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5篇
關乎生命最后的故事,電影《遺愿清單》在兩個垂暮老者之間敘寫了最美的人生,杰克·尼科爾森與摩根·弗里曼兩位影帝級人物的演技更是如此精湛,追尋幸福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我們每個人的人手都應該有這樣一張敢于追夢人生的遺愿清單,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1)
《遺愿清單》影片的主角是兩個老頭,EdwardCole是一家健康醫(yī)療機構的CEO,CarterChambers是一個機修工人,歲月把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拉扯進了同一間病房。他們的階級、地位相差懸殊,但唯一的共同點——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卻將兩個人的命運改寫。兩個老頭列了張遺愿清單,開始了他們近乎瘋狂的遺愿之旅…
杰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里曼兩大巨星把那種人老心不老的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黑白老年配也是好萊塢少見的組合。雖然影片上映時遭到了一些質疑,但看過之后我還是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的電影。
人活一輩子,不可能沒有遺憾,能在有生之年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無疑是非常幸福的。Carter雖是一名機修工,但他善良友好,愿望樸素而真城,比如幫助一位陌生人,大笑到流淚;富有的Edward希望去跳傘,親吻最漂亮的女孩兒…不管怎樣,一路上他們作伴實現(xiàn)了很多。影片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兩人坐在金字塔,這座世界最宏偉的墳墓上,探討生死的哲理。在非洲大草原上,高唱TheLionSleepsTonight。在香港,正直的Carter最終拒絕了Edward為他特意安排的迷人的女招待…總之開開心心,磕磕碰碰,兩人順利的完成了他們的環(huán)球之旅。但回到美國后他們卻不歡而散,因為Edward認為自己不是泛泛之輩,才不要向自己的女兒示弱,他拒絕了Carter的安排。
電影在這時候才進入高潮,進入了對人生的更深一層次的思考。Carter雖然富有,但老年的他其實是很孤獨的,沒有家人的陪伴,沒有兒女的照看,表面堅強的他其實存在著內心的脆弱。Edward還是想通了,他為病倒在床前的Carter提供最好的醫(yī)療,幫助了一位陌生人;因談到棕櫚貓咖啡的來源而大笑到流淚;他主動緩和了與女兒的關系,親吻了他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兒—-他的孫女;影片最后,兩人的骨灰放在了喜馬拉雅山上,欣賞世界上最壯麗的風景…著實,結尾處的幾個愿望的實現(xiàn)才是真正能讓他們安心的結果,幫助一位陌生人,與家人相擁,歡笑…
這是一部讓人意味深長的片子,看過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想象自己的遺愿清單。對于我來說著實是早了一點,可我還是仔細的回味了一下成長至今自己的遺憾,不少…
我是個現(xiàn)實的人,但也不喜歡那種只為自己活的人,人生理想是要拼命追求的,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給別人帶來什么,一個男人就用該讓責任感與野心并存…
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2)
上個月,醫(yī)院組織了一次《遺愿清單》影片的觀看活動,說實話,這類文藝片并不是我喜歡的,要不是醫(yī)院要求,我平常很難在家耐著性子看完??墒堑任艺嬲赐赀@部片子,我真的很受震撼。
20歲之前,我從來沒有研究過死亡,我覺得人生應當是完美的,所有的家人朋友能永遠幸福得生活在一齊。之后我上了大學,明白了疾病,看到了病人,才明白總有些人會無奈痛苦的離去,可我還是很僥幸地覺得死亡至少離此刻的我還很遠??删驮诮衲昴瓿跷业挠H人相繼生病去世,我的父親也生病手術,我才真真正正得感受到死亡,才明白恐懼,才明白悲傷,才明白無能無力。所以年初的這幾個月,其實我的內心挺消極的,但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給我滿滿的正能量。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老頭,愛德華是一家健康醫(yī)療機構的CEO,卡特是一個機修工人,疾病把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拉扯進了同一間病房。他們的階級、地位相差懸殊,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而這兩個將要死去的老人卻不愿意呆在醫(yī)院等死,果斷列出清單,把想要做的事情統(tǒng)統(tǒng)的做了一遍,最終他們兩人被葬在高山之巔,完成了最終一個遺愿:欣賞壯麗的風景。這部影片告訴我們:應對死亡,人人平等,人總是要死的,并且有時候會很突然,就發(fā)生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
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把每一天都當做最終一天來生活,去做那些想了無數(shù)遍的事情,勇于追求自我心里最真實的愿望,多些時間陪伴自我的家人,應對死亡的時候能不留遺憾。影片的最終,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應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為力,可是對于自我生命中的遺憾,他們能夠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應對著自我的一生倒著走過去,這樣他們才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樣一回事,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已經有了深刻的意義。
影片中有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句話:上天堂必須回答正確兩個問題:你找到生命中的歡樂了嗎你為他人帶去歡樂了嗎?這是讓人深思的問題!
