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遠大前程七年級讀書筆記
如果說誰能把眾多人物在一部毫不冗長的小說里連一個有機整體,當推狄更斯的《遠大前程》,他精妙的構思已在此部小說里達到極致。這是一部結合懸疑,愛情,哲理于一體的小說,打破了狄更斯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束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遠大前程七年級讀書筆記5篇,供大家參考。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1
都說狄更斯的作品,是英國每個孩子必讀的成長書,因此在假期里,我便選了這本書來充實自己。這部小說敘述了一個青年幻想追求虛幻和渺茫的“《遠大前程》”,最后幻想破滅的故事。小說生動地描寫了由于對金錢和上流社會生活的追求,原本天真善良的主人公匹普逐漸變得虛榮、忘恩負義,而“恩人”的出現(xiàn)使他不得不重新面對現(xiàn)實,在一系列的變故中,他最終回歸人性之美;在皮普從一個懷有淺薄熱望的男孩到成為一個真正有深度、有內涵的紳士的過程中,狄更斯深入地探索了人性的善惡變化。
我之所以格外喜歡這部書,首先是因為狄更斯的作品非常的貼近我們的生活,他不是故意虛構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和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來吸引讀者眼球,而是把樸實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作為自己取材的對象,又竭力從中挖掘其中的內涵,因此雖取材樸實,但讀來卻讓人感到回腸蕩氣,深受震撼。喜歡這部書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這本書的情節(jié)發(fā)展,在我看來,是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的。
我們都曾經歷過青春期,都曾做過一些虛無飄渺的遠大的夢想,可是,當夢想有一天真的照進現(xiàn)實,我們又該如何把握住自己呢,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就在于,他沒有像別的作品那樣說教意味濃厚,讓主人公一開始就把持得住自己,按照一個好孩子的標準發(fā)展下去,而且非?,F(xiàn)實的,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出現(xiàn)的自私、虛榮等等缺點如實的反映了出來,因此在讀這本書時,我們依稀像在照鏡子,他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自滿、虛榮是多么的面目可憎,從而時刻警醒著遠離這些缺點。其實這種教育力量,遠比枯燥的說教來得更有力、更有效。
我想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為自己定下將來的目標,并想在社會上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正如歌中所唱的:小小的天有著大大的夢想。而如何達成這些夢想呢?是靠一味的空想,還是靠他人的施舍,我認為,要想達到我們的目標,不管是大是小,成敗與否,其實都取決于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2
《遠大前程》這部經典小說很有魅力,既風趣幽默又寓意深刻,好看易讀而又令人感概良多,就如品了一杯好酒,歷久彌香,回味無窮。書名為遠大前程,實際卻是一場真實發(fā)生而又破滅的幻夢,是主人公皮普的一場華麗旅程,從霧氣彌漫、沼澤遍地的英國鄉(xiāng)村質樸生活到繁華都市倫敦的五色斑斕,最后回歸鄉(xiāng)村,這場幻夢卻讓皮普對生活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們讀者有了更多的感觸。
