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精選5篇)
劉慈欣讓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為三體和地球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之一。這個存亡攸關的宇宙史詩之中,整個物種和世界的滅亡,與一個人的保存構成了平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篇1】
最近買了一本三聯書店的《三體的x種讀法》,里面有很多對三體所展現的資料的深刻揭示,但我想以完全不學科的方式去漫談這部令人“心事浩茫如連宇”的小說。
超脫俗世,超脫規(guī)則,超脫地球,發(fā)現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一粒塵埃,在太陽籠罩下的政治和人文,幾萬年與幾千年的歷史與禮貌都顯得那么渺小的無以復加,我的腦子里只浮現了人類產生、發(fā)展、滅亡的一個快進圖,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僅有宇宙,無限的宇宙是真實的,無論小說中談論了多少人文宏大的矛盾,但始終表達的僅此而已。大劉的黑暗森林理論可能不盡然,我們并不知曉這是對或錯,可是我明白,這并非是科幻,對于情節(jié)和理論的批判先擱置一邊,從另一個距離現實很遠的層面來說,這也是現實。但悲哀的是,我們在感受完如此宏大之后,還是要理解現實的支配,淡忘以往讓自我將自我當做浮塵無窮無盡的關于宇宙的恐懼、震撼、躁動。這可能是一個圈鏈,在所謂的現實與真正的現實之間兜兜轉轉,思緒萬千。
縮小無窮個層面,我在想三體中所反映的一個很突出并出現很多次的問題:“真正的惡魔,是無限膨脹的民意。”
我們每一個人,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講話,受外界信息誘導的蒙騙,而當千千萬萬這樣的人在一齊,沖動變成了理性,錯誤變成了正確,放于一事一物一人上,足以改變所有。畢竟,“法不責眾”。我們始終站在利益場上,如果沒有人觸犯自我的利益,就一切安好,禮笑相迎,如果觸犯了自我的利益,那么事情的發(fā)展就不可遏制了。由此,社會主義國家的妙處便凸顯了出來,僅有領導者強硬,長遠的計劃與宏觀的調控才能夠實現。民眾是思考眼前的,即便是理解過高等教育的民眾,明白長遠發(fā)展的群眾,還是知而犯,因為保護切身及家人的利益是收尾的,沒有人愿意或者很少人愿意在和平年代為了所謂的宏觀的角度而貢獻自我的利益。
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在未知的情景下,便成為了猜疑鏈,這或許能夠放在任何一個黑暗森林里成為通用的法則。那里的黑暗森林能夠放在任何一個層面和領域。我需要生存,你也需要生存,可是生存資料并不夠我們兩個使用,怎樣辦?這就成為了黑暗森林的法則:一,生存是禮貌的第一需要。二,宇宙中總物質是有限的?!笆ト诵?,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是恒定的弱肉強食。
可是是否正確?在三體中,大劉用了很多的筆墨來描述人性。其中“善良”“憐憫”“職責”“救贖”不乏其中,我們的社會到底是由獸性造成的,還是人性造成的?我們是否應當出于自身的陰暗而對人性徹底失望?
人類是擁有感情的?!度w》中有一段了此。法則是恒定的,但情感,或稱隨機擾動都是永遠不可操控的,就像三體人永遠也不明白人類所想的一樣。我們無可否認的是,在歷史的洪流中,人性的閃光點不計其數。是人類對善的趨向,推動了社會的提高。從奴隸到封建,從封建到資本(社會),錯誤的、鉗制的被否決,自由緩慢而堅定。
在葉文潔的思想中,高科技=高禮貌=高道德,于是在紅岸基地中選擇讓三體人清蕩被葉文潔認為無可救藥的人類,而ETO的最初成員中,也是這個原因加入ETO。
在《三體》最開始的時候,愛因斯坦對紹琳的父親講:“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落地,因為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可能大劉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也被證實是正確的思想:思想的解放,是社會提高的前提。在大低谷之后的時代也證實了這一理論。那么,由此我們是否就能夠得出:思想的解放是人類趨于善的表現,而由此導致的社會提高也是人類趨善的結果。在歷史的反抗、躁動、思潮之中,我隱隱的看見了它。
從另一方面來說,“善”也是底線,對于善并未有同意的標準,它可能是底線,是規(guī)則,是根植與思想中,令惡人也遵守的,仿佛由歷史所掌控的,所以才有了此刻的社會。
最偉大的,相較于定律、法則、規(guī)律的,是無機的擾動,是一剎那突然產生的思想,是我統(tǒng)稱為“情感”的事物,它悄然把握著所有。
大劉的《三體》已經超越了單純科幻的范疇,他討論了更多東西。大劉的《三體》已經結束,而現實的《三體》還在持續(xù),“死神永生”。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篇2】
