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筆從軍的歷史故事班超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
投筆從戎,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暑假里,奶奶送我一本書,書名是《美德故事》,里面有許許多多精彩的小故事,我都非常喜歡。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東漢初期,有一個叫班超的人,因為家貧靠給官府抄寫文件而生活,供養(yǎng)老母,他覺得這樣抄抄寫寫沒什么出息。剛好北方匈奴入侵,他把筆一扔,毅然報名參軍,當了一名軍官,在戰(zhàn)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議與西域各國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經(jīng)過班超十幾年的努力,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朝。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佩服班超,長大以后,我要向班超將軍學習,防止外來國家入侵咱們國家,學好本事,保家衛(wèi)國。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以后,請了一個大學問家班彪整理西漢的歷史。班彪有兩個兒子名叫班固、班超,一個女兒叫班昭,從小都跟父親學習文學和歷史。
班彪死了以后,漢明帝叫班固做蘭臺令史,繼續(xù)完成他父親所編寫的歷史書籍,就是《漢書》(一部記載西漢歷史的書)。班超跟著他哥哥做抄寫工作。哥兒倆 都很有學問,可是性情不一樣,班固喜歡研究百家學說,專心致志寫他的《漢書》。班超可不愿意老伏在案頭寫東西。他聽到匈奴不斷地侵擾邊疆,掠奪居民和牲 口,就扔了筆,氣憤地說:“大丈夫應(yīng)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書房里呢?!?/p>
就這樣,他決心拋棄他的案頭工作去從軍(文言叫做“投筆從戎”)。
公元73年,大將軍竇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lián)蝹€代理司馬,立了戰(zhàn)功。
竇固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漢武帝的辦法,派人聯(lián)絡(luò)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他賞識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擔任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帶著隨從人員三十六個先到了鄯善(在今新疆境內(nèi)鄯音shàn)。鄯善原來是歸附匈奴的,因為匈奴逼他們納稅進貢,勒索財物,鄯善王很不滿意。但是這幾十年來,漢朝顧不到西域那一邊,他只好勉強聽匈奴的命令,這次看到漢朝派了使者來,他就挺殷勤地招待著他們。
過了幾天,班超發(fā)現(xiàn)鄯善王對待他們忽然冷淡起來。他起了疑心,跟隨從的人員說:“你們看得出來嗎?鄯善王對待咱們跟前幾天不一樣,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這兒?!?/p>
話雖這樣說,畢竟只是一種猜想。剛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來。班超裝得早就知道的樣子說:“匈奴的使者已經(jīng)來了幾天?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來是瞞著班超的。那個仆人給班超一嚇,以為班超已知道這件事,只好老實回答說:
“來了三天了,他們住的地方離這兒三十里地?!?/p>
班超把那個仆人扣留起來,立刻召集三十六個隨從人員,對他們說:“大家跟我一起來到西域,無非是想立功報國。現(xiàn)在匈奴使者才到幾天,鄯善王的態(tài)度就變了。要是他把我們抓起來送給匈奴人,我們的尸骨也不能回鄉(xiāng)了。你們看怎么辦?”
大家都說:“現(xiàn)在情況危急,死活全憑你啦!”
班超說:“大丈夫不進老虎洞,怎能掏得到小老虎(文言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xiàn)在只有一個辦法,趁著黑夜,到匈奴的帳篷周圍,一面放火,一面進攻。他們不知道咱們有多少人馬,一定著慌。只要殺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辦了?!?/p>
大家說:“好,就這樣拼一拼吧!”
