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范文5篇
推薦文章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范文5篇
剛開始讀《格列佛游記》,我還以為這是一部類似于《魯賓遜漂流記》的冒險小說,之后才知道這是一部想象小說,但奇異的想象只是表面,內(nèi)在則充滿了諷刺。下面小編整理了2020最新關于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范文,歡迎參考借鑒!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
初讀《格列佛游記》是在多年以前了,當時只覺得很神奇,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可以來一次這樣的旅行,見識這四個國家的種種奇妙的景象。再次翻開這本書,沒了初讀的新鮮,更多的是厚重的悲哀。越讀越能深刻地感知作者筆法的精妙,插科打諢間就把18世紀英國從政治到科學到人性的黑暗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最可怕的是我從中看到了當代社會的縮影,看到了身邊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惡習。這大概就是經(jīng)典的力量吧,它可以穿越時空,描摹出真實的世界,引起人們的共鳴。
小人國的荒唐主要表現(xiàn)在選撥制度、黨派之爭和鄰國之戰(zhàn)。不知道那些因跳繩技術高超選撥出來的官員能否真正擔當大任,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代表不了群眾的利益。畢竟百姓的生活是沒辦法建立在跳繩上的。說來荒唐,但我們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高俅不就是因為踢球技術高而獲得賞識嗎?又有多少人是因為拍馬屁,好專營等獲得高位呢?因為鞋跟的高低而劃分的黨派之爭在現(xiàn)代不也是處處存在嗎?似乎有人的地方,有利益紛爭的地方就會有黨派,人總是善于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為了利益顛倒黑白又有何妨?大到國家,小到單位,甚至那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鍵盤客那個不是墻頭草,隨時倒。
說到戰(zhàn)爭,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戰(zhàn)爭的理由雖不至于都是因為雞蛋應該從大頭打還是小頭打,但也是五花八門,令人啼笑皆非。從近代為了幫助兄弟國家成長的日本發(fā)動的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zhàn)爭,到為了排除生化武器的伊拉克戰(zhàn)爭,再到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國內(nèi)戰(zhàn)爭,留下的似乎只有兩虎相爭的殘骸以及無數(shù)民眾的橫尸遍野,而戰(zhàn)爭的陰影又從未離開過這個地球。這些荒唐的一切一直都在現(xiàn)實中活生生的發(fā)生著,還將繼續(xù)發(fā)生著……
總覺得大人國就像一面鏡子,在格列佛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國家炸藥、軍隊、法律和各項政策時都被國王輕描淡寫的反駁中無地自容。大人國的國王也實在難以理解這些“爬蟲”爭斗不息,自相殘殺的意義何在?是啊,當一切不合理都抹去的世界不正是我們渴望已久的“世外桃源”嗎?
最近瀏覽了一篇文章《百億保健帝國,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那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和被病痛纏身的小女孩,把生的希望放在一些保健品上,最終人財兩空。類似的悲劇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這像極了飛島國種種荒唐的實驗:從黃瓜里提取陽光、從糞便里提取養(yǎng)分、讓蜘蛛吐出五顏六色的絲代替絲織品,甚至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這些種種都讓我們看到了現(xiàn)代社會的“磚家”由來。那些研究轉(zhuǎn)基因并大量投入生產(chǎn),讓人們“放心”食用后又出來辟謠轉(zhuǎn)基因食品對健康無益。我親眼看著生計艱難的鄰居借用“巨額款項”購買所謂能包治百病的“玉床”。甚至我的家里也出現(xiàn)了很多擁有神奇功能的“保健品”,哪怕我費盡口舌,他們還是不相信假冒。我該痛恨生產(chǎn)者喪盡天良的“發(fā)明”,還是應該悲哀人們的愚昧?這個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依舊泥沙俱下,各種偽科學縱橫遍地。
如果飛島國讓作者諷刺的對象由政府轉(zhuǎn)向偽科學時,那么慧骃國就開始直指人性了。那些沒有謊言,沒有欺騙,具有包容性的慧骃們就是人類理想的樣子,但很不幸的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卻處處都是野胡。臟兮兮的野胡出場時,似乎很難和人類聯(lián)系起來,可是想想那些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的人,隨手亂扔垃圾的人,乃至整個地球上垃圾橫生,所有的廢水、廢氣、廢物,那么野胡就是renlde真實寫照了;野胡喜歡打架斗毆,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小到兩人之間的爭吵,群斗再到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從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著;野胡喜歡吮吸一種多汁的草,然后就變得喜怒無常,顛三倒四,看到這一幕,不知道那些酗酒成性的人會不會臉紅;給野胡成倍的足夠他們享用的食物,他們還是會爭奪,他們喜歡閃閃發(fā)光的石頭,喜歡囤積,一旦丟失就呼天搶地,悲傷欲絕,多么形象的刻畫啊,這個世界上為財物而死的人還是少數(shù)嗎?都知道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在有生之年還是忍不住的去獲取,去爭奪,貪婪的享有一切。這些人性中的惡通過變化角色描繪出來,讓人們從旁觀的角度去審視自己時,一切都顯得那么可笑,又那么悲哀。
