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傳讀后感800字
推薦文章
愛因斯坦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也實現(xiàn)最杰出的物理學家。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愛因斯坦傳讀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學習。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1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國。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實驗證實了原子的存在,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并發(fā)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他突破了牛頓經(jīng)典物理學的框架,創(chuàng)立了適用于微觀高速運動領域的相對論。在愛因斯坦之前,人們自古以來都認為,雖然物質(zhì)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它們的運動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但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受物質(zhì)的分布及其運動影響的。由此,把時間、空間、物質(zhì)、運動完全割裂孤立開來。愛因斯坦從光速有限出發(fā),提出宇宙間的時間同時性都是相對的,是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說的。于1905年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1916年,愛因斯坦又經(jīng)過10年探索,進一步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創(chuàng)立工作。
廣義相對論是一種沒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論,是適用于所有參照系的物理定律。愛因斯坦曾經(jīng)根據(jù)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的概念,提出了“靜態(tài)的無邊的有界的”宇宙模型,而為了從理論上解釋這個模型,愛因斯坦修改了自己的引力方程。然而,在他提出這種模型后12年,美國物理學家哈勃發(fā)現(xiàn)了宇宙的紅移的存在,宇宙并不是靜止的,宇宙在膨脹。愛因斯坦非常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的這種科學精神應該值得我們學習。愛因斯坦畢生都致力于提倡人類的正義,呼吁人們團結(jié)起來防止戰(zhàn)爭。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
他深刻體會到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對社會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知識分子要對社會負怎樣的責任,他可以為正義同一切不和-諧作斗爭。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2
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充滿幻想,充滿智慧,在科學上不斷追求完美的科學家,26歲就發(fā)明了著名的相對論,揭示了空間——時間的辯證關系,加速了人們對物理學的認識。他雖然出自于一個猶太人家庭,受到過無數(shù)人的歧視于白眼,但仍不屈不撓的為科學無私的奉獻著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愛因斯坦,一位學術上不拘一格的人。
在生活中,愛因斯坦是一個愛思索的人,有一次朋友請愛因斯坦喝茶,他用小勺攪了攪杯里的茶水,水慢慢轉(zhuǎn)起來,茶葉隨著水的轉(zhuǎn)動轉(zhuǎn)到了水杯的中心并開始聚攏在一起。愛因斯坦看到了這個現(xiàn)象,開始思考起來,忘記了朋友,忘記了喝茶。還有,愛因斯坦初到普林斯頓市,不熟悉那里的街道,在散步的時候又往往專心考慮問題,因此經(jīng)常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次,校長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問愛因斯坦博士的家在哪里。辦公室的秘書相當緊張,這個打電話的男人的聲音陌生,還有濃重的德國口音,會不會是納粹派來的壞人?為了保護愛因斯坦的安全,秘書彬彬有禮的答復:很抱歉。電話里的聲音變低了,帶著更為抱歉的聲音說:我就是愛因斯坦博士我把回家的路給忘記了。這就是愛因斯坦,一個時時刻刻都在思考問題的人。
可惜的'是,由于過度的勞累,這樣一位跨時代的偉大科學家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1時25分,在他定居了22年普林斯頓與世長辭。遵照他的遺言,沒有舉行任何儀式,火化后也沒有保存他的骨灰。原因是他不想讓后人膜拜。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3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跟我講過有關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些小故事了。他蓬亂的白發(fā),隨意的衣著,這樣特別的形象,曾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這幾天,我?guī)е鴮垡蛩固沟某绨?,帶著“他是怎樣取得如此偉大的科學成就的?他的相對論究竟是什么?”的問題,看完了鄂華著的《愛因斯坦傳》這本書,使我受益良多。
愛因斯坦是德國猶太人,出生于 1879年3月14日的德國南部古老而又美麗的一個小城鎮(zhèn)里。
愛因斯坦是一位眾所周知的物理學家,他早在29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33歲被封為皇家科學院院長,還成為了德國物理科學皇家院士。他是物理學上相對論的創(chuàng)建者,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qū)θ祟愖龀隽司薮蟮呢暙I。
愛因斯坦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他曾經(jīng)說過:音樂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用了整整七年的勤學苦練,手指上已經(jīng)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連光滑的小提琴琴面上也滲透了他苦練時淌下的汗?jié)n。愛因斯坦從沒有停止過對音樂的熱愛與癡迷。書中說:“如果真有一個上帝,在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相對論時曾經(jīng)幫助了他,那么,這個上帝就是音樂!”可見科學與音樂是相通的,同樣都需要最豐富的想像力!
