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
從《笑傲江湖》整體人物來分析,總是處處出現(xiàn)著這樣的情況:所謂的“名門正派”大多背地里卻是陰險狡詐之徒;而被正派所鄙夷的“魔教”卻不乏仁人志士之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篇1)
沒有噱頭,就不會有爭議;沒有爭議,就不會有關注;沒有關注,就不會有收視率。于麻麻又一次成功了,他以他那天雷滾滾狗血一地的噱頭引發(fā)了爭議,換來了關注,提高了收視率。
他贏了。輸的是我們。
多少原著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那么熟悉的故事被改編得七零八落,全無當年意境;多少沖東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那么向往的愛情被描繪得凄凄慘慘,再無昔時美好。
為什么會這樣?
請允許我以我的理解,來解釋為什么過程是沖東。
因為《笑傲江湖》已經被改編了太多次,再走張紀中那種路子,是沒有前途的。最厲害的人,能在別人找不到路的地方走出路來,能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時候找到機會。于麻麻就是這樣的人,他能在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里講出自己新的東西,他知道,唯有如此改編,才能吸引眼球——哪怕引發(fā)罵戰(zhàn),也要換取關注。
請允許我以我的理解,來解釋為什么結局是沖盈。
因為在這個劇透盛行的時代,如果他完全顛覆了故事的結局,很多原著黨(大概包括我在內)也許就不會看了。大家會在一開始就抵觸這個電視劇,而不會去關心它到底演了些什么。于麻麻很聰明,他給出了一個波折的過程,但同時也給出了一個符合原著的結局,他知道,唯有如此改編,才能保證下一部電視劇仍然能引起關注。
于是,我們大概可以知道,于麻麻的江湖里沒有愛情,只有收視率。
但這不怪他。世界本是如此,如果他不想拍一部血本無歸的電視劇然后斷了自己的生路,他只能這樣。
可是觀眾不干。一部總共55集的電視劇,花了前28集也就是整整一半的篇幅、用上了所有能想到的情節(jié)來營造一段浪漫甜美艱辛曲折的愛情,再花后27集也就是另一半的篇幅、用上了各種神邏輯神切換來毀掉它,這個轉折觀眾無論如何接受不了。
但我們還是應該感謝于麻麻不是嗎?沒有他,固然沒有今日的傷感,但沒有他,也不會有昨日的美好。
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看見先輩們從來沒看見過的東西,享受祖宗們從來沒享受過的生活。
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忘記了最應該記住的信念,摒棄了最應該堅守的理想。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每個人都在這個江湖里掙扎,為了生存,為了得到,為了成功。所以我們愛上書里的沖盈,因為現(xiàn)實中我們再無琴瑟在御的時光;所以我們愛上劇中的沖東,因為現(xiàn)實中我們再無愛斷天涯的記憶。
我們不會像令狐沖那樣幸運,但我們想過沒有,我們也不會像令狐沖那樣瀟灑地對待人生。
金庸之后,再無金庸;《笑傲江湖》之后,再無《笑傲江湖》。
于麻麻不是神,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里,他像其他所有人一樣,是這個時代里的人。
所以問題的癥結不在于令狐沖到底愛誰,也不在于結局中到底誰跟誰在一起,而在于這劇情為了迎合而被改編得毫無邏輯可言。
教主墜崖前信誓旦旦地說“東方姑娘永遠在我心里”,一秒后就跟圣姑卿卿我我;下了黑木崖卻突然瘋狂地照顧起小師妹,完全無視圣姑的辛苦;可是等圣姑的親爹被教主干掉,又對著天花板思念起教主來。于麻麻的令狐沖就這樣在原著和神改編之間無限次穿越,一會兒智商向郭靖靠攏,一會兒性格向張無忌看齊,一會兒癡情著初戀,一會兒惦記著至愛,一會兒又憐取眼前人。難為華哥了,原來他演的不是武俠劇里的俠客,而是倫理片中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于麻麻就這個水平嗎?
不,不是的。
他想說,人的感情其實很復雜。這是有道理的。
譬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極為反感包養(yǎng)情婦的現(xiàn)象,至于小三上位,真真正正的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墒亲x過《射雕》的朋友們注意到了沒有,郭靖在蒙古時已經與華箏訂婚了——當然你可以說他們沒有感情——那他畢竟也答應了,沒感情你答應什么?
但幾乎從來沒有人說過,黃蓉是小三。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被痛罵的養(yǎng)小三的人們,是不是也曾經像郭靖一樣淳樸,在某個后知后覺的時刻遇到了自己的黃蓉呢?
