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
推薦文章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5篇)
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讀后感可以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讀書心得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硇牡媚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篇1
在微博上看了一個視頻《那年花落》,這是我看到一個最令人心寒,令人憐惜,辛酸的一個視頻了。講的是一個關(guān)于在長沙學院的大學生陳才,他來自農(nóng)村,剛走進校園時,他是那樣地開朗熱情,于家,是個乖巧孝順的孩子,于校,是個好學的好學生,于友,是個樂于助人的朋友,可是在大學里他卻迷失了自我,然而他的命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完了他的故事,我內(nèi)心十分痛苦,一直掙扎著,對于從來不會因為小說,電影而流淚的我,看了這個視頻后真的忍不住想要流淚了。
陳才的反面例子就是才豪,他們都是來自貧困的農(nóng)村,對于那兩個富豪舍友,他們的命運注定是不會同路的,才豪不受他們的影響和誘惑,毅然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標,最終實現(xiàn)了自我的價值,他是我們都該學習的好榜樣。然而,對于陳才,他卻無形中迷失了自己,抵抗不住外界的誘惑,他想過上新鮮的生活,追求刺激和快活,他開始玩游戲,去酒吧,逃課,荒廢學業(yè),拋棄了原來的女朋友,與另一個享受女談戀愛,表面上看到他是那樣地瀟灑,可是他內(nèi)心還是有掙扎的,但是他的良心始終輸給了誘惑。
當看到陳才買了一臺昂貴的手機時,他騙了爸爸說是要交實習費,爸爸就毫不猶豫地把家里最值錢的豬給賣了。當國慶時,陳才不但沒有回家,還騙取了爸爸說要參加比賽需要留校,還需要一筆錢,結(jié)果是用錢來陪女朋友去旅游。當他生日時,他媽媽快不行了,希望能陪他一起過生日,可是他卻因為生日聚會而放棄了回家的念頭,甚至把前女友給他媽媽湊的醫(yī)藥費用來開生日聚會。一次次的欺騙,讓人多么的心寒,要是被他家人知道了會怎樣?父母都是農(nóng)民,以他為驕傲,然而這樣的大學生又有什么意義呢?試問現(xiàn)在的大學生是否能夠問心無愧呢?
看到結(jié)局的時候,真的讓人忍不住眼淚的翻騰了,等到他媽媽死了后他才醒悟,可是這一切都晚了,他毀了不僅是自己的大學生活,而是家人的期望,然而幸運的是他還是能夠醒悟了。
是的,每個人都會面對著種種的誘惑,但是重點在于我們能否抵抗誘惑,才豪抵抗了誘惑走向了成功,而陳才卻因為誘惑而悔恨終生,留下了一生的內(nèi)疚與悔恨。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篇2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寫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當時是五四落潮期,現(xiàn)實不斷給作者以失望。但是詩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淪,他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zhí)著地追求著。他認為: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xù)的時間里,有它相當?shù)奈恢谩#ㄖ熳郧濉督o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ㄖ熳郧濉稓纭罚┮郧蟮枚温涞臐M足。全詩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詩人心靈不平的低訴,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識青年的普遍情緒。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篇3
《干法》一書是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對工作吃、生活、心境、改變過程中的闡述,及對待工作所應(yīng)該產(chǎn)生的態(tài)度與執(zhí)著,造就稻盛和夫先生輝煌的創(chuàng)業(yè)史。
從干法一書中,能夠清晰解釋,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工作態(tài)度是緊密聯(lián)系的。
磨練靈魂,提升心志,學會理解工作的意義,不在單單停留在為了工作而工作的思想,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知不覺的就能擁有幸福的饋贈,而前提確需要日復(fù)一日辛勤的工作,先來鍛煉我們的心志,提升人性,并要保持不驕不躁的品質(zhì),不斷進行反省,積極做出改變,能夠在工作或生活的低谷期,充分調(diào)動積極性進行工作,在看似不幸的同時實際上是幸福的開端。
稻盛和夫先生說,人生如果想要過的充實,要么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要么自己去喜歡一份工作,就算是強迫自己喜歡也要做,因為我們應(yīng)該理所當然的去,迷戀,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無論如何必須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在稻盛和夫先生看來,良好敏銳的思維方式,加熱情,加能力,才能等于工作的結(jié)果,或人生的充實,這對一個勞動者來說是莫大的幸福目標,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yīng)該不斷的樹立新目標和高目標,首先要敢于樹立,將這種實現(xiàn)目標的愿望滲透到骨子里去,成為自然而然的或本來就應(yīng)該對自己的目標進行不懈的努力,并且堅持下去。全力以赴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讓每一天都有為自己為家庭奮斗的理由,成功不是偶然的,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不平凡的經(jīng)歷。
首先是思想的健康和目標的清晰;其次是持續(xù)為目標奮斗的精神和動力,加上做每一件是都認認真真苛求完美;再次是懂得創(chuàng)新和超越,最后懂得分享成功,在工作中獲取快樂和幸福。該書為我們管理者理清了工作思路,教會我們?nèi)绾喂ぷ?,如何在困難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有一句,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出色的工作,讓我頗有感觸,正所謂先先學會做人再做事,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把事情做的出色漂亮。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并且努力去挑戰(zhàn)新的高度,一直持續(xù)前進。
拜讀完《干法》一書,我對我的工作。充滿了信心,我會持續(xù)努力。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篇4
翻開這本蘊含中國傳統(tǒng)道德思想的《論語》,便有陣陣淡雅古香迎面撲來,令人心生向往,甘愿遨游在這幾千年前的文字話語中,去感悟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洗滌去我們內(nèi)心的浮躁和雜念,回歸本真。
不同的人讀《論語》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而我從中獲得了學習之道和為人處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身為學生的我們需要將思考與學習同時進行,我們要把我們從書本上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變成我們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而通過思考我們不僅能知到自己還有那方面是缺失的,并進一步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不足。而且思考也是對我們所學的東西是否正確的思考,學習過程中難免不會有錯誤的知識,因此我們需要自我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錯誤知識。在學習方面還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為知道就是知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學習最忌諱的是不懂裝懂,學習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你知不知道也只有你自己清楚,所以我們不能欺騙自己,不懂也不會有人笑話你,人們只會笑話那些裝懂的人。
在為人處世方面,我覺得《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最好概括與總結(jié)。人際交往時我們就應(yīng)注意當某些事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時,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人應(yīng)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不能心胸狹窄,而要寬宏大量,推己及人。如果是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guān)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yīng)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
《論語》是儒家文學的經(jīng)典之一,它還有很多價值等著我們?nèi)グl(fā)掘,還有許多內(nèi)容等著我們?nèi)W習和解讀。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不需學《論語》去治理天下,但我們可以學習君子修身之道和孝敬父母之道,這對我們的道德還是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品中華傳統(tǒng)文學,學中華傳統(tǒng)美德。
優(yōu)秀教師的警醒讀書心得篇5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說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余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仿佛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lián)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jié)》:“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本褪钦f“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悅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誠服?!痹囅?,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于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jīng)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于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悅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悅之。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狈彩切袨榈貌坏筋A(yù)期的效果,都應(yīng)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圣人,他們的賢德在于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diào)研,對自己的錯誤不回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么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