家庭貧困并沒有把他壓倒,這種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也許,有人會問:這位創(chuàng)建了相對論的大科學家,天資一定很聰明吧?其實,愛因斯坦直到讀中學時,功課并不出眾。放學后,他經(jīng)常被留下來補習功課,老師把他當成個“笨頭笨腦的孩子?!钡臄?shù)學成績非常好,對自然博物課的熱情很高,課外還經(jīng)常在學校和家里的花園中觀察植物和小動物。他還是一個愛尋根究底和求知欲極強的孩子。通過自學發(fā)展自己的興趣。
一次叔叔雅各布來看他,在紙上畫了個直角三角形,并對他說:“在直角三角形里,有一個定理,它的斜邊的平方,等于其他兩邊平方的和?!睈垡蛩固箤Υ撕芨信d趣,就下決心要證明出這個定理來。經(jīng)過一整晚的思索證明,終于讓他證明出來了。一個年僅12歲的少年,竟然在一個晚上就證明出大數(shù)學家證明出來的定理。這太讓我感到震驚啦!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的哥白尼”,是“比牛頓的更加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他親手建立的宏偉的相對論大廈,影響并指導了整個20世紀人類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并且還將繼續(xù)影響和指導人類未來的科學發(fā)展。
是啊!為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的愛因斯坦現(xiàn)在雖然死了,但是,他偉大的業(yè)績和敢于破舊立新、不斷探索知識、堅韌不拔的精神會像花兒開放在人們心中,像歌兒一樣繚繞在太空。
我以前總是貪玩,對待學習總抱著馬馬虎虎的態(tài)度??戳恕稅垡蛩固箓鳌返让斯适潞?,我終于懂得了,只有付出艱辛與刻苦學習,才能有更大的成就。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需要有虛心、恒心與耐心,成功來之不易!以后我一定改掉“馬虎”的壞習慣,學習愛因斯坦刻苦鉆研的精神,長大后成為一位出色的人!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4
“要理解這樣的人,唯有把他看成是為爭取永恒真理而斗爭的戰(zhàn)士”,愛因斯坦如是評價牛頓的。同樣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要想讀懂愛因斯坦,也必須把他看作為爭取真理、人道和和平而斗爭的“戰(zhàn)士”。
開始先介紹一下愛因斯坦,他1879年出生在德國。他一生做出無與倫比的貢獻,是他成為繼伽利略、牛頓之后的最杰出的物理學家。他的科學業(yè)績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方面:(1)以布朗運動為代表的早期研究工作;(2)用實驗證實了原子的存在,推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的發(fā)展,開辟了原子物理的時代;(3)他突破了牛頓經(jīng)典物理學的框架,創(chuàng)立了適用于微觀高速運動領域的相對論。把時間、空間、物質(zhì)、運動完全割裂孤立開來。愛因斯坦從光速有限出發(fā),提出宇宙間的時間同時性都是相對的,于1905年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4)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創(chuàng)立工作,并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梢?,他在近代自然科學史上地位的卓絕。因此,列寧贊譽“他是一位偉大的自然科學革新家?!?/p>
同時他還是一位爭取人道主義與和平而斗爭的堅強戰(zhàn)士。他認為,為社會服務是人類生活的原始涵義,還有他竭力為“和平”和“博愛”奮斗等等。在這幾點上,愛因斯坦踐行了自己的人生準則,同樣也明確了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今后的奮斗目標。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被童年時代的愛因斯坦的那種強烈的求知欲深深地震撼了,特別是他爸爸送的羅盤、偶然得到的幾何書,這些都冥冥對他后來的學術指明了思想發(fā)展的方向。可見對于今后的我們來說,要想清楚的認識某種東西,就必須先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有我特別喜歡愛因斯坦的敢于思考的科學精神,完全擺脫了學術權(quán)威們對當時自然科學界思想的教條主義的壟斷和專橫,這其中還必須要求對日益成熟的科學問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這同樣也在向我們傳遞這一種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我們讀書的同時也要敢于思考,學會思考,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書中最后還講到愛因斯坦遠離祖國的政治避難的艱辛歷程和為反對原子屠殺而斗爭,這也正練就了他那種為博愛和平努力的決心。這也正是他的除了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外,呈現(xiàn)給世人偉大光輝的一面。
通讀《愛因斯坦傳》之后,我感觸頗深。不僅是從中讀懂了偉人的杰出的物理成就的發(fā)展歷程,更重要的是偉人背后的種種故事深深地激勵著我,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向這位偉人致敬!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5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著名的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奠基人,相對論——“質(zhì)能關系”的創(chuàng)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wèi)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他創(chuàng)立了代表現(xiàn)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fā)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他是一位科學巨人,又是一位純樸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智慧如同他的科學成就一樣,讓我們充滿無限的敬意。
