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怎么寫呢?《明朝那些事》,作者明月,他介紹了近三百年的明朝歷史,用一個別出心裁的角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x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6篇,希望大家喜歡!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1
《明朝那些事兒》,一部講述一個朝代從崛起到滅亡的長篇小說。翻開這本書,你便會被幽默的語言、風趣的調(diào)侃吸引,會被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爾虞我詐的后宮爭寵、殺聲震天的驚險戰(zhàn)爭深深地帶入這段歷史中,去感受從明朝開國“洪武四大案”的血腥與殺戮,到結束時清軍入關帶給他們的絕望與悲涼。故事精彩,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這部書從朱元璋講起。朱元璋為隔壁的地主放了16年的牛,生活十分艱苦。雖然只有一墻之隔,但卻明顯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殘酷與黑暗。又因17歲時的一場饑荒,朱元璋的親人們一一死去。在當時的困境下,朱元璋懷著復仇的怒火和討口飯吃的僥幸心理,帶兵起義。朱元璋頗具軍事天賦,歷經(jīng)無數(shù)戰(zhàn)役,在與陳友諒決一死戰(zhàn)后,最終問鼎天下。朱元璋作為一代帝王,一生殺人如麻,他所制造的“洪武四大案”使多少無辜的人喪命啊。不過,他始終是大明王朝的締造者,在歷史的長河中,終究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白駒過隙,光陰似箭。明朝歷史上還有許多令人無法忘卻的人:“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用一首《石灰吟》表明了他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徐階、張居正,輔佐朝政,在亂世中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楊繼盛,一個微不足道、史書都不曾提及的人,卻用那堅定的彈劾——死劾來揭示奸臣的罪惡,讓嚴嵩的真面目曝光于天下……
從劉瑾、王振到嚴嵩、嚴世藩、魏忠賢,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貪婪、懦弱和恬不知恥,他們加速了這個王朝的覆滅。從徐達、常遇春到袁崇煥、戚繼光,我明白了什么是赤膽忠心,什么是為國捐軀,無怨無悔。從方孝孺、海瑞到王守仁,我體會到了他們的清正廉潔,一身傲骨,不管是奸臣當?shù)肋€是民不聊生,他們永遠都堅持自己的信念,永遠為老百姓著想。還有李時珍,腳穿草鞋,身背藥簍,翻山越嶺,訪醫(yī)采藥,鑄就了《本草綱目》這一巨著。這些熟悉的名字,都代表著一個個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史書中泛黃的書頁,而是歷史長河中的朵朵浪花,帶給我們思索,帶給我們啟示!
明朝,只是中國歷史很短的一個部分,但通過讀《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惡與永恒的信念,這些點點滴滴,都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中!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2
我們讀明史,一個很顯著的標簽是太監(jiān)成了官場上重要的角色,而除了三寶太監(jiān)鄭和外,幾乎歷代所有有名望有大權的太監(jiān)都是十惡不赦的奸臣形象。再加上恐怖的東廠西廠,不禁要問:這到底是咋回事呢?我們還是到歷史上去看看: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說的產(chǎn)生到壯大,幾乎統(tǒng)治了國人的思想領域,儒家主流思想認為人性本善,認為天下是由上天派下兒子—————天子來治理,天子應以堯舜禹湯這樣的圣王為楷模,存天理,滅人欲。
于是讀圣賢書的大臣們就以這個標準去要求皇帝,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標準,但他們忘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而且人的資質(zhì)差距太大,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人。故事就來到宣德皇帝朱瞻基的時代,應該說朱瞻基是個好皇帝,他與父親朱高熾統(tǒng)治時期被稱為文宣之治,是對于好大喜功,連年用兵,搞工程的永樂皇帝時期的修正,沒有這個時期的休養(yǎng)生息,就沒有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朱瞻基熱愛工作,體恤民情,經(jīng)常微服私訪。
個人也沒啥愛好,只是喜歡斗蛐蛐??删褪沁@樣一點點愛好就讓言官們抓住小辮子,大書特書的指責皇帝。這下惹惱了朱瞻基,但是怎么對付這些不通情理的家伙呢?皇帝直接去和大臣做斗爭?不好,非常不好,副作用太大。不如扶植一個對手給大臣,讓他們?nèi)ザ?,自己當個觀眾和裁判。于是太監(jiān)就走上了歷史舞臺。誕生了掌印太監(jiān),柄筆太監(jiān),東廠廠長,西廠廠長等,包括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等名人。飽讀詩書的文官們做夢也沒想到,愚蠢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孔夫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也是有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缺憾,這也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3