在文學作品中從來都不乏對人性的拷問,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也許可以把這個中國人擴大到整個人類。但魯迅又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真的勇敢者也敢于正視自己的弱點。也許沒有任何一個人想承認自己和文中令人生厭的野胡是一樣的物種,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些弱點真實的存在我們身上,正視他們,就是為了時時提醒自己。孟子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我們終其一生也很少能碰到生與死的抉擇,但與自己的人性中的惡斗爭卻是時時存在的,當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或嫉妒誹謗時,當控制不住自己的惡意時,能提醒自己一下:“是亦不可以已乎”?那本書的價值就體現(xiàn)出來了!
愿我們都能夠面向黑暗,向陽而生!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
一打開《格列佛游記》的目錄,詳盡有趣的內(nèi)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和許多國外著作一樣,《格列佛游記》也帶著濃郁的異國風情,每一卷都反映著作者生活的時期中英國各方面的狀況。幸好書中有一段譯前序,介紹了一些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對理解書中內(nèi)容是有所裨益的。而書中應用的反語修辭,更是處處可見。熟練又適當?shù)闹S刺,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英國的議會和宗教政治的不滿。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都緊密聯(lián)系,支持著作者的主要思想。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這本書講的是1699年,外科醫(yī)生格列佛隨船航行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當他蘇醒過來的時候,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被細細的繩子捆住了,而周圍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來,他來到了小人國。后來,他又先后見了有二十米識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喚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耶胡”、聰明而高貴的“慧骃”……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1699年5月4日,格列佛被請去當船上的醫(yī)生,可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了風暴,所有船員,包括格列佛都設法逃脫。
格列佛劃著小艇,可是沒過多久,來了一陣狂風,把艇翻了過去,格列佛只好游到小島上,可當走到小島的時候,他已經(jīng)有氣無力了,便躺在島上睡著了。
可當他醒來的時候,想動彈一下,可是,自己好像被什么東西弄住了一樣,動彈不得。后來,格列佛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繩子捆住了。
過了一會,奇跡發(fā)生了……幾個不到六英寸書小矮人爬到了他的身上!
格列佛看到了,說:“喂!你們想干什么?”這一聲,小矮人嚇了一大跳,紛紛都從格列佛身上跳了下來,有的都摔斷了腿。
過了一會,格列佛感到一陣刺痛,原來,那些小矮人正用箭射自己呢!
格列佛安靜了下來,隨后,小矮人也停止了射箭,晚上,一個矮人的頭領過來了,他給了格列佛一些東西吃,隨后,他就進了小人國那里,在那里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他們那里最大的馬和牛是4—5英寸,羊的高度為1。5英寸,那里的云雀跟一只普通的蒼蠅那么大,鵝就是跟云雀一樣大……
格列佛在小人國過了一段時間,就出發(fā)到其他地方,格列佛來到了大人國,他發(fā)現(xiàn)那里草都比他高好多,突然,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人走了過來,后面還有很多。
他們是來收麥子的,當那巨人收割的時候,當快要割到自己的身旁時,就差那么一丁點,這時,格列佛大叫起來,這一聲,巨人聽見了,底下了頭,在尋找格列佛,當巨人尋找到他的時候,格列佛很吃驚,不過,最終還是找到了,接下來,他的命運會怎么樣呢?他還活著,他被帶到了農(nóng)夫家里,農(nóng)夫一家人都很喜歡他……
一天,一位皇帝像買下,皇帝買了他,格列佛有時候會跟皇帝談些話。
可是有一天,農(nóng)夫的小女兒帶他出去,女兒跑到其他地方玩了,格列佛覺的無聊,就睡著了,可是一只大鳥把格列佛的房子釣走了,幸好,一個船長救了他。
格列佛會到家了,不過住了幾天,又叫去當船上醫(yī)生了。
格列佛一路上經(jīng)過了飛島國、慧馬國,格列佛在那些地方發(fā)生了許多事情,我就不一一講給你們聽了,只有你們自己去看。
下面,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人物吧!
