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推薦文章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汪曾祺寫了一本散文集,名稱是人間草木。大家讀了之后,有何感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人間草木讀后感,一起來看看。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
自五四白話文運(yùn)動以來,散文隨筆大興,周作人、郁達(dá)夫、朱自清等都是個中大家,但從個人審美趣味出發(fā),我獨(dú)愛汪曾祺。他的文筆從不講究豪言壯語與宏大敘事,而是人間草木,花鳥魚蟲,鄉(xiāng)間風(fēng)物。談吃,談植物,談小說,談寫作,談故人,皆能言之有物,娓娓道來。
他的散文短,直接,通透,淡若無質(zhì),卻帶著余味,仿佛有一顆天然童心,散漫的稚氣在草草幾筆中冒出來,總想再多看一點。寫芋頭:“長出了幾片碧綠肥厚的大葉子,在微風(fēng)里高高興興地?fù)u曳著。”寫梔子花:“梔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處微綠,極香,香氣簡直有點叫人受不了,我的家鄉(xiāng)人說是:“碰鼻子香”。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于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的著嗎?”。寫美人蕉:“昆明的美人蕉皆極壯大,花也大,濃紅如鮮血。紅花綠葉,對比鮮明。
我曾到近郊中學(xué)去看一個朋友,未遇。學(xué)校已經(jīng)放了暑假,一個人沒有,安安靜靜的,校園的花圃里一大片美人蕉赫然開著鮮紅鮮紅的大花。我感到一種特殊的顏色強(qiáng)烈的寂寞。寫昆明的雨:“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花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子上,把院子遮得嚴(yán)嚴(yán)的。密匝匝的細(xì)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百花和飽脹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的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從花草講到食物,再到各地風(fēng)俗,然后是他在西南聯(lián)大的大學(xué)生活,最后是自己的家人及寫作。這其中,我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細(xì)致的觀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創(chuàng)造生活??此奈恼路路鹪诼犚粋€溫和的老人在院子里和你閑說著話,自問自答,對日常生活白描勾勒,娓娓道來。蘇軾之所謂“凡文字少小時須另氣象崢嶸,彩色煦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煦爛之極也。”
1985年,汪曾祺先生如是說:我也愿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jīng)過反復(fù)沉淀,除凈火氣。特別是除凈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但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我的感情是相當(dāng)浮躁的。
這三篇也是短小說?!墩泊笈肿印泛汀恫韪伞酚腥宋餆o故事,《幽冥鐘》則幾乎連人物也沒有,只有一點感情。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簡直近似隨筆。結(jié)構(gòu)也尤其隨便,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這樣做是有意的(也是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的)。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jìn)行一次沖決: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小說要真誠;不能?;ㄕ?。小說當(dāng)然要講技巧,但是:修辭立其誠。這短短的一段話,對我影響頗深。當(dāng)今社會,人心浮躁,人人似乎都很有個性或是標(biāo)榜個性,但透過個性的表皮又能看到些什么。物質(zhì)生活的豐饒并不能掩蓋精神世界的貧瘠。文學(xué)作品與影視劇作品的種類似乎是更多了,但也不過大都是迎合大眾口味,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chǎn)制造,大都是某種情緒的宣泄?,F(xiàn)代人總愛調(diào)侃有趣的靈魂太少。陳詞濫調(diào),與其歸咎于別人毫無情趣,不如審視自己是否有一棵“草木之心”。正如王小波所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擁有詩意的世界。”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
《人間草木》是一本散文集。
文章分七輯,每一輯內(nèi)容都不同。作者汪曾祺先生是個真性情的人,單單從目錄就能看得出來。每篇文章的題目都很直白,樸素、平凡但是帶著點詩意。“人間草木”這個題目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題目,但是作為整本散文集的名字,卻很恰當(dāng)。每篇散文的語言都很樸實,簡單,內(nèi)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隨處可見的草草木木。不知是題目烘托了文章,還是文章烘托了題目?
汪曾祺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寫,而且寫的有趣。卸去了華麗辭藻的文章讀起來讓人頗為心安和舒服。從回憶家鄉(xiāng)的一花一草一木,到各種各樣的小吃,再到在聯(lián)大的生活、相識的老友、親人……幾乎都是司空見慣的事,在汪曾祺先生筆下卻別有魅力。其中有篇《葡萄月令》,五頁的文章,把葡萄從一月到十二月詳詳細(xì)細(xì)地描寫了下來,但讀著一點也不使人厭煩。這便是魅力,或者說是魔力。
零零碎碎的小事太平凡了。散文是拿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他人的經(jīng)歷,《人間草木》這本散文集讀起來仍舊是溫暖的。有人對散文不感興趣,認(rèn)為它無聊,沒有跌宕的情節(jié),像一杯白水。其實生活就是白水,只是喝的人心境不同罷了。
汪曾祺先生的生活,一定是擔(dān)得起這八個字的--
溫和從容,歲月靜好。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
《人間草木》中描寫的各個地區(qū)真是美極了,從前從未見過的一些風(fēng)景,在看完此書之后,我仿佛親眼看見了這些風(fēng)景,啊!真美.
