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中學(xué)范文5篇
推薦文章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家魯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cè)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jīng)過。讀了朝花夕拾之后你又哪些感想呢?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中學(xué)的資料,僅供參考。
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一次幻燈片事件,使他毅然決定棄醫(yī)從文,重拾兒時的記憶,講述求學(xué)之路。
他,是魯迅,這本聞名的書,是《朝花夕拾》。
與別的文章不同,《朝花夕拾》沒有太多的修飾與夸張,讀作者的書,就像面對面說話一樣,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只是在字里行間難免有幾個耐人尋味的字眼,藏著別樣的含義。
在《狗·貓·鼠》這篇散文中,魯迅先生描寫了他清算貓的罪行,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魯迅對貓是不會產(chǎn)生好感的。
文中還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手法”,即對社會現(xiàn)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尖銳而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讓魯迅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日本留學(xué)的老師藤野先生――個子黑瘦,八字須,帶著眼鏡。
他對學(xué)生的關(guān)懷無微不至,幫魯迅先生修訂講義,教學(xué)嚴(yán)謹(jǐn),誨人不倦,一絲不茍,不允許有一點差錯。
在作者的眼里和心里,藤野先生是偉大崇高的,在今后的道路上激勵著作者前進(jìn)。
是的,回頭望去,我們的成長道路中也有一位或幾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她)或許教你做人的道理,或許使你鼓起勇氣戰(zhàn)勝困難,在我們心里,他(她)一樣偉大。
從每篇作品中,我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這種精神不會泯滅,它隱藏在黑夜里,卻發(fā)射出溫暖的光,照在我們這些閱讀者的心里。
我最佩服的是魯迅先生對于文學(xué)的熱愛,這種精神讓我體會到了文學(xué)的魅力。
魯迅對舊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讓我感受到在黑暗中并不是只有黑暗,仍然有一絲光亮在暗暗地照著,而魯迅先生就像這一絲光亮,他用對文學(xué)的熱愛來照亮社會的黑暗。
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冻ㄏκ啊分冈缟系幕ǖ酵砩喜攀叭?,晚年了作者回憶少年時代5,猶如清晨開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艷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fēng)韻,使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我看著,陷入了沉思……
我喜歡在有空時回憶往事,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在迷人和暈眩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一個個生動的畫面,一件件永難忘懷的事情,一張張親切、熟悉的面孔,這一切構(gòu)成了我整個童年時代的回憶。使我整個放松了下來,將現(xiàn)在的一切煩惱拋之腦后,沉浸與其中。
小時侯,我會在課堂上因為老師的一個小錯誤而舉手指出,否則決不罷休;如今,即使,老師一連幾個錯別字或小毛病,我除了查字典,翻資料外,就不會有其他動作。
小時候,我會因為撿到一枚硬幣而欣喜若狂,并得到父母、老師的表揚;而如今的我,看到地上有一枚硬幣,看一眼就過去,對它置之不理。
小時侯,我會因為晚上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感到恐懼因此大吵大鬧,現(xiàn)在,晚上獨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沒有恐懼,只是想一些瑣事。
在這漫長的14個年頭中,許多記憶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悄然無聲地逝去,唯有那記錄著你的所得所失的足跡永遠(yuǎn)會駐留在記憶中,讓人難以忘懷。我真希望不要失去童年的那種快樂,天真、朝氣蓬勃、無憂無慮……
童年就像一杯濃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時很甜美,但甜美中帶有一點苦澀;而成長則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許很苦,那是因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堅持的勇氣,失去了一份心靈依慰,但隨后你就能品出這茶的醇美、香甜,讓人回味無窮,你在成長道路中學(xué)到、懂得了許多。
童年的回憶就像一本令人難忘的日記,不經(jīng)意一翻會讓你感到流連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還是歡愉與喜悅。當(dāng)我們有空時,不妨品品成長這杯茶,翻翻這本“日記”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了許多。
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讀《朝花夕拾》,我真正領(lǐng)悟到,正是大自然和淳樸的鄉(xiāng)民給了幼年魯迅美和愛的啟蒙,使他擁有了一顆豐富細(xì)膩而向往美好的心靈,并絲毫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變得粗糙麻木。以致二十多年后當(dāng)他回憶起故鄉(xiāng)的舊事與童年的樂園,哪怕是對其中的一草一木,依然充滿了深深的眷戀。
魯迅先生留存于世的諸多作品,《吶喊》《野草》《故事新編》等,今天讀來依然令人難以釋懷。在如今物欲橫流的塵世中,人們夜以繼日地為名利而奔波勞累,為情感而困惑煩惱,又有多少人早已忘記了花草的芬芳,鳥兒的啁啾,忘卻了人始終是來自自然而又歸于自然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規(guī)律呢?
