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立夏季節(jié)的含義
24節(jié)氣立夏季節(jié)的含義簡介
時間進入五月,天氣越來越熱,人們終于可以換上夏裝,這也寓意著我們即將迎來了24節(jié)氣中的立夏時節(jié),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4節(jié)氣立夏季節(jié)的含義簡介,歡迎參閱。
立夏季節(jié)的含義
從字面的含義來講,立是代表開始,夏是夏天的意思,它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立秋和立冬一樣,反映了季節(jié)的更替情況。它的氣候特點就是溫度比較高,平均氣溫能夠達到22℃,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氣溫正好在這一范圍。此節(jié)氣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故農(nóng)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立夏風俗還有哪些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閨?!比藗儝炱鹨粭U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據(jù)當?shù)厥妨嫌涊d,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jié)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3、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
4、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節(jié),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干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7、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jīng)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初夏注意口瘡和紅眼?。?/strong>
初夏時節(jié)氣候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jié)會陡然增多。發(fā)生口瘡的誘因除了干燥的氣候,焦慮、緊張、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很有關系。癥狀嚴重的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涂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時內(nèi)發(fā)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專用,尤其在集體場所,更要做好各項隔離工作。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在高溫高濕的初夏,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