愛因斯坦承認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的自然。但在這一點上,愛因斯坦卻不否認數(shù)學是科學,他說:“科學陳述的對象還可以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概念,象在數(shù)學中就是那樣。”盡管如此,科學陳述和科學定律的共性卻是明顯的,他認為這就是“求真”或者說“追問是”。除了客觀性以外,他還認為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征是科學本身沒有感情愿望,沒有善惡觀念。“只要我們逗留在科學本身的領域里,我們就決不會碰到像‘你不可說謊’這樣一類的句子?!?/p>
那么,科學與倫理毫不相關么?愛因斯坦認為并非如此。他首先承認“關于事實和關系的科學陳述,固然不能產(chǎn)生倫理的準則”,但倫理準則要表達清楚和貫徹貫一致,就離不開科學理性,特別是邏輯理性。在他看來,倫理準則不是直觀的,也不是任意想象的,而是從一些隱含的前提中推論出來的。要推出有效,自然要講邏輯。這些隱含的前提是“倫理公理”,它在某些方面像形式公理一樣可以沒有意義,但事實上卻是人們經(jīng)驗的升華,是“經(jīng)得住經(jīng)驗的考驗的”?!皞惱砉怼钡膩碓词恰皬奈覀兲焐谋苊馔纯嗪蜏缤龅膬A向,也是從個人所積累起來的對于他人行為的感情反應推導出來的”。
《愛因斯坦傳記》這本書講了愛因斯坦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他出生于德國的慕尼黑,是個猶太人。小時候的他不愛說話、孤獨,對學校的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很反感,他所感興趣的就是對世界外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思考。后來正是因為他的勤于思考,才發(fā)現(xiàn)了相對論,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文集》里充滿各種各樣的問題:科學的、一般認識論的、數(shù)學哲學的、科學哲學的、倫理學的、哲學觀的、社會學的、政治的,等等。盡管這本文集對許多重要的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嚴密的論證,但這不足以泯滅這部文集的價值,畢竟這只是一部隨筆,而隨筆的作用主要在于啟發(fā)人;另外,畢竟——愛因斯坦是一位科學超人,是我們崇敬的“人化之神”,就像他說的人類不能沒有宗教性的信仰一樣。
1938年10月在紐約預計于第二年春季開幕的世界博覽會工地上,把一些紀念品裝在一只堅固的金屬盒里,埋在地下,準備等到5000年后(即6939年)讓后代子孫把它掘出來打開。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寫給五千年后子孫的一封信也被裝進了該金屬盒并埋在了地下。該信的內(nèi)容如下:“我們這個時代產(chǎn)生了許多天才人物,他們的發(fā)明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舒適得多。我們早已利用機器的力量橫渡海洋,并且利用機械力量可以使人類從各種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最后解放出來。我們學會了飛行,我們用電磁波從地球的一個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訊息。但是,商品的生產(chǎn)和分配卻完全是無組織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懼的陰影里,生怕失業(yè),遭受悲慘的貧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國家里的人民還不時互相殘殺。由于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將來,都不得不提心吊膽和極端痛苦。所有這一切,都是由于群眾的才智和品格,較之那些對社會產(chǎn)生真正價值的少數(shù)人的才智和品格來,是無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會以一種自豪的心情和正當?shù)膬?yōu)越感來讀這封信”。(引自許良英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
愛因斯坦也是20世紀有很大影響的自然科學家。從他這封信里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位大科學的家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觀以及對世界和平和全人類前途的深情關懷。他是全人類命運的關注者。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也熱愛人類。他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我相信后代會以一種自豪的心情和正當?shù)膬?yōu)越感來讀這封信”這句話充分表明他對五千年后世界的想象也是美好的。
今天的世界已經(jīng)跟愛因斯坦生活的年代大不一樣,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發(fā)達的科技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方便條件。今天的世界比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更為太平,并且世界大部分地方的人民生活變得更加富足。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