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
打開《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這是一本給父母和孩子之間洗腦的普通家庭教育書籍。然而在我看了這整本書的插圖和附帶的文字之后,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希望能幫助到您。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
不止一次的品讀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每次翻開這本書時總感覺到里面每一個字都是那么的溫柔,充滿著濃濃的母愛,細細品讀仿佛能看到一灣潺潺溪流從一個母親的心里流出來,即便是已經(jīng)身為人母的我,也會為龍應臺的兩個孩子感到幸運,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愛的母親。
這本書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滿枯黃樹葉的路上,一個孩子正在低著頭,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似乎在尋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們研究著身邊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見的路邊風景。而在當今這個處處高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強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更優(yōu)秀,更強大,更乖巧……卻忘記了,孩子的一切進步都是有時間規(guī)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記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選擇一張這樣的圖片作為封面,我想這應該是在提醒我們應該給孩子們預留一個屬于他們思索的時間和空間吧。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當我僅僅讀完卷首語,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所深深震撼。龍應臺愿意用一輩子的時間等一個五歲的孩子扎好一個蝴蝶結(jié)。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哪怕是用一天的時間去等待孩子堆好他最喜歡的沙堡?當孩子有興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們還去中途干擾或自作聰明的指導,會不會阻礙他們對事物的原本認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泯滅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呢?一個又一個疑問,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龍應臺是對的,此時的我們,面對孩子的“執(zhí)著”,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們畫蛇添足的指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學會耐心等待,才能讓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
書中的每個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無一例外的沒有跌宕的情節(jié),沒有峰回路轉(zhuǎn)的曲折,但卻無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讀者的心。當龍應臺接到超市電話,說鄰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時,現(xiàn)實中的我們能和書上所寫的一樣處理這件事情嗎?能原諒孩子嗎?當日記《一只老鼠》中的情節(jié)在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時,我們也能和龍應臺一樣在知道孩子的訴求時與孩子平等對話嗎?印象最深的是《觸電的小?!?,現(xiàn)實中的我們也能苦口婆心的對孩子說教嗎?也許更多的是嚴厲的指責,換來的卻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殘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原來看到這段話比較有共鳴,得知作者是龍應臺,后經(jīng)同事介紹特買來她的《孩子你慢慢來》仔細閱讀。
書的封面是一張安安踩在落葉的照片,書中也不時會有安安的照片做插圖,配上龍先生的文字,一個可愛率真又有點調(diào)皮的小男孩躍然眼前。我們甚至可以聞到他衣服上因為踢球而沾染的汗水和泥土的氣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有時溫柔似水,有時因孩子的調(diào)皮而生氣抓狂的媽媽。
從媽媽的角度看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一起成長。真正的尊重就要允許他說“不”,允許不完美。當龍應臺要求安安把字再重新抄寫一遍時,安安理直氣壯地回答:“為什么?為什么我要再多寫一遍,你總是要我寫得好,寫得漂亮,我只是一個小孩,我沒辦法寫得像你那么好。”對啊,孩子有權(quán)利說不,有時候,缺憾也是一種美麗!
后來自己當了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是個神奇的生物,我是那么愛他,他的手像含笑的花苞,我把他的手端放在我的掌心,然后親吻那肥肥短短的手指,我著迷似的想吻他,幫他穿小衣服時,幫他換尿布時,為他洗澡時,他張開雙手求抱抱時,摟著我的脖子依偎在我懷里時。但新手媽媽的我也曾因孩子的故意摔玩具不坐嬰兒車晚上不睡覺而抓狂,也曾因孩子生病而著急落淚。但所有都不能改變一個孩子在母親心中的地位?,F(xiàn)在我最幸福的時光就是看著孩子在地上爬來爬去,用雙手探索他感興趣的世界,有他可以碰觸的地方,也有他不應該碰觸的地方。當他去觸摸危險時,我從來是溫柔耐心的去教他,但不禁止他的爬、他的嘗試、他的探索。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的那樣幼小缺只有一次。
作為老師,我們學生的少年時光也只有一次,他們也是媽媽的寶貝,也需要去在學習中去慢慢探索。當我們的學生犯了錯,特別是屢次犯錯,我們總是那么生氣,甚至覺得這些學生深惡痛絕。我們應該靜靜等待一個孩子的成長,用欣賞的眼光,寬容的心靜靜等待。教四個班,100多個孩子,他們有100多種語言,100多種可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并不完美,也會犯錯,也會淘氣,但我學著不急于控制和糾正他們,允許孩子從錯誤中慢慢學習,給他們成長的時間。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而是萬米長跑,無所謂“輸不輸在起跑線上”,只要不讓孩子“累倒在起跑線上”,保存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就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動力。
