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10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1000字
張嘉佳從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開始的,不過自此之后,張嘉佳可謂銷聲匿跡良久,五年磨一劍,張嘉佳帶著他的長篇小說《云邊有個小賣部》全新回歸,為我們再一次的奉上歡笑和感動,希望和悲傷。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1
故事:一個叫劉十三的男孩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為了離開小鎮(zhèn),努力讀書,追尋遠方與夢想。然而在城市里屢屢碰壁受挫,最后又回到了小鎮(zhèn),與少時玩伴程穎重逢。小鎮(zhèn)生活平靜卻暗潮洶涌,一個孤兒,一場婚禮,一場意外,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為了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劉十三拼盡全力,卻不知道,生命中更重要的正在離自己而去。
山河與湖海,遺憾與歸來。情節(jié)不跌宕起伏也不奮進勵志,像極了我們自己的故事。根據(jù)推斷,故事結束時,男主人公年齡在二十四歲左右,里面的挫折和經歷其實對于我這類的三十歲的“中年人”而言,并沒那么刻骨銘心。讓我覺得“萬般美好”的卻是劉十三和外婆之間的故事,而恰好我也有。
12歲時,我去了離我家大概3公里的村子讀初中,恰好我外婆家就在這個村子,媽媽擔心我回家住宿不安全,就讓我住在了外婆家,我的少年的美好時光全部發(fā)生在這里。
當時外公、外婆都將近80歲了,住在一個老院子里,夏天的泡桐密密麻麻遮蔽著天空,清晨的鳥叫,中午的蟬嗚,一簇風吹過沙沙作響的竹子,還養(yǎng)著幾只雞鴨和慵懶的山羊,我喜歡在院子里用外公的收音機聽陳奕迅的“十年”。后來,媽媽考慮到他們年邁多病,盡量不讓我去外婆家吃飯,但是外公、外婆每次做好吃的,還是要跑到我們學校通知我回家吃飯?;ㄉ⑼愣?、蜜棗、葡萄干和大米一起在大鍋里熬煮,我習慣的分擔起燒火這份工作,灶臺里劈柴噼里啪啦的燃燒著,烤得臉紅撲撲的,我現(xiàn)在覺得我臉上那兩塊“高原紅”就是當時留下來的。另外—個小鍋,外公掌控,因為煎煎餅需要掌握火候,這種默契大概需要用一輩子來培養(yǎng),豬油將混著雞蛋、菜葉的面糊煎到兩面金黃,整個廚房彌漫著飯萊的香味,人們說的“煙火氣息”大概就是如此吧。粥與餅搭配著老壇子里春天腌制的香椿芽,再喝一口用竹葉煮的茶水。后來嘗過的所有美味都不及記憶里的這個味道。
那時的天氣預報并沒有現(xiàn)在的精準,大家都比較畏懼突如其來的雨天,下雨就有可能意味著淋著雨回家。而我從未擔心過,雨天,外婆總能準時將雨傘送到我的手里,窗戶外喊著我的名字足以讓我驕傲地飛奔出去。當時從學校到外婆家的那條路還沒有鋪上柏油,現(xiàn)在想想外婆邁著裹過的小腳,走在泥濘的小路上,何等的不易。
雖然不聰明,還好我堅持,我沒有像同村的小伙伴一樣過早的輟學出去打工,而是選擇了去縣城上高中。每次有機會回家也一定去外婆家看看,每次都要幫外婆往廚房里提一桶井水。高考那個暑假外婆生病,我將外婆送到了醫(yī)院,不久她就離開了我們。去世時,我在學校填志愿,后來媽媽告訴我,外婆去世前還在念叨著我的名字再后來,我考上了大學,畢業(yè),結婚,生了一雙可愛的兒女,用了十年活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匆忙而美好。現(xiàn)在子常常纏著我給他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把我的小時候描繪成了一本長長的童話書。
書中寫到:劉十三的家在山間,院子開了一個小賣部,從窗戶伸出手去,彷佛摸到云朵,盡管世間不易,但還是有啤酒和雪,我和你都在的一整天,一四季。(張見)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2
突然想要認真的把那些讀過的,給我?guī)磉^感動的書都記錄一下,算是分享,也算是總結。
昨天讀完了張嘉佳的《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到最后還是哭的稀里嘩啦,一個很久沒有看書有什么共情的人,還能這樣被感動到,不知是我的淚點變低還是小說太感人。是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說中的那些情節(jié),又觸碰到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甚好。
