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陸犯焉識》,是隨著《金陵十三釵》一起買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這一本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嚴歌苓將人物置于社會歷史演變的大環(huán)境中,在展現(xiàn)不同人物本色、命運的同時也還原了一個時代的真相,特別是小說的開篇,境界宏闊,頗有史詩的氣魄。
關(guān)于時代和具體的歷史事件,過于敏感的話題,不好言說,但確實是一個幫我們較好地還原本真的一個窗口,通過小說中很多的事件和人物可以幫我們窺探到當時的歷史,或者說一個知識分子眼中的時代之殤。其中的太多東西,比如關(guān)于人性與看客,人物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知識分子與大眾,情感與自我的救贖……值得我們?nèi)シ此肌?/p>
除此之外,小說對于人物的塑造頗為成功,恩娘、馮婉瑜、丹玨、馮子燁等人的形象都刻畫的深入人心,甚至連戲份不多的韓念痕也都刻畫脫俗驚艷,讓人在心動之余不忍忘懷。婉瑜則讓人看到了圣母的影子,恩娘的精明讓人在反感的同時也不由得心生佩服,而丹玨與子燁的存在也讓人看到了時代給人的創(chuàng)傷,特別是丹玨的結(jié)局讓人不由得心生悲涼,那個孤獨倔強、唯一保留焉識氣質(zhì)的小女兒最終也沒抵得住時代與世俗的洪流,最終被劉家以外來者的姿態(tài)架空,成了又一個“無能”的陸焉識。
就敘事本身而言,看得出作者也是頗費心思的,其有意將時間打碎穿插在不同的事件中展開敘述,或者索性將完整的事件打碎穿插在不同時間進行事件的還原。以孫女的視角展開故事的敘述,深入其中,出于其外,顯得自由靈活且不失本真。而老辣純熟的語言、深刻的諷刺和比喻都無不看出作者高妙的藝術(shù)表達力。當然,由于完整的時間和事件被打散,所以敘事難免會顯得凌亂,個別的人物和細節(jié)的處理略顯煩瑣,但這都不影響這本小說整體的藝術(shù)價值??傮w而言,它是一本可讀性較強、值得我們欣賞玩味的書,值得推薦。(楊思思)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一直以來對中國的歷史較感興趣,為它的繁榮昌盛華麗篇章所折服的同時,也為它的不堪回首的凄慘凌辱畫面所羞恥。如果說《清明上河圖》能反映出唐宋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場景的話,那么“八年抗日戰(zhàn)爭”則讓中華大地飽受傷逝之苦。但苦難并沒有隨著戰(zhàn)爭的結(jié)束而消停,“三年的饑餓期”、“十年的”讓多少剛脫離慘境的中國人,再一次陷入絕望。
而歷來的作家對那個年代的描寫也甚多。有余華的《兄弟》,梁曉聲的《年輪》等等,時代的悲劇通過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刻畫,被永久地記錄下來。嚴歌苓的《陸犯焉識》也是其中的一部作品,所不同的是她是根據(jù)自己祖父的親身經(jīng)歷記錄下來的。
拿到書時,曾對題目也質(zhì)疑過,后來才知道這是中國歷史數(shù)朝數(shù)代對犯人的一種通用稱呼句式,帶有壓迫性和威逼意識,公堂上喊完“×犯××”這句話之后,隨后而來的那句“你認罪嗎”?那么顯而易見,他祖父的真名叫陸焉識。這是嚴歌苓對自身家族史,特別是對其祖父人生遭際和精神世界的探尋。作品反映出的是整個家族在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特定的歷史時期經(jīng)歷了興衰榮辱,人物的命運在政治這塊龐大而堅硬的底布上鋪展開來,酸甜苦辣、生離死別。她的筆觸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時流連的浮華地美國,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錮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事態(tài)的炎涼和命運的多詭盡收眼底。作品采用了雙線手法,一條線寫陸焉識的西北大荒漠農(nóng)場上的牢底生活;另一條線則寫他年輕時留洋求學(xué)、回國任教等情況,最后回歸一線釋放出獄與家人團聚的現(xiàn)在進行時。