在喧囂嘈雜的都市中,在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送你一本《朝花夕拾》,愿你的心情變得平靜而釋然。正如書名“朝花夕拾”,這本書就是在長大以后,把自己小時候的瑣屑一點點拼湊起來。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因為有了愛,魯迅做的最好。
迅的名字,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文學(xué)巨匠,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xì)膩的情感,使我感覺到好象在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xué)。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
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fā)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xiàn)實關(guān)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栋㈤L與〈山海經(jīng)〉》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抖男D》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jìn)行了抨擊?!段宀坊仡櫫藘簳r一次看廟會的經(jīng)歷。《無?!疯蜩蛉缟孛鑼懥肃l(xiāng)間迎神賽會時的活無常?!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快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陡赣H的病》在敘述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yī)誤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憤慨。《瑣記》記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讀書的經(jīng)歷。《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xué)期間的老師藤野,并記述了作者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斗稅坜r(nóng)》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的摯友范愛農(nóng)。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diào)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風(fēng)土人情,抒發(fā)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xiàn)實的思考。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yuǎn),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冻ㄏκ啊?,去領(lǐng)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嵥榈挠洃浽凇冻ㄏκ啊分兄噩F(xiàn),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讀《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我喜歡的中國作家,除去朱自清三毛,就是魯迅先生了。這本書當(dāng)年出版時擬訂的名字是《舊事重提》,想來是魯迅先生嫌題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書中,當(dāng)然也有魯迅先生一貫的諷刺辛辣,但更多的,卻是一種老年人回憶往事時的脈脈溫情。
書中的十則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這故事,當(dāng)時,中國在鄰邦日本的心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可是,當(dāng)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話,便沒有來由地心痛起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 讓我想起在郁達(dá)夫先生的《沉淪》中,那個在心中默默呼喚著“祖國啊,你怎么不快點強(qiáng)大起來,你的兒女在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這種國人,希望祖國強(qiáng)大而不去努力,只是無助地祈禱,讓人不僅憐憫他。但是那些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殺頭,而且還與日本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種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僅可憐,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為何意,作者在此則中更著力描寫的,是藤野先生嚴(yán)謹(jǐn)?shù)慕虒W(xué)作風(fēng),對作者真誠的關(guān)懷,還有,對于中國,對于“人”的熱愛。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作者對這位恩師的贊揚與牽掛。
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耐心輔導(dǎo),是希望將日本精湛的醫(yī)學(xué)技術(shù)傳入中國,為中國的人們治療身體上的疾病(事實上,魯迅先生留日學(xué)醫(yī)的目的,也是如此),在此,藤野先生將醫(yī)術(shù)還原到了它本來面目——為著所有人的健康而學(xué)醫(yī),而不是以自己個人的利益為目標(biāo),著實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寫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著不斷地“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又一次表達(dá)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敬佩。
其次,《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原本培養(yǎng)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圖》,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陰影,使其覺得“白發(fā)的祖母,是和我不兩立的人”!嗚呼,封建禮教毒害少年,何其之深!
《二十四孝圖》,和《風(fēng)箏》(《吶喊》魯迅)所想表達(dá)的實際大同小異,這可以說是舊中國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這難道不是中國的弱點所在嗎!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以筆作槍,字字?jǐn)S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子,但絲毫不改其風(fēng)貌,對于作品中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后猶觸目驚心,一面慶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國富強(qiáng)的年代,一面又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qiáng)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梁的我們,怎能不為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驚見自己的影子,那么單薄,那么堅定的影子!
魯迅先生,中國正在崛起!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