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讀后感600字左右范文
斷舍離讀后感
《斷舍離》不是提倡讓人過清簡的生活,而是讓人通過選擇,重新認(rèn)識自己,肯定自己,從而過上快樂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斷舍離讀后感
她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斷舍離》,一本在網(wǎng)絡(luò)上傳的很火的書。當(dāng)天晚上我就從淘寶上買了,然后第二天中午就拿到手。書很小,也不厚,排版很稀疏,如果玩命看應(yīng)該兩個小時就能看完。總之,第一感覺很失望。趁閑暇的時候讀完全書,然后就徹底失望了。
這本書通篇就講了一件事,就是“扔?xùn)|西”,很佩服作者,可以將這三個字?jǐn)U展成一本書,并且還能讓千萬讀者為之推崇?;蛟S,大家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生命中需要“斷舍離”的東西太多了,可是好多人都不知道該怎么做。然后妄想通過讀一本書來改變這種陋習(xí)。其實,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只要不能減少內(nèi)心的欲望,讀多少斷舍離的書,都是白搭。
其實,從今年開始,我已經(jīng)開始了物質(zhì)上的斷舍離了。把不重要的東西扔了一部分。然后,把我喜歡,不喜歡的書籍,全部打包放到地下室。接著把書架也拆了。書房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接著,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四五張銀行卡全部注銷了。(別問我為什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因為銀行的辦事效率太低了,每次排隊都一個小時以上。)手機軟件也只保留最基本的,把最浪費時間的App全部刪了。等我斷舍離的差不多了以后,堂妹推薦了這本書,我看后,發(fā)現(xiàn)我的做法與書中的不謀而合。
可是,當(dāng)做完這些后,我發(fā)現(xiàn)內(nèi)心還是不輕松。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物質(zhì)上的斷舍離好做,但是內(nèi)心欲望的斷舍離難舍。生活在塵世,總是被各種各樣的欲望填滿,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欲望,不過是虛榮心在作祟罷了。對人生的進步起步?jīng)]有一絲一毫的意義。而心里的那些正能量也被這些世俗的想法消耗殆盡。魯迅說過一句話,我感覺很有道理。他說:“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xùn)|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義的朋友。”所以,我又從內(nèi)心真正的審視自己。哪些是該擁有的,哪些是該舍棄的,一一列出來,逐一整改。
從此,我將自己的精力聚焦。除了工作,其余的時間都用來提升自己和陪伴家人。不再違背內(nèi)心去討好那些不值得去討好的人,不在毫無意義的飯局上喝得酩酊大醉,不再關(guān)注那些明星八卦去獲得所謂的談資,不再去趨炎附勢而建立所謂的人脈。真的,當(dāng)自己真正去遵從內(nèi)心的想法去做這件些事情的時候,才體味到斷舍離的真正的意義,才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內(nèi)心的充盈和富足。物質(zhì)和精神的斷舍離感覺自己又一次的涅槃。真好。
最后,用一句話結(jié)束:“我的生命已到了一個階段,我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聊的事情上,我只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專注于愛自己喜歡的人,只專注于讀自己喜歡的書,只專注于和自己喜歡的世界朝夕相處。”
斷舍離讀后感
書中講到,很多人購買的焦點放在了非日常的東西上。比方說,有人會為了一年也來不了一次的親戚、為了偶爾來小住一下的朋友,特意準(zhǔn)備茶具和被褥。有的人在碗柜里放了大量專為客人用的餐具,可自己家人用的餐具卻很少。
我一直認(rèn)為聚會應(yīng)該到酒店或其他地方。家就是一個私密的地方,應(yīng)該干凈、舒適,它應(yīng)該是你喜歡甚至渴望的地方,而且只要回到這里,你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我本來就是一個宅男,朋友很少,也不喜歡朋友到家里來,更沒有必要為了一年一次,甚至是幾年一次的事情花錢,不用為了虛榮而硬撐門面。
但是孩子的房間和必要的物品我會保留著。
讀了這段,我還有一個體會:
不僅僅是購物,這個道理也適用于人生的其他方面。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喬布斯重回蘋果后說:決定不做什么很重要。應(yīng)當(dāng)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對我們重要的人和事情上。這兩方面做好了,我們的人生就很會有很大的改觀,如果這兩方面沒有做好,即使我們做了再多的瑣事,耗費了再多精力,都毫無意義,只是浪費生命。
斷舍離讀后感
關(guān)于“斷舍離”的文字很難寫,網(wǎng)絡(luò)上一搜一大把,這個詞語已經(jīng)成為了巨大的IP,山下英子創(chuàng)造出這個熱詞非常了不起。
斷舍離,就是通過整理生活中的物品去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心中的渾濁,得到放松的行動技術(shù)。
還記得浩瀚以前的系列文章中提到這樣的理念:
絕大部分人都在與時間斗爭:
如何爭取時間?
