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
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篇1)
親子共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為配合學校組織的這項課外作業(yè),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與兒子共同讀完了一本《快樂男孩的故事》兒童文學作品,感觸很深。
剛開始,小孩對讀書很不感興趣。因為有很多字詞都不認識,盡管有拼音注釋,但對于拼音都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讀書實在是很困難。起初不得不邊教拼音邊讀書,前幾個故事基本是由我讀完的。但慢慢的兒子對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產(chǎn)生興趣,書中故事講述什么事善良,什么是無私,什么是堅強,什么是智慧,書中語言通俗優(yōu)美,內(nèi)容簡潔洗練,插畫鮮亮生動。通過觀看書中的插圖,兒子開始詢問這個圖是什么意思,那個圖的人物又在做什么等問題。
漸漸地兒子對讀書產(chǎn)生了一點興趣。對我印象很深的是讀完《曹沖稱象》這個故事后,他開始嘗試著自己讀書。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開始邊讀拼音邊認字,但一個故事讀下來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且不知道故事講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得不在讀一遍,講述故事的內(nèi)容給兒子聽,通過講述故事內(nèi)容來吸引兒子對讀書的興趣。
慢慢地經(jīng)過鍛煉,兒子對拼音和生字也認識得越來越多,讀書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但學到了新的生字,對拼音有所掌握,大致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同時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個樂于助人,團結(jié)同學,尊敬師長的孩子。
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fā)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領(lǐng)悟,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是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guān)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臺。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篇2)
除了教材以外,我很少同小孩一起看課外書,因為我們平常給小孩買書針對他的年齡層都買些帶拼音的書或者買些他喜歡的卡通書讓他自己看;要不就買些益智故事書由他媽媽在睡前讀給他聽,然后聽完回答些問題。
這樣堅持轉(zhuǎn)眼快三年了,小孩也上小學一年級了。今年春節(jié)我閑來無事就讓他拿來些沒拼音的課外書同我一起看。本來我是想看看他識字的能力,沒想到大約1000字左右的文章他居然能夠讀下來,大約有20來個比較生僻的字詞不認識,也有幾個字讀半邊,還有幾句讀出了整句的意思但漏掉了一個字,讀后,我們隨興聊起故事的內(nèi)容,一起談論故事里的某個情節(jié)。他能告訴我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雖然表述和理解不完全正確。
但這的確使我大吃一驚,在現(xiàn)代這個現(xiàn)代化的環(huán)境中,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閱讀能力。同時也給我們做家長的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在閱讀中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幫助他理解和感受書中的語言與人物形象;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并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啟發(fā)孩子主動思考,把文本語言轉(zhuǎn)化為吸收營養(yǎng)的過程。
現(xiàn)在的孩子,知識的接觸面廣,雖然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臟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們很難分辨出好壞,對于不認識的生僻的字詞他們用猜的,對于書中故事的理解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在這個對一切充滿好奇,興奮和求知欲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的年齡,我們做家長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閱讀。
在家庭中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讀書環(huán)境,營造讀書的氛圍,我們也要常常做讀書的榜樣。小孩是很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閱讀的那種大氛圍下,讀書的精神和氣質(zhì)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養(yǎng)成愛好閱讀的習慣。再加上在閱讀中認不到的生僻的字詞馬上可以得到解決,可以隨時糾正讀錯的字詞;在閱讀中適當?shù)募右砸龑Ш凸膭?,一起談論書中的情?jié),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并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啟發(fā)孩子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關(guān)心他所關(guān)注的事物,一起分享有趣的內(nèi)容,與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參與而使他讀書的興致更濃。讓孩子感覺,讀書就是一種像吃飯、玩耍一樣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硬性作業(yè)。
當然,陪孩子讀書不是象我寫得那么容易,關(guān)鍵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同時要有耐心,要想辦法讓孩子讀懂書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書我們也不想看何況是孩子。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篇3)
“快樂閱讀,和諧成長”親子共讀活動總結(jié)最近,我園開展了“親子共讀”的讀書活動,從總體上來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個孩子從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了更好得將這一活動開展下去,讓孩子們更多得從課外閱讀中受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現(xiàn)將本階段活動做一簡單小結(jié):
一、做好宣傳發(fā)動工作
為了讓家長認識到親子讀書活動的意義,積極地參與進來,首先我們給家長寄發(fā)了《親子共讀倡議書》,呼吁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主要內(nèi)容是:為孩子建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建立一個家庭圖書架,并適時添置一定數(shù)量的好書。每天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父母和孩子相互監(jiān)督讀書情況,用親子閱讀記錄卡記錄下來,使老師能比較清楚地了解道每位學生家庭的親子共讀情況。其次是推薦讀書內(nèi)容:《小豬唏哩呼?!?、《舒克和貝塔》、經(jīng)典背誦(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就有了保證。