小人國的人們他們不足6英尺,大人國他們有個子有一個教堂那么高,飛島國的人們一只眼睛是凹下去的,還有一只是突出來的,在一飛島國個地方,叫巴尼巴比的地方,那里的人們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慧馬國的人們都是馬,而且他們都會講話,就像我們?nèi)藗円粯印?/p>
我介紹完了,我覺的這本書是一本有趣的書。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
一本書給了我一個世界。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引導我步入理想的國度,真善美的殿堂。
有些時候,我們會突然陶醉在某一種氛圍里難以自拔,就是是現(xiàn)在的我一樣。一本《格列佛游記》已經(jīng)成了愛不釋手的寶貝。其實這本書我并不陌生。從小,我就聽哥哥姐姐說書中主人公的傳奇經(jīng)歷。
我欣喜的翻開書,迎接我的是,主人公窘迫的家庭,他在海上覆舟遇險,泅水逃生,在利立普特境內(nèi)安全上陸,可又被抓當了俘虜,押解到了內(nèi)地……我看到了一個個驚心動魄而又凄涼的場面。
接著,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只有手指甲般大小的昏庸君王和諂媚的大臣們??吹竭@,我想主人公的生活安全問題算是解決了。小人國的皇帝因為面對的是對他而言像個巨人般的主人公,因為感到害怕與畏懼,所以一開始就以禮相待,盡情款待。送去了二十輛車的肉,一百壇的酒,真是奢侈的王者“風范”。
也有一些受壓迫的老百姓,不是那么的友好了。他們屢次用箭射向主人公的眼睛,因為“友好”的皇帝,規(guī)定讓九百碼以內(nèi)的村莊,必須每天早晨交納六頭牛,四十只羊和其他許多食品,來作為主人公的給養(yǎng)。這樣一來,越發(fā)加重了小人國可憐百姓們的經(jīng)濟壓力和生活負擔。可笑的皇帝,還用高難度的雜技表演來選定高-官人選,把這類滑稽的游戲,耍寶似的與主人公共賞。
但是,當主人公遇到了困難或是給皇帝、高-官帶來威脅時,就立刻原形畢露,露出了兇惡的一面。他們決定餓死主人公,甚至想用毒箭射殺他,卻又因為死后的尸體難以處理,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就又赦免了主人公!再來盡顯諂媚的丑態(tài)來要求主人公,幫他們辦事,提出一系列荒誕的要求。
后來,主人公經(jīng)過重重險阻逃出了小人國。之后他又先后游歷了巨人國、智馬國、巫人國等一些國家。
精彩的情節(jié)搭配以夸張的寫作手法,作者無論在感情的表達還是形象的描寫上,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驚心動魄,卻又令人難忘。作者借這些荒誕的故事,諷刺挖苦了當時英國的貴族與一些社會上流人士的貪婪,懶惰、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以及一些百姓的貪婪、懶惰、勢力。
讀完這本小說,我心中感慨萬千。我期盼,我們的生活中能少一份罪惡,多一份美好;少一些自私,多一些奉獻;少一點偽善,多一點真誠。這樣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是一位偉大的戰(zhàn)士和超級諷刺大師。不置可否,《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同樣是一部優(yōu)秀的諷刺小說。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英國現(xiàn)在的政府與社會現(xiàn)狀早就有了很大改觀,也就是說作者原來的寫作意圖已經(jīng)不再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但這并不妨礙《格列佛游記》在今天贏得的廣泛關注,新時期的讀者們又賦予了它新的內(nèi)涵,“……作品中那些幻想性描寫讓人著迷……人們把它看作兒童文學作品,認為它包含鼓勵兒童了解世界的外向化的價值取向……”(二十一世紀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我想,格列佛游記的涵義還不止僅限于此,它其中也包含了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格列佛一生的航海旅行,屢遇驚險,小人國里,先被小人們俘虜,后來又差點被刺瞎雙眼;大人國中被巨人威脅賣命的演出,幾乎命喪黃泉……格列佛遇到的危險不勝枚舉,然而,在每次開始新的航海時他都義無反顧,這就是他對航海的執(zhí)著。
我們不能說格列佛最后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但他的確獲得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讓生命更有意義。這就使執(zhí)著的結(jié)果,當你認定了自己的方向后,執(zhí)著的追求吧,不要輕易放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冰心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當然,無論任何事情僅僅有執(zhí)著是不夠的。