作品中最令我扼腕痛惜的是和平年代對人才的摧殘。對戰(zhàn)爭,我們無力感慨,因為那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但對于這種無稽的階級斗爭對知識分子的迫害,才真正要義憤填膺,嚴厲譴責(zé)的。陸焉識,會多國語言,專心做學(xué)問的才子,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打成“反革命”。在歷次運動中,其迂腐可笑的書生氣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長,直至被判為無期。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著極高的學(xué)識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畢生的所學(xué),出口成章的大學(xué)教授淹沒在嚴苛的政治下,成了時代的犧牲品。然而他只是其一,那個年代我們所謂曾見到的其他教授、學(xué)者也可能因為某些可笑的因由,被扣上“反革命”的大頭銜,從此淪落為階下囚,生命和尊嚴被踐踏的一無是處,一文不值,夭折在牢獄中的大有人在。
陸焉識回國當教授,勤于筆耕,發(fā)表學(xué)術(shù)著作的那些片段讓我憶起了如今的知識分子。雖則學(xué)歷高的嚇人,但究其人品,又有多少是高尚的呢?學(xué)術(shù)間的虛偽更是普遍存在:抄襲論文蔚然成風(fēng),剽竊科研成果也不足為奇。人心浮躁,追名逐利,還有多少如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潛心做學(xué)問。在知識貧乏的年代,高級知識分子命如草芥,整日里被拉去游街;在知識爆炸時代,知識分子猶如蟻群,卻少了創(chuàng)新能力,沉下心來做學(xué)問的心境,這不能不說是個可笑的玩笑。
原本以為那個年代只有貧窮饑餓能值得我同情,以為只有人們的一些可笑想法和愚昧做法讓我憐憫,翻閱完《陸犯焉識》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種更讓人無力的無形的力量在演繹著可悲的歷史——政治斗爭。運動改變了每一位人的生活,釋放出獄的陸焉識再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而他的兒子一生沉淪,終成庸俗小市民,才貌俱佳和他同樣具有博士學(xué)位的小女兒馮丹鈺在感情上成了剩女,就連自己日夜思念,越獄也為她的結(jié)發(fā)妻子馮婉瑜,也在他到家之前突然失憶。這該是怎樣的一場悲劇呀,除了承受物質(zhì)生活的奇缺折磨之外,還要堅強地接受著一次又一次心靈上的恐懼摧殘和打擊。連走出農(nóng)場,以為改變環(huán)境后會有不同命運的鄧指導(dǎo)員的小兒子,最終還是重新回到關(guān)押“政治犯”和“反革命者”的農(nóng)場??梢娡饷娴氖澜绫绒r(nóng)場更復(fù)雜,更“烏煙瘴氣”。我不得不感嘆中國歷史的滿目瘡痍,以及如今和平來得如此之不易和彌足珍貴。
很感謝嚴歌苓給我展示了另一面中國的深沉苦難,更感謝這位留美語言專家教授陸焉識的長期盲寫,將這份監(jiān)獄紀實報告流傳了下來。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前不久,張藝謀導(dǎo)演偕同老搭檔鞏俐以及著名演員陳道明拍攝了電影《歸來》,上映之后引起了不小反響。片中演員表演細膩到位,人物心理刻畫淋漓盡致,看過之后,令人百感交集,為兩位主人公的真摯感情,為現(xiàn)實生活對他們造成的深刻傷害……
該片改編自女作家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其實也只是選取了作品的結(jié)尾部分,并且做了修改。在我家書柜里也放了一本《陸犯焉識》,之前似乎看過一遍,但印象不深,這次看完電影之后再次翻出來,靜心閱讀,慢慢讀出了一些味道。較之電影它涵蓋了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內(nèi)容。
先說說作者嚴歌苓,她是海外最有影響力的華人作家之一,好萊塢專業(yè)編劇。她作品眾多,且獲獎作品也很多,短片小說《少女小漁》,《女房東》獲臺灣《中央日報》第三屆,第五屆文學(xué)獎,長篇小說《扶桑》獲臺灣聯(lián)合報副刊小說大獎。其作品還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金陵十三釵》,《一個女兵的悄悄話》等等。嚴歌苓出生于書香世家,祖父留學(xué)美國并獲得博士學(xué)位,回國后曾在廈門大學(xué)教書,是當時著名的翻譯家。之后有長達20年的大西北監(jiān)獄生活?!蛾懛秆勺R》跟她的祖父有著密切聯(lián)系。
小說就是從茫茫的大西北,遼闊的大草原開始的,時間是上世紀50年代。主人公焉識此時是個中年犯人,被大卡車從上海送到青海的荒漠中服刑,罪名是“反革命”,刑期是無期。源源到來的大卡車,嚴重破壞了原本祥和的草原生態(tài),以至于讓那些草原之主“狼”也待不住了,開始了遷徙。而無數(shù)的囚犯則死于高原反應(yīng),死于饑餓,死于寒冷,死于開墾荒地的勞累。焉識的番號三年后從2868號到278號,也就是說,他成了嚴寒饑餓勞累最難以殺害的人之一。他得以生存除去要克服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之外,更要應(yīng)對來自同類的迫害,他裝口吃,少說話,學(xué)習(xí)察言觀色,這與年輕時候一個留過洋,會說八國外語獲得博士學(xué)位的他是怎樣的不同?