教育是一項工程,亦是一種藝術。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耐心讓我們的學生快樂起來,成績提高上來,讓自己內(nèi)心有一種學生問候與念及的滿足感,讓自己有一種學生功成名就的自豪與欣喜?,F(xiàn)在我能理解彭維維老師在青年班畢業(yè)時談到學生談到孩子時雙眼包含的淚水,一切都時因為我變成了一個母親老師,我愿意用一顆包容的心去等等我們的可愛的孩子,孩子你們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jié):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算是一個沉重的開頭。
婆婆對孩子的呵斥,也許只是一種對客人的尊重,而作者對孩子的耐心等待,讓我看到了一種對孩子的尊重。“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jié):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
作者對孩子打蝴蝶結(jié)時細膩的描寫,我仿佛真的看到一個孩子正在耐心地用草繩編蝴蝶結(jié),由于還是個五歲的孩子,手眼并不是特別的協(xié)調(diào),因此,總是穿不進洞里,但是他沒有著急,仍然不緊不慢的做著,仿佛這個杰作能給他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這種屬于孩子的內(nèi)心的平靜,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嘆,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這本書里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zhì)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
可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對母親而言,對作為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作為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長輩之一,作為對孩子們的生活、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的我們,更應該對這句“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有深深的思考和認識。
這本書中,第二個故事提到了一個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被老師責罵,最后,帶著三個弟妹,在愛河邊跳了下去。看到這里,我的心狠狠的糾了一下。
其實,我一直沒有看懂這段文字被放在這里的目的,也許是想說,若是這位教師能給孩子一個“慢慢來”的機會;也許,是想讓教師也能和作為母親的一樣,關心孩子,耐心地對待孩子。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個孩子低著頭,默默地走在一片落滿枯黃樹葉的路上。他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看似一個在落葉中尋找寶藏的考古學家。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他們研究著身邊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路邊的風景,又比如,枯樹葉中的奧秘。
《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夾雜著許多母親與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它記載著一個個母親用愛澆灌著孩子,用耐心哺育著孩子的感人故事。邊上那些美麗的文字“孩子將我?guī)Щ厝祟惖脑计瘘c,在漠漠穹蒼和茫茫大地之間我正在親身參與那石破天驚的‘創(chuàng)世紀’……”,讓我深有感觸。
作為教師,正如孩子們的母親一般,熏陶著他們的審美,豐富著他們的學識與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但是,他們帶給我們的卻是孩童般的心靈,他們?yōu)槲覀冋故局@個社會各種的美好面。這難道不是一種天賜的恩惠嗎?
孩子們的世界,和我們成人是不一樣的,孩子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也有著屬于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尷尬,就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愿望出發(fā),應該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
其次,小孩子與生俱來,對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就會問一些奇怪或讓我們驚奇的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這種質(zhì)疑能力。
再者,孩子們的觀察力又有著他們獨到的一面,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觀察結(jié)果,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去觀察這個世界。
所以教師要做好這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談,不添加任何的主觀色彩。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
第一次粗略的讀完《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只記得序言中慘烈的體罰場面,安安在復雜的語言環(huán)境下學會了四國語言,以及安安媽媽耐心的陪伴安安成長為一個小學生,并跟蹤他放學。全都是碎片化的閱讀。
再次拿起這本書,序言中多次的對比描寫,讓人更深刻的理解了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花店的老婦人讓五歲的小子扎花束,罵他慢,但是小孫子的努力讓作者愿意慢慢地等待;而林老師的刻薄讓人發(fā)怵,她的嚴厲和體罰,逼得本就家庭困難的王愛蓮帶著三個弟妹跳進了愛河。老師不知道王愛蓮是個多么窮苦的孩子,連厚衣服和襪子都穿不起,連最起碼的吃穿都成問題,生命都無法保障,何談學習?《弟子規(guī)》中說:‘’有余力,則學文”,最基本的需要都無法滿足,更無法去學習。在那種嚴酷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充滿了恐懼,根本不會去主動學習,更不會熱愛學習,所以小時候的作者逃學了一個月,這是一個缺乏愛和寬容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要有花苞心態(tài),像作者一樣,愿意等待一個五歲的孩子去努力地打好一個蝴蝶結(jié),給他成長的時間和愛的空間。
書中的安安在愛和寬容中成長。八個月大的安安見到鳥,爸爸教他bird,九個月再次見到大公雞,安安就會自己說英語bird,九個月大,第一次開口說話,還是英文,真是奇跡。安安開口了,媽媽便開始當導游,給安安介紹一路的遇見,最后到達幼稚園,這讓我想起了我家大兒子小時候,我也喜歡抱著他走在大街上,不停地和他說話,汽車、太陽……見到什么就說什么,可是沒有安安媽媽那么用心,還加上優(yōu)美的修飾語,連詩也隨性而讀:"枯藤老樹昏鴉……"
媽媽用心的教育造就了一個愛讀書的小安安,不足兩歲卻固執(zhí)地要認識世界上的所有。有他一半高的書,是他探索世界的工具。安安對"龍"的理解也很深刻,不在乎是否真龍,而在乎龍的長度和顏色,安安還會用車來自創(chuàng)龍,"車水馬龍"就這樣順理成章。有了安安,媽媽做的飯是對孩子好的胡蘿卜和魚肉,一邊做飯,媽媽還要豎起耳朵聽著兒子玩玩具,連哼的歌曲也是小兒歌,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就成了媽媽的全世界!
