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教育影片郭明義觀后感精選范文5篇
推薦文章
優(yōu)秀教育影片郭明義觀后感精選范文5篇
大家做時代先鋒、為黨旗添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墓髁x觀后感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郭明義觀后感1
他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
一行實踐著雷鋒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的詮釋了什么叫做奉獻,什么叫做無私。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淚,我感動于郭明義在默默無聞中做了很多不起眼的事,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堅持做自己認定了的事;感動于郭明義樸素而高尚的人生思考——感覺自己非常富足,所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感動于一個普通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實現(xiàn)了心靈的超越。他像一朵花,散發(fā)著芬芳的氣息,給人以溫馨;他像一棵樹,庇蔭萬千行人,給人以清涼;他像一盞燈,照亮暗夜中的慢慢長路,給人以光明……
郭明義,男,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1996年至今,任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他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公路管理員,但他卻有一個偉大的目標:做一個好人。他說:“我不求升官,也不求發(fā)財,我只想問心無愧的做一個好人?!倍嗝礃銓嵉囊痪湓?,卻全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讓聞著感到肅然起敬。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努力的去踐行者這個目標,幾十年如一日。
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愿捐獻者。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qū)齊大山鎮(zhèn),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么;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fā)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边@是《感動中國》組委會對他的頒獎詞。
時代先鋒郭明義同志的事跡雖不驚天動地,但點點滴滴卻是可歌可泣;他雖是個小人物,但他的精神卻是偉大的;他雖在平凡的崗位,但他的追求是崇高的。我做為一名教師,共產黨員,看完電影《郭明義》,心靈受到了一次傳統(tǒng)教育的洗禮,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把“愛”貫穿工作及生活之中。
一、要端正思想,對待自己選擇的職業(yè),要有一顆甘于奉獻的愛心與敢于寂寞的恒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在工作崗位中,我首先要在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不要因為內心過于美化的幻想而被現(xiàn)實的諸多因素而阻礙不能兌現(xiàn)時,或當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重視或認可時,心里的落差較大,要正視自己的工作,從而堅定自己扎根學校體育沃土的信心與決心。
二、對待工作,要有一顆高度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
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時刻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這一點很重要。它決定著你的處事態(tài)度與目標。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工作都不能有個正確的認識,相信他不會有較好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的。
三、對待學生,要有一顆不厭其煩的包容心,給予學生細致入微的關心體貼。
教師首先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不要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失去對學生的關愛。教學中這是難免的事情。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他們的身心發(fā)育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言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包容,不要因為學生的不理解與故意為難而導致師生之間關系的僵化。因此,教師要具有一顆包容的心,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尤其是那些別人認為調皮的學生,更需要我們體育教師來正確引導他們,在練習的過程中,給他們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使他們也有向其他同學展示的舞臺,不要因為人云亦云而扼殺他們的信心。
四、在成績與榮譽面前,要時常保持具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面對紛擾的、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時刻保持具有一顆平常心。不要因為一些不必要的東西而使自己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面對挫折,我們不能輕言放棄。用行動去證明我們的價值,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
五、對待自己,要有一顆永不言輸、不斷進去的恒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需要教師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主動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把握時代的脈搏,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日益更新的知識結構所淘汰,才會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
六、對待同事,要時刻心懷一顆感恩的心。
要時常心懷感恩的心,感謝那些給予你幫助的人,同時也要感謝那些你所幫助的人,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相互扶持,才使自己認清自己,才會使我們的工作更好,才會使我們的心情倍加愉悅,有了愉悅的心情,何愁我們的工作沒有效率呢?因為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郭明義觀后感2
郭明義,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77年參軍,1980年入黨,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歷任鞍山鋼鐵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先后任礦用大型生產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干事、車間統(tǒng)計員兼人事員、英文翻譯等。郭明義曾先后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范、鞍山市特等勞動模范、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并被評為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
郭明義,這個“現(xiàn)代活雷鋒”,通過演員的生動展現(xiàn),使得他的形象更加鮮活,在影片中,人們口中的老郭變得更加人性,更加可愛。
在老郭的眼里,同樣存在著“利益”——國家的利益至高無上——他作為單位英文翻譯期間,因為他得執(zhí)著與“軸”,為國家爭取了經濟利益保障;在老郭的眼里,同樣存在著“榮譽”——那是共產黨員們共同的榮譽——一句“你可能二十多年沒看黨章了吧!”,是最樸實無華的一句!