當然你會說那種概率太小了。不過我說這段話,也不是要為小三張目,更不是想在這兒討論包養(yǎng)小三的問題,只是想提醒大家:作為旁觀者去看別人的故事,和作為現(xiàn)實中的人去看別人的真實,是不一樣的。
當書中的愛情被讀者看在眼里的時候,讀者其實很明白。于是讀者跟著張無忌一起在趙敏和周芷若之間搖擺,跟著陳家洛在霍青桐和喀絲麗之間糾結——都是很愛很愛的愛情,不好選。
于麻麻想表達的,其實就是這個。作為精英階層的一名成員,他對愛情有自己的理解。他想告訴觀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人們會失去很多,也許就包括失去愛情。于是最愛的那個人,也許最后不在身邊。
但他木有拍好。
最先精神錯亂的是原著黨(我只能說“一部分”原著黨,不能代表所有原著黨)。
在原著中,令狐沖與任盈盈經歷了諸多磨難才終成眷屬,其間任盈盈為令狐沖付出了幾乎所有能付出的東西,還包容著令狐沖對岳靈珊的熾烈思念。這是絕大部分原著黨認可的。
可是劇中,與任盈盈的身份設定幾乎相當甚至高出一截的東方不敗付出了本該由任盈盈付出的東西,換句話說,劇中沖東,其實就是書中沖盈,如果反對劇中沖東,實際上等于不認可原著沖盈。我曾深深地被書中任盈盈的付出所打動,然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著黨所反對的,恰恰是應該堅持的:付出、成全以及無條件地愛。
力挺沖盈的人高呼:東方不敗,你以為你付出,就可以得到愛?憑什么?
可是書中沖盈就是以付出得到了愛。你說沖東沒有愛,因為付出得不到愛,那你為什么贊成同樣以付出得到愛的沖盈?
很多人所以反對新劇,大抵也只能是因為,那個全心全意為令狐沖付出而不求任何回報甚至在令狐沖不愛她的情況下依然愿意為他去死的女子,叫“東方不敗”而不叫“任盈盈”。
跟著精神錯亂的是沖東黨(我也只能說“一部分”沖東黨,不能代表所有沖東黨)。
很多沖東黨到底也沒明白為什么令狐沖不愿意跟東方姑娘在一起,最終只好歸因于令狐沖不懂愛,雷峰塔都倒下來。
甚至還有人罵任盈盈,說劇中任盈盈簡直赤果果小三嘴臉。
說實在的,我也不明白。這劇中的令狐沖同志與左右搖擺的張無忌等人不一樣,他不搖擺,他是切換。他不是覺得這個好那個也好,也不是覺得不想辜負這個也不能辜負那個,而是根據原著情節(jié)和改編情節(jié)的走向切換自己喜歡的人。每當我看到有的人費盡力氣想分析令狐沖同志究竟喜歡誰,我都替這樣的人著急:他沒邏輯,你非得給他找個邏輯,你想想你這邏輯能高明到哪里呢?
所以我就不費心了。我只把我的想法寫下來,不去爭論什么。我只想說,現(xiàn)在它火,自有它火的道理,將來它被遺忘,也有它被遺忘的原因。
也許教主、圣姑、小師妹,包括令狐公子,在很多年后還會被人記起,只是那時再回頭,看不見今日的熾烈——
我們是多么傻,竟為了一部電視劇爭吵不休,甚至心神不寧?
可我們又是多么聰明,因為我們將會老去,而在那之前,我們還要追尋愛情。
我們知道,世間再也找不到,那樣的愛情,那樣的江湖了。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篇2)
想來這是目前讀過的金庸作品中最喜歡的一本了?!短忑埌瞬俊冯m高妙,卻令人高山仰止。而“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傳》充斥著各種糾結,《神雕俠侶》盡被楊、龍二人的膩味姿態(tài)所占據,《倚天屠龍記》雖是更佳,但仍略顯糾結,張無忌“同娶四女”的心態(tài),盡顯種馬風范。
反觀《笑傲江湖》,則寫盡了江湖中人生百態(tài)一般。如對岳不群的描寫,竟讓讀者有如站在“上帝視角”,透過令狐沖的雙眼,看得盡比他多。也許與我自身性格亦有干系,喜見這番政治權謀、人性百面,則更合胃口。同時,似令狐沖這等俠士又更令人心生艷羨。
起初想讀此書,只因傳說中于正所編電視劇在網上炒得甚是沸沸揚揚,又看網上將此書排在前幾名,便生好奇之心。如今,自是慶幸未錯過如此佳作。
又念及前些日子在網上看的于正劇結尾,那東方教主一襲紅裙甚是艷麗,令狐沖又一副迂腐書生樣,便不免先入為主了。那里又有什么任盈盈服了三尸腦神丹,令狐沖口稱“屬下”向東方姑娘求解救之法,說什么“屬下解不了的毒”之類。而那東方教主主動提出以己心換之,還說自己渾身百毒不侵之類,只求令狐沖將自己葬入冰湖。如今閱畢原書,只見東方不敗甫一出場便死掉了,又何來那許多戲份?這電視劇實是可笑之至!