時間回到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陸焉識的家,一個有房有車的大戶人家的公子哥;隨后轉(zhuǎn)到美國華盛頓,變?yōu)轱L(fēng)流倜儻的留學(xué)生。在美國的五年當中,焉識是一個隨和湊趣,說話俏皮,嘩眾取寵的人。他的個性是張揚的,出手是闊綽的,在他的繼母不間斷寄錢給他的日子里,他似乎忘卻了自己從哪里來?將來要回哪里去?他活得肆意而放縱,他不負責(zé)任地跟女孩子交往,然后再逃開。他無疑是聰明的,學(xué)會了多國語言,并在二十四歲的時候獲得了博士學(xué)位。
小說就這樣穿插著,一會兒在西部草原,一群犯人和犯人之一老幾(他是焉識在監(jiān)獄中的名字),說到老幾這個名字,似乎在監(jiān)獄,犯人都不配擁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代碼,老幾就是陸焉識的代碼!一會兒又回到焉識舊日在上海的生活,和繼母恩娘和妻子馮婉瑜之間的生活瑣事,以及留學(xué)歸來后的工作狀況。
在西部監(jiān)獄中,作者描寫了除焉識之外諸多犯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管教人員對待或者說對付犯人的態(tài)度和伎倆,還有犯人之間為掠奪有限的資源而相互傷害……其中寫到那個16歲的小犯人梁葫蘆,被堵住嘴巴,捆在馬韁繩上,被馬拉著在雪地上奔跑,后腦勺被磨得露出顱骨!還有焉識逃跑后回來,河北籍管教干部為了報復(fù)他,用死套綁住他的腿,企圖廢了他的一雙腿。在那里所有人都是缺乏尊嚴的,所有人都是茍延殘喘的。人性是黑暗的,人與人之間是戒備的,信任是不存在的。
或許是漫長的監(jiān)獄生活太乏味了,焉識慢慢回憶他的前半生,回憶他的太太馮婉瑜,他發(fā)現(xiàn)之前自己并不了解太太,也并不喜歡她,一直以來只是被動接受那個來自繼母安排的婚姻,但在監(jiān)獄中,他意識到婉瑜是愛他的,并為他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他逐漸發(fā)現(xiàn)婉瑜的美好,他渴望回去見見他,趁自己還有氣力。于是有了他精心策劃的逃跑,這段情節(jié)張藝謀在《歸來》中有展現(xiàn)。小說中,焉識九死一生,歷時幾個月,輾轉(zhuǎn)幾千公里,從青?;哪谢氐缴虾W约旱募?。但在最近接親人的時刻,為了避免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卻選擇了不見面,只是遠遠地跟在妻子孩子后面,感受些許親人的氣味!何等令人傷感的情節(jié),何等無奈的人生!是誰造成這樣的痛?又是誰給了他們無謂的傷?
逃跑歸來后,焉識做了一個決定,離婚!成全妻子和孩子們,不要再因為有個罪犯父親和丈夫而備受歧視,那時候他以為自己永遠回不去了,會死在這片大草原中。作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心里是絕望的吧,他割斷了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從此了無牽掛了!可是沒想到的是,他還有恢復(fù)自由的一天,在被關(guān)了二十多年后的70年代末,他回到了上海。可是他的妻子婉瑜卻因患病再也認不出他!他不能跟離了婚的婉瑜住在一起,只能住在兒子家中,但每天清晨都要去看望婉瑜,陪她聊天,陪她一起等待她記憶中的丈夫回來!日復(fù)一日,在無望中等待,也在等待中和婉瑜越來越親近。令人意外的是,當他帶婉瑜回到他爭取回來的曾經(jīng)住過的小樓,她竟然一下子準確地走對了路!在他們的小樓里,婉瑜安靜多了,他們復(fù)了婚,做回了夫妻!