讀《三體》的時候,一兩個小段落讓我有種后背發(fā)麻的感覺,渺小的自我漂浮于茫茫宇宙中的神奇觀感,既不知自我,也不知宇宙,既不知生而為何,也不知死歸何處,生命的發(fā)生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必然,生命的進程是你的選擇還是你自以為的選擇,我們線性感受時間的方式是不是錯覺…然生命并非生而強大。是在不斷的磨練與物競天擇中,存留與發(fā)展。哪怕在一個個體短暫幾十年的歲月中,也是同樣的進程。所以理解自我的困惑與茫然,是與自己和解的基礎。行為可以試錯,錯了可以調整,但要緊的`仍在于,如何完整地接納自己,和理解自己之于內心的處境。這種情緒,不能單純用恐懼或者興奮來形容。但至少包含敬畏。當然就像我此前說的,人的局限性,是容易沉溺在眼前的欲望與自我面前,樂此不疲地畫地為牢。如果站得不夠高遠,則易閉塞而狹隘,如果過于跳脫,則生虛幻和自負。
作者在書中對上升到脫離人類脫離時間高度的對世界的審視也讓人驚嘆作者格局之高。不僅能體會到作者對航天、核能、計算機等各個范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也驚嘆其對中外歷史、心理學、社會學涉及與運用,甚至作者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邏輯嚴謹的「宇宙社會學」理論也無不在理。
如第三部序言所說,書中令人驚嘆的復雜龐大故事結構,使任何一個故事線分支單獨拎出來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作品。而作者用數個這樣的故事線做背景和鋪墊,你翻來這本書了,鉆進去了,就像進入了平行時空下另一個世界。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篇3】
圣誕節(jié)后從國內背來了一套《三體》全集。感謝大劉,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使我有三個月得以遺忘留學歲月的漫長。即便舍不得它完結,卻也不得不合上了最后一頁。現在仍懷念每天下班后“逃離地球”的時光?!疤与x”眼下的公元紀年,跟著故事情節(jié)去了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億年之后的時光。
《三體》的第一集,人類觀察到了三體人生活的三星系統(tǒng),那是一種比地日系統(tǒng)更復雜,運行毫無規(guī)律的世界。三體世界的太陽升落無法預測,極夜的嚴寒與極晝的酷熱無序交替。這樣嚴酷的環(huán)境不但沒有阻止三體人的生存發(fā)展,而是使三體人發(fā)展出比人類高出N個數量級的科學技術。三體人的組織高度有序又冷酷無情,他們一刻不停地尋找更合適生存的母星。與此同時,在銀河系邊緣的太陽系中,人類彼此卻充斥著仇恨、對抗、陰謀、背叛…… 其中有一位遭受迫害的物理學家因為不堪忍受人類本性的丑陋,寄希望于借高等生命之手來改造人類社會。于是,她趁著一個看管松懈的時機,冒險向外太空發(fā)射了來自人類召喚的電磁波。幾光年之外,三體星系上的觀測者終于捕捉到了來自宇宙一隅一頭愚蠢獵物的大呼小叫。
《三體》第二集中,人類平靜的生活被三體人的出現打破,為應對三體人進攻而建造并投放于地球外太空的上百艘宇宙船僅被一顆形似金屬液滴的三體先遣探測器打擊得潰不成軍。除此之外,三體投放到地球的智子無時無刻不在監(jiān)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使得人類企圖反攻的一切計劃都被扼殺在搖籃里。但是三體人對于地球人唯一的“進化劣勢”是三體人所見即所想,他們無法理解字面背后的含義。于是人類匯集全世界的力量選出四位“執(zhí)劍人”,并賦予他們近乎無限大的決策權以及調動地球資源的權利,試圖以單一個體思想行為的隱蔽及不可預測性來部署戰(zhàn)略反攻。最終,一位來自中國的“執(zhí)劍人”以偶然又獨特的方式將三體人的命運掌握在手中,然而消滅三體人的代價卻是暴露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標……
《三體》最后一集,地球“執(zhí)劍人”以兩個星系的命運為砝碼,與三體人進行了談判。之后,盡管地球得到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發(fā)展,人類理論物理和科學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然而差距依舊懸殊。人類一刻不停地為反攻而努力,涌現出了又一小批地球精英。然而,隨著首任執(zhí)劍人日漸衰老,地球人手里的砝碼越來越輕。終于,在更換執(zhí)劍人之際,三體人全面反撲,切斷了地球向宇宙發(fā)送坐標的途徑,全面占領地球,并開始了異常殘忍冷血的人類滅絕行動。然而一艘幸存的地球太空飛船發(fā)送了地球和三體人的坐標,人類悲壯地選擇借更高級生命之手與三體人同歸于盡。三體人得知地球和三體星坐標暴露的消息后不得不逃離地球駛向無邊的宇宙,與地球人一同等待被更高級生命摧毀母星的宿命。很多年以后,比三體還先進的高級生命出現,他們以更先進的二維化打擊手段毀滅太陽系,太陽系的一切物體都變?yōu)槎S平面然后消逝不見。而僅存的兩個人類乘坐唯一一艘曲率驅動飛船以光速逃離太陽系躲避二維化打擊,他們最終降落到一個新的星體,輾轉為人類文明保留了一顆火種……
