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是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nèi)容,然后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評價,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1
讀書好啊!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美國馬克·吐溫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是美國的小說家,一生著作頗豐。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對利弊時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其創(chuàng)作將現(xiàn)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和諧的統(tǒng)一。他的作品對后來的美國文學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吐溫是美麗文學的一大里程碑。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了小男孩湯姆索亞厭惡家里和學校中那枯燥無味的生活環(huán)境,向往與追求綠林好漢的冒險生活。這部小說滿足了男孩們對于名望、英雄主義、金銀財富和奉承的最深的愿望,生動地再現(xiàn)了南北戰(zhàn)爭前的一個美國邊疆小鎮(zhèn)的生活景象,即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又可以使人的懷舊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其所描寫的湯姆和其他孩子們行為和心理活動具有普遍的意義,能夠激發(fā)許多人的興趣。
我感到“只要有勇氣,什么事都可以做成”!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2
安妮是繼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馬克吐溫這樣評論道,看到剛才的一段話,相信你已經(jīng)知道我讀的是哪本書的書名了了吧,沒錯,就是《綠山墻的安妮》。
《綠山墻的安妮》作者名叫蒙哥馬利,由于她自小生活在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蘋果園農(nóng)舍里,她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了對大自然的眾生的熱愛之情,這從她的作品中帶有很強詩情畫意句子里字里行間可以體現(xiàn)出來。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部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也是一部讓家長老師和孩子們都能從中獲得感悟心靈的一本讀物,蒙哥馬利以流暢幽默的筆觸,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主人公安妮的動人故事。安妮自小就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馬修兄妹領養(yǎng),但她自小個性鮮明,富于幻想,而自尊自強,憑借自己刻苦勤奮,不但得到了馬修兄妹的喜愛,也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敬重的同學們之間友誼。
《綠山墻的安妮》教會了我許多的道理,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第二十一章,文章結尾處寫到:誰都可能做錯事,這只不過是一次有趣的錯誤。是的,錯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如果你犯了錯改正就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呀。
《綠山墻的安妮》是被譽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長故事,教會了我很多的道理,是一本優(yōu)秀的值得去讀的一本書。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3
我從小以書為伴,以書為友,自然讀了不少好書:有伴我成長的童話;有讓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學名著;還有令我知識豐富的科普讀物總之我博覽群書,讀過的書數(shù)不勝數(shù),但我最愛的還是史書《資治通鑒》。我從小與眾不同,喜歡別人眼中所謂枯燥的歷史。自從一次在書店里獨具慧眼的挑中了《資治通鑒》后就愛不釋手。自己時常沉醉于書中,看得廢寢忘食也是常事。《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北宋宋神宗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
主要講敘了三強分晉到五代十國的滄桑歷史,其中的改朝換代,人文風云令我感慨萬分。
書中的人物不少,其中令我敬佩的人也不少。蜀國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一手締造了蜀國;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文韜武略,使封建王朝達到鼎盛;女皇武則天,有治國之才,用人之術,可謂巾幗不讓須眉,還有完璧歸趙的藺相如,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張良。令我敬佩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更重要的是我應該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來充實自身,將來才能像他們一樣有一番大作為!
人無完人,金無赤金,歷代雖有雄才大略之人,但臭名昭著之人也不計其數(shù)。秦始皇雖有統(tǒng)一六國的蓋世功勛,但其兇狠殘暴也是婦孺皆知的,他焚書坑儒,荒_無度,建造無比豪華的阿房宮,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有隋煬帝楊廣他心機頗深,虛偽做作,又荒_暴虐,使得原本的繁榮盛世變得民不聊生。請君入甕的來俊臣,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他們遺臭萬年,為世人所唾罵。我更應該牢記前車之鑒。資治通鑒的本意也是如此。
這本《資治通鑒》令我受益匪淺,它使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做事。我讀它不僅豐富了知識更讓自己終身謹記前人之事。記住小人的下場,學習圣天的品質(zhì),奮發(fā)向上,報效祖國,報效人民。
歷史是輝煌的,這茫茫史海,讓我暢游其中。毛__的《沁園春》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看來我們偉大的毛__也認為,只要我們綜合歷那些所謂的英雄的優(yōu)點,真英雄還在現(xiàn)代。在如今的康泰盛世中我們更應該汲取前人的優(yōu)點,牢記前人的過失,奮發(fā)向上,成為一個真英雄!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4
書,是我們的好伙伴。最近,我讀了許多書,在這些書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講的是在風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著四個好朋友——憨厚的鼴鼠、機靈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和老成持重的獾。他們每天游山玩水,享盡大自然的恩惠。財大氣粗的蟾蜍迷上了開汽車,車禍不斷。朋友們?yōu)榱俗屗辉俪撩杂谄?,就把他關在自己的房子里。誰知,蟾蜍竟然逃走了。自由了的蟾蜍偷了一輛汽車,結果被捕入獄,他的莊園也被野林里的黃鼠狼等侵占了。在監(jiān)獄,他得到了獄卒女兒的幫助,化妝成洗衣婆逃了出來,奇跡般地回到了河鼠的家,最后,在三個朋友的幫助下,奪回了莊園,改邪歸正。
這本書講的是關于朋友的事情,由此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朋友的話只要對自己有益,就要多聽一聽。看看蟾蜍吧!他一味孤行,不聽勸告,朋友們把他關起來,他還逃出去,最后被抓進了監(jiān)獄、失去了莊園,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古人說“開卷有益”。讀書,不僅讓我體會到書中的樂趣、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我一路前行。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5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yōu)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fā)垂髫考到白發(fā)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那么稱封建科舉制度為害人的制度也不為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diào)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斗?!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轉(zhuǎn)化為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yǎng),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zhuǎn)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yǎng)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惡人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小學老師讀名著讀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