幻夢前,主要是講的社會環(huán)境加之人的意識的萌芽,特別是在那個年代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意識下,小皮普開始只是一個有些膽小、心思單純的孤兒,跟著經營鐵匠鋪性格暴躁的姐姐和心地善良的姐夫喬一起生活,認為自己的未來就是繼承姐夫的鐵匠事業(yè)。但自從親戚潘波趣帶他走進鎮(zhèn)上的孤僻富豪赫香薇小姐的那座莊園,并認識和他同齡的美麗養(yǎng)女艾思黛拉之后,特別是對艾思黛拉的愛意使得皮普的心境開始發(fā)生變化。而狄更斯對這變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語言、動作、心里等方面的描寫讓人回味無窮,比如書中寫道:我后來也曾不止一次地嘗到過一種滋味,覺得一時間仿佛天上落下一塊厚厚的帷幕,蓋沒了人生的一切樂趣和美妙的幻想,使我百無聊賴,只有渾渾噩噩耐著性子度日。記得后來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在星期天黃昏站在教堂公墓里,看夜幕降落,拿我自己的前程跟那一片寒風蕭瑟的沼地景色相比較,覺得兩者倒頗有些類似之處:一樣單調、一樣低下、一樣看不見出路、一樣是濃霧彌漫、大海茫茫。英國鄉(xiāng)村的那濃霧一直在書中反復出現(xiàn),有時消散一些,有時又彌漫更多,就如皮普的前程,看似暗淡卻突然有了轉折,看似光明卻又危機重重。
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的消息改變了皮普,讓他走進了繁華倫敦,走進了這個美麗的幻夢?;脡糁械钠て赵谶@外界環(huán)境影響下內心的掙扎更加激烈,比如回老家去看望過他誤以為給她遺產的赫香薇小姐后,卻找借口不去看望給他溫暖和愛的姐夫喬和朋友畢吉!這些種種無不在他的內心掙扎中,但掙扎之后更多的卻是走偏了。雖然我們在他的掙扎和朋友赫爾波特中能看到皮普本質上善的一面,但是一些不好的品質在皮普的身上漸漸呈現(xiàn),揮霍無度、瞧不起自己原本的家人和故鄉(xiāng)、對虛榮的上流生活的迷戀。
就在這時,那個雨夜中,漸漸沉淪在倫敦所謂的上流社會奢華生活中的皮普卻被命運給了他當頭一棒,原來一直以來資助自己的并不是赫香薇小姐而是曾經幫助過的逃犯浦俄洛斯。這一棒突然而劇烈,讓皮普漸漸清醒于自己的生活,認清自己的現(xiàn)實,也讓他感覺到欺騙(赫香薇)。
而在認識到自己的金主之后,狄更斯的描寫,對于皮普對浦俄洛斯感情由厭惡到感激的逐漸變化也很有意思,一點一點的變化,內心的波動,而籌備逃跑那一段則是小說中難得具有戲劇效果的緊張戲碼,在最后逃跑的湖上,浦俄洛斯對皮普說:“我們誰說得上過幾個小時會是怎么個光景呢?正像我撩得起這把河水,卻看不見河底一樣,可是,河水我抓不住,時光我也留不得,諾,水從指縫中漏掉了”,這段話既暗示了逃跑的失敗,也表明了皮普這遠大前程是一場幻夢,而更多的是對命運對時光的感嘆!
這本書除了寫主人公這一場幻夢之外,幾個配角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法律顧問賈格斯,每次在處理完一件工作上的案件后都要洗手,仿佛怕被這案件給玷污了。還有他的助手文米克,在工作上靈活嚴肅冷靜,而在生活中卻有趣幽默,他那設計別致精妙的家就是他的世外桃源,而他把工作和生活劃分得如此的徹底讓人驚訝。當然,赫香薇小姐那座幽暗的莊園,那永遠停滯的新娘打扮在她死白而日漸衰老的皮膚襯托下令人感到驚悚,布滿灰塵和蟲子的新婚餐桌,想必也印在了讀者的腦中。
跟著皮普一起經歷了這一場幻夢,這一切的喜怒哀樂,我的眼前是英國鄉(xiāng)村的濃霧和沼地,漸漸的這濃霧化開了,散去了。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3
他寫下那些流轉的情緣,熏心的利欲,患難與共的情感與勾心斗角的碾軋,那些讓人唏噓讓人感慨萬千的因緣與形象,給我們機會關注這個幾百年前平凡又不凡的小男孩,見證他如何從天真到成熟,從成熟到厭倦,從潦倒到風光,從風光到沒落。人物的豐滿,事件的周全,環(huán)境的細膩,哲思的雋永,穿越時光,在許多許多年后仍然熠熠閃爍著原有的魅力。這個講故事的高手,把感情、懸疑、哲理恰到好處地圓融在一齊,讓這本書不再是苦大仇深的少年成長血淚史那么簡單。無論從甜蜜如斯變得喪心病狂的老小姐,還是窮兇極惡又孤獨彷徨的亡命徒,抑或反應遲鈍卻傲骨錚錚的鐵匠,所有的人,各自留下生命濃墨重彩的一筆,錯綜交匯,鋪張成那個年代的一幅恢弘畫卷。