郭明義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向郭明義同志學習,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信念,學習他在新時期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學習他用真情化解矛盾,把文明的種子重新播撒人間,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克己奉公。
郭明義觀后感3
郭明義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愿捐獻者;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我難以抑制心中的感動而要羅列他的這些先進事跡。我只能用肅然起敬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
郭明義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以及他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深深感染和打動著億萬人民,在這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身上,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是個把道德信念的堅守與人生的充實、快樂、幸福統(tǒng)一起來的人,是把助人為樂變?yōu)槭姑?、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有力地啟示著人們認真思考“怎樣做人、為誰活著”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絕不簡單的問題,引導著人們深入思考怎樣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何對待自己的國家,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從根本上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思想境界。郭明義日復一日地沿著道路延伸的方向走上自己的崗位,他在辛勞的工作中得到無窮樂趣。他以自己的勞模父親作為第一榜樣,全身心地做好本職工作。工作在他眼里沒有高低貴賤、重要次要,他干一行愛一行,總是踏踏實實地從每件小事做起,在普通工作崗位上發(fā)出光和熱。他在當翻譯的時候全心全意,為國家挽回了10萬美元的損失。組織上安排轉崗他二話不說,而是以“甘當?shù)V石”的奉獻精神對待礦山公路管理員這份工作。他風雨無阻、吃苦耐勞,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捍衛(wèi)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真正做到了把個人遠大理想與日常生活、平凡工作完美統(tǒng)一起來。在我們這樣一個張揚個性、彰顯個人價值的時代,如何處理好個人與時代、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郭明義為我們無疑提供了最好的榜樣。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郭明義這樣,但是我們要像他那樣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應該更加相信社會的美好。我們感動之余,更多的應用行動散發(fā)出內心的愛,以對生活的熱愛關心家人、以對工作的熱愛恪盡職守服務百姓、以對社會的熱愛為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我們要把大社會裝在心里,看到我們力所能及之處,用簡單詮釋和諧社會中的幸福。這就是我們作為黨員的榮耀,更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郭明義觀后感4
四十多年過去了,雷鋒的名字仍然銘記在人們的心中。每一次想起雷鋒,這句話就在耳邊不斷徘徊:“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fā)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時代在前進,中國在發(fā)展;雷鋒精神卻應該永遠銘刻我們心中,在這個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的年代,有一群人仍然默默的堅守著,堅守著那份對社會的責任,對雷鋒的尊敬。40多年來,人們崇敬雷鋒、學習雷鋒,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學雷鋒集體和學雷鋒標兵,郭明義同志就是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yōu)秀代表。從他的先進事跡中我深深感到,郭明義同志堅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正如他自己總結的那樣,“把雷鋒的道路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把雷鋒的境界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真正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新時期的雷鋒之歌。曾幾何時,社會上也出現(xiàn)過一些議論,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是還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究竟有沒有過時?我們學雷鋒到底值不值?學雷鋒是一種作秀還是出于本能?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的可貴之處,正是在于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賦予了雷鋒精神更加鮮明的時代性,證明了雷鋒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些充分表明,當今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多變,雷鋒精神仍然代表著社會思想意識的主流,體現(xiàn)著全體人民的價值追求,仍然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傳承。我們一定要像郭明義同志那樣,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弘揚者,使雷鋒精神在新時期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然而,時代在變,伴隨著我們國家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也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tǒng)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zhàn)。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但是,體現(xiàn)雷鋒精神的行為并不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chuàng)造體現(xiàn)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xiàn)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直面問題還是選擇回避,答案不言而明。