在這方面,我們就要承認格列佛是一個十分有頭腦的人,雖然青年時期的格列佛一直積極的尋找各種機會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zhì),零零散散地、東拼西湊地、他掌握了各種航海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航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厚積方能勃發(fā),這些積累讓他日后受益匪淺----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種惡劣的條件。而對于我們哪?青年時期正是積累知識,提高能力的關鍵時刻,雖然說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但人一生中畢竟只有一個學習的最佳時機。“時過而后學,則勤苦而難成”。我讀過這樣一首詩:曾經(jīng)想穿過那段最無暇的時光/去實現(xiàn)所有繽紛的夢想/當回首那深深淺淺的腳印/不禁頓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長/總想把那段沒走好的時光再走一遍/便知該如何珍惜每一抹霞光/每一縷黃昏/從此再也不管懵懂與疏狂。正當年少的我們,正處在“最無暇的時光”,好好的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知識,不致回首時再“頓足扼腕”,悔不當初。
第四次航海,格列佛被聘為船長。中途水手叛變,他被放逐到“慧馬國”。在那里,他遇見了一種有智慧的馬,而且那里的馬兒通人性,善良、仁愛、品格高尚。這是作者把自己對社會理想注入到了慧馬國,把最完美的人性灌注在慧馬身上。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像慧馬一樣完美無暇,但有的基本品格我們還是應該具備的。比如慧馬們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撒謊”,而我們這里哪?如今在不少商場假冒偽劣產(chǎn)品肆意橫行,雖然有消協(xié)出來主持公道,但這種現(xiàn)象還是屢禁不止,我想只有那些生產(chǎn)者真正把誠實守信放在心上時,這種事情才不會再發(fā)生。我們這些青年更應該把誠實守信融進血液,銘刻于心。
格列佛游記中的教育意義深刻而深遠,不一而足。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000字
這幾天,讀了一篇小說名叫《格列佛游記》,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guī)胍粋€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諷刺的語言描述了一個混濁的社會。讀完之后,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如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當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劇情,也使我為之心驚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數(shù)主人公在小人國的經(jīng)歷。
曾經(jīng)來往繁密,友好的兩個國家,不來夫斯古帝國和利里浦特國,受貪婪野心的驅(qū)動,導致兵戈相向,發(fā)動戰(zhàn)爭,主人公幫助利里浦特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帝國的入侵,受到厚賞。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義而直接拒絕他國國君的無理要求,卻讓國君無法接受,從此在國君心中種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員暗中中傷主人公,他在國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變?yōu)槟Ч?,以至與個別朝廷官員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這就如同書中所說“偉大的功績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時你拒絕滿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從前立過大功也絕不能得到寬恕”。
讀到此刻,我顫抖了,不由得感到一絲心寒……所謂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國君心喜;小人對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詆毀形象。想到這,我不由得感嘆歷史上的忠臣最終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幾個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個。
這篇游記寫出來的,在我腦海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渾濁,無情的生活,是過去的生活的縮影!從作者描寫隱含的嘲諷和蔑視中,處處體現(xiàn)出抗爭精神。而游記反映出來的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也讓我明白到在時代進步的背后往往充斥著不幸與荊棘,但無論如何,它畢竟是生活,這篇小說可謂悲喜交織。
相關文章:
4.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