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
推薦文章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五篇
作者破天荒的指出著名的標致汽車公司、宗教、法律甚至是國家,都是我們共同相信的虛構的神話故事,讓人瞠目結舌。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度祟惡喪贰纷x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希望大家喜歡!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1
1、地球文明的文化融合大趨勢
農(nóng)業(yè)革命之后,人類社會規(guī)模變得更大、更復雜,維系社會秩序的虛構故事也更為細致完整。人類幾乎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種種虛構的故事和概念圍繞,讓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標準行事,想要特定的東西,遵守特定的規(guī)范。就這樣,讓數(shù)百萬計的陌生人能遵照著這種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覺合作無間,這種人造的直覺就是“文化”。
幾千年來,不同的文化都處于流轉(zhuǎn)變化之中,歷史的大趨勢是規(guī)模小而簡單的文化逐漸融入規(guī)模較大、較復雜的文化中,世界大型文化的種類逐漸減少。就像中國一樣,隨著從大秦以來疆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成為一個大一統(tǒng)的中華民族文化,已經(jīng)很難區(qū)分純正的漢人文化或滿人文化。
這就是文化演化的大趨勢。公元前1萬年,地球上有數(shù)千個人類文明。到公元前200年,只剩下幾百個,最多不超過兩三千個。到公元1450年,文明數(shù)量銳減。接下來的300年間,亞非世界吞噬了整個地球。1521年,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1532年,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1606年,歐洲人登上澳大利亞大陸。
亞非世界花了幾百年時間吞噬了全世界,這個過程永遠無法回頭。今天,幾乎全球人類接受同一套地緣政治體系(整個地球劃分為不同的國家,但受到國際公認);使用同樣的經(jīng)濟制度(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采用同樣的法律體體系(人權和國際法放之四海而皆準);接受同樣的科學體系(專家們對物理、生物學、醫(yī)學等所有學科的觀點幾乎相同)。
2、純正的文化不再存在
文化融合是帝國吞噬世界文明的結果。帝國是一種政治秩序,具有兩個最基本特征:
(1)帝國統(tǒng)治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認同和獨立的領土,體現(xiàn)出文化的多元性。
(2)帝國的疆域可靈活調(diào)整,幾乎可以無限擴張。帝國不需要改變基本框架和認同,就能納入更多的國家和領土。
大秦帝國和蒙古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帝國案例。
帝國并非永世太平,帝國也會面臨崩潰瓦解,就像大秦帝國命數(shù)并不長久,蒙古帝國也在輝煌之后很快消失。但是,帝國的消失,并不意味著已經(jīng)融合的文明會恢復其純正和獨立,也不意味著帝國子民會恢復曾經(jīng)的獨立。
歷史告訴我們,隨著帝國的崩潰,新的帝國代替了曾經(jīng)的帝國,誰也回不到從前了。
好萊塢電影中,印第安人騎著高頭大馬和歐洲人作戰(zhàn),大無畏地保護著祖先的傳統(tǒng)。然而,在印第安人祖先那里,根本就沒有馬,馬是在17、18世紀從歐洲傳入美洲的?;蛘撸獯罄顺灾?jīng)由西班牙傳入的墨西哥的西紅柿做的意大利面,印度人吃在墨西哥的辣椒,中國人穿著滿人的旗袍?;氐酱笄氐蹏?,皇帝也不知道土豆、玉米、西紅柿、胡蘿卜等無數(shù)我們飯桌上的美食來自哪里。
想做個吃著純正中華美食的漢人,其實是不可能的。想要恢復純正的中華文明,也無從談起。剝離歐美傳入的文化知識和價值觀,我們看到還有滿清留下的文化侵襲,比如,普通話、旗袍、宮殿、習俗等,如果把這些再剝離,我看到的還有蒙古帝國的痕跡,繼續(xù)剝離,你看到印度傳入的佛教,再剝離······以此類推,到哪里才算是純正的中華文明呢?
以前九斤老太的各種對新事物的抱怨,都會在歷史大潮中被淹沒,留下的只有融合和演化。演化是個不知目的地的過程,未來是什么樣子,科學家說不出來,王大樹更不知道。
既然再也回不到從前,不如就接受融合和改變吧。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2
以前閱讀,有個習慣,一般是選擇初版時間在10年、20年以上的經(jīng)典書籍,很少閱讀當代的作品!后來漸漸發(fā)覺,對于人文社科類的書籍,這個習慣尚可!但對于科技、經(jīng)濟及最新思想動態(tài)方面而言,就不適合了!在收聽羅振宇節(jié)目的時候,多次聽其推薦《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必然》之類的書籍,忍不住也想一睹為快,猶豫了好久,還是下單了!羅振宇推薦書目,現(xiàn)在都成了熱門了,不過得承認,被推薦的書籍,含金量還是很高的!不過,這些書籍,動輒大幾十塊,幾百塊,還是有點小貴的!