在焉識從大西北回到上海之后,他在美國的大女兒和在比利時的弟弟曾回來探望他,弟弟不無感慨的看著那個自己曾經(jīng)膜拜的聰明絕頂?shù)母绺?,比自己老了不知多少,難過的不能自已,他說他一直在想:像阿哥這樣的天才,天底下最好的房子就該給他住,最好的汽車就該給他開,最好的吃的就該給他吃,才公平??墒撬母绺缇谷辉饬四敲炊嗄甑碾y!在弟弟和大女兒的眼中,這是怎樣地不可思議?怎樣傷害了他們最優(yōu)秀的親人!
婉瑜在自己家中安靜地去世后,焉識開始寫作。在20多年的監(jiān)獄生活中,焉識曾用盲寫方式記下了諸多內(nèi)容,聰明的他還有一項常人無法企及的特異功能,就是不用紙筆,在腦子里寫作,并且一篇一篇按順序編號,歸檔,內(nèi)容不限,調(diào)理清晰。在孫女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對這段生活的記錄。
故事的結(jié)局是他離開了和小女兒一起生活的房子,離開了上海,留下一封簡單的書信。帶走的只有自己的衣服和婉瑜的骨灰。
《陸犯焉識》講述了焉識跌宕起伏的一生:年輕時候意氣奮發(fā),風(fēng)流倜儻;中年因為戰(zhàn)爭和親人分離;老年時候在監(jiān)獄度過漫長的20多年;最后好不容易和親人團聚,妻子卻因失憶認不出他。焉識一生的遭遇令人唏噓不已,感慨良多。透過小說,也看到了諸多人性的自私,做人尊嚴的喪失!同時愈發(fā)襯托出歷經(jīng)磨難之后兩夫妻之間平實的溫暖,和相伴的幸福!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如果不是閱讀了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我會一直覺得老謀子的電影《歸來》已經(jīng)拍得很感人了,從老戲骨陳道明、鞏俐的演繹到劇本劇情的設(shè)置,再到畫面、音樂的渲染,都很好的詮釋了陸焉識和馮婉瑜延誤了幾十年的滄桑愛情。但在看完原著以后,我才知道,電影講述的那個等待的故事,不過是小說中的滄海一粟。電影里沒有鄧指、梁葫蘆,沒有恩娘,也沒有凌博士、大衛(wèi)·韋,而 小說中不只有愛情,還有被電影一筆帶過的親情,老幾和梁葫蘆、鄧指的友情,還有凌博士、大衛(wèi)·韋的文人相輕。
小說的最后,我是聽著歌《Drenched》和《莉莉安》看完的,耳畔卻一直響起韓磊大叔的《跟著你到天邊》的調(diào)子。我喜歡嚴歌苓式的敘述,她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稱的倒敘和回憶,講述了上海富家公子兼知識分子陸焉識命途多舛的一生,在歷經(jīng)千萬磨難后,才幡然懂得他的真愛,才放棄了一直苦苦掙扎追求的所謂自由和尊嚴。活著,就是為了重新相愛與繼續(xù)相守。正如書名,陸犯焉識的“犯”,不止是西北流放的“無期”囚禁,也是在探索愛與自由的過程中對他的牽絆和禁錮。小說細膩的內(nèi)心描寫,豐富的情感,讓“自由”“愛”與“珍惜”三個詞一直在腦子循環(huán),自由與愛是永恒的話題,書中揭示的人性與情感,我想是為了告訴我們,自由的身后需要的是一份責(zé)任;同時,也警示我們,要學(xué)會珍惜。
命運,一段惶惶不安的歲月
陸焉識的生活,并不像外表看上去的那樣光鮮亮麗,大戶人家的少爺,才貌過人,留美博士,能過目不忘,精通馬術(shù)球類。然而,命運最初展現(xiàn)的美好很快歸于頹敗,只剩下千瘡百孔蛀洞般的人生,就像張愛玲說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陸焉識的生活就是徒留幾只虱子不甘寂寞的爬過。他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因不諳世事的張揚激越而成為反革命,又由于迂腐可笑的書生氣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長,直至被判為無期,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如果換做是我或是我們呢?