如何規(guī)劃時間?
如何安排時間?
……
到頭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這種“管理時間”類的書籍看的越多越茫然……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時間,根本不受任何人擺布,人是無法管理時間的,時間只會自顧自的流逝,人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是啊,沒錯。我們管理不了時間,只能管自己。
同樣的,我們整理不了物品,只能整理自己。
而斷舍離,就是通過整理物品,達到整理自己內(nèi)心,才能獲得擺脫物品的自由狀態(tài)。
你,珍惜自己對自己的信任嗎?
浩瀚我讀到書中某一頁,忽然冒出這么一個疑問,你,珍惜自己對自己的信任嗎?
好像這個疑問很沒有意義哈,哪有人不向著自己的,難道故意自己刁難自己?
且不急下定論,我來摘抄書中一小段原文:
人之所以會說“說不定以后用得上呢”、“必須得扔掉了,可是又沒行動”這樣的想法,多半是源于對自己的不信任。用和朋友之間的約定來打比方的話,就容易理解了。
比方說我和朋友約好了吃午飯,但我卻告訴朋友:“對不起,我突然有點急事,今天約好的午飯,咱們改約到下禮拜好不好?”朋友很爽快地說:“沒事兒,下禮拜也可以。”結(jié)果到了下禮拜,我又對她說:“對不起,我今天也有點不方便,能不能改到再下周啊?”因為已經(jīng)是第二次了,所以朋友多少會有點火,可還是說:“好吧。不過,你可真夠忙的啊,英子。”然后就到了再下周,如果此時我又說:“對不起,我今天又突然不方便”的話,如果我約的是你,你會怎么想?只是一次的話還能原諒,可是接二連三地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你恐怕就會覺得“和這家伙約好了也不可信,與其被她拖來拖去的,還不如干脆不跟她約定什么更好呢”了吧?我的信譽度就會因此而驟然下降??纱蠹矣袥]有對自己做過這種事呢?想著“要用”,想著“要處理那些破爛兒”,想著“要扔掉”,可結(jié)果卻根本置之不理,這就是拖延了與自己的約定。這種事日日重復(fù),對自己的信任感就會一點點消失殆盡。
有沒有感覺似曾相識,好像自己經(jīng)常對自己做這種舉動啊,結(jié)果一次又一次自己瞧不起自己,甚至平添了許多煩惱。自己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總之,就是焦慮煩躁。
浩瀚我認(rèn)為斷舍離,很棒,這個理念能夠讓我們自己檢查自己,怎么檢查?你就看看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物品就行了啊。有多少是自己當(dāng)下根本用不上的東西,結(jié)果還被自己當(dāng)成寶貝收藏了起來,結(jié)果這些東西就成為擁堵腸胃的垃圾,發(fā)酵滋生細菌,最后侵蝕我們的腸胃。
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給自己定目標(biāo),而且是大大的目標(biāo),結(jié)果呢,每次都沒有實現(xiàn),原因不是做不到,是根本就沒開始做!
結(jié)果其實沒啥,最要緊的,是我們自己對這個結(jié)果的處理態(tài)度!
我們的態(tài)度很常見的,就是自己不信任自己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自己的信任感消失殆盡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
千萬不要因為一點點衛(wèi)生,就再說吧,懶得動手,這種滋生出來的懶惰會最終讓我們一點點把自己的信任感磨滅掉!