很多牛逼的書籍,都是中信出版集團最先出版的,碰到中信書籍,你就買了吧!不過價格賊貴,比如這本《人類簡史》,全價68元,七折買的!轉(zhuǎn)念一想:投資大腦才是最好的投資,況且出去喝酒打牌,浪費的錢,夠買多少本好書了,不能讓貧窮限制了自己前進的步伐!不過,沒有購買這些書籍的小伙伴也不用擔心,哥會陸續(xù)整理一些讀后感,把書中的精華提煉,陸續(xù)發(fā)布,關注哥的公眾號就夠用了!
告訴朋友們一個秘密,在漢口崇文路有家舊書店,所有舊書按斤稱,真心便宜,不像其它舊書店,舊書賣的比新書還貴!喜歡閱讀的朋友,購買時效性不強的書籍,可以考慮去那里淘寶,你會有驚喜發(fā)現(xiàn)!每天下午五點左右,會有新到的舊書,很多成色很新,搶到就是開心,哥在那里守候過很多次!!全副真心告訴你,絕對不是廣告,哥只是覺得那家書店真心劃算,是愛書人的一大福地!灣哥家沒有大書房,買的舊書已經(jīng)沒有地方放了,計劃把所購書籍閱讀完之后,再去更新一批!
說回《人類簡史》,關于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自行百度!鑒于這部書腦洞開的太大,作者學識太過淵博,哥才疏學淺加上時間有限,估計要分四次才能把讀書筆記發(fā)完,今天就先寫個總覽!后續(xù)文章會盡可能的按照原文整理,是小伙伴們能夠看到原汁原味的精華內(nèi)容!
作者把人類歷史進程,以___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即使只知道這三點,足夠出去吹牛逼了!:
1、 認知革命:語言出現(xiàn),智人過著群游群居的采集生活,采采果子,撿撿堅果,攆攆小動物,幸福無比,無壓力無煩惱,與其它動物并無不同;
2、 農(nóng)業(yè)革命:馴服了小麥水稻等農(nóng)作物,家禽家畜等,大規(guī)模種植養(yǎng)殖,誰馴服了誰?
3、 科技革命:工業(yè)革命之后的科技進步,使生產(chǎn)力得到空前發(fā)展,智人擺脫了饑荒、疾病、瘟疫,但智人幸福嗎?下一步的智人如何發(fā)展?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3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兩部重磅作品。問世以來不僅在學術圈反響強烈,更引起大眾廣泛興趣,比爾蓋茨、Facebook扎爾伯格,還有我們北大懷有鴻鵠之志的林校長都推薦此書。作者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
下面是我在聽這兩本書的時候在一個讀書群里的一些支零破碎的分享,或許可以引起你閱讀的興趣。
這本書并不是一本編年史,甚至很少有關于歷史事件本身詳盡的描述。作者在融匯了人類歷史、科學、文明認知的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歸納、總結、思考,試圖從中找到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而推演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明天。
在思考方式上,我覺得該書更接近哲學,特別是《未來簡史》。以史為鑒,在歷史的塵埃中探索、歸納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而展望社會發(fā)展的未來。這些說到底是對人自身和周圍世界,以及他們相互作用間的思考,應該屬于哲學的范疇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哲學上的問題被科學解開,未來的“哲學”想必會是今日哲學、科學、甚至宗教的融合。在我看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反應了現(xiàn)代人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理性的思考以及推演,其思考的本質(zhì)更像哲學家,總結歷史僅是手段。
在兩部書中,作者反復論證一個貫穿始終的觀點:信仰(并非單指宗教信仰,而是對一切人類憑意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概念的信任和服從,比如金錢、國家、公司、宗教、主義等等)讓人類可以大規(guī)模合作,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并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和進化進程。說白了就是精神的力量無比強大,人類其實是一直在別人和自己的忽悠中前行。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書中讓我們了解到現(xiàn)代人的祖先智人如何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進行種族清洗,成為唯一存活下來的一支。與此相比,在伊甸園里偷吃個蘋果那根本就不算個事兒。如果人類有原罪,這才是原罪!書中還有個有趣的說法:愛說閑話(gossip) 讓智人更聰明,從而滅了其他人類。
在后農(nóng)耕時代,人類對記賬的要求催生了文字及數(shù)字符號的發(fā)明,而在計算機時代0、1兩個數(shù)字又構成了所有數(shù)字信息的基礎。阿拉伯數(shù)字實際是印度人最初發(fā)明,然后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但書中說小麥馴化了人類那段就很扯了,好像小麥有意識似的。
貨幣、帝國、宗教對人類融合的影響及塑造是非常有趣的一些章節(jié)。特別是宗教部分,更激起人對一些相關話題的濃厚興趣,比如像___這樣在早期可以說是充滿暴力的一神教,最終為什么會完勝相對寬容的多神教,是歷史的機緣巧合還是必然,甚至是切合了一些人性中更深層的東西。
