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遺愿清單觀后感范文3篇
精選遺愿清單觀后感范文3篇
人不能光看著手里的油,還要注意風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倪z愿清單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遺愿清單觀后感1
經(jīng)常聽到很多人討論生命的意義,也經(jīng)常聽到人們說諸如:給世界留下了什么,或者改變世界就是生命的意義,也有人會說信仰和愛。更有灑脫的人會說痛快喝酒痛快吃肉就是人生的意義。
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生命的意義對于每個人都會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shù)遍的事情了,帶著遺憾死去誰都不愿意,可是為什么平時活著的時候總也想不起來做呢?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死去,總以為我們時間很多。
遺愿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現(xiàn)在。沒錯,不管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我只在乎現(xiàn)在,也就是活在當下。心里的愿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棄,要勇于追求,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我們會在哪里。
與活在當下意思接近的一句話就是,每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曾經(jīng)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這句話,把它當成是自己的坐標來執(zhí)行,那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動力變得非常的好,拖延的習慣也改善很多,可見,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總是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我們還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揮霍,可是事實上呢,也許每天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了,所以,朋友,開始行動吧,不要讓人生充滿遺憾,至少,把我們想了很多遍的事情去做了吧,因為時間不等人,不是嗎?
遺愿清單觀后感2
《遺愿清單》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忙里偷閑認真地看了一遍,因為MM的反復推薦,當然這是一部值得花時間看、更值得花時間思考的電影。把《遺愿清單》與愛情扯到一起多少有違電影的本意。事實上,《遺愿清單》所要傳遞給觀眾的并不著重于愛情方面,只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觀眾觀看電影的側(cè)重點或電影引起觀眾注意力的地方有差別。
卡特·錢伯斯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決定和他的富豪病友愛德華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而不是把人生最后的日子呆在醫(yī)院度過。對于這個近乎瘋狂的決定,作為護士的妻子無能如何也不能理解,她絕對反對病危的丈夫跟一個陌生人去周游世界。妻子的反對是符合情理的,就是一個健康的丈夫作出這樣的決定,我想卡特的妻子也會反對,更不要說卡特已經(jīng)身患絕癥。但卡特還是固執(zhí)地和愛德華走了。
卡特是一名平凡的機修工人,夫妻兩人和睦恩愛。像大多數(shù)男人一樣,對平凡的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家庭任勞任怨,對愛德華安排的美女作為不亂,對自己的妻子忠心不二??吹贸?,他深愛妻子,即便如此,他還是作出寧可負妻而隨友的決定,看著哭泣的妻子他難過,但他不會后悔自己的決定??ㄌ貫楹卧谶@個時刻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是平時,我相信他根本拗不過妻子的乞求,但此刻,他的意外的決定是緣于對妻子的感覺。
感覺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心理學把感覺定義為: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時,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應。這種反映在愛情中尤為重要。時常聽到兩個人談戀愛,分手的原因就是沒有“感覺”。如果問什么叫有感覺,什么又叫沒感覺,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的清楚。但顯然,感覺在愛情中實在太重要了。