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我的思緒還沒有回到地球,或者說擺脫了被地球束縛的軀殼,漂浮在宇宙之中注視著太陽系。它好比巨大的黑暗森林里的一個小小的部落,地球與她承載的生命永遠不知道方圓多少里之內還有什么。是友好的同類,還是吃人的野獸。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脆弱星系里的一顆脆弱星球,居然頑強地在危機四伏的宇宙中存在著,而這個年輕的星球“僅僅”存在了上億年。人類要借助怎樣的時空比例尺才能理解這個不可思議的宇宙?我們不是螻蟻是什么?壽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在人類存在的上萬年間,我會不會已經活過了好幾遍而我早已忘記,或者我還可能再活好幾遍,卻帶不去一片記憶的碎片?甚至,“我”是誰?今生能相遇相知相眷戀的人兒啊,我們都用完了所有的運氣。我平和不爭吵不糾纏,便是對這白駒過隙的生命的尊重。《三體》是部科幻小說,理論物理貫穿著故事情節(jié),讀完之后我對晦澀的理論物理產生了好感,從此理論物理不再脫離現實,它是拯救人類命運的科學,是最有可能解決哲學終極問題的科學,科學等級里段位最高的科學,從此我原諒謝耳朵對其他學科深深的鄙視。除此之外,我讀后的額外感受居然與佛教所倡導的教義出現吻合。也許等到人類有幸發(fā)展到巔峰:極致的科學和宗教將會重合,那重合的才能被稱之為真理。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篇4】
今天我讀了一部講地球叛軍的書,名字叫《三體》,文中主人公汪淼是一個納米教授,我對《三體》充滿了喜愛。
書中“古箏”行動讓我印象很深,作戰(zhàn)中心都在討論怎樣三體叛軍的船。大史說:用汪教授的納米細絲割斷船,大家都同意。他們把細絲都綁在柱上,船越來越近,最后被絲割成了兩半,首領伊文斯死了。作戰(zhàn)中心清理了地球的三體叛軍。
讀完《三體》我陷入了深思,在《三體》中一個個作戰(zhàn)人員都快崩潰了。汪淼極強的內心也被三體弄崩潰了,好在大史的開導和幫助下,汪淼又有了對生活的希望與信心,。他們互相幫助的行為讓我感動,互相關心的友誼讓我感動。
讀到大史與江淼的友情,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經歷的一件事,那一天,我不小心摔倒了,我的朋友扶起我,把我扶到臺階下坐下,又給我水喝,我心里萬分感激、我想我們的友情和大史與汪淼的友情是一樣的,都是比山還要重許多的友情。
是的《三體》這本書就是這樣集善惡分明的人群,有感情的人們、偉大的想像和科幼元素于一身的偉大著作。
看完三體的讀書心得【篇5】
最近,劉慈欣的一部劃時代科幻小說《三體》深深的吸引了我。從小就喜歡打破常規(guī)、天馬行空、飛揚思緒的我,對科幻小說有著近乎癡迷的渴求,從《海底兩萬里》,到《哈利波特》,再到燒腦神作《星際迷航》,都顯得奧妙無窮!八十八萬字的《三體》更是有著探索宇宙魅力的神奇力量,刷新了我對中國科幻小說的認知。
《三體》這個三部曲小說,從第一部《地球往事》,情節(jié)就漸入佳境,第二部《黑暗森林》更是全書的高潮部分,《死神永生》讓我全面觀看到了更大更全面的宇宙,看到了文明的碰撞與激發(fā)。
其次是關于面壁計劃、階梯計劃、黑暗森林威懾、黒域計劃等等地球人類保護自己采取的措施,看似不經甚至是荒誕,細想又是那么符合科學邏輯,甚至是很巧妙,讓人看后拍案叫絕。
這本小說內容龐雜,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劉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所以其內容帶有很多科學上的名詞,盡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寫細膩生動,文筆流暢,并沒有給我?guī)砝斫馍系睦щy,相反,我認為就是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促使我發(fā)揮想象力去理解這部作品。外界評價該作者時稱:“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蔽蚁脒@再貼切不過。
在我們身處的這顆蔚藍色星球之上,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出了種種的“奇跡”,這無疑也是使我們感到自豪的事情,而《三體》卻給了我們另一個視角,將人類從通常的食物鏈頂端的強者下放到被征服者的視角去去思考,其結果引人深思。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畢竟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