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
推薦文章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如今“天宮課堂”將進行第二次太空授課。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
天宮課堂的講解,讓我驚嘆太空的神奇,生動精彩的內(nèi)容,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轉(zhuǎn)身,乒乓球放進水杯里會不會浮起來,水球中放入泡騰片會是什么結(jié)果。
這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了我,雖然其中的奧秘我還不懂,但是科學的種子已經(jīng)深深埋入我的心里,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穿上企鵝服,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向我們國家的航天員致敬!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2
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xié)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shù)孩子心里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天宮課堂”第一課。
在“天宮課堂”里,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zhuǎn)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么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于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通過水球呈現(xiàn)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xiàn)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xiàn)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發(fā)出贊嘆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向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后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天宮課堂”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愿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3
今天可真幸運,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充滿奧秘的《天宮課堂》。叔叔阿姨們用太空講課的方式,傳授了我們很多的科學知識,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太空家園,原來遙不可及的太空能變得觸手可及!書中的那些太空奧秘的知識在航天員叔叔阿姨的操作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無法想象科技原來是那么神奇的一個東西!瞧,在地面會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可是當它來到了太空中,只要輕輕一碰,就乖乖地沉在水底!
同學們歡呼著,大叫著,直呼不可思議!此時此刻,我下定決心,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努力去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探索更多的奧秘!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4
登陸太空,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夢,我們實現(xiàn)了。
太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上。每一次跨越都經(jīng)歷了航天人無數(shù)次的計算和檢測,以確保萬無一失,中國航天技術(shù)師借鑒前人的技術(shù),而且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的太空站將成為世界科學發(fā)展進步的平臺,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航天現(xiàn)有八大系統(tǒng),航天員系統(tǒng),空間應(yīng)用系統(tǒng),載人飛船系統(tǒng),運載火箭系統(tǒng),發(fā)射場系統(tǒng),監(jiān)控通訊系統(tǒng),著落機系統(tǒng),空間實驗系統(tǒng)以神七號,公一號為起點的中國空間站建設(shè),中國的科技研究帶來了更大的舞臺。
今天,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首次授課,聽著她的講解,我感到有多少科學知識是我們不知道的?在地球上,水滴難以形成水膜,而在太空上,水滴因為失去了重力,就形成了水膜。同樣是陀螺旋轉(zhuǎn),一個不停的轉(zhuǎn),在太空中能做出不同的動作,實在是太神奇了……
探索、揭露太空的奧秘,作為祖國未來的脊梁,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5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13號的課程,各個地區(qū)的人都在觀看,有北京,濟南,山東等地方。神舟13號創(chuàng)造了許多個第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水膜因為沒有地球重力,水能飄在空中,用水沖一下又變成一個圓圓的水球。最有趣的是宇航員在里面滴幾滴色素,從水球里面放一個橘子形的泡騰片。不一會兒就像吃了好多好多氣泡。不一會兒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以前跟乒乓球那么大,現(xiàn)在都有手掌那么大了。
葉光富叔叔給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轉(zhuǎn)身。他首先嘗試了直接轉(zhuǎn)身,可是轉(zhuǎn)著轉(zhuǎn)著他就飄起來了。然后他深呼吸一口氣,他選擇了深呼吸這個轉(zhuǎn)身,結(jié)果他只是跳了起來,沒有轉(zhuǎn)身。他給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轉(zhuǎn)身。第1種就是借助工具轉(zhuǎn)身。第2種就是把雙手伸開。等轉(zhuǎn)身完后再把雙手伸回來。第3種是將右手旋轉(zhuǎn)就可以轉(zhuǎn)身了。
這個實驗太神奇了,向所有宇航員致敬。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即為信仰。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6