剛開始讀,就覺得文風很熟悉,也許記性比較好,還記得幾年前讀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淳樸又幽默。特別是這次的背景是在農村,就讓人感覺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小時候也是生活在農村,和爺爺奶奶住,上小學之后,也是在農村生活。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同樣的情感。
書中的主角劉十三,他很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夠有回報,但是他依然努力著,他最后也沒能考上清華北大,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yè)之后,工作也沒有能夠做的很順利,人生本就如此吧,很難一直順順利利的。感情上他一直忘不掉女神,一直戀戀不舍,直到時間模糊了他的記憶,這也是人生吧,當時覺得天大的事情,若干年后回頭看時,也不過爾爾。難過可以,傷心可以,但是不能放棄自己,很慶幸劉十三遇到了程霜,那個女孩帶她走了出來,讓他明白了什么是愛。程霜是個那么開朗,又讓人那么心疼的姑娘,和病魔抗爭了那么久,最終還是離開了,這也是人生吧,無論怎樣,竭盡全力,一切隨緣。
最后要說一說,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還記得她最后說,不怪她的女兒離開了她,也許父母只會由衷的希望子女好,哪怕她離開了自己,也沒有怨言吧。她得知時日無多后,看著劉十三在外面過得不好,把他綁回家。突然覺得好想爸爸媽媽,一個人在外10年了,是時候回去了吧。
最后分享一些觸動到我的句子。
“他想起毛婷婷在婚禮上安安靜靜,笑得大方,但眼睛里沒有喜悅,只有離別”。
毛婷婷的婚禮上,一直在等她的弟弟,不過沒有能夠等到。她在婚禮之后,就要離開云邊鎮(zhèn),去到遠方,這也是一個姐姐對自己的唯一親人的告別吧。
“一個多小時的山路,雪夜中,劉十三怕爬了七八個鐘頭”,
“他喃喃自語:’王鶯鶯,我沒本事點亮整條路了,就掛一盞,山頂掛一盞,你一定能看見的’”
劉十三冒著大雪去為王鶯鶯掛燈籠,讓她能夠找到回家的路,這也是劉十三覺得自己能夠為王鶯鶯做的最后的事情了吧,所以他才必須去做,哪怕冒著生命的危險。
“他沒想到,開朗的程霜從沒接觸過外面的世界,他更沒想到,她每次冒險,都為他而來。”
人都是后知后覺的吧,為什么要等到后來才知道當初。還好劉十三醒悟得還算及時。
“最后幾天她拼命畫,她說,畫的名字叫《一縷光》。我不明白這個名字的意思,她說你肯定明白。”
“生命是有光的。
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程霜在生命的最后時光,為劉十三畫了這幅畫,應該有兩層含義吧,一是告訴劉十三要勇敢的走下去,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二是畫里的內容,畫的是他們兩個牽著手坐在老家的桃樹下,這也算是把程霜心里的遺憾給補完整了吧。雖然希望程霜最后痊愈了,但是也明白,人生就是如此吧,總有一些缺憾。
書背面寫著這樣一句話:
“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和陸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
就以此為結束語吧:無論何時都要記得,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得與失從來都是成對出現(xiàn)的。
等到老的時候,坐在搖椅上,和老太婆一起,看看這些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書,應該是一件不錯的事。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3
人們聚和離,云朵來又往。
——題記
書中的各個人物原型,與你我似乎都大同小異。為世事奔波忙碌著,滿腔熱忱,卻只得潦草績效。
劉十三和他的外婆王鶯鶯生活在云邊鎮(zhèn),劉十三父親早逝,母親遠走他鄉(xiāng),王鶯鶯靠著經營小賣部養(yǎng)大劉十三。在書中顛覆我的大抵是劉十三與外婆的性格沖突,于常人想來,在這樣的人物設定下,應該是外婆含辛茹苦養(yǎng)育不易,但在作者的筆下,王鶯鶯卻是一個性格豪放,世故圓滑,精明能干的老太太。相反劉十三終日郁郁寡歡,比較之下外婆好像顯得“沒心沒肺”了些,所以婆孫倆的感情愈加分明,感動倒也來的洶涌直接。
