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5篇
水滸傳的好漢們被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人人有功,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5篇,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篇1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是記錄宋江等人征戰(zhàn)的故事,更包含了作者對宋江愛國卻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惋惜,對宋朝無能的惋惜,同時也記載下了古人生活的場景,細致入微,讓人從中體悟到治人、治事、治國的道理。
《水滸傳》的主人公是宋江。主要記敘宋江、盧俊義、吳用等人幾經(jīng)周轉(zhuǎn)被朝廷招安,為朝廷四處征戰(zhàn)最后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故事。在兄弟之間的熱血之中包含著忠誠的愛國之心。在《水滸傳》的所有人物當中,宋江是最令我欽佩的。宋江為官清廉,一開始,在他擔任的官位上,他做出了很好的成績,造福百姓,并且沒有一點大官人的架子,且他對國家極為忠誠,最后他被迫逼上梁山是因為被迫殺害閻婆惜,但也是因為這份過度的忠誠,讓他即使明白是小人給自己下毒,仍然接受事實,為《水滸傳》添加了悲壯的一筆。
在宋江身上令我感觸最深的情節(jié)莫過于遼國國王派人勸宋江降時,宋江假降的情節(jié)。在宋江假降之后,吳用對他說:“勸降的人說的是對的,像我們這樣的人,繼續(xù)留在宋朝結果無非兩個:賜死或者流放,朝中的奸臣不可能容得下我們,倒不如投降遼國算了,逍遙自在豈不好嗎?”宋江的回話大致可以這樣翻譯:“我身為大宋的臣,死為大宋的魂,宋朝可以負我,我絕不負宋朝?!闭f完,他竟默默流淚,明知前方就是忠誠的懸崖,他卻仍然要跳進去,這份對國家的赤誠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水滸傳》中除了宋江,剩余的英雄也是五花八門,有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好殺卻孝順的黑旋風李逵,生性灑脫的花和尚魯智深……其實,在《水滸傳》中我認為刻畫最成功的非魯智深莫屬,這里的成功不是家財萬貫,也不是封妻蔭子,而是隨心所欲的活著。早期的魯智深是一個小官,卻最愛行俠仗義,曾經(jīng)拳打鎮(zhèn)關西,即使后來出家寺廟也無視寺規(guī),經(jīng)常下山喝酒,還打同寺的僧人。甚至再后來成為梁山泊的步兵頭領后也常請戰(zhàn),可以說是不怕任何人。表面上看魯智深是魯莽,但你仔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他做事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正氣率真。這才是大智若愚的表現(xiàn)!魯智深最后也是“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在海邊聽著潮聲而死,多么浪漫呀!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活得那么灑脫。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篇2
巾幗英雄不勝枚舉,誰言女子不如男。
縱觀古代,女性似乎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就連史書也將亂世的出現(xiàn)歸結于美人身上。正是:只言禍水傾國傾城,不言紅顏既悲既愁。女性地位低下,柔弱成為女人的代名詞。然而,時至今日,巾幗英雄如潮涌現(xiàn),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弱水三千亦能覆舟”。這個寒假,我迷上了《水滸傳》,獨對書中“一丈青”扈三娘深有感觸。
曾幾何時,有一位少女在扈家莊舞著兩口日月雙刀,明艷張揚。柳絮紛飛的季節(jié),一頭波浪般的秀發(fā)隨風飛舞,水潤的杏眼卻滲著冷意。她瓊鼻挺秀,櫻唇吐氣如蘭,香腮微暈,肌膚如霜似雪。那纖細的手臂在風中舞著,竟讓人覺得她如瑤臺上翩翩起舞的天仙,手上的刀是織女精制的絲綢。要問這位佳人是誰,莊上的人總會反問:“‘一丈青’你都不認識?”
柔弱翩躚,美麗動人,就是“一丈青”嗎?僅此而已?
一夜景變,梁山來勢洶洶,即將攻打祝家莊。扈三娘與祝家莊的祝彪訂了親,于是她不施粉黛,騎上駿馬便去援助。她的身段輕盈,宛如驚飛的春燕;她的駿馬驕馳在大道上,似游龍一般。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守衛(wèi)自己的家鄉(xiāng),保護自己的家人。如海棠花的她斜踏鳳鞋寶鐙,披上紅紗,系著繡帶,與梁山好漢斗智斗勇,舞著的刀如風飄玉屑,雪撒瓊花。
原來,心系家國、英風凜凜、驍勇善戰(zhàn)的,才是巾幗扈三娘!