個人覺得這類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它引發(fā)人的思考,其知識性的敘述甚至結論性的成果都不是我關注的重點。在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思考的誠意,覺得他是在認真思考那些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重要課題和現(xiàn)象,并不是以偏概全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
聽到近代部分,越來越有趣了??茖W和帝國相互助力,終于使西方文明今天能夠主導世界,資本對戰(zhàn)爭及世界格局影響,加速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對人們常說的“花明天的錢”真是有了更深一點的理解。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4
其實這本書一點都不枯燥晦澀,跟著作者一起沿著人類發(fā)展的軌跡思考背后的動因,是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特別喜歡書的后半部,書中很多討論都不局限于歷史的范疇,比如關于幸福和人生意義的討論,以及一些大膽的預想:在科學的助力下人類可能最終脫離生物進化的軌跡,走入滅亡或者永恒。聽完之后突然覺得人生的意義或者說使命,會不會就是造出能最終能夠替代自己的機器?隨著科學裂變式的發(fā)展,人類可能最終解開生命和思維(靈魂)的秘密,那時候宗教和哲學是不是就都失去里存在的意義和基礎?是一本讓人讀完開始思考的好書。
開始聽《未來簡史》,那只從樹上下來的猴子,先是進化成了人,隨著科學的進步逐步擺脫了饑餓、瘟疫、戰(zhàn)爭的威脅,開始探索長生不老的奧秘,妄想成神啦。
第二章更多是探討人與自然,特別是人和動物的關系。這一章不像是在談論未來,更多的是回顧農(nóng)耕時代,人類在封神路上是怎樣一步步把自己當作了眾生的神。
后續(xù)幾章對宗教做了更多的反思。聯(lián)想作者來自以色列,也許對宗教的反思才是作者在這本書得真正想表達的吧。其中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Religion is a 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 (宗教是一宗交易,靈性時一段歷程。)它好像突然讓我讀懂了《少年派傳奇漂流》里PEI對不同宗教的嘗試探索過程的敘述,那其實就是描寫一段spiritual journey,精神的歷程。
《未來簡史》這本書的特點就是深入淺出,在闡述一個新的觀點之前,總是會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足夠的介紹,讓讀者可以把握脈絡。
特別喜歡作者對人本主義的闡釋。作者把宗教的最終歸宿交給了科學,把人類的發(fā)展歸納味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發(fā)展,并預言以大數(shù)據(jù)為基礎的物/互聯(lián)網(wǎng)會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或者說上帝)。這樣的預言,以及作者對意識、靈魂的闡述注定是充滿爭議的。
這是兩本本讓人讀完開始思考的好書。閱讀收獲不僅在于獲得了多少知識,更在于跟著作者做了多少思考。
Religion is a 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 閱讀這兩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 spiritual journey.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5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讀起來更像哲學而非歷史學的著作。此書涵蓋世界范圍內(nèi)的人種,生物,進化,語言,宗教,科學,文化,戰(zhàn)爭,地理,社會,心理,經(jīng)濟,科技前瞻,政治格局以及生命意義等所有和人類歷史相關的一切,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最復雜的問題,讓宏觀的歷史現(xiàn)象以微觀的狀態(tài)現(xiàn)實呈現(xiàn),再還原回到浩渺的歷史塵囂當中,讀者頃刻間使用上帝視角審視,轉(zhuǎn)眼又墜入蕓蕓眾生中與之并肩,你既不是旁觀者,也非實際參與者,然而卻能窺視到人類祖先的思想行為,了解他們?nèi)绾瓮苿託v史巨輪滾滾向前,了解當下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這樣反思下來,很多問題能夠茅塞頓開。作者思想中立,不偏不倚,確信此書內(nèi)容對的起《人類簡史》這個名字。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現(xiàn)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學教授。驚訝于作者學識之豐富,邏輯之嚴整,心思之細膩。但更讓人驚訝的卻是作者并非想像中的研究歷史一輩子的耄耋老者,而是1976年生人,可謂青年才俊了。如果非要給此書一個評價,那我只能說很幸運翻開了這本書,并且急于想讀《未來簡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