劉十三是一個有夢想有抱負的人,這樣說也不為過。這一切都源于母親留給他的只言片語,他從小就會在每個本子的扉頁工整抄下母親的話“好好學習,考清華北大,去大城市工作,娶一個愛你的姑娘,結婚生子”。在后來那些灰暗陰霾的日子里,大概也是這些在支撐著劉十三吧。他從小讀書就很勤奮,但他沒有考取高校。他工作也很努力,為人也同樣可圈可點,但即使這樣他的同事還是嘲笑他沒有業(yè)績能力,都沒有把他拉進公司微信群。他對待女朋友,也可算作掏心窩子的好,當然一廂真愛也沒抵過金錢權勢。擊潰人的從來不是某一件事,日積月累的不順才算致命。
在大城市日漸頹廢的劉十三,最終被外婆以粗蠻之力重新帶回了云邊鎮(zhèn)。他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他也很普通,因其普通,他的失敗和痛苦更具普遍性。所以與這世間的普羅萬眾都是大同小異啊。作者看得清楚,卻未寫得透徹。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從四年前初識他到現(xiàn)在,從原著書到翻拍成電影,很多很多,都是其失意。這是張嘉佳的溫柔,也是他的殘忍。
張嘉佳概括這部小說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與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在故鄉(xiāng)生活的外婆”。劉十三用盡全力去到大城市,混的窮困潦倒,最終還是回到了外婆的身邊。人這一生究其奔忙在外,少年時離家求學,中年時離家工作。劉十三的成長軌跡和大多數(shù)人都一樣,簡單清晰到一見即知,這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
十三!程霜!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故事還應該提到的十三的小學同學程霜,她自小身體不適,后由城里轉入鄉(xiāng)鎮(zhèn)學校,便成了劉十三的同學。那時的她,總把日子當成最后一天過,待劉十三也是極好,不過也總壓制著十三蔫蔫軟軟的性格保護著他。年少時的玩伴一路相隨,長大后則之成了愛而不得,一路守護。其實我覺得那樣的結局可能會更好,至少多年后老去的劉十三會記得有一個女孩用有限的生命貫穿他整個青春。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結局不得不說,縱然是個悲劇,但似乎也正因為是個悲劇,才得以讓故事停留在程霜最美好的年華里。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親人,用內心的善良深愛著我們,用他們的力量支撐著我們勇往直前。程霜于劉十三而言,又亦或不是如此呢?
云邊有個小賣部,貨架上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后就是山。王鶯鶯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劉十三偷走了一塊糖奔向了嬉戲的田埂上。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4
四年前初識張嘉佳,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文字,飛揚跋扈,出口成臟,通篇不是嫉惡如仇,就是控訴愛情的殘酷和悲涼。這種別具一格的雞湯初讀極易令人生厭,可靜下心來細品,帶給你的卻是令人意外的鮮美和共鳴。當年我戲稱張嘉佳的文字為“中藥”,因為他筆下的愛情核心就一個字:苦。風輕云淡的苦,痛徹心扉的苦,嬉笑怒罵的苦,歇斯底里的苦,大徹大悟的苦。沒病的人誰會吃藥,有病的人明明苦不堪言卻依然心甘情愿地下咽。于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成了我高中時代聊以自慰的良藥,其中的一些金玉良言也被我這個偽文青奉為圭臬,一用就是好多年。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書依舊是好書,只不過是當時的自己無病呻吟罷了。
后來,過了兩年,斷斷續(xù)續(xù)聽到他的一些消息:離婚,開酒吧,籌劃劇本,生死線上走一遭,進了ICU 還不忘跟粉絲開玩笑。最重要的一點,《全世界》拍成了電影,《擺渡人》也在籌備之中。帶著對原著的尊敬和張嘉佳的欣賞走進了電影院,卻正應了那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年底的《擺渡人》也難逃厄運,豆瓣16W人僅給出了4.0的評分。被媒體和網友口誅筆伐的張嘉佳似乎放棄了當導演這條路,銷聲匿跡。這一匿,又是兩年。只不過這次的兩年比上一個還要神秘,深居簡出,微博也是幾個月一發(fā),秀一波王者榮耀的戰(zhàn)績,當一波美食博主,世外桃源游山玩水不亦樂乎。終于,這個死胖子告訴他的讀者:兜兜轉轉一圈,老子玩夠回來啦!老子不但回來了,還帶了新書!這幾年沒白玩!