為了聽懂小安安的話,幼稚園的老師蘇珊、爸爸、媽媽都在不斷地互相交流、學習,蘇珊學中文,媽媽學德語,爸爸學瑞語。“孩子是天心的驗證,美的極致。"安安不僅理解了黑人,還會見到哪國人就說哪國語言,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那在于父母的愛和寬容,見到一種東西,父母會用不同的語言來教安安認識,并且不厭其煩。所以每一回新的邂逅,安安都會問三遍,并記住三種甚至四種答案。
為了讓安安學到世上的美好,媽媽把暴力血腥的《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移到了書架的最高處,而《阿伊達的花》、《小豌豆的故事》、《小錫兵的愛情》、《三只小豬》成了小安安的最愛,好多書我連聽都沒聽過,卻成了安安比車子還要好的玩具,連上廁所都要堅持帶著書??磥聿蛔x書真的不行,連兩歲的小孩兒都沒法比。
"野心"一文中,若冰討厭狗,我也討厭狗,我家的老二并不討厭狗,卻對狗的毛過敏。安安爸爸拿故事哄小孩兒真是見效,《七只烏鴉》讓小安安哭聲一半就煞住。有了孩子,家里總是一片混亂,媽媽總是無比忙碌,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同作者當年一樣,36歲就成了有皺紋的黃臉婆,失去了好多理想,但同時也是幸福的,無數(shù)的忙碌,說不盡的快樂。我的小兒子和安安一樣兩歲左右,兒子也剛好在公交車站指著我的眼睛,說:"有果果,媽媽眼睛有果果。”近一段他也常說這句話,孩子的觀察力見長?兒子睡覺的間隙,我愿意再看一遍同我如此有緣的書,學習作者用書中故事教導兒子,耐心寬容地跟蹤兒子放學,而不責備他把15分鐘的回家路程走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鐘。一路的探險歷程,讓兒子的好奇心得以保留,雖然他只帶回了一塊十公斤重的廢鐵。
用愛和書籍滋養(yǎng)孩子,以足夠的耐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靜待花開!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000字
人生就像一條漫長的路,路上有可愛的小花,溫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荊棘,危險的猛虎,我們在路上磕磕絆絆的走著。有的人,走得壯烈,走得華麗;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無價值……
走在路上,回首遙望遠方,只見過去的點點滴滴,一一浮現(xiàn)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復雜,難以區(qū)分現(xiàn)實和虛幻,障礙處處難;孩子的路,是一條開滿誘惑孩子的豬籠草的稚嫩小路,但是,豬籠草會比美麗的花兒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書架角落中的一本書。我輕輕抹去灰塵,發(fā)現(xiàn)這本書叫做《孩子你慢慢來》,封面上是一張小男孩在枯葉上走路的圖片。“咦,是不是童話呢?哦,會不會是講教學經(jīng)驗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guī)е鴿M臉的問號翻開了書本……原來,這本書主要講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國人)媽媽(中國人)的種種事跡,還講到了他的弟弟——飛飛的出生給了他極大的“壓力”,因為他發(fā)現(xiàn),媽媽好像不喜歡他了;他為了試試新剪刀鋒不鋒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褲子,搞得弟弟像個小乞丐;安安在聽媽媽講水滸傳時,想到了打劫,便與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長故事。
書中曾說過一句話:“孩子本來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天下母親做女人的禮物。”那么,怎樣讓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長呢?記得,書里有一段寫了安安與昂弟在搶一輛小卡車,昂弟贏了,誓死捍衛(wèi)似得抱著小卡車,只見安安后退了兩步,媽媽剛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卻擺出一副舉槍的姿勢,嘴中發(fā)出“砰砰”的聲音,然后滿意地喊了聲:“死了!”媽媽卻覺得驚心動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殺人的動機是從哪兒來的。安安愛聽故事,媽媽當然就講故事嘍,講到《小紅帽》時,安安便知道了:獵人要用槍打死大灰狼了。從此以后,媽媽講故事之前,都會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沒有了。
記得我小時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經(jīng)歷。夏天來了,媽媽帶我去買西瓜吃。這時,我看到人們在選西瓜的時候,會用手敲一敲,聽聽聲音,再買。于是乎,我就認為買東西時都要拍拍它們,媽媽也沒在意。后來,媽媽帶我買鈴鼓,我選了一個紫色的,然后熟練地舉起右手,在上面拍了兩下,(耳朵是湊在上面的)誰知,震耳欲聾的響聲傳來,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來并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嗚嗚……”媽媽和服務員阿姨見了,簡直要抱著肚子笑開花了。
慢慢來吧,孩子!你慢點來!可是,如今是已經(jīng)做不到的了?,F(xiàn)在的孩子,一個學畫畫,一個學舞蹈,還有一個又學畫畫舞蹈,還學圍棋武術,如何慢慢來呢?!爸爸媽媽們一定說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嘛,多學一點又無妨??赡銈冇袥]有想過我們是否真正喜歡呢?爸爸媽媽,讓我們有一個像安安那樣慢慢來的機會,讓我們輕松一點兒,去尋找自己該走的路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