其實最先初是看電影。也不明白是哪個版本,飾演愛思黛拉的少女有著優(yōu)雅深刻的側臉輪廓,頎長身材,穿雪青色的塔夫綢連衣裙,頭發(fā)一絲不茍。就已經很貼合我心目中對于那個主角的定位。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樣漂亮冷漠的女孩子,注定會讓一切愛上她的人吃苦頭。然而,對于年少的皮普來說,這一切都不重要。她在那里,她就是太陽。愛思黛拉美麗而拒人千里的姿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反而象征著他滿心向往的上流社會:迷人,耀眼,高高在上。他所以而無法克制對她的愛和崇拜,所以而持續(xù)用充滿迷戀的目光仰望著她。他在她面前化作塵埃,并且,在得到神秘遺產之前,從無翻身之可能,甚或不具備開出花來的力量。
然而那個世界本身如此。想要把一個人推上神壇,視作夢想與偶像,是注定要讓自我失望的事情。
美麗的花朵在地下必然有蜿蜒的根。狄更斯的一支筆風卷云涌、排山倒海,運籌帷幄又精明微妙地娓娓道來這一切盤根錯節(jié)。英國諺語說的好:Don'tputallyoureggsinonebasket。可是,對于并無太多機會選擇的人如皮普而言,孤注一擲并沒有錯,關鍵在于,是否從一開始就能做好準備去收拾一切被打碎的爛攤子。夢想的架空與幻覺的破滅帶給這個年輕人的打擊無疑是很大的,他的心始終這樣單純執(zhí)意??墒?,沉舟側畔千帆過,也正是要等到這樣被命運的大手揉搓擺布很長一段時間后,那顆單純執(zhí)意的心回到最初的地方,才會發(fā)現(xiàn),時代的洪流其實從一開始就給他指明了方向,只是在千回百轉之中,太容易迷失自我。而天下所有的美與丑,善與惡,榮華與窮困,高貴與卑賤,無非都是夜與日的關系——白天未必陽光明媚,夜晚有時也繁星燦爛。此消彼長,盡在不言中。
物質上的優(yōu)渥與富足,很多時候的確能夠滿足人內心的期許,但仍然有一些事情,它無法解決;而這些事情,終究在我們生命里有多重要,這純粹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并且,是個最見真功夫的問題。相信劫后余生的皮普,對這個問題很有發(fā)言權。
狄更斯的語言一向具備和諧的美感與內斂的力量。如同一把收在刀鞘里的日本彎刀,優(yōu)美的弧度并具利落與鋒芒。《遠大前程》是他晚期的作品,寫作技巧的爐火純青已到達更加讓人嘆為觀止的高度。世間百態(tài),人情炎涼,全部囊括在內,這樣的全面與深刻,自然也是順理成章。有奮不顧身的感情債,也有細致入微的利益沖突。有天作之緣的巧合,也有人性的軟弱和無奈。猶記得當年第一次讀原著,那個資助皮普的逃犯馬格維奇和皮普傾訴著自我的悲慘身世,生活在21世紀的我看得鼻子發(fā)酸眼淚直掉。明明是中譯本,明明從未有過類似的感同身受,文字卻居然有如許感人至深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覷。
19世紀的英國風情熏染并貫穿著整部《遠大前程》,從情節(jié)到布景無一例外。提到它,就總是想起淡淡灰紫色薄霧里的倫敦石板路和老房子,紳士的襪套勾勒出鮮明的小腿,長袖連衣裙必定有蓬蓬裙擺。對于現(xiàn)實主義而言,一本好書必然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狄更斯在這本書里筆觸越發(fā)清淡雋永,如同細膩溫柔的工筆水彩畫——大面積用的都是低明度的顏色,灰,褐,紫,淡藍……一切講述都很默默,卻有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暗潮洶涌。對于那個平淡得讓人幾欲三緘其口的結局,我本人也算是滿意——雖然小時候看總覺得不夠成人之美,所以抱有余憾——可是這和晴雯臨死前并不曾呼喊過寶玉的名字一樣,實際展現(xiàn)的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良心。我總是忍不住想象那鉛華落盡、月光如水的場面,一笑泯恩仇的兩人從廢墟中攜手而出,縱使感傷,卻也充滿期望。如同黑夜以往噩夢累累,終究也有下一個天亮,從壓城欲摧的黑云中,透出絲絲清明的光來。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4
《遠大前程》已被三次編成電影,這部經久不衰的作品,一次又一次打動讀者的心,是因為它講述了每個人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榮華與真情的廝殺,有人會沉淪,有人自是會走出這場迷霧。
