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立夏的風俗有哪些
推薦文章
24節(jié)氣立夏的風俗有哪些一覽
立夏開始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為此關于立夏的風俗你們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4節(jié)氣立夏的風俗有哪些一覽,歡迎參閱。
24節(jié)氣立夏的風俗有哪些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閨?!比藗儝炱鹨粭U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據(jù)當?shù)厥妨嫌涊d,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jié)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3、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
4、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節(jié),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干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7、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立夏三候: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將立夏劃分為三候,分別是“初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一候:螻蟈鳴
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濃了。
二候: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jié)快速攀爬生長,于六、七月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立夏節(jié)氣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立夏節(jié)氣,在戰(zhàn)國末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jié)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時節(jié)中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一地區(qū)波動頻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jié)。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立,建始也;夏,假也,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立有開始的意思,因此立夏便代表著夏天的開始,同時也表示即將告別春天。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在天文學上,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同時,夏至到來后,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立夏時節(jié)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边@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jié)。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jié)氣。據(jù)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總之,“立夏”只是夏天快要到來的預告,并不是意味著“入夏”。氣象學對于入夏的標準是:若一個地方的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22℃以上,才能確定為夏季開始?!傲⑾摹鼻昂?,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qū)可能進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區(qū)還處在春季,在東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qū),這時候甚至才剛剛進入春季。因此在立夏,南方能夠感受到氣溫不斷升高,而北方雖然氣溫適宜然而干燥的氣候還是會令人覺得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