覽。雖然對曹宇老師的篆刻、書法、繪畫、剪紙已早有耳聞,卻遲遲未能謀面。通過這次展覽和座談交流,讓我對曹宇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藝術的力量和執(zhí)著的追求,讓我這個不是藝術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頓生欽佩和敬仰之情。
當日展廳內,熱烈的氛圍,激情的場面,涌動的人群,這無疑是對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和定位。尤其是,藝術界老前輩們專業(yè)的評論和點評,讓我感受出了有一種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師身上閃閃發(fā)光。正如大家所說,曹宇老師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藝術家,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一位奇人。他獻身藝術生涯五十載,追求真實、自然、平淡、永恒,這是他的一種境界、一種作為、一個文化人的心態(tài)。
此次展覽取材豐富,風格迥異,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師和他的學生之手,而且參展的作品都是經過統(tǒng)一裝裱,皆為新作。因為自己不懂書法,對專業(yè)的評論術語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賞各位老師的佳作,卻不敢妄加評論。以上所述,也就個人的觀后感,用外行話做以總結,不到之處,還請曹老師多見諒!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4
進入展館,一幅幅大型藝術力作給人帶來“不可替代”的啟發(fā)性東西。把墨當色,把色當墨,相互重疊、滲透,畫面倍感當代,蘊含著多媒體的藝術元素。表現(xiàn)了思想俱進、意識超前、追問生活、氣質聚盛、氣韻生動,其主題是畫家情感的宣泄、心靈空曠,這種境界來自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
值得稱道的是,他創(chuàng)作系列花鳥靜物,筆墨濃淡、干濕、線條的連續(xù)性、意延構圖、虛實相兼、自然留白都體現(xiàn)著中和之美。畫形“有中出無”“無中生有”如此轉換,不為人刻意雕琢,讓人振奮感慨,享受到善意和微笑。
從眾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根基。要求自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實際的是畫萬里畫作過程。一個畫家的突破,不敢想的他想了,不敢畫的他畫了。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犟勁,運用大氣度、大智慧的手法,氣場沉潛于筆墨,筆墨揮毫于氣韻。心性、神性、靈性融于畫道。
這次畫展作品將會成為收藏界的新寵,因為他把中國水墨精神用鮮活的生命力向外散發(fā)和沖擊??嗨伎嗑毿纬勺约骸皩懖省钡乃囆g風格。你看他畫的山川,用色大膽粗獷,好比古代的漆器著色渲染而厚重。作品在色彩上有雞血石的感染和秀雅,有天黃石的高貴和穩(wěn)重,有玉一般清澈和柔潤,他筆下的山石紋路自然、造型巧妙、氣象又有肌膚豐腴之美,他追求個性,而不為個性所困,不刻意造作,而是順其自然,大智若愚,返璞歸真,用純真感覺的手法去形成自己的繪畫語言。用他的話說:就是把畫變成一首無聲的詩、一曲優(yōu)美的音樂、一道可口的養(yǎng)生大餐。讓眾人領悟、感受、品嘗。因此他在繪畫時心神專一,好像與世隔絕、清除雜念、心淵氣聚,從而看到作品有自己生活的閱歷,思維的表現(xiàn),精神的抒發(fā),最終達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他無所顧及,敢于挑戰(zhàn)自我,自然而然地成為當代畫家中的一位優(yōu)秀的開拓者。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師,傳奇樣的大師,神人般的大師,我沾了不少仙氣,。大師是畢加索,只是看場他的畫展,我就已經是云里霧里,飄飄欲仙,一時間覺得自己也文藝了不少。管它是我自作多情也好,嬌柔做作也好,自命不凡也好,大師畢竟是大師。不解,曲高和寡,爭議,才華橫溢,經典,“墮落的藝術”,畢加索就是畢加索。
