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
《格列佛游記》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一本童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篇1
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的作者,英國杰出的諷刺小說家。
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光早餐就要6頭牛、40頭羊和其他食物以及相應(yīng)的面包,這還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貓和老鼠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島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馬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馬和野猢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列夫在一次海難中到達了小人國,小人國的人們在格列夫的眼中只是像一只只螞蟻。小人國的國王擁有著侵略性,對于鄰國不斷的想要奴役對方,黨派之間也不斷的爭斗,勢不兩立。小人國的等級制度也十分明顯,在文中也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下層人的同情。小人國可以說也是當(dāng)初的英國,作者借著小人國反映了當(dāng)初的英國,批判了當(dāng)初的英國。
在大人國中,格列佛也成了大人國人們的玩偶,在大人國中格列佛對大人國的國王講述了當(dāng)時的英國歷史,制度以及現(xiàn)狀,然而大人國的國王認為“英國的歷史只是一連串陰謀、造反、謀殺、屠戮革命和流放等的丑事的堆砌,是貪婪、派性、偽善、背信、殘暴、狂怒、瘋癲、仇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所能產(chǎn)生的最壞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我認為,您的絕大部分同胞,乃是大自然在地球表面創(chuàng)造的許多可憎的小爬蟲中害蟲最大的一類害蟲?!敝S刺了當(dāng)時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飛島國發(fā)生的種種事情有時候令我覺得有些荒謬,特別是在拉加多的“設(shè)計家學(xué)院”中發(fā)生的事,簡直令我?guī)捉罎?,我實在沒法明白,那所學(xué)院里的人究竟在干些什么。例如,造房子先從屋頂開始,再筑地基;盲人能從觸覺分辨物體,可我卻無法想像盲人竟能靠感覺和嗅覺分辨顏色,在我看來那簡直是不可思議;還有人讓學(xué)生把擁有考題和答案的試卷吃下去,等消化完后,就能記住,這在我看來,實在是天方夜譚。這些事在我看來是極具有諷刺性的。
在慧馬國里與慧馬的生活是最令格列佛難忘的。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xiàn)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同時作者也揭露了戰(zhàn)爭的本質(zhì)、法律的虛偽和種種可恥的行為。慧馬國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以至于當(dāng)格列佛離開那里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讀了這本書后,也讓我學(xué)會了很多,懂了很多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篇2
摘記:
我跨過西大門,輕手輕腳地前行,側(cè)著身子穿過兩條主要的街道,身上只穿了件短背心,因為我擔(dān)心要是我穿了上衣,衣服的下擺也許會刮及民房的屋頂或屋檐。雖然有嚴令禁止任何人出門,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但我走路還是非常小心,免得一腳踩到在街上游蕩的人。
我獲得皇帝的許可后跨過了這道圍墻。圍墻與宮殿之間的空地很大,我可以很容易地繞行來看宮殿的每一面。外院四十英尺見方,其中又包括兩座宮院。最里面的是皇家內(nèi)院,我很想見識一下卻發(fā)現(xiàn)非常困難,原因是從一座宮院通向另一座宮院的大門只有十八英寸高、七英寸寬。外院的建筑有五英尺高,雖然院墻由堅固的石塊砌成,厚達四英寸,如果我就這么跨過去的話,很可能對整個建筑群造成極大的損害。皇帝這時候也很希望我去瞻仰一下他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我三天后才如愿。那三天,我用小刀在離城約一百碼的皇家公園里砍下了幾棵最大的樹,做了兩張凳子,每張高約三英尺,并且都能承受得起我的體重。
可是主要的困難是怎樣把我抬起來放到車上去。為此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的柱子,工人們用繃帶將忘我的脖子,手,身子和腿全都捆住,然后用包扎線粗細的極為結(jié)實的繩子,一頭用鉤子鉤住繃帶,一頭縛在木柱頂端的滑車上。九百名最強壯的漢子齊拉繩子,結(jié)果不到三小時,就把我抬了起來吊到車上。
我覺得這些都比較夸張 好像這場景就出現(xiàn)在我眼前一樣。
讀后感:
當(dāng)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么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么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y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風(fēng)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jié)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里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種“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后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xué)習(xí)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后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jīng)一命嗚呼了呢!
