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家庭教育書推薦
著名的家庭教育書推薦
讀書和學習就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形成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著名家庭教育書推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兒童教育書籍排行榜
1、《愛彌兒論教育》[法]盧梭
推薦理由:
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是世界三大教育著作之一。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舊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尊循人的身心的自由發(fā)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
2、《教育漫話》[英]約翰.洛克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深刻影響后世、不朽的教育經(jīng)典,它們深刻地影響了后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讀之書。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jīng)典《教育漫話》、《愛彌兒》、《童年的秘密》三本書中,洛克的《教育漫話》發(fā)表的時間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身體、德行和智力訓練,并把身體訓練放在首位。
3、《童年的秘密》蒙臺梭利
推薦理由:
在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作者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y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chuàng)辦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
4、《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
推薦理由:
第一本書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第二書中給出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jié)合。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jīng)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它是實事求是談家教的典范,是家長們最實用的工具書。第三本書不但告訴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養(yǎng)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
5、《誰拿走了孩子的幸?!防钴S兒
推薦理由:
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教育者配合。閱讀本書的經(jīng)歷,將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養(yǎng)也有深刻的意義。需要細品,越品越有味道。幼兒父母必讀書目。
6、《發(fā)現(xiàn)母親》王東華
推薦理由:
當代中國影響的原創(chuàng)家教力作之一。為解決中國空前的"母親危機",作者殫精竭慮礪煉十年而成的一本母教專著。作者從母親的角度對人類社會的一些核質(zhì)問題進行了嚴肅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等一系列關(guān)乎整個人類命運的重大命題。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讀!
7、《培育優(yōu)秀子女的規(guī)律》董進宇
推薦理由:
本書是由中國家庭教育專家董進宇博士經(jīng)過30多年研究15年實踐,系統(tǒng)全面的揭示了家庭教育規(guī)律性的科學方法,幫助家長培育出優(yōu)秀杰出的下一代!閱讀本書,你將學到,全新家庭教育的14個理念,培育優(yōu)秀孩子的8大工具;怎樣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建立良性親子關(guān)系;如何讓與孩子平等溝通,體會教育孩子的真正快樂;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引發(fā)孩子成長動力的技巧......
經(jīng)典教育孩子的書籍
1、《愛和自由》
作者:孫瑞雪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的立足點,強調(diào)愛孩子要有科學的方法,即充分了解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基礎上給孩子充分的愛、自由、選擇。
孫瑞雪老師告誡父母們: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就意味你其實是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
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為就是認為,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收到愛的禮物。因為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2、《正面管教》
作者:(美)簡·尼爾森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的結(jié)果。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作者:(美)瑪茲麗施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你這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面對孩子的行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脫口而出。是的,天涼了讓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涼可就是要打光腳,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到吃飯的點了可就是還要看電視,就是不愿意做作業(yè)……等等,全是怎么說都不聽。
無數(shù)家長為此煩惱,家里充滿呵斥和吵嚷聲,可是沒用,問題卻解決不了。要是有一本書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說出話來子就會聽,你會吃驚嗎?