相信我,現(xiàn)在,對,就是看這篇文字的現(xiàn)在,就動動手吧!哪怕只是擦一下桌子,但一定要認(rèn)真仔細,甚至帶點敬畏心去擦桌子,一定會收獲到干凈衛(wèi)生以外的心靈清凈的!
加油,你行的。
斷舍離讀后感
在很多年以前,我就喜歡收拾物件,尤其是整理抽屜,在整理中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干凈、整潔成為心靈純凈的標(biāo)志了,通常心情不好時,我也會通過整理屋子、整理抽屜的樸素方式,來平復(fù)心情。
近年來,人們關(guān)注了一種新型的生活觀念——”斷舍離“,正是這種觀念的極大擴散,悄悄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不說與現(xiàn)今中國反幾風(fēng)的政治話題,這種樸素、簡潔的生活信念,通過心靈的凈化能夠讓生活更清爽,讓心靈更自由,這是信息社會在工業(yè)化發(fā)展進程中的一種回歸,現(xiàn)代人對生活本質(zhì)的回歸。
讀這本書時,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樸素的行為中有一種”禪意“蘊含其中,”整理房間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只有有行動,心靈就會跟上腳步,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德國詩人歌德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活“??旎畹木S持也是需要環(huán)境浸潤的,用心經(jīng)營自己生活空間,通過篩選保留必要的物品,以個體為主體,好好維護舒服簡潔的小小空間,從此起步,開始從物質(zhì)到精神層面的整體凈化、梳理,保持?jǐn)嗌犭x的意識,成為自我生活的主宰著。
斷舍離讀后感
《斷舍離》是一本推崇現(xiàn)代家居整理的書。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
離——離開對物質(zhì)的執(zhí)念,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的要點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為中心,而不是成為物的附庸,從而達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夠做到書中傳授的整理技巧,果斷”斷、舍、離“,家里自然干凈整潔。怕就怕知易行難,下不得狠心決心。
女人天生愛購物,網(wǎng)購方便快捷更是刺激了購買欲,不斷買進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存儲問題,再多的容納空間也無法滿足與時俱進的購買能力。東西越買越多,空間越來越滿,房間越來越亂,心情越來越煩。當(dāng)時因為頭腦一熱所以購買,到手了之后卻并不覺得有多需要,這種情況太多了,舍不掉的”雞肋“也積累的太多了。
果斷舍棄用不到的物品雖然是個亡羊補牢的辦法,但是如果能夠做到冷靜購物,不迷戀物欲,不因一時興起而盲目消費,不將許多不大需要的東西弄回家,從根源上斬斷購買欲才是治標(biāo)治本的好方法。
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該如此果決斷舍離,對于情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盡快整理好心境,舍棄那些讓自己感覺不快的負(fù)面情緒,心境越來越開朗,生命越來越積極。
斷舍離是源自瑜伽和佛學(xué)的哲學(xué)觀念,與其它雞血湯不同之處在于,它想告訴我們:人生整理不在于貼標(biāo)簽式的整理本身,而是靜下心來檢視自己的房間和人生,到底哪些是多余之物,鑒別出來就要毫不猶豫的丟掉,由此發(fā)現(xiàn)真正自己的需要什么,以及自己想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活得精彩。林肯說過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中的歲月,而是歲月中的生命。
問題是:現(xiàn)代人大致都陷入了一種全民式的焦慮:拖延癥導(dǎo)致的焦慮,信息過載導(dǎo)致的焦慮,還有失眠,還有選擇恐懼癥等等。
有限時間與無限欲望和可能之間的巨大鴻溝,溝壑難填。
怎么辦?我們幾乎都需要跟自己來一場”斷舍離“。
斷舍離,是一個心智歷練的過程,是一種做減法的修行。
斷舍離,不是教導(dǎo)你怎么活,因為也沒有人能教導(dǎo)你怎么活,只有自己最想清楚自己。斷舍離,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們就等著別人來告訴他們,所以,只要你用很誠懇的態(tài)度告訴他,他想要什么就對了。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沒有人愿意在失敗的時候承認(rèn)自己的錯誤,他們寧愿自己是上當(dāng)被別人騙……”
相關(guān)文章:
7.斷舍離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