二、班級建立讀書評比欄
為了“親子共讀”活動有實效性,扎扎實實地開展。班內(nèi)開展了讀書評比活動,這樣大大激發(fā)孩子們的讀書興趣,家長們也親自陪孩子讀書,若不陪、不“親子共讀”,孩子不愿意,盡而督促家長們也愛讀書了。活動開展下來,幾乎每個家庭都成了“書香型家庭”。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讀書之星,如:史堯慶、王煜欽、段明昊等。孩子們讀得認真,家長們讀得入神。一張張“親子共讀”卡片,真實地記錄了孩子和家長共讀的情況。
三、活動成果
雖然活動開展的時間不長,但學生已有了不少收獲,一些學生把《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比較熟練的背誦下來,為此,我們把《三字經(jīng)》編成了一個節(jié)目,以舞蹈、吟唱的形式詮釋出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另外,我們還通過剪報的形式把閱讀中新認識字的收集起來,既鞏固了認字,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親子共讀的過程,家長們也用鏡頭記錄下來一個個親子共讀的溫馨畫面,它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為孩子的成長留下了美好回憶。
“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讀書興趣,實現(xiàn)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與學習、閱讀與生活、閱讀與成長的融合。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篇4)
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以來,我與兒子一起閱讀《小布頭奇遇記》和《怪城奇遇記》,讀到高興時,看到兒子哈哈的大笑,聽著兒子接著讀!接著讀!的催促聲,心里感到很滿足,仔細想一想,與兒子一起閱讀,真的體會很多。
平時總是發(fā)現(xiàn)兒子學的太慢,如此簡單的東西卻總是理解不了,自己急的不得了,后來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才發(fā)現(xiàn)兒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暗暗的告訴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至少在陪兒子閱讀的我要有耐心,用兒子的思維體會兒子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收獲吧。
與兒子一起閱讀,通過一些小故事,讓他知道什么是對錯,讓他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健康全面的的生活學習世界觀。與兒子一起閱讀,不僅兒子高興,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雖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著書給兒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放松起來,感覺很溫馨。
在閱讀時,有時讀錯了他給我指出來,有時他也能給我講一些他聽到的小故事,問一些我回答不了的問題,才發(fā)現(xiàn)他比我小時厲害得多,發(fā)現(xiàn)互動學習的效果真的不錯,學得輕松,掌握得也快,有點兒羨慕他,要是我們小時候也這樣該多好。
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中,我和兒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陪伴兒子讀書的同時,和兒子一起讀書,一起在書中感覺故事的精彩,詞語的優(yōu)美,讓兒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傊谂c兒子一起閱讀過程,我的收獲真的很多很多。
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精選篇5)
1、根據(jù)情節(jié)改變表情
要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聲音表情”非常重要??梢圆捎寐曊{(diào)高低、聲音大小、聲色粗細,以及生氣或開心的腔調(diào)來表現(xiàn)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的變化。還可以適當模擬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手勢,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此外,朗讀的時候還要控制好速度,讓孩子有時間去理解和吸收。
2、適時地用口頭語解釋
給孩子讀書就是要讓他接觸豐富的書面語言,但是理解書面語言需要一定的過程,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用口頭語言或半書面語言來解釋,譬如“愚蠢的主意”,就是非常笨的主意,那不是一個好主意等。
并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意識地使用那些讀過的書面詞匯,以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書面語。朗讀后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歸納和總結(jié)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對孩子積累閱讀經(jīng)驗很有好處。
3、提前熟悉故事情節(jié)
上學時朗讀課文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再簡單的文字,第一次朗讀時在字音、斷句、重音和連貫性上都會出現(xiàn)錯誤。這些錯誤肯定會直接影響你的小聽眾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媽媽在說故事前應先通讀一遍,了解故事脈絡(luò)、角色特征、語言風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讀。
4、要充滿熱情地朗讀
要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父母首先要表現(xiàn)出樂在其中的狀態(tài)。這樣才會讓孩子通過模仿向你學習,并被你的情緒所感染。相對邏輯語詞記憶、形象記憶和運動記憶而言,這種情緒記憶對孩子來說更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的熱情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5、用手指點畫頁內(nèi)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話書包括三條線索:文字講述線索、圖畫講述線索和文字和圖畫共同講述線索。因此,認真觀察圖畫能夠幫助孩子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并且培養(yǎng)他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對圖畫符號的領(lǐng)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讀時,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點,更能幫助孩子理解圖和文的互補和互動,并關(guān)注其中別具匠心的小細節(jié)。
很多父母都沒有過多的時間和孩子共度,那么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有位教育家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quán)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边@句話深刻地闡明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