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tǒng)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xiàn)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們必須無比的堅信: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fā)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應該在新時期大力傳承弘揚,使之煥發(fā)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催生和孕育了偉大的雷鋒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雷鋒越來越成為時代的楷模,成為衡量道德行為的標準,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郭明義的事跡告訴我們:雷鋒應該永遠屬于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yè),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積極進取、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xiàn)代科技怎樣發(fā)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生活中,我們需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fā)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yè)、刻苦鉆研、勤儉節(jié)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fā)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fā)揮。
一個公司要發(fā)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xiàn),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yè),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yè)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yè)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fā)、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yè)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fā)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依賴于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yǎng)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清晰的了解到雷鋒精神對于不論個人還是企業(yè),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但簡簡單單的知道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把雷鋒精神落到實處,即如何真正的做到向雷鋒同志學習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另一道重大課題。
如何向雷鋒學習,回首雷鋒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再結合新時代雷鋒的活榜樣郭明義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雷鋒精神體現(xiàn)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它體現(xiàn)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助人使人快樂、奉獻使人幸福,我們應該樹立助人為樂的幸福觀,在為人民服務中獲取人生的幸福。幸福觀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有什么樣的幸福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價值取舍和行為準則。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生活的提升,更加追求生活的幸福和人生的美滿。在社會上有許多關于幸福含義的探討,有少數(shù)人也面臨著幸福困惑,甚至有人認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數(shù)反而降低了。郭明義認為,一個人幸福與否,并不是僅僅由財富和地位決定的,而是與自己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他的幸福觀告訴我們,一個人要知足常樂。我們要像郭明義那樣,使助人為樂成為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努力做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個人的價值融入到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中,融入到對事業(yè)的不懈追求中,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獲取人生的美滿和幸福。
三月終將會過去,但雷鋒精神卻不會離我們而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雷鋒的接班人,都應該成為雷鋒的學習者。郭明義作為這個時代普通的一員已走在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前面,我們還有什么可以猶豫和遲疑的呢,總之一句話:將雷鋒精神堅持到底!
郭明義觀后感5
今天觀看了《郭明義》影片,真是應了那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郭明義鞍山人,按他說的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最正常的事,最平凡的事,可現(xiàn)在的人又有幾人能把最善良的事情堅持做下去呢,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是最平常的事,可是又有多少年輕人真正的會把座位讓出去?
無私奉獻舍己為人郭明義同志始終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無私奉獻,單位多次分房他都婉言拒絕,再看看我們現(xiàn)在社會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會去與別人爭搶甚至大打動手,要是有公家的利益不占更是不可能的,郭明義他就寧愿自己住在小房子里,把機會留給身邊他認為更有需要的人,這就是他人眼中的傻子,他的這種無私又有多少能真正理解和踐行呢,這就是郭明義同志的奉獻精神!55本獻血證、200多封感謝信他將身體里的血液獻給有需要的人,就像把他的精神慢慢的傳遞下去一樣,他不為名不為利,做的任何事情只是為了尋求內心的平和,他的快樂就建立于此,他的精神就體現(xiàn)于此。
現(xiàn)在社會上有的人看見老人倒地,得需要有證人幫著拍照才敢上前給予幫助,最純潔的幼小心靈、祖國的花朵幫助老人反而被老人誣陷,現(xiàn)在的社會缺少正義,缺少踐行雷鋒精神的人,缺少像郭明義一樣不為自己,踏踏實實做好事,愛崗敬業(yè)的人,其實生活中只要我們多把愛的一面拿出來,相信他人,即使自己吃了虧也要堅信生活是美好的,我們的祖國是美好的,我們需要向郭明義這樣的人一個一個站出來,那么我們的國家未來會是多么的繁榮和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