我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許有別人值得艷羨的一技之長,成為了別人眼中拿“鐵飯碗”的公務(wù)員。但現(xiàn)實可能卻是,我們所學(xué)的專業(yè)與鐵路公安工作不對口,特長沒有用武之地,還要在沿線小站駐守很長一段時間……也許有的人會失落后悔,有的人會郁郁不得志,有的人會接受不了或是墮落或是另尋出路??墒牵瑢Ρ汝懷勺R呢?面對苦難人生,他沒有被打敗,為了活著,為了見到婉瑜,他挨過了可以說是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也因此看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愛和自由。我想,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一段惶惶不安的日子,可以迷惘,但不可以迷失。所有的際遇和磨難,都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并成為更好的自己。
守望 ,一份姍姍來遲的愛情
愛情恐怕有無數(shù)張臉,這些臉都同樣會說“我愛你?!碑斎?,有的聽不見,有的太響。陸焉識的一生中有4個女人。首先就是“紅如鸚鵡舌,黑似蝙蝠翅(《金瓶梅》)”的恩娘。恩娘總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爆米花,一個黑漆漆的爐子轉(zhuǎn)著轉(zhuǎn)著“砰”的爆出一片香,但吃著卻不解饞,所有的好似乎都在一聲響里沒有了。恩娘便是如此,但對陸焉識的掌控,也算是不枉一生?!跋翊猴L(fēng)輕輕柔柔吹過我身邊(《羅大佑》)”遇見望達對于陸焉識而言,最特殊的頭銜是“初戀”,但望達對陸焉識頗有我可以不要你,你卻不可以如此放棄的態(tài)度,這也是唯一我認為陸焉識絲毫不存在愛的一段關(guān)系?!拔也粫z憫別人家的樹木(《我是鳳凰,只在烈火中歌唱——茨維塔耶娃詩選》)”韓念痕對陸焉識的愛,是周詳沒有退路的,就算是千夫所指之下,她也篤定地跟陸焉識過日子,陸焉識一輩子所謂的好日子也就那段日子。但她就像送給陸焉識的那枚藍寶石領(lǐng)帶夾,貨真價實卻沒有用處。在她看了陸焉識給家里的書信后,便干干凈凈撒手而去。她的愛是有條不紊的,放下的時候也是斬釘截鐵。“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紅樓夢》)”馮婉瑜是那種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靜的女人。作為恩娘鞏固家庭地位的犧牲品,她經(jīng)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她知道陸焉識不愛她,可她從不埋怨。反而是苦難使陸焉識確認了內(nèi)心對婉喻的愛。婉喻曾是他寡味的開端,卻在回憶里成為他完美的歸宿。馮婉瑜最后的日子陸焉識悉心照料,如果真有因果循環(huán),真有命數(shù),陸焉識算是一點一滴還了回去。婉瑜全然忘記了自己做過的那些事情,也全然不知他最后做過的事情,她受苦太多,最后落得白茫茫一片干凈。
如果要問陸焉識愛誰,其實我還是有所保留的。陸焉識和4個女人的愛,就如當下很多人的愛一樣,已經(jīng)少了些許純粹,多了現(xiàn)實和利益色彩;如馮婉喻那樣把對方融入自己生命,把對方作為一種信仰的愛,更是沒有了?!拔覑勰恪边@句話的愛中,有多少情在里面?這不禁讓我接出下半句“我愛你。那又有多久?”盡管如此,還是要相信愛情啊,即便是來得晚一些。
信念 ,一場遙遙無期的等待