“明朝起起伏伏三百多年,多少不老傳說譜寫成章?”這個由漢人建立的最后一個政權,明朝,在作者‘當年明月’的筆下,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明朝那些事兒》當中,使人讀了不僅感嘆歷史的滄海桑田,亂世之徒的陰險狡猾,更贊嘆作者的妙筆生花。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全本白話文講述明朝真實歷史的大型史學讀本,記敘了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并通過不懈努力建立明朝,至崇禎皇帝殉國的三百年精彩傳奇歷史,描述了那時期朝廷里、軍事上、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故事。
通過這本書,我清晰地了解了明朝的歷史,也體會到各個優(yōu)秀君主、將領、首輔給我所帶來的震撼,更是對所有奸臣深惡痛絕。我感慨明太祖朱元璋對工作的兢兢業(yè)業(yè);我也贊美大將常遇春的勇猛精進;我欣賞朱棣對帝王之位的執(zhí)著,也佩服他治理國家的諸多錦囊妙計;我喜歡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經(jīng)歷“北獵”后仍有重回朝廷奪政權的勇氣,也對其妻子孝莊皇后的不離不棄深受感動;我不解朱翊鈞深居宮中不理朝政的原因,痛恨著官宦魏忠賢被重用卻貪婪奸詐不知悔改的作為;最后也對崇禎皇帝拼盡全力試圖力挽狂瀾卻也無奈亡國感到惋惜……
都說明朝是一個神奇的朝代,卻也是一個復雜、混亂的朝代……其中多少人在歲月的沖刷,時間的飛逝中開始變得見異思遷;多少人從簡簡單單的一片忠心變得虛偽圓滑,唯利是圖;又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與權利而喪失人性,泯滅了基本的良知;當然,在這亂世之中,仍可以看見一群這樣的身影,他們不畏流言蜚語,也經(jīng)歷痛苦變得遍體鱗傷,卻堅決與黑暗抗爭到底,有追求,有信念,選擇了正義,堅持了理想……
所以從這本書中,我飽覽明朝的傳奇與精彩,去細品作者想傳達的那句話“學會在亂世中不忘初心,成為一個正直無私的人”。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4
元月份買的《明朝的那些事兒》到今天終于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讀起來比較輕松,但太油,有時有的片段略感有淹沒主題的不爽,不多總體上還是不錯。明史是很多愛好歷史的人喜歡研究的一段歷史。我對這也有點興趣,但看的這方面的書不多且零碎。小時就看過姚雪垠的《李自成》,呵呵,和這本書里描寫的可不一樣,印象最深的是郝?lián)u旗。
一個窮苦人起家打下的天下歷經(jīng)270多年,期間演繹的悲歡離合忠奸邪正權謀黨爭實在是讓人掩卷而嘆。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有人說歷史是政客的玩物,還有人說歷史是權貴的妓娼,那是講政治取用,但到我等老百姓就不同,沒有那么強的功利性了,但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也就是一千個《王子復仇記》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樣了。
這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篡位的朱棣、能干而貪財?shù)膹埦诱?、奸相嚴嵩、魏忠賢、勤政廉政而又無力回天的崇禎、清廉敬業(yè)的奸臣溫體仁、有戰(zhàn)略眼光的孫承宗、忠貞的曹文昭、盧象升、有爭議的袁崇煥、起義的流寇張獻忠、高迎祥、李自成。
這書講的最多的是權謀黨爭,作者也認為歷史其實就是權力的爭奪史。他講的明朝的那些事兒總的來說就是部宮廷斗爭史。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講歷史算是講的不錯的,當然那里面的謬誤我等非明史專家也就是姑妄說之姑妄聽之了。
作者最后用“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做結語,我覺得也許有一定道理。但是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的人極少。一是客觀條件限制,二是主觀條件的限制,三是絕大多數(shù)人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最終絕大多數(shù)人是以失敗告終。我看欲望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也是人生痛苦的緣由。就是心凈的佛也有“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钡挠?。
看歷史既有恍如隔世之感,又有身臨其境之嘆,一切如過往云煙,但一切又循環(huán)往復不能自拔。人啊人!真不知道你是個宇宙的靈長,還是個貌似理性的食利的糟糠之物了。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5