百度,預購,下單,到貨,行云流水。三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讀完,從笑成傻逼到鼻頭發(fā)酸。
翻開書的第一頁,云邊鎮(zhèn)。外婆說:“不給錢就是王八蛋。”我嗤之以鼻,心想死胖子啊死胖子,四年前你說“最恨恨不過一句逼不得已,最大大不過一句老子樂意。”沒想到四年過去了你還是這么飛揚跋扈,好好的外婆不叫非要直呼其名,看來生活的確把你磨圓了,卻沒讓你滾的更遠。
第二頁,外婆說:“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很多事已經很多年。”我想,嗯,有點意思,你個龜孫兒終于回來了。
故鄉(xiāng)這個詞對于年少的劉十三來說,一點吸引力也沒有。盡管云邊鎮(zhèn)有許多天空的翅膀,有綿延不絕的金色麥浪,有數(shù)不清的美食和無所不能的外婆,但劉十三只想離開這里,聽媽媽的話,考清華北大,遠走高飛。當然,他并沒有想到,四年級時邂逅的女孩程霜,會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一縷光。
清華北大沒上成,但好歹離開了故鄉(xiāng)。成年的劉十三渴望愛情,他拼命地對牡丹好,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給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蓜⑹粫溃档そK究是一朵富貴花。
愛情沒了,步入職場的劉十三依舊兢兢業(yè)業(yè),可一個月五單的保險銷售考核,三個月的試用期下來他還差十五單,不僅如此,還要遭受昔日情敵的羞辱。情場受挫,職場碰壁,大學時最好的朋友智哥也要離他而去,追尋自己歌手的夢想。劉十三終于崩潰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酩酊大醉半夢半醒的劉十三恍惚中聞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再次醒來已是在云邊鎮(zhèn)的家中,旁邊站著無所不能的開著拖拉機連夜把他拉回來的外婆,哦對了,還有一縷光。
重回故鄉(xiāng)的劉十三如魚得水,和外婆斗嘴,和程霜打情罵俏。你看,張嘉佳把生活所有的苦難都賦予了劉十三,可還是讓外婆和程霜為他撐起了一片天。愛情走到最后,不過是平平淡淡的親情。
四年前,張嘉佳用無數(shù)個故事向我們詮釋何為親情,何為愛情,何為人生。
四年后,王鶯鶯說:祖祖輩輩葬在這里,就是故鄉(xiāng)。
三個小時的時間,經歷了春夏秋冬,經歷了生離死別,經歷了云邊鎮(zhèn)的美好,經歷了最殘忍也最溫柔??晒适碌淖詈螅瑹o所不能的王鶯鶯和螢火蟲女孩兒程霜終究沒有陪在劉十三的身邊。
也許十全九美才是最好的人生,可看到結尾的劉十三和程霜,我終于淚流滿面。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生活。
我愛狡黠的王鶯鶯,愛勇敢的牛大田,愛無私的毛婷婷,愛古靈精怪的球球,愛最佳損友智哥,愛光芒萬丈的程霜,愛又傻又笨的劉十三。
蝴蝶死在路上,云邊藏著念想。
有些人刻骨銘心,沒幾年會遺忘。
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你身旁。
相愛一起打算,重逢不必計算。
那么多年都算了,人算不如天算。
喝一杯酒,兩兩相望。
寫一封信,地老天荒。
朋友你別怕,腳步別停啊,
生活未完待續(xù),一定跟得上。
哎呀呀,我的朋友劉十三。
你不會就這么完蛋。
四年前你說:故事的開始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四年后你說:謝謝你能讀完這本小說。寫給我們內心卑微的自己,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和路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我們在故鄉(xiāng)生活的外婆。