不必驚奇,《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shù)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并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家熱情洋溢地贊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guān)系,結(jié)束父母與孩子的沖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4、《誰拿走了孩子的幸?!?/p>
作者:李躍兒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與其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教育的書籍,不如說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關(guān)于愛育的宣言。教育與愛育的差別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帶來壓抑、束縛,甚至會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fā)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chuàng)潛能。
李躍兒,這位由酷愛藝術(shù)的女畫家,到有心將自己的常識傳授給下一代的老師和母親,在經(jīng)歷了太多傳統(tǒng)教育的失敗之后,終于大徹大悟;終于從高于孩子的“教育寶座”,回到了自己也曾擁有過的藍天樂土;終于以平等的姿態(tài),來看待孩子的成長;終于開始享受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多彩世界……
5、《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作者:(美)吉諾特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zhì)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于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時是以個人的形式,有時是以治療小組的形式,有時以養(yǎng)育講習班的形式。這本書就是這些經(jīng)驗的結(jié)晶。這是一個實用的指南,給所有面臨日常狀況和精神難題的父母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可取的解決方法。它還給出一些從基本交流原則生發(fā)出來的具體建議,指導父母在跟孩子相處時要彼此尊重。
6、《陪孩子長大》
作者:李子勛
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本書是按照個案方式寫成,為了不誤導讀者,盡可能采用解釋的方式,讓讀者自己去選擇怎么來應對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謂的治療方式直白地寫出來。同時,有些個案后面加上了一些觀點,來補償解釋的不足。
7、《孩子,媽媽陪你慢慢長大》
作者:吳文君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這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中的親子故事,是一個每天都在成長著的媽媽和女兒的尋常故事。吳文君老師用款款深情的文字記述了17年來自己陪伴女兒成長的點滴瑣事,記述了從一個懷揣“農(nóng)場夢”的淘孩子到一步步走進世界,成為加拿大世界聯(lián)合書院(UWC)在中國招收的2名全額獎學金的學生之一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家教個案。這是一種值得每個普通家庭學習和借鑒的教育模式:陪伴成長,在孩子遭遇困境與挫折的時候,給予安慰與支持;放手養(yǎng)育,不隨便界定、不輕易設限,讓孩子順應天性,自然快樂的成長。
8、《第56號教室的奇跡》
作者:(美)艾斯奎斯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當一名教師傾其所有精力、美德與創(chuàng)造力,他能為學生做什么?如果認識了美國的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或許便有了答案。
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yǎng)下,全國測試成績高居全美5%,他們長大后紛紛就讀于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并取得不凡成就。這一切奇跡的諦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師。這位心靈導師,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yǎng)。
9、《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美)托馬斯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qū)。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xiàn)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再如,大多數(shù)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guān)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jù)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女子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nèi)鴮懞⒆拥娜松?,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p>
10、《因為愛,所以節(jié)制》
作者:(美)布倫達加里森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我們?nèi)绱松類壑约旱暮⒆?,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們就是不聽我們的?!?/p>
《因為愛,所以節(jié)制》是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布倫達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她一針見血地指出親子關(guān)系的問題所在,“如果把孩子的生活當作我們自己的生活來處理,那樣只會拉大他們和我們之間的距離?!?/p>
本書通過不同案例,講述了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方式方法,從孩子和父母兩個角度分析了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必要性,因為親密關(guān)系是一切教育問題的基礎,“沒有了與孩子的融洽關(guān)系,我們就什么都沒有了,沒有了影響力,沒有了幫助孩子的途徑,也沒有辦法引領他們走向成長”。
怎樣去教育孩子?
1.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表現(xiàn)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父母從生活小節(jié)到思想品德,沒有一件是小事。家長會說謝謝,孩子自然也是懂禮貌的;家長會在公交車上讓座,孩子自然也懂得尊老愛幼;爸爸會分擔家務,孩子長大以后自然也會主動做家務;家長會準時完成工作的,孩子自然也會按時完成作業(yè)。父母的言行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權(quán)威,更是孩子言行的提供者,是孩子學習的參照。所以的教育莫過于言傳身教。
2.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
現(xiàn)在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報各種補習班、為孩子制訂了一系列的計劃,還要時刻盯著孩子完成才罷休。但是盯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好像并不會主動去做,尤其是沒有興趣的事情,別說主動做了,連被動做的都很艱難。其實,對于這些技能、興趣,更多的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人不管在任何年紀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尤其是在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齡,他們往往會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不要覺得看螞蟻搬家是無所事事,也不要覺得只有會彈鋼琴才是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興趣、愛好也是獨一無二的,一個長久專注于自己愛好的人,自然也會在這方面精于他人。
3.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兩種極端,要么過于溺愛,要么過于嚴苛。每一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有人覺得孩子是寶貝,要事事順著,不能讓其受一丁點委屈,也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這兩種方式都過于極端了,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過于寵愛孩子會讓孩子失去很多動手機會,學不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容易讓孩子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學會放手,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縱容孩子的懶惰或者強橫;但是教育孩子過于嚴厲,一點失誤就動輒打罵,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要么會成為唯唯諾諾、自卑又敏感的人,要么會極其抗拒家庭,甚至是有暴力傾向。理想的家庭教育應該是愛要有方、嚴要有度,多鼓勵孩子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但也要及時批評糾正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