正是這份感覺,可以讓墜入愛河的人們幾近瘋狂,甚至走向極端。愛情需要感覺,盡管無影無蹤卻可以感知。初戀的情人感覺甜蜜、浪漫,結(jié)婚的夫妻感覺溫馨、幸福。無論何時何地,愛情若沒有感覺便會走向死亡。所以影片中卡特對愛德華說對妻子找不到感覺。相愛的夫婦,攜手經(jīng)歷風風雨雨、共同走過悲歡離合,彼此之間的感覺是維系他們能夠做到這些都原因。現(xiàn)實的世界中必然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一種是永遠保持著相愛的感覺,夫妻相濡以沫,白頭偕老;另一種是逐漸消失的感覺,越走越遠,雖然近在咫尺卻遠似天涯。
社會在發(fā)展,生活在變化,夫妻間愛情的感覺也在變化,或變得更加濃烈難舍難分,或變得平淡厭惡彼此。其實,偶爾的、一時的失去感覺很正常,回憶曾經(jīng)的幸?;蛟S就會找回這份感覺,或者暫時的分離也是找到愛情感覺到途徑。像卡特,回家后他看妻子的感覺肯定和離開時相反,一定是那么可愛動人,所以在影片中他摟住正在干活的妻子。
把愛情定格為感覺是片面的,但愛情沒有感覺是萬萬不能的。這種感覺能夠戰(zhàn)勝空間和時間的距離。
遺愿清單觀后感3
當我們把所有的時間放在經(jīng)營上,經(jīng)營自己的汽車房、醫(yī)院、公司……經(jīng)營自己的家庭、學業(yè),自己周遭的關(guān)系網(wǎng)……當我們忙碌在其中,日夜不停的忙碌,忘記了時間的流淌,忘記了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增長了許多的年輪。我們的腳步總是匆忙的,像敢死隊一樣的沖著,勇往直前……直到有一天,滿頭的黑發(fā)浸染成銀白,開始一根根脫落;發(fā)黃的牙齒被磨得參差不齊,開始慢慢松動掉下;明亮的眸子開始泛白,模糊得要靠觸覺判斷。
或者是有一天突如其來的絕癥擋在我們面前……我們才開始不知所措,才會慢慢地一點一點停下自己,也放下掙扎,開始去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軌跡,或享受或追悔,也才會去反復地深刻地去思考自己的一生走過的路?;钪鵀槭裁?,為什么活著?正如《遺愿清單》影片開頭所說的: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答案眾說紛紜。
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么,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就毫無意義……
或許可以從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人生的意義。影片中愛德華?科爾是一家健康醫(yī)療機構(gòu)的CEO,可是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也成為了一名病人,并入住到他自己經(jīng)營的醫(yī)院里。也許不知道何謂“風水輪流轉(zhuǎn)”,畢生都積極推行“一個房間兩張病床,誰也不能搞特殊”的經(jīng)營理念的愛德華,也只無奈地做好和別人共同分享一間病房的打算。愛德華在醫(yī)院的室友卡特?錢伯斯,是一個來自于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機修工人。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個人卻在生命最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有了交集。
可以想像,這對60多歲的老人最初的時候是多么地合不來,因為身份地位相差的太過懸殊,卡特更是處處表現(xiàn)出了一種卑微的謙遜隨和,存在于他們之間的惟一共同點,似乎就只有生命殘存的那幾個月的時間了。
為了在最后的生命里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他們決定享用共同的遺愿清單?——從高空中的飛機一躍而出;駕駛著福特野馬賽車你追我趕;參觀金字塔;參加狩獵遠征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刺一個紋身;出于善意,幫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淚……他們在完成一個個遺愿的同時,又往里面添加一個個遺愿……由于卡特中途去世,愛德華帶著卡特的信念,繼續(xù)完成他們的遺愿,最后由他們的助手幫他們完成了最后一個遺愿,幫他們骨灰裝進罐頭里藏在雪山頂上,去欣賞最壯麗的風光。
人生也許就是由一個遺憾又一個遺憾累加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忽略了。當愛德華無意間撿起了卡特扔在地上的遺愿清單,他突然有了想法,為什么不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去完成自己的一些遺愿呢?單身而又富有的他,沒有什么包袱,唯一的一個女兒也與他決裂了,他一直都在做滿足自己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于是他決定將他自己的遺愿也加入到這紙清單里。
可是當愛德華勸說卡特一起去完成他們的遺愿時,滿腔遺憾的卡特卻猶豫了。因為卡特與愛德華不同,他一直在為別人而活。為了自己的家庭,卡特放棄自己當歷史老師的夢想,在引擎蓋下干了45年,為的就是讓他的家人衣食無憂,因為他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還是一個祖父,是一個修理工。