張嘉佳,好久不見,歡迎回來,
謝謝你。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5
知道張嘉佳是從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開始的,不過自此之后,張嘉佳可謂銷聲匿跡良久,五年磨一劍,張嘉佳帶著他的長篇小說《云邊有個小賣部》全新回歸,為我們再一次的奉上歡笑和感動,希望和悲傷。
在小說《云邊有個小賣部》里,張嘉佳帶我們回到了那個遙遠、美好甚至帶著點神奇色彩的小鎮(zhèn),在這里,我們見證了小鎮(zhèn)青年劉十三的成長,并在紛亂繁復之后,找到生命中最深的感動??梢哉f故事所設定的情節(jié)并不算復雜,劉十三的成長軌跡甚至簡單清晰到一見即知,因為對于很多數(shù)人而言,這也是他們的人生經歷。
劉十三很普通,就像我們身邊轉身即忘的路人甲,正是因其普通,劉十三的失敗和痛苦更具普遍性。小鎮(zhèn)生長的少年,一心想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拼命的學習,努力的做題,但結果卻并一定能夠盡如人意。大學時愛上了自己的同學,小鎮(zhèn)青年一無所有,所能給你的只有他自己的全部真心,但滿腔的真愛卻抵不過金錢權勢,憤懣也好不甘也罷,最后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結局。畢業(yè)后四處碰壁,沒有資源沒有人脈,只靠努力和汗水并不一定就能換來滿意的工作。
劉十三在某種意義上承載了小鎮(zhèn)青年全部的心酸和淚水,但在小說里,張嘉佳卻又總是以其無厘頭的語言以及天外飛仙般的意外,讓淚水中夾雜著歡笑。這是張嘉佳的溫柔,也是張嘉佳的殘忍,他看的分明,卻不肯寫的透徹。他分明將辛苦艱難給予了劉十三,卻又用程霜、用外婆王鶯鶯為劉十三撐起了新的一片天。
程霜和劉十三之間的感情不僅僅只是普通意義上的愛情,程霜是催促拉扯著劉十三改變的人,而劉十三則是程霜拼命活下去的堅持。與其說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愛情,倒不如將之歸于親情之中,而親情原也是本書說書寫的真正核心。
劉十三父親早逝,母親離他而去,外婆王鶯鶯靠著經營小賣部養(yǎng)大了劉十三。面對這樣的設定,在一般人的心里,王鶯鶯該是一副含辛茹苦一心奉獻的模樣。但張嘉佳筆下的王鶯鶯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想象。這是一個愛生活、會生活、狡黠、幽默、爽利、能干的老太太。王鶯鶯做的一手好飯菜,也打的一手好麻將,王鶯鶯從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的沉默隱忍,反倒時不時的打擊、戲弄劉十三,用歡樂取代壓力,讓劉十三活得更像是一個生活在正常家庭里的孩子。與悲催郁悶的劉十三相比,王鶯鶯似乎顯得沒心沒肺了一些。但這不過是張嘉佳的虛晃一招,抑揚之下,外婆與劉十三之間的感情才愈加分明,感動也因此來得更為洶涌直接。
張嘉佳概括這部小說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在故鄉(xiāng)生活的外婆。”張嘉佳在虛構的背后書寫了真實存在的成長與改變,書寫了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感情。這些書寫被張嘉佳包裹在帶著幾分戲謔的劇情里,但故事中的情感足以穿透一切,給人溫暖,讓人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