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3)
前些日子看了電影《遺愿清單》,講的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和汽車修理工卡特都因癌癥住進醫(yī)院,在被癌癥宣判了死刑之際,他們如何去實現(xiàn)自我人生愿望的故事。
一天早晨,修理工卡特在病床上寫寫畫畫,愛德華很好奇,在不住地追問之下才得知卡特在寫自我的“人生清單”,那是他剛上大學時哲學教師開出的題目,讓學生們寫出他們在人生旅途中想做想體驗的事情。
卡特的清單上有:幫忙一個陌生人、大笑到流淚、欣賞最壯麗的風景等,他只是借“清單”上的條款梳理自我的人生,并沒有要去達成的奢望。而被困在病床上百無聊賴的愛德華一開始嘲笑卡特,之后當他得知自我和卡特都僅有半年的生命時,不知該如何去應對死亡的愛德華突然覺得這個清單太棒了,他補充了這張單子,加上了: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文身、跳傘、去埃及看金字塔等愿望,并說服卡特和他一齊去實現(xiàn)那些愿望。一向覺得自我在為別人活的卡特下決心為自我活一次,不惜和老婆大吵一架,毫不猶豫地離開家人與愛德華結伴而去。
他們先去高空跳傘,一個被嚇得半死,被教練推下飛機,還沒到拉傘高度就把降落傘打開了;一個享受得不行,該拉傘時拖延不拉,把教練急了個半死……然后他們又去賽車,再到世界各地名勝游覽,他們在一齊度過了又激動又歡樂的時光。
一路實現(xiàn)各種愿望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發(fā)現(xiàn)真實自我的過程??ㄌ刂笳嬲靼准覍τ谒暮锰幒退麑掀诺恼鎸嵏杏X。她愛卡特,可是她的方式卻是他一向抗拒的,他覺得她在控制他、自以為是地替他安排一切。而當他從愛的角度去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太太說卡特的一句話:走之前,他像一個陌生人,當他回來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丈夫回來了。是丈夫,而不是那個叫“丈夫”的人。而愛德華也勇敢地應對自我的心,找到了生命中真正的歡樂。
在卡特的葬禮上,他的發(fā)言令人動容。他邊講邊畫掉了“幫忙一個陌生人”一項—他幫忙卡特實現(xiàn)了自我的人生遺愿,他之后畫掉了“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一項,他親吻了自我的外孫女……他們彼此都給對方最終的生命帶來了生機,并讓各自的生命徹底圓滿。
卡特因為家庭拖累沒有完成大學學業(yè),沒能實現(xiàn)當一個歷史教師的夢想,可是他博覽群書,知識面十分廣。當他們兩人游覽埃及金字塔時,卡特很嚴肅地告訴愛德華,埃及有個傳說,人死后到了天堂,天使會問你兩個問題,回答的資料會決定你的最終去向。
第一個問題是:你的一生歡樂嗎?
愛德華聽后沉默不語,雖然他擁有無數(shù)財富,能夠得到世界上最奢華的享受,但他明白自我并不歡樂,于是他催卡特講下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你在自我的一生中是否幫忙過別人找到歡樂?
愛德華聽了更加郁悶。他脾氣暴躁,待人苛刻,離過4次婚,唯一的女兒也和他斷絕了關系,他給他人帶來的大概都是痛苦,根本與歡樂背道而馳??墒撬谏淖罱K階段,幫卡特找到了歡樂,也給自我?guī)砹藲g樂。他感激卡特在他生命中最終的陪伴,卡特又何嘗不是,他們成全了彼此。
我們普通人,給別人帶來歡樂其實很容易,無需家財萬貫,只要有一顆愛的心,時時去贊美別人,肯定別人,對方就會“良言一句三冬暖”地歡樂起來??赐赀@片,我久久難以平靜。我也問自我:我一生夠歡樂嗎?我?guī)兔^別人歡樂嗎?