后來,她成為了宋太公的義女,在山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在月圓花好時,她總會一個人望著那盈盈如水的月,思念她的家鄉(xiāng)和親人。被那個矮小但體貼、仗義的王英觸動后,學會了釋懷,跟著梁山的好漢到處伸張正義。
宋江招安,她便開始了南征北戰(zhàn)。她滿懷熱血,為了國家奮勇斬敵,屢建奇功。她颯爽的英姿盡顯,難辨雄雌。最后王英被刺,她為了救他被鄭彪用一塊鍍金銅磚打中面門而掉落馬下,芳魂消逝。
“可憐能戰(zhàn)佳人,到此一場春夢?!币淮讶?,一代巾幗英雄,那颯爽風姿連男兒也自愧不如。她美得歲月黯然神傷,烈得甘酒悲戚悵惘。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場夢,并未停止,扈三娘仍給我們留下了一抹余香,縈繞不散。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篇3
《水滸傳》是一部十分經(jīng)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吹竭@本書我就想起了劉歡的好漢歌。梁山好漢他們個個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這本書中以超多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說中智取生晨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等一系列故事情節(jié)都描述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在《水滸傳》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稱為“及時雨宋江”,是鄆城縣的一個小官史,為人好義疏財,并且十分孝順父親。因為他樂于幫忙窮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們,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萬分危急的時候,梁山伯的英雄趕來劫法場,把他救上山去。之后,宋江當了他們的首領,大破高太尉所率領的軍隊。
《水滸傳》充滿了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說透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nóng)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xiàn)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shù)?、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好處。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群禍國殃民的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于社會的揭露,是隨著長篇小說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xiàn)。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說,它標志著古代通俗小說語言藝術的成熟?!端疂G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xiàn)力,充滿生活氣息。
無論寫人敘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夸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水滸傳》是運用日??谡Z到達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范。
《水滸傳》不僅僅是農(nóng)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范。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了彪炳文學史冊!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篇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一次美妙的心靈之旅;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在談話。最近我們學習了我國古典名著中節(jié)選的四篇文章,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們拜讀了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水滸傳》。
《水滸傳》是由明朝施耐庵創(chuàng)作而成,又名《忠義水滸傳》、《江湖豪客傳》,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軍的故事,共一百二十回,成功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行俠仗義的綠林好漢的形象。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粗心莽撞而又行俠仗義的黑旋風李逵,一身正氣而又極其愚忠的急時雨宋江,聰明機智而又忠心耿耿的智多星吳用,講義氣并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九紋龍史進,粗中有細、力拔山河的花和尚魯智深。也認識了卑鄙無恥、禍國誤民的高俅,心狠手辣、無惡不作的黃文木彬。
給我印象最深是一個江湖上人稱“九紋龍”的史進,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文中描寫了他在危難之際,為了讓朱武、陳達、楊春不落入官府之手,為了保全兄弟性命,“義”字當頭,毅然拋家棄子,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放棄自己安逸平穩(wěn)的生活,最后落草為寇,逼上梁山。他們這種兄弟義氣情誼,在我們身上很難找到。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快要斷的獨木橋前,狐貍、狼、熊想過橋,但它們擔心掉進河里,狐貍和狼很狡猾,讓老實巴交的熊先走,結果熊走上去后獨木橋果然斷了,面對好朋友熊掉入河的現(xiàn)實,它們不是第一時間跳入河中救熊,而是在那爭論誰去救熊,而在這同時熊通過自己的拼命掙扎爬上了岸。
與史進相比,狐貍和狼這種朋友我們能交嗎?它們把危險的事情讓朋友去做,而且在朋友遇到困難時,又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跟史、朱、陳、楊四人相比,真讓人汗顏。
《水滸傳》教給我許多人生啟迪和做人的道理。當然,我感覺史進的“義”還是一種狹義的義,作為新一代,我們既要延續(xù)炎黃子孫的大義精神,更要一切行動以法律為準繩,只有符合法律的“義”才是我們新時代應該發(fā)揚并堅守的“義”。
常見的學生水滸傳讀后感篇5
在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間中,一個棕色古樸的書架傲然立于墻角,上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古今中外名著,但在它們之中,我最愛的還是翻看了無數(shù)遍的《水滸傳》。
從書架上再次拿出那本有點褶皺的《水滸傳》再次領略一番書中那群梁山好漢的風采。書中描繪了在一個佞臣當?shù)溃傩诊柺軌赫サ谋尘跋拢?08位好漢不堪欺壓,聚義水泊梁山,此后,眾好漢帶領手下,圍剿其他勢力,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但起義軍隊伍的逐漸壯大引起了朝廷重視并且受朝廷圍剿,但是困剿失敗,朝廷于是又想法子招安,但奈何朝廷奸臣當?shù)?,好漢頭領宋江在起義事業(yè)的巔峰時期選擇了妥協(xié)、招安,最后服毒自盡,李逵、花榮等也隨宋江而去。
在這本書中有一個人物形象最令我癡迷,那就是統(tǒng)領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在一開始林沖是一個血氣方剛、頂天立地的君子,一心報國卻遭到奸臣高衙內(nèi)的百般陷害。他本可就此辭官離去,但滿腹經(jīng)綸,身懷絕技的他不甘心,最終誤入白虎堂,身敗名裂,幸得師弟魯智深相救,才保全一命。而我最喜歡的便是火燒草料場的那一章,每當看到林沖用銀槍洞穿仇人陸虞候那一刻,我都重重地舒一口氣,仿佛只有這樣在我心中林沖所遇的不公,所受的委屈才能夠隨著這口抒發(fā)出來。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執(zhí)念,很多人都是依靠著這道執(zhí)念才努力地活著。試想一下,連林沖這樣一心為國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場,被逼上梁山,那其他的忠義之士又怎能自如地生活在那黑暗的世界中?
有許多人都說《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最終都落得一個凄慘的下場但是我并不這么認為,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像他們這般灑脫地活著呢?眾兄弟做事只講一個“義”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知當今朝廷黑暗,卻還是拿出了以卵擊石的勇氣,只為堂堂正正地活著。從五湖四海而來,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見弟情誼。這才是真正的兄弟,不顧生死,永不拋棄“忠”和“義”,兄弟的真諦盡在于此,溢于言表。
每當我拿起一本名著,里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故事情節(jié)令我深陷其中;里面巧奪天工的絕句令我流連忘返,還有那縱情山河萬里,肆意九州五岳的傲世情懷令我內(nèi)心激昂。雖一路風雨,但有名著與我相伴,我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