可是當愛德華一番看似無關(guān)痛癢的話卻又是真真切切地打動了卡特:“我回去上班,然后傻坐著,聽別人說著融資次貸的事情,假裝自己還很關(guān)心那些該死的錢,你呢,回家沐浴焚香穿好壽衣,任由身邊的人圍著你,看著你咽氣,而你還要安慰他們,那就是你想要的?在同情和悲情的氣氛中慢慢窒息?”卡特終于領(lǐng)悟了,他不能帶著遺憾離開,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他要為自己活一次,于是,他決定要離開一段時間,和愛德華一起去完成生命中的一個個遺憾。
在這愿望之旅中,兩位孤獨的老人開始相識相知。愛德華從卡特的嘴里得知,卡特與他的妻子看著很相愛,但如今的卡特卻一點也沒有當年牽著她妻子的手過街的感覺了,按卡特自己的話說就是妻子還是以前那樣沒有變,變的是周圍的世界。古靈精怪的愛德華巧妙的安排了一個與她妻子一樣同是黑人的女子與卡特搭訕,企圖與卡特過夜時,卡特拒絕了,但他卻重新找回了對妻子的愛。按他妻子的話說就是,卡特離開她的時候像一個陌生人,回來時卻成了他丈夫。
而其間愛德華也向卡特說出自己的秘密:他結(jié)過三次婚,每次都不長,因他喜歡婚姻生活,卻也喜歡單身生活。他有個女兒,卻不再聯(lián)系,因為他認為女兒恨他。當女兒把男友帶回家時,這個從十六歲就出來掙錢的父親很反對,認為這個男孩不可靠。
當然,女兒很像父親,很執(zhí)著,依然與男孩結(jié)了婚?;楹?,當男人第一次打了女兒,女兒來找父親,依然說自己愛他,也許他只是一時喝多了;當男人第二次打她時,她沒再來找父親。而愛德華從前妻口中得知后,擺平了這件事,那打人的男人不再出現(xiàn)。
女兒也因此恨父親。而今天想起來,愛德華卻說如果時間倒轉(zhuǎn),他還會那樣做。因為他是一個父親。說完這些,卡特很明白,愛德華很想念家人;卡特的家人來探望卡特時,卡特能覺察到愛德華內(nèi)心的愿望。當他們游玩極地冰原,印度,開羅,北京,香港,最后從西藏回到家時,卡特帶愛德華到了他多年不聯(lián)系的女兒家門口,愛德華生氣了,他說自己不是泛泛之輩,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有人陪著死去才不覺得孤單,他不要對女兒說自己只剩個幾個月的生命,所以請原諒我吧。愛德華扔下卡特揚長而去。
但最后,卡特去世后留給愛德華一封信,希望他繼續(xù)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于是愛德華拿著卡特寫給他的信,找到了女兒,親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兩位老人在完成一個個遺愿的同時,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影片中有一幕特別的深刻,就是當愛德華與卡特在埃及金字塔看神山時,卡特說:“古埃及人對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達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那你的一生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卡特叫愛德華也回答那兩個問題。愛德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很肯定。
而他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卻支支吾吾,最后拿女兒用自己的錢做善事間接的說明自己做了善事。
這兩個問題似乎就是這兩位老人集合,卡特一生都在為別人活,當然給別人帶去過快樂,他所不能回答是在他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這個問題,但是現(xiàn)在,在愛德華的幫助下,他鼓起勇氣遠離一切的喧囂,拋棄所有的煩擾,去完成自己的遺愿,真正為自己活了一次,他覺得他真正快樂過了。
而愛德華因為他一直都在為自己而活著,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他的生命中當然有快樂。而他同時又是一個憤世嫉俗的怪人,對別人永遠都只有責怪和命令,但是最后,卡特去世前留給愛德華一封信,為了完成卡特的遺愿,愛德華繼續(xù)去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在卡特的葬禮上,愛德華救濟了窮人,給別人帶去了快樂。
相信兩位老人最終都可以進入天堂之門。
影片的最后,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面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為力,但是對于自己生命中的遺憾,他們可以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面對著自己的一生倒著走過去,這樣他們才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那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使他們的生命有意義。就像那兩句話:在你的生命中有快樂,在你的一生有給別人帶去過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