主人公皮普,一方面是對籠罩在“遠大前程耀眼光環(huán)下的富有、虛榮、奢華的人生目標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人與人之間真情的關愛、樸素而純真的愛情和真正的人生追求。
孤兒皮普從小就由姐姐姐夫撫養(yǎng),過著貧窮卻溫暖的生活,而富家女埃絲苔娜的出現(xiàn),令他的人生軌跡發(fā)生了偏轉,因為他已愛上了美麗卻傲慢的埃絲苔娜。為了贏得埃絲苔娜的愛情,皮普決心不斷奮斗,成為一個有錢的上層社會紳士。
這個時候,皮普開始為自己當鐵匠的姐夫感到羞愧,為自己的出身感到害臊。機緣巧合,他曾經幫助過一個逃犯發(fā)財后,暗中資助他到倫敦讀書,并進入了上層社會。他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上層社會的生活,他變成了一個紈绔子弟,他也變得高傲,并鄙視自己的親人。皮普原以為現(xiàn)在的他已可以贏得埃絲苔娜的愛情,沒想到,埃絲苔娜周旋于幾個男人之間,并嫁給了一個連她自己都不愛的人。
就在這時,皮普已覺得天塌下來時,更可怕的是資助他的逃犯被警察抓進了監(jiān)獄,財產全部沒收,皮普一下子重新變成窮光蛋,并且被上流社會拋棄。
仿佛跌入了人生的谷底,皮普痛定思痛,終于將自己冷靜了下來,并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終于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愛和人生。
很多年后,自食其力的皮普重新回到家鄉(xiāng)。
“沙堤斯莊園已經推到了,夜霧散處,再也看不見幢幢陰影,這預示著,我們將永不分離?!痹跓熛粕⒑螅て蘸桶=z苔娜終于修成正果。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5
最近,我一直在閱讀另一本外國名著《遠大前程》,盡管我才剛開始讀不久,這本書已經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遠大前程》又譯《孤星血淚》,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晚年寫成的教育小說,主角孤兒皮普以自傳式手法,敘述從7歲開始的三個人生階段,此小說貫徹了狄更斯文以載道的風格,透過書中孤兒皮普的跌宕起落,表達他對生命和人性的看法。
我還讀過狄更斯所寫的《霧都孤兒》,仔細比較,發(fā)現(xiàn)兩部小說不乏共同點——都是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生物”的悲慘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由此可見狄更斯的確為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并且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故事從1812年圣誕節(jié)前夕開始,父母雙亡的小孤兒皮普,從小由嚴厲兇狠的姐姐撫養(yǎng)長大,他和憨厚的`鐵匠姐夫喬經常受到姐姐的毆打。有一天,皮普在父母的墳墓前遇到一個逃犯,那逃犯嚇唬他威脅他,讓皮普為他弄來食物和銼子,善良恐懼的皮普照做了,但不久,那個逃犯就在和另一個逃犯搏斗的過程中被警察再次逮捕。
雖然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但當時社會的陰暗,階級的不平等,皮普悲慘的遭遇和恐懼的心理,已經在字里行間流露了出來,皮普的姐姐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在外人面前卻很要面子;村子里的人都見風使舵,瞧不起皮普;逃犯則仗勢欺人……只有喬和皮普心地善良,互相關心,為他人著想。但仔細想想,大家都是可憐人,誰不是為世態(tài)所迫,生活所逼呢?
《遠大前程》中還有許多故事情節(jié)和社會背景等待我去探索,我會繼續(xù)讀下去,從中得到更多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