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簡介
推薦文章
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諸葛亮進川的時候,把守衛(wèi)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并囑咐他一定要聯(lián)孫抗曹??申P羽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硬是把孫權推到曹操那邊去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大意失荊州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簡介
劉備和孫權兩家雖然結了盟,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大的矛盾。魯肅在世的時候,是主張吳蜀和好,一起對付曹操的。后來魯肅死了,接替他職務的大將呂蒙,就和魯肅的主張截然不同了。
呂蒙是東吳名將,他從小就練得一身好武藝,年輕時候立了不少戰(zhàn)功,受到孫權的器重。但沒有什么文化,也不太懂得用計謀。
有一次,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責任日漸重大,應該多抽時間讀點書才好。”
呂蒙說:“軍營中事務繁多,哪里還有時間讀書呢?”
孫權笑著說:“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們那樣精通經書,只是要你多少瀏覽一些兵法,懂得一點歷史典故罷了。你說事情多,總比不上我多吧!多讀一些兵法、歷史,對自己很有幫助的。”
呂蒙聽從了孫權的勸告,一有空就認真讀書。
魯肅剛接替周瑜當大將的時候,經過呂蒙的駐地,前去看望呂蒙。當時魯肅以為呂蒙不過是一員武將,沒有什么雄才大略。他和呂蒙談話以后,聽到呂蒙談論風生,見解精辟,十分佩服,說:“你現在的才能膽略,跟當年的吳下阿蒙[1],大不一樣了。”
呂蒙自豪地說:“對一個人,三天不見就應該另眼相看,您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啊!”
后來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以后,率軍駐扎在陸口。他認定關羽有兼并東吳的野心。他向孫權上書要求出兵對付關羽,并說:“劉備、關羽君臣,都是反復無常的人,不能把他們當盟友看待。”
孫權也覺得關羽狂妄自大,孫權曾經派人去向關羽求親,希望關羽把女兒嫁給他兒子。關羽不但不答應,反而將使者辱罵了一通,把孫權氣得要命。這次,孫權接到了呂蒙的信,更覺得非把關羽除掉不可。
正好這時,曹操派使者前來聯(lián)絡,要與他夾攻關羽。孫權馬上復信,表示愿意襲擊關羽的后方。
關羽也聽說呂蒙厲害,他雖然親自率大軍進攻樊城,但對在他背后的呂蒙并沒有放松防備,在蜀吳交界一帶,將防守布置得嚴嚴實實。
呂蒙本來有病,這一回,他就裝作舊病發(fā)作,而且對外宣稱病得很厲害。孫權也正式發(fā)布命令,把呂蒙調回去休養(yǎng)。另派了一個年輕的將領陸遜前去接替呂蒙。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樊城,關羽聽到呂蒙病重的消息,又聽說陸遜是個年輕的書生,心里暗暗高興。
沒過幾天,陸遜從陸口特地派人拜見關羽。關羽接見使者,使者獻上了書信和禮品。信中大意是說,聽說將軍在樊城水淹七軍,俘獲于禁,十分欽佩將軍的神威。這次曹操失敗了,我們也感到高興。我是個書生,很不稱職,今后還要靠將軍多多照顧!
關羽看了陸遜的書信,覺得陸遜態(tài)度謙虛、老實,漸漸放下了戒備心。于是把原來防備東吳的人馬陸陸續(xù)續(xù)調到樊城那邊去了。
陸遜此時將關羽調動人馬的情況,及時報告給孫權和呂蒙。
這時,關羽在樊城接受了于禁的投降兵士幾萬人,糧草供應發(fā)生了困難,就把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強占了。
孫權得知湘關的糧草被搶,就派呂蒙為大都督,命令他迅速襲擊關羽的后方。
呂蒙到了當陽,把所有的戰(zhàn)船都改裝作商船,選了一批精銳的兵士隱藏在船艙里。船上搖櫓的兵士都扮作商人,一律穿上商人穿的白衣。就這樣,一列又一列的“商船”向北岸進發(fā)了。
到了北岸,蜀軍守防的兵士一看都是穿白衣的商人,就允許他們把船??吭诮叀]想到一到晚上,船艙里的兵士一齊出來,偷偷摸進江邊崗樓,把崗樓攻占了。
呂蒙大軍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占領了北岸,進軍公安。留守公安、江陵的蜀軍將領一點沒防備,來不及抵抗,只好繳械投降。
呂蒙進了城,派人慰問蜀軍將士家屬,并且吩咐東吳將士嚴守紀律,不許侵犯百姓。有一個東吳兵士,是呂蒙同鄉(xiāng),因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頂斗笠遮蓋鎧甲。呂蒙發(fā)現后,認為這違犯了軍令,雖說是同鄉(xiāng)人,但犯了軍令不能不辦罪,就把他殺了。這樣一來,全軍將士都大受震動,誰也不敢違反軍令。
這時候,曹操派去的徐晃率領的援軍,已到了靠近樊城的前線。徐晃把孫權答應曹操夾攻關羽的信抄寫了許多份,用箭射進關羽營寨里。關羽這才得知呂蒙襲擊后方的消息,正在進退兩難之時,徐晃發(fā)起進攻,關羽的軍隊無力招架,不得不撤去樊城的包圍。
關羽派使者到江陵去打探情況,使者一到江陵,呂蒙便派人殷勤招待,還叫使者到蜀軍將士家去看望,這些家屬都說東吳的人待他們不錯。使者回到自己的軍營后,兵士們向他探問家里情況,他就照實說了。大伙兒一聽東吳人好,就不愿意再跟東吳打仗,有些兵士甚至偷偷地逃到江陵去了。
關羽到這時才知道對東吳的防備太過大意,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只好帶了人馬逃到麥城。
孫權派人進軍麥城,逼他投降。關羽不從,帶著十幾個騎兵往西逃走。
孫權早已派伏兵埋伏在小道上,把關羽十幾個騎兵截住,活捉了關羽。孫權知道關羽不肯投降,就下令就地把他殺了。
【注釋】
[1]吳下阿蒙:吳下:指吳縣,即江蘇蘇州;阿蒙:即呂蒙。形容人沒有學問,現在則多用于他人有了轉變,學識大進。
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三國時,荊州是軍事重地,對蜀國和吳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劉備為了保證荊州的安全,特意派大將關羽鎮(zhèn)守。
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叫呂蒙。他聽說關羽為了攻打樊城離開了荊州,就主動請求帶兵出戰(zhàn),奪回荊州。呂蒙沒料到,關羽雖然離開了,但他布置的防守很森嚴,根本沒有辦法下手。
同在吳國做官的陸遜聽說后,對呂蒙說:“關羽布置眾多兵力,命人嚴守荊州,是因為顧忌你的名氣和能力。只要你假裝辭掉統(tǒng)帥的職位,讓主公派一個沒有什么名氣的人代替你,關羽就一定會放松防守。”
呂蒙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就稱病辭職,并請求孫權派當時并不出名的陸遜當統(tǒng)帥。陸遜上任后,故意派人去向關羽送禮求和。關羽果然上當,他認為陸遜沒有什么威脅,就調走大部分兵力增援自己攻打樊城。呂蒙暗中帶領人馬,從水路向荊州發(fā)動進攻,很快就攻占了荊州。
關羽一時大意輕敵,丟掉了荊州這塊寶地。他雖然不甘心,但也只能自認倒霉。
大意失荊州,形容因為疏忽大意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