我本身是個不怎么喜歡歷史的人,我不喜歡那些零碎的年代,難記的名字和影響,但當我翻來《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我對歷史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
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主要講了“靖難之役”后的事情。靖難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開始了他輝煌的一聲,使大明變成了一個富強的帝國,一個佇立在世界民族之巔的龐然大物。里面的人物,有忠臣,有小人,有帝王,有平民,讓我真切的'感受到這不只是書中描寫的人物,而是真實存在的,有肉有血,栩栩如生的人,就像他真的在我眼前浮現(xiàn)。有朱棣的殘忍毒辣有朱高熾的忠厚老實。
既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又有南下討平安南的偉烈。明朝經(jīng)歷了朱棣的造反,社會的穩(wěn)定,“仁宣之治”后的動蕩。這些事件和人物都精彩無比。
最讓我有感觸的是朱祁鎮(zhèn),他在土木堡被敵軍也先活捉,后被喜寧陷害。經(jīng)歷了蒙古大漠的風沙,險死屠刀之下,被喜寧的詭計算計,他被當做傀儡,用來向大明要贖金,前前后后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卻還是堅強的活著。后來雖然被救回來,卻被他的弟弟朱祁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讓他回來了以后就處于被囚禁的地位。但他卻很滿足,他帶著急促的步伐向南宮走去,當他打開大門的時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的夫人看不清來人,因為在漫長的等待歲月中,她已經(jīng)哭瞎了自己的眼睛,當一切浮華散盡的時候,她還會在這兒等著他,此情可流轉(zhuǎn),千載永不渝。
朱祁鎮(zhèn)這一生,從御駕親征的威風到被俘,被親人拋棄的落魄,再到復位時的感慨。一切就像是沒有發(fā)生一樣,似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而其中的辛酸,又那是常人可以體會的?由于父親朱瞻基的早亡,年僅九歲的他便登上這個寶座。說起朱祁鎮(zhèn),也許有點人會對他恨之入骨,但我認為他雖不是一個明君,卻是一個好人。
另一個真正讓我佩服的人是著名忠臣于謙,在“京城保衛(wèi)戰(zhàn)”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當他保衛(wèi)京城的時候,這是一場不能失敗的戰(zhàn)爭,如果失敗,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于謙輸不起,大明也輸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他挺驕的背影,不屈的脊骨和視死如歸的決心。這一幕幕的畫面在我眼前回放。
歷史不是殘臺斷瓦,不是古廟荒冢,也不是發(fā)黃的書卷,而是掛在人心的一面鏡子,讓我們看透歷史長河,吸取教訓。歷史不是你想的那么枯燥,歷史原來真的很精彩。
讀后感《明朝那些事兒》500字大全篇6
我并不是很喜歡讀有關歷史的書籍,總覺得書中講述的那些事情離我很遠,很枯燥,還有虛假偽造的嫌疑,——直到我讀了當年明月所寫的《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用通俗易懂、戲謔幽默甚至是帶有尖刻的筆調(diào),將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演變成一個個曲折生動地故事,通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他們或善或惡、或忠或奸、或喜或悲、或尊或卑,告訴了我明朝的那些事兒。
合上書,閉上眼,書中的人物還在我的腦海里游走,書中的故事還在讓我回味,我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在我們歷史教科書中只有薄薄幾頁紙短短幾行話的明朝歷史,竟是這樣的既波瀾壯闊又沉重壓抑;原來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切v史人物——朱元璋、于謙、海瑞、張居正……,他們的一生竟然是這樣的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原來一個王朝、一個民族的命運竟是這樣的充滿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原來歷史竟然是這樣的,我不禁為之歡呼嘆息,為之喜悅憤怒。
現(xiàn)在我情感的狂瀾漸漸退去,腦海中的所有人物也紛紛退場,只有一位睿智的老人沒有離去,他就是王_明,一位有著神奇身世和非凡事業(yè)的圣賢?!耙簧┦淄鮛明”,他的事跡給了我深刻的啟迪,已經(jīng)成為我人生的導師。他告訴我“要想實現(xiàn)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他告訴我“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他告訴我“知行合一”不是深奧神秘的哲學命題,要我經(jīng)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努力求知、認真實踐。這位了不起的老先生激勵我戰(zhàn)勝自己的惰性和缺點,每天都對大喝:“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