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讀書心得體會800字
梁家河讀書心得體會800字
當我捧起《梁家河》這本書時,看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蔽液芎闷?,這樣一個黃土高原上不起眼的小地方,何以能走出共和國的脊梁?在這七年里,習近平總書記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磨礪,才使他“脫胎換骨”,最終一步步成長為共和國的領(lǐng)袖?這其中一定有許多值得我們今天去學習的地方。懷著無比崇敬之心研讀此書后,我深深感受到習總書記的不平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青年時期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習總書記說:“我父親經(jīng)常給我講團結(jié)的道理,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做講團結(jié)和善于團結(jié)的人”,帶著這樣的“團結(jié)觀”,習總書記開始將自己融入群眾、融入鄉(xiāng)村。正是這個“團結(jié)觀”,使他逐漸形成了扎根人民、團結(jié)群眾的觀念?!澳軋F結(jié)人”成為他鮮明的領(lǐng)導風格之一。在梁家河的日子里,打淤地壩,水溝旁鏟土是誰都不愿干的苦差事兒,習總書記總是主動去水溝旁鏟土;修筑梯田,鄉(xiāng)親們怕冷不想下水,總書記都是帶頭赤腳站在冰中清理壩基,他用身體力行叫響了團結(jié)群眾向我看齊的口號。從習總書記的身上,“鐵鎖”學會了“做行動上的巨人”,“黑子”明白了“當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的道理。
“不管多累多苦,習總書記一直拼命干,從不‘撒尖兒’”鄉(xiāng)親們這樣評價。在梁家河,習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壩。那時候談不上什么勞動保護措施,沒有手套,習總書記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來,手上全是泡。習總書記不怕艱難困苦,沒有任何怨言,干活從不偷懶,從清晨干到深夜。“1969年,梁家河玉米畝產(chǎn)400斤,壩打好后,畝產(chǎn)達到800斤。”原一隊隊長石玉興說。習總書記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把群眾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辦成了,把事情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以鐵一般的擔當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從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绷暱倳浾f“上山下鄉(xiāng)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nèi)プ?,我們現(xiàn)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總書記還說過:“我愛好很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習總書記而言,讀書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個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
《梁家河》這本書,既是一本教科書,亦是一本勵志書。這本書必將激勵千千萬萬的黨員干部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