到了半夜里,班超率領(lǐng)著三十六個壯士偷襲匈奴的帳篷。那天晚上,正趕著刮大風。班超吩咐十個壯士拿著鼓躲在匈奴的帳篷后面,二十個壯士埋伏在帳篷前面,自己跟其余六個人順風放火?;鹨粺饋恚畟€人同時擂鼓、吶喊,其余二十個人大喊大叫地殺進帳篷。
匈奴人從夢里驚醒,到處亂竄。班超打頭沖進帳篷,其余的壯士跟著班超殺進去,殺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個隨從,把所有帳篷都燒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營房里,天剛發(fā)白。班超請鄯善王過來。鄯善王一看到匈奴的使者已被班超殺了,就對班超表示愿意服從漢朝的命令。
班超回到漢朝,漢明帝提拔班超做軍司馬,又派他到于闐去。明帝叫他多帶點人馬,班超說:“于闐國家大,路程又遠,就是多帶幾百人去,也不頂事。如果遇到什么意外,人多反而添麻煩?!?/p>
結(jié)果,班超還是帶了原來的三十六個人到于闐去。
于闐王見班超帶的人少,接見的時候,并不怎么熱情。班超勸他脫離匈奴,跟漢朝交好。他決定不下,找巫師向神請示。
那個巫師本來反對于闐王跟漢朝友好,他裝神弄鬼,對于闐王說:“你為什么要結(jié)交漢朝?漢朝使者那匹淺黑色的馬還不錯,可以拿來給我?!?/p>
于闐王派國相向班超去討馬。班超說:“可以,叫巫師自己來拿吧。”
那巫師得意洋洋地到班超那兒取馬。班超也不跟他多說,立刻拔出刀把他斬了。接著,他提了巫師的頭去見于闐王,責備說:“你要是再勾結(jié)匈奴,這巫師就是你的榜樣?!?/p>
于闐王早就聽說班超的威名,看到這個場面,也嚇得軟了,說:“愿意跟漢朝和好?!?/p>
鄯善、于闐是西域的主要國家,他們結(jié)交了漢朝,別的西域國像龜茲(音Qiǖ cí,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疏勒(在今新疆喀什噶爾一帶)等也都跟著跟漢朝和好了。
西域各國從王莽執(zhí)政時期起,跟漢朝不相往來已經(jīng)有六十五年。到了這時候,才恢復(fù)張騫通西域時期的那個局面,雙方又經(jīng)常有使者和商人交往。
過了兩年,漢明帝死去,他的兒子劉炟(音dá)即位,這就是漢章帝。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東漢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里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jīng)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于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一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一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大丈夫應(yīng)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zhàn)場上立下功勞,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jīng)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shù)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yè)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zhuǎn)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zhàn)于蒲類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干。
由于他作戰(zhàn)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zhàn)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shù)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后被封為定遠侯。后來,人們把班超投筆于地、參軍作戰(zhàn)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
——《后漢書·班超傳》
投筆從戎的意思
扔掉筆去參軍。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投,扔掉;戎,軍隊。
成語點撥
班超四十歲投筆從戎,棄文就武,體現(xiàn)了他的雄心壯志。我們應(yīng)像班超學習,從小就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成為一個棟梁之材,報效祖國。我們要意識到,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尚不能國,何及家與個人?武能定國,文能安邦,不管投筆從戎也好,棄武從文也罷,都只有一個目的,為國雄于地球而貢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用投筆從戎造句
1) 抗戰(zhàn)時期,許多知識分子投筆從戎,走上了馳騁疆場、報效祖國的革命道路。
2)抗日戰(zhàn)爭時期,許多進步青年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3) 為了響應(yīng)國家的號召,投筆從戎的同學可不少呀!
4) 我長大以后也要學班超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5) 戰(zhàn)爭爆發(fā)后,青年紛紛投筆從戎,奔赴前線。
6) 日軍大舉入侵我國時,有的人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有的人卻楚囚對泣,束手待斃。
7) 隊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筆從戎的年輕學生。
8) 1939年初春,日軍第5師團的槍聲響徹漣水上空,漣水縣城淪陷,義憤填膺的陳廷儒決定投筆從戎、棄文從武。
9) __翔的父親當年投筆從戎,報考空軍官校,加入了抗日的行列。
10) 投筆從戎,既文且武;捐軀報國,雖死猶生。
11) 天波府上下來了一大幫人,都希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這個小祖宗投筆從戎。
12) 投筆從戎的知識青年潘康時,竟將歌詞中的“大清深仁厚澤十余朝,列圣相承無異舜與堯”,修改為“大清篡竊已歷十余朝,列代相承無異金與遼”。
13) 父親為了抗日救亡,保家衛(wèi)國,拋家舍業(yè),毅然決然投筆從戎。
14) 花家世代書香門第,就是在戰(zhàn)爭年代,花老爺子投筆從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儒將!但是到這一代的一兒一女卻是讓花家上下沒少折騰。
15) 隨著擂臺結(jié)束,陳楊兩家的下線也開始了行動,將這些少年破除陳規(guī),勇赴邊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遠投筆從戎、祖逖中流擊楫。
16) 1944年8月上旬的一天,八路軍膠東軍區(qū)到山東省文登縣葛家鄉(xiāng)李家莊村招兵,15歲的鞠文業(yè)和同村10多個小伙伴投筆從戎。
17) 無奈何,左宗棠只得投筆從戎,自領(lǐng)一軍,向浙江殺去,并在十余年后,功成名就。
18) 燕頷虎頭,男子定登將相(班超投筆從戎,封侯有相)頷在頦頤之間,骨肉豐滿稍起者,如燕頷也。
19) 求愛被拒后胡飲冰藉以投筆從戎救國救難為借口,扔下未婚妻秦香萍離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