書中講述的那個年代,是比我們祖父母還早的時代,精神的匱乏、政治的嚴苛、犯人間的相互圍獵與傾軋,終使陸焉識身上滿布的舊時代文人華貴的自尊凋謝成一地碎片。曾經(jīng)春風(fēng)得意的漂亮男人陸教授到了那泯滅人性的監(jiān)獄里成為了一個極其卑微的罪犯,為了生存,曾經(jīng)一雙寫文章、小拇指拿來挑蛤蜊的手去扣大糞、刨垃圾,能說4國語言流利的舌頭裝了二十多年的結(jié)巴,為了活命屈尊就地從高傲跌倒一絲一毫都見人臉色行事。而能讓陸焉識改變的,是他在流放中一遍又一遍回味自己的前半生,最后竟然慢慢體會到了婉瑜對他的愛的,這份愛甚至讓他下定決心要見她一面才肯死,成為了一份活下去的信念。對于婉瑜又何嘗不是,因為在她的心里,只要是陸焉識活著,就是她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即便是陸焉識被判了“無期”,她也覺得是可以慶祝的,她理解的“無期”是不定期,說不定哪天她的丈夫就會回來。我們的生活莫不過如此,當下也許有些事情會覺得很難,熬不過去,這個時候捫心自問一下,當初為何而來,如何出發(fā),是怎么走到現(xiàn)在,尋回一片初心,重拾信念,繼續(xù)前行。
珍惜,一生默默流轉(zhuǎn)的人事
陸焉識,不問政治,卻難逃“凌博士”和“大衛(wèi)·韋”之間的罵戰(zhàn),最終被攪入反革命的泥潭。身著粗礪的囚服,在難抵的饑餓中,他珍惜了年少時積累的學(xué)識,在服刑期間用玩味語言精妙,來隔絕監(jiān)獄里那些骯臟的念頭。他的前半生,不懂珍惜家中溫順的妻子、膝下的幼兒,享受家庭和睦,反而是多年的囚禁,在這位隱忍、賢良的妻子多年的守候下,讓他最終品味出愛情的厚重滋味。妻子是他唯一持續(xù)的外界聯(lián)系,每次的接觸,都讓他多一絲活下去的信念,也慢慢讓他開始了懺悔。也因此,他學(xué)會了珍惜流放中和鄧指、梁葫蘆的革命情誼;讓他幾乎以生命為代價,在雪地荒原中步行幾天幾夜,就為了在記錄片上看一眼小女兒丹玨的臉。然而,醒悟來的太晚,身體的不自由也束縛了愛的能力。一心想要懺悔和彌補的陸焉識歷經(jīng)千辛成功越獄,卻在遠望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一個清晨,遵從了女兒在電話里的勸告,為不拖累親人而再度自首入獄。待暮年出獄回歸家庭,卻依然逃不脫兒女的政治惶恐,愛怨糾結(jié);妻子也因病失去了記憶,人在身邊焉未識,妻子已經(jīng)不需要焉識的懺悔。小說結(jié)局,焉識和婉喻沒有真正相認的悲劇,在我看來卻很美。一生太長,長到等不來一次重來的機會;一生又太短,短到不能彌補所犯下的錯誤。正如陸焉識用盡一生,才讀懂了愛和自由,帶上自己的愛,向著自由的歸來,卻沒有換回昔日的溫情。它教會我們要珍惜當下,無論好的、壞的,都是我們應(yīng)該承受,也要欣然接受的,因為你不會知道下一刻將會發(fā)生什么?如果未來不盡如人意,這一刻就是美好的回憶;如果未來日新月異,這一刻也是我們的一次經(jīng)歷,何嘗不去用心感悟身邊的人和事,感受這個過程帶給我們的不同體驗
《陸犯焉識》讀后感600字
她用一個千帆過境,原來你就在這兒的橋段,描寫了原本是富家公子的陸焉識怎么都不愛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又是把自己的丈夫當偶像一樣崇拜著。因為時局的原因,丈夫被扔至命運最低點,而妻子則支撐起了這個家。陸焉識在后來的這些年終于明白,馮婉喻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支撐著自己活下去的信念。
那個年代的苦難,不是我們這些80、90后能夠理解的。就像是我爺爺看見我在朋友圈上發(fā)的有關(guān)政治內(nèi)容的狀態(tài)都會要求我刪掉,他們這一代人是真的怕了。所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陸焉識和馮婉喻的愛情就顯得與眾不同,格外動人。
這本書已經(jīng)拍成了電影《歸來》,電影只是截取了書中的一部分,著重了愛情的堅持和等待的戲份,雖然不如書中情節(jié)那樣豐富,但經(jīng)過陳道明和鞏俐的演繹也格外動人。我很喜歡書中和電影里那種戚戚然的等待,因為等待是最磨人的過程。而陸焉識終于回到家的時候,馮婉喻卻失憶了的橋段,讓我覺得心里說不出的難過。
如果現(xiàn)在的你對于生活和愛情有著許多的不滿和迷茫,可以看看這本書,體會一下哀大莫過于心死,心死莫過于一笑的酸楚和無力感。它會給你指引,讓你明白不論現(xiàn)下的經(jīng)歷有多苦,總有一天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