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4)
每個人都害怕暴力,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我們誰都無法反抗的暴力機制,叫“死亡”,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被它的陰影所籠罩。無時無刻都害怕它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再見這個世界完美的機會。
《遺愿清單》不只是關于如何應對死亡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更令我感慨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友誼。他們貧富差距很大,但他們在生命的末尾給予對方陪伴,并共同體會了最終的酸甜苦辣。不管是他們一齊跳傘,一齊看動物大遷徙,還是在埃及金字塔上討論天堂,還是在最終死亡過后富人的助理把他們埋在最終愿望的所在地珠穆朗峰。
在電影中,我反思到:活著,其實是很累??墒?,就像打針一樣,明白要打針很疼,還在努力心理掙扎,可是你明白必須得打,打下去之后你就后悔自我為什么不躲避一下,或者干脆不要生病,可是當你走出醫(yī)院的時候,你的疼痛就會緩解一點,然后在過幾個小時你就會忘記,直到有一天再生病再需要打針的時候,你還是會想起當初的疼痛,可是你還是會緊張,會想起,甚至跟第一次一樣的癥狀,可是當你打了幾次后,你就不會覺得是疼痛了,因為你明白必須打的同時,你也長大了,在年齡上的成上,也在心靈理解本事上的成長。
沒有人是神在遇到一些心理有抵觸或者心理痛苦的時候想起以往最最難受的事。他的QQ消失其實也是一種對你的保護,與其讓你整天想起還有那么一個人會在線上,還不如忘記那么一個人來的痛快。想死的話,先在你的手腕上割一道淺一點的試試疼痛感,看看那種痛的持續(xù)性有多久。沒有人是不會失戀的,也沒有人會永遠守著那么一個不知是不是童話故事里的感情過一輩子。在那里我不說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因為你此刻根本無法想起他們來。有一天,當你完全絕望的時候才能夠看到真正的期望。因為你此刻認為的絕望還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自我的世界里。想想吧?在他之前你是否也有喜歡的人,失去的人,可是你必須認為這個是最愛的人,是不是,當初既然能夠遇到為什么以后就不能遇到更好的呢?記住,僅有使自我變強,才能夠讓別人看的起你。做人就是這樣的。愛是能夠改變的。可你,你能嗎?我覺得,是能夠的,在電影中富人的女兒是跟他有矛盾的,兩者是相互不往來,可是在最終的時刻,他拉下來面子去跟女兒和解,最終他在對著外孫女展露出開心的笑臉,可證明愛是能夠改變的。
死亡正如一句古話所描述的那樣,“人死如燈滅”,也貼近史鐵生寫的“正如水消失于水中”。即使生命無意義,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異常的,但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渺小。所以生命的意義對于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shù)遍的事情了,帶著遺憾死去誰都不愿意,但在生命的最終時刻,我們都會拋棄一切的念想,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用飛蛾撲火的絕念來給自我最終的時光畫上完美的句號,即使結局不是很美,可是我們努力過,爭取過,那我們就不會留下遺憾。
遺愿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此刻。沒錯,不管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我只在乎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心里的愿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棄,要勇于追求,因為每個人都不明白明天我們會在哪里。它告訴我們要抓好最終的時光。生命很脆弱,需要你好好的珍惜,是母親辛苦十月懷胎來孕育你,你是沒有資格去踐踏生命。我的感想是: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白死亡快要到來了,卻還在那踐踏最終的時光,不去做有意義的事。
電影遺愿清單觀后感(5)
獨自觀看《遺愿清單》。感性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因為它是一部關于死亡的片子,所以,我毫不保留的喜歡與支持。
應對死亡,人人平等。關于死亡的信息,平凡的我們不愿觸及,畢竟這是一個不受歡迎但不得不理解的話題。尤其當死亡的信使來敲門,門內的我們,遲遲不愿開門,但又不得不開門。借用片子中的一句話,世間,百分之九十六的人,不愿明白自身死亡的明確時光。毫無疑問,等待死亡的可怕度遠遠高于死亡本身的恐懼性。目前的我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向我們招手。
去實現(xiàn)一個個夢想,去走遍一處處夢想,去履行一條條誓言。趁著年輕。(lz13)在,沒有心有余而力不足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在,沒有喊也喊不出名的藥液輸入你血管的時候;在,沒有冰冷的器械在你身體,切割你器官的時候;在,沒有戀戀不舍閉上雙眼永離人世的時候;在,沒有揣著種種遺憾寄望于兒孫的時候請你,放慢你的腳步,完成你內心的追逐,讓未遂成為圓滿。
與其惴惴不安地等待死亡的到來,不如淋漓盡致地享受生命的余歡。用這句話來總結《遺愿清單》的內涵,是最真切但是的了。
是因為在一步步地長大。每每看到病床上的病人飽受那殘酷地器械的蹂躪,總會不由自主想到血淋淋地死亡,原先,不敢正視的,亙古不變地頑固存在著。繼而會不寒而栗地想象,倘若這些冷酷地材質儀器切入我完整無損的身體,用肌膚的熱情去暖化這冰冷徹骨地鋼材,會是怎樣的明澈與深刻。淋漓的血,模糊的肉,還有明锃的刀,在白色的布景中展示,剖析與闡釋生命的脆弱與剛毅。不,不,不,拒絕這血腥與殘喘的年邁。于是,感恩地珍惜著此刻的鮮活存在。懂得了去尊重自我的身體,懂得了去不遺余力地認真,懂得了盡可能地去做,去實現(xiàn)。
活著,很好!這是廢話,也是實話。年輕,真好!,這是廢話,也是實話。
《遺愿清單》,能帶來讓生者對死亡的觸動。愿,離別時,帶走的是一份清單,為此單,好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