金老先生語言功力實在太深,竟將人不知不覺套了進去,實在不勝敬佩!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篇3)
一位高手橫空出世,空降橋頭二小六三班,借助平生所煉的“九陽笑功”,打敗三班無敵手。一時間,三班無人敢接手,她,就是“笑聲派”門主——吳子欣。
要說三班江湖有三怕:一怕“孔派掌門”侯越翔“獅吼功”;二怕“口水幫”幫主李銳奔的口水神功之第二式“話嘮嘴”;三怕“神掌會”會長徐彥然“拍桌手”鎮(zhèn)嚇不守紀同學。但要說最讓人發(fā)笑的,定是吳門主的“九陽笑功”了。
吳門主不知為何,整天笑聲不斷,那聲音似笑非笑,似叫非叫,似哭非哭,似喊非喊。平常她決不輕易發(fā)笑,但若一笑,當世無人能比。這身為她同桌的我深有感觸。我的笑功自詡可凌駕于凡人之上,可還是擋不住同桌笑聲的侵襲:
那一次,老師在臺上讀我寫的“檄文”,當讀到“但卻一百零一次地放下電話”這一句的時候,臺下笑聲一片。其間,數吳門主“九陽笑經”中最為厲害。她那燦爛一笑爆發(fā)了,“嘎嘎嘎”如鴨聲一般的笑了起來,原先停笑的人一聽此笑聲,又狂笑不止。讓強忍不笑的我也笑了起來,這可是在笑我的作文啊!可就是停不下來,頓時,教室里笑聲如潮,貌似大地都在顫抖。
吳子欣的笑是代表著她的陽光、活潑的一面,可不要給她憨憨的、呆呆的外貌騙了喲!
我認為,吳子欣看了此文,定會又狂笑不止……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篇4)
我讀的《笑傲江湖》是共四部的版本。第一次在老媽的推薦下看這種武俠小說,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當然也要有渲染性的那么一點點兒女情長。
開頭沒有朝代,沒有時間,有一點兒暈乎,如同《乞力馬扎羅山的雪》一樣的混亂,當然《乞》要比這混亂得多。有鏢局,有武林、江湖,有分劍派,應該是宋代到明代之間,也可能再早一些。后半部分提到了炸藥,確定無疑了。
書中不乏精彩的打斗場面,也有各種機緣巧合所造成的風花雪月,洞房紅燭;這兩種看似互不相干的情感色彩,在武俠小說里居然很好地融合還來,使人不能釋卷。
這里描寫的人物,大多都有獨特的情感,奇怪的特點,甚至人人都有一個叫但不一定可靠的外號:比如華山劍派的掌門人岳不群先生號曰“君子劍”,俠客游迅稱“滑不留手”等等,而且書中人物雖然分正反派,但其腦筋只能這么形容:詭計多端。在江湖紛亂的世界中,也許真正能夠存活下來的人,就是“視汝不順吾意,即揮劍斬之,以斷其禍根”的鐵石心腸之人。
正派反派,不是定下一生的(暫且把一本書經過的時間稱為“一生”吧,大部分人到最后都死了)。比如正派陣營里(華山派)的岳不群先生,他一開始正如其號,是一名君子。但自從他看到了林家鏢局藏的《辟邪劍譜》之后,就一反常態(tài),大開殺戒,少說也殺了數十人。
人性的兇惡與殘暴,善良與溫柔,在這書中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看笑傲江湖讀后感600字(篇5)
《笑傲江湖》不僅是一部武俠小說,更是一部政治小說,金庸通過書中的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xiàn)象。書中的人物既是武林豪杰,同時又是政治人物。如果要問誰是其中最大的奸雄,答案恐怕會集中于權謀機變的任我行、陰鷙險刻的左冷禪、奸詐虛偽的岳不群。其實,少林寺方丈方證大師才是其中的佼佼者。古人說:聽其言觀其行,讓我們看看方證大師到底干了些什么。
令狐沖傷重將死之際,任盈盈將其攜至少林寺,愿以自家性命換少林寺《易筋經》,以救令狐沖之傷。方證大師卻不殺任盈盈,只要令狐沖投身少林,即以《易筋經》相授。任盈盈是黑木崖重要人物,且剛剛殺傷少林派多人,少林寺追之猶恐不及,為什么送上門來反而不殺?任盈盈固然有些來頭,但為了她一個“邪教妖女”,就把少林寺的鎮(zhèn)寺之寶泄露于旁人,似乎也有些不劃算。再說,令狐沖何德何能,值得方證大師收為關門弟,授以無上神功?表面看起來,方證大師是腦筋出了問題。但是細想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方證大師這一招似拙實巧,妙不可言。
一、任盈盈在魔教中地位甚高,統(tǒng)率眾多江湖豪杰,殺之恐招報復,軟禁之則可挾制魔教,使之對少林寺投鼠忌器。二、令狐沖已為華山派逐出門墻,將其收入少林派,既可以大掃五岳劍派臉面,又在本派內部培養(yǎng)了反對五岳劍派的“鷹派”人物。
三、令狐沖既入少林派,《易筋經》自然不致外泄,同時令狐沖對五岳劍派武功所知甚詳,對牽制五岳劍派作用非小。怎么算方證大師這筆買賣都穩(wěn)賺不虧,誰說方證大師算計不周?至于后來釋放任盈盈,一是令狐沖率幾千江湖草莽來犯,沖突起來,少林派勝之無益,敗則損折必重,不如避其鋒芒。況且有恒山派定閑、定逸求情在先,少林派不僅不失面,反得慈悲寬宏之名。方證大師又做了一筆好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