“我從小時候就能畫得像大師一樣,但我卻花了這一生的時間學會像小孩子一樣畫畫”-------帕布羅 畢加索
我在觀看之時,我逐漸發(fā)現(xiàn)比起寫實的風格來,我與抽象風格更有默契。之所以抽象,是因為一眼看不出名堂。那坨歪歪扭扭的怎么會是個肖像?人體的線條怎么那么扭曲?五官為什么要畫得那么丑??簡直是詭異!!可以用詭異,奇怪,難看來形容的作品不少,關鍵是這些怎么就成了大作??世間漂亮,悅人眼球的作品那么多,怎么偏偏就畢加索成了氣候?說到藝術,畢加索的作品就像是人的靈魂,你可以否認它的價值,但是它就是在那里,舉足輕重,不可磨滅,是永生的。
正因為抽象畫看上去就是四不像。神話中的怪物張什么樣子,抽象畫看上去就是什么樣子。但是,我這次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抽象畫是活的!你從任何角度看都可以,而且體驗都不一樣。那看起來仿佛是胳膊的兩個長條你看把它看成是交叉的腿也可以!一張極度扭曲的肖像畫,當我遮住一邊眼睛只看畫的左半邊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它里面是有寫實的畫法運用其中的,而且那是個寫實的,很美的人側臉輪廓。還有,在頭上鼓出一個大包,并且兩只眼睛都長在一邊,還一只高一只低,在我看來,除了我前一句描寫的樣子之外,那還是兩個要接吻的人側臉。
一時間,我被如此富有想象力,如此為所欲為的畫作吸引了。除了仰慕大師深厚的繪作功力之外,我更傾心于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畢加索把他眼睛看到的場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呈現(xiàn)出來,不刻意歸屬于某一特定派別,不拘泥于學院教條,不局限于當時的流行風潮,不在乎別人看了是否能接受。 畢加索,只是畫他的畫。他,只畫他想畫得畫!
看展覽之前,我猜我是要茫然,要困惑,因為我不是學美術的,因為我是頭一次來看,因為我之前從來不了解一丁點畢加索。連我自己都驚訝的是,在沒有任何解說的情況下,我用自己的方式體會出大師的用心。我看出來大師畫的不是畫,畫的是自由。我看的也不是畫,看的是永遠追尋自由,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雄心。
插句題外話,我慶幸在進門之前沒有先跑去找個解說帶我參觀。我本來的打算是先自己揣摩下,自己先看看我對如此曠世之作有什么看法,我自己如何理解。然后,如果我實在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話再找解說也可以。然而實際情況是:我進了門,從畢加索的年表看起,對大師的各個創(chuàng)作階段的手法變化,從一種風格向另外一種風格的變化有了粗淺的認知,接下來丟下”畫畫一定要讓人看清楚畫的是什么”的固定思維就足夠了。畢加索想怎么畫他就怎么畫,并且大膽嘗試當時一切的新技術,新材料,除了繪畫本身,他也結合作家,詩人,劇場演出,雕塑家和其他的畫家的對藝術不同的見解,并且把這些全部都運用于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與其說畢加索是畫畫,還不如說他是一次又一次的創(chuàng)造!
我這么理解畢加索的作品,我理解對了嗎?到位了嗎?有眼光嗎?藝術修養(yǎng)夠嗎?我不知道。我需要知道么?又有誰知道呢?恐怕除了畢大師本人之外,沒有任何人能100%地明白大師作畫的用意吧!
我們這些后來人縱然想想大師學習,即使把大師的畫臨摹千遍萬遍,但如果只是模仿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大師的無拘無束,自由,勇敢,創(chuàng)新,那也只是學個皮毛而已。本質上就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我參觀畫展后自己的語錄:
“寫實畫是死的,看起來是啥就是啥。沒什么多余可解釋的了;抽象畫師活的,看啥是啥全由你自己想,你說它是啥就是啥!”
看抽象畫時,我是自由,因為做外一個美術外行人,我也可以說出我自己的見解,毫不擔心是與非,對與錯。
參觀書法畫展觀后感相關文章:
★ 參觀畫展有感
★ 參觀畫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