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篇3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jié)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
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于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chǎn)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想,利立浦特與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國和大人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适铝恕@⑵痔氐木用駛冸m然都不過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與聰明。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也從某個角度折射了當(dāng)時英國政府的昏暗、各黨派之間的爭斗以及與法國的戰(zhàn)爭等等,充分表現(xiàn)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xí)性。
第三部中的飛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shù)學(xué),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fā)展,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wǎng)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于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yōu)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后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xué)研究者,并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jié)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這里,你不需要考慮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是什么。
但是,格列佛卻因過于崇拜慧嘶馬,而成了憤世嫉俗的偏執(zhí)狂,根本看不到人的優(yōu)點,把人看作與野胡一樣,最終格列佛也成為了作者嘲諷的對象。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圖畫,讓讀者看到了社會上美好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篇4
看完了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我的收獲頗豐。作者以幽默活潑的筆調(diào),諷刺了當(dāng)時英國社會中的種種弊端,同時又以生動離奇的想象,開啟了三段奇幻之旅。
《格列佛游記》分為三部,分別為《小人國游記》,《大人國游記》和《慧駟國游記》,每一部都各有特色,離奇有趣。
第一部《小人國游記》描述了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神奇遭遇,而眾所周知,利立浦特實際上就是當(dāng)時英國的縮影,無論是高跟黨還是低跟黨,大端派還是小端派無不反映了當(dāng)時英國的黨內(nèi)斗爭,從這些因為鞋跟高低和雞蛋吃法上而產(chǎn)生的矛盾,可以影射出當(dāng)時英國政客們無心于人民,只專注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一事實。同時從格列佛被利立浦特的大臣們逼走,我們也能明白猜忌和懷疑是人類最大的弊端之一。這一部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諷刺手法,以幽默的筆觸描述了格列佛的所見所聞,然而卻是暗諷當(dāng)時英國社會的腐敗和罪惡,諷刺手法十分高強。
第二部《大人國游記》,相比于第一部,更加具有想象力,所發(fā)生的故事更加離奇兇險。然而在同巨人國國王的談話中,作者借國王之口發(fā)表了自己對人類自身文明的見解,同時也對當(dāng)時英國社會所存在的弊端給予了十分中肯的批評。這一部中最經(jīng)典的便是這樣一句話事實上,其他動物一點也不比人類遜色。在我看來,人類已經(jīng)毀滅了世界,自然界中的一切也都在漸漸的離我們遠去。這段話指出了人類無能,卑鄙,渺小的一面,它道出了人類的局限性,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甚至于微不足道,而人們破壞自然的行為也必將受到懲罰,這一句是對我們的警示,也是對我們的忠告。
前兩部作者以不同的視角鞭笞了英國社會中所存在的矛盾,而第三部《慧駟國游記》作者則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審視了人類。
第三部《慧駟國游記》通過對慧駟的描寫,反省了人類本身所存在的不足。野胡代表了狡詐和好逸惡勞的人類本性,慧駟則代表了正直理性的理想人類。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在慧駟國中,沒有撒謊,沒有虛偽這樣的字眼,那里的一切都是樸實的,純潔的。哪里的慧駟誠實,寬容,熱愛生活,對婚姻,生育,教育秉持著理性的態(tài)度,它們沒有欲望,懂得友愛互助。在那里,格列佛受到了慧駟族高尚品質(zhì)的熏陶,對丑惡的人類感到厭惡,甚至發(fā)展到了回家后只和馬交流的地步,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人類丑惡的本性。這一個部分是作者對我們的告誡,同時也包含了他的期盼。
這本書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本離奇的游記,更多的是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它讓我們反思自身的不足,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
格列佛游記初中的讀書心得篇5
讀完《格列佛游記》的人們,都會被斯威夫特天馬行空般的想象,橫溢的才華,肆意的嘲諷以及犀利的言辭所深深地震動!直到幾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感嘆著斯威夫特這樣一位偉大的小說家,評論家。
《格列佛游記》中最富有爭議的,便是他的第四部慧骃國的游記記載了。在這里作者批判的矛已經(jīng)不再僅僅刺向英國當(dāng)代社會,甚至指向了整個人類!他把各種美好的品德,信任,真誠,謙遜,相互尊重等等全部放在了馬的身上,稱作“慧骃”,卻把骯臟,下流,無恥,賭斗,兇狠這些不堪的詞語全部都放在了人的身上,稱作“胡野”!
這下斯威夫特把所有的評論家都惹急了,甚至稱斯威夫特是反人類的行為!
但是在這部分中,斯威夫特對人性的理解卻十分精準(zhǔn),到位,角度毒辣,顯然他早已是精于世故。作者把人性硬生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完完全全的善,而另一部分,則是完完全全的惡,再把兩者分別擴大好幾倍,在分別放到馬和人類的身上!多么驚世駭俗的想象,這顛覆了之前所有的諷刺小說,人與馬之間的落差實在太大了!給予人們震撼人心的效果!
斯威夫特對人性中的劣性了如指掌,他認為,人性中充滿貪婪,對權(quán)勢的追逐,是金錢的奴隸,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陰謀,不信任以及勾心斗角!
人性兩個字,又有多少人能說的清呢?中國幾千年前就出現(xiàn)了一位孟子,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論,認為人剛開始都是善意的,并且不論多么邪惡的惡人,心中都會存有疑似善意。而后來又出現(xiàn)了一位荀子,他認為恰恰相反的,人性本惡,這一點倒與斯威夫特很相似,他們都相信人生來就是自私的,做出的任何事都是因為利益。
這兩種理論相互對立,卻又無法分出對與否,兩種理論好像都是對的,于是,中國人這么多的天才,爭論了數(shù)千年,也糾結(jié)了數(shù)千年,都還沒有得出答案,由此可見,人性,是一種多么復(fù)雜的東西!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人性的復(fù)雜,有善有惡,人這種生物,也才更加完美。在不斷的善與惡的交鋒中,人性中的善,才更加完善,因為有了惡,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善,還有哪些不足。因為有了惡,人活著才有多了一些目標(biāo),正因為人性并不完美,我們的努力也才有了意義,我們努力使人更加完美,一步步地克服我們自身的缺陷。
更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人性如此復(fù)雜,我們的世界,才多出了這么多的著作,這么多的故事,因為它們,寫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正是因為復(fù)雜的人性,故事才變得精彩,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我們也才有了走下去的欲望。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還有人,就有人性;只要還有人性,就有精彩繼續(xù)上演!
人性,本身就是永遠也演不完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