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太空級”教師授課,體驗了真正的零延時空中課堂!這份震撼的全球?qū)W習資料,獨特的天地互動式授課讓我們感受了和陸地上不同的科學課堂。當天籟之音從空間站實驗艙里傳回地面大課堂,所有人凝神屏息、目不轉(zhuǎn)睛,時不時傳來陣陣驚嘆,作為孩子們的科學老師,我知道這些率真的眼神中充滿著好奇、震撼與驕傲,我想這就是中國科技的力量,是孩子們對科學最天然的興趣,是我們對中國科技的民族自信心。我相信,今日的航天種子已播撒成功,未來的璀璨星辰,中國航天少年將接力遠航!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7
陀螺在空中飄浮著旋轉(zhuǎn)、心肌細胞不斷地跳動、藍色水球翻涌著氣泡……今天,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為我們地球上的觀眾們帶來了一節(jié)精彩的天宮課程,神奇的科學實驗展現(xiàn)著太空中種種不同于地球的現(xiàn)象。極具直觀性、生動性、啟發(fā)性的授課,引來陣陣驚嘆和掌聲,點燃了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大開眼界的同時,學生也體會到航天員老師和他們背后的科研人員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在今后的科學課中,我將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索,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8
今天再一次和孩子們觀看了一節(jié)特殊的“太空科學課”。學生驚嘆于太空實驗的神情,引發(fā)我的思考,科學課上的實驗雖然做不到像太空實驗一樣的神奇,但我們應(yīng)該設(shè)計多樣化、直觀性的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的興趣。同時作為科技輔導員的我也意識到,要以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的青少年為己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9
王亞平老師曾說:“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觸摸的到?!彼侵袊讉€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當年看了楊利偉進入太空的報道,激發(fā)了她探索太空的夢想。此后她揮汗如雨,朝著目標全力奔跑,在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中,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夢想,并且已兩度進入太空,成為中國航天的耀眼明星。王亞平這位“太空老師”以自身的經(jīng)歷,點燃了我的夢想。如今,我要把航天員們作為自己的榜樣,腳踏實地地付出努力,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潛能與活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一份力量。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0
今天,我們?nèi)熒鷳阎拥男那橛^看了“天宮課堂”,收獲滿滿。這是繼神舟十號太空授課之后的第二次空中課堂,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強大。從東方紅一號第一顆中國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到現(xiàn)在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wù)的實施,都是國家科技發(fā)展的良好印記。今天的中國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佼佼者,發(fā)展迅速,我為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1
在王亞平老師的說明下我們知道了對于我們來說比較神秘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哇,真的和我們的家里一樣,裝備齊全,有冰箱,微波爐等各種廚房設(shè)備。
好玩的是我們地球上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在太空卻與眾不同了,比如說我們在地球上喝水,只需在杯中倒水,到嘴邊喝幾口便成了,可是,在太空中宇航員喝水必需使用專用的袋子,要么就把水倒出來,大張著嘴接,因為在無重力的情況下水是會往上流的。再比如,在地球上睡覺,躺在床上,兩眼一閉就可以呼呼大睡,但是在太空中,宇航員只能用睡袋來入眠,不然會到處亂飛。
那我們再想想,我們的宇航員平時在艙內(nèi)是如何行走的呢?原來,在艙內(nèi),四周都裝滿了手把,用于宇航員走路的時候,用手去握住并慢慢移動,一步一個手把移動。
最后我想問同學們幾個問題:人在太空最多可以住多久?人在太空難受嗎?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2
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天,因為老師和我們一起觀看了天宮課堂。
通過觀看天宮課堂我知道了,為什么三位航天員的臉看上去胖胖的,因為失重環(huán)境會導致他(她)們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會上涌,所以他(她)們的臉看起來胖胖的。
王亞平老師做了好幾個小實驗,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一項實驗就是“泡騰片實驗”,王亞平老師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里面,泡騰片在水球里面不斷的冒泡,產(chǎn)生了許多歡樂的小氣泡。水球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歡樂氣泡的氣泡球,而且伴隨著氣泡的產(chǎn)生還有陣陣的香氣。哇!真是太神奇了。這個實驗把同學們看的目瞪口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我不禁在心里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我也特別想去天宮親自做一下這個實驗。
雖然現(xiàn)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教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3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fā)布消息,為發(fā)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xiàn)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qū)嶒灹?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huán),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fā)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xiàn)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