四川的成都是最干凈,最安靜的,使作者感到輕松自由.樂山的大佛更是栩栩如聲。
新都有有桂湖,桂湖皆植桂,開花時香的不得了。
福建也是一個風(fēng)景秀麗的地方。
福建的漳州多三角梅,有紫色、紅色、桃紅色、淺紅色、紫銅色、白色,真是美不勝收。
福建的云霄是果鄉(xiāng),到處是果樹:蘆柑、荔枝、枇杷。
枇杷瓣大,味甜無渣,真是美味極了。
武夷山也是風(fēng)光壯麗。
玉女峰,大王峰,壯麗極了,還有好多優(yōu)美山水,真是世外桃園。
作者把這山水、特產(chǎn)描寫的如此醉人,不免勾起我想去游覽一番。
《人間草木》還描寫了作者在聯(lián)大上大學(xué)的一些歲月,他和幾個朋友總是愛泡茶館,而且一泡就是大半天,作者的一些優(yōu)秀小說,散文,都是在泡茶館時寫下的。
啊!作者真是不同凡響。
在聯(lián)大那時人們穿的衣服也是風(fēng)格迥異。
但大多數(shù)衣服都是非常破舊,還有人穿的鞋露著腳趾,后跟爛了。
雖然那時聯(lián)大的師生破衣爛衫,但每天孜孜不倦的作學(xué)問,窮且益堅。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現(xiàn)在的青少年學(xué)習(xí)。
在聯(lián)大的那段歲月中,對于作者來說,還有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跑警報。
抗戰(zhàn)時期,一有警報就要往外跑,真是激動人心啊!那時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毀了一些房屋,意在嚇唬昆明人,施加威脅,使人產(chǎn)生恐懼,但是昆明人是不會被威脅到的,中國人都是堅強(qiáng)的,我們青少年也是堅強(qiáng)不屈的。
沈從文、金岳霖先生、聞一多先生都是作者在聯(lián)大對作者有深遠(yuǎn)影響得人。
事隔多年,作者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真是耐人尋味。
從《人間草木》中我了解到許多異域風(fēng)情,優(yōu)美動人風(fēng)景,扣人心弦的故事。
人間自有草木,更有動人心弦的情誼。
所以《人間草木》猶為給人啟發(fā)。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
詩人張九齡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汪曾祺先生恐怕是對這句話體會最深的人。
每當(dāng)讀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你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感覺:一位老者與你同坐在一個灑滿冬日陽光的小花園里,時而指著那棵臘梅和你說起他從前的趣事,時而打趣地告訴你說,“煤塊里竟然也能長出芋頭”。
汪曾祺先生對于這些“人間草木”只是一種單純的喜愛,一種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卻不愿將之據(jù)為己有的喜愛。
也許對于汪曾祺先生來說,一棵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段深情。
他知道“桂花美陰,葉堅厚,入冬不凋”;他說,“比起北京雨后春筍一樣聳立起來的高樓,北京的花木的生長就顯得更慢。
因此,對花木要倍加愛惜”;他記得“北京見過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每次到老舍先生家里飲酒賞菊,都會“既醉既飽,至今不忘”;他還記得家里靠墻處秋葉形的小花壇,那里有兩三棵秋海棠,花色蒼白,樣子可憐。
所以每看到秋海棠,就總要想起他的母親;當(dāng)他在寂寞的羈旅之中,幾片綠葉曾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使他感到欣慰,讓他“獲得過一點生活的勇氣”。
所以,歐陽修在《秋聲賦》里所說的“草木無情”,汪曾祺先生大概是不會同意的罷。
在汪曾祺先生如話家常的語言中,我們會慢慢讀完這本書,甚至在你讀完時也不知不覺。
因為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來是淡的,淡到如空氣一般在你身邊讓你渾然不知,可是也淡到讓你不能輕易失去。
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未免多了一份孤傲。
然而對于汪曾祺先生來說,草木是否有本心似乎已經(jīng)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與這些人間草木常相作伴,追憶往事,傾訴衷腸。
想來汪曾祺先生對這些人間草木也是愛極了,也難怪他會說:“我應(yīng)該當(dāng)一個工藝美術(shù)師的,寫什么屁小說!”
人間草木讀后感1000字
汪老先生那一篇《胡同文化》是北京人的生活寫照,那么樸實的語言,卻留下無窮韻味。
是感慨?是懷舊?深深的文化氣息彌漫在圖書館一隅。
離開浩如煙海的小說區(qū),在散文專區(qū)的架子上搜尋。
終于,這個灼熱的夏日,我還有幸品讀了他的《人間草木》。
余秋雨的散文多少有了商業(yè)的氣息,易中天的三國只品出自己的味道,韓寒郭敬明忙碌著展現(xiàn)80后個性。
俗世匆匆,讀書,本應(yīng)該是一種享受。
汪老先生這本集子,并不是一本純粹的花草鎖記,細(xì)品,他的筆墨下描繪的一草一木帶著盎然詩意,真可謂悠悠人間草木情!
他的散文已臻化境,其文字技巧用爐火純青來形容并不為過。
他的散文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題材,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彌漫著文人的情調(diào)。
其中的一篇《昆明的雨》詠道:
“蓮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
木香花濕雨沉沉。”
最后一句是我的摯愛。
抹著溫潤光澤的修長葉子,沁著花香的連珠花朵,木香花在絲絲細(xì)雨中柔情纏綿。
纏綿中又不覺嬌柔,品茗,或斟酒,人間的閑逸之情淋漓盡致。
又如《花園》中寫道,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園是我們家最亮的地方。
雖然它的動人處不是,至少不僅在于這點。
每當(dāng)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魯迅的《百草園》意趣豐富,汪老先生這篇則是鄉(xiāng)情四溢,咂摸幾遍更是意韻無限。
“巴根草,綠茵茵,唱個唱,把狗聽。
”鄉(xiāng)土氣息撲鼻而來,展現(xiàn)的淳樸魅力并非在紙上褪了色。
再如《夏天》中“牽?;ǘ堂?。
早晨沾露才開,午時即已萎謝。
相關(guān)文章:
5.人間草木讀后感
7.人間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