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5篇
推薦文章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5篇
《自控力》一書首先講述了什么是自控力,通過實際的案例解釋了人為什么會缺乏自控力,作者綜合了心理學、神經(jīng)學和經(jīng)濟學等學科的最新理論,從生理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幾個方面來尋找原因,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不同類型的自控力缺乏癥進行具體地分析,每段章節(jié)終了,都會有一個意志力實驗,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將此付之于實踐,對于提高意志力應該會有一些幫助,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這個意志力做完這些實驗。下面小編整理了《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歡迎閱讀!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
“理想很豐滿,但現(xiàn)實很骨感。”常用來形容對客觀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時也經(jīng)常成為面對失望的自我表現(xiàn)結果自我評判的一句牢-話。
從內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么決定了我們的行為的最終效果。首先,客觀的外部環(huán)境是我們我發(fā)左右的,這就需要我們心存感恩心,不持偏執(zhí)念。接受客觀世界的無常。使我們的心具備安靜下來的外在條件。
除卻我們不能預測、評判、又不能毫無偏見認知但處處施加絕對影響的的客觀世界。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內心了。
現(xiàn)在人們比過去更關注意志力。所謂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我們知道,意志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經(jīng)濟安全,人際關系和事業(yè)成敗。也知道,應該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做什么說什么,買什么。
但這些真的像說起來那么容易嗎,如果果真,那就不會有那么多人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時的行為,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tài)。凱利的《自控力》被評為斯坦福大學歡迎的心理學課程。整本書的寫作方法屬于實驗案例探討形式,這和國內的書有些卻別,看起來感覺枝杈繁茂,聲情并茂,但找到主干需要你認真的領會:
作者先從一個討論議題開始:為了成功自控,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何失敗開始。意識到自己多容易失控,并非意味著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這個現(xiàn)實,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開始。
整本書大都在論述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歸結起來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幾點:1、設定長遠切合實際的目標,將目標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結合。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為這個認知的范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書中沒有對于自我想象進行進一步論述。但這顯然是一個更浩大的工程,提升個人修養(yǎng)與境界從來都不是想象畫個框框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的。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shù)淖龀龌乇芏唐谛袨榈拇胧?,適當?shù)幕乇苡兄趯⒀酃夥诺介L期目標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壓力時不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訴求時造成的自我約束的放松。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呢,作者沒有回避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法:
面對誘惑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決的。顯然實際中我們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這時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的方法駕馭自我的沖動。作者進一步詳細說:你無法控制會出現(xiàn)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內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說“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有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他并不一定意味著什么”但不要對自己說:“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會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這一點”。這真是個想得開的好辦法,有什么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對自己的想法更能解決問題的呢。
書中還論述了:自控力的極限,為什么善行之后會有惡行,壓力會使人屈服于誘惑為什么我們把渴望當幸福及時享樂為什么我們的決策趨向于短期利益的決策等。但無非都是圍繞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幾個措施進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為什么我們趨向于短期利益的決策而不是看的更長,就是對長期目標設置模糊造成的結果。而為什么我們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當幸福就是對目標的模糊導致了沒有認清結果的假象,但當我們感受到現(xiàn)實狀況的時候就又會調整期望值。比如沉溺于游戲、不停地刷新微博、論壇……為什么善行之后會有惡行,說的是沒有身份的自我認同導致的反復。這些雖然是從各個角度論述的解決問題的一致方法,但無一例外的不是呈現(xiàn)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種種自我消極表象的深層原因。
怎么樣消化這本書呢?認識自我,關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認同下的認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標)這三種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標的設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認同感,短期的回避行為將注意力放置于長遠目標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撐的柱子,支撐著自求上進者的圣潔靈魂。填充期間的墻體是什么呢,這也是書中沒有敘述到的,顯然知識、文化、個人修養(yǎng)是聯(lián)系于身份認同感這些柱子間的墻體。而個人的目標管理、設置、跟蹤、階段性總結激勵的方法又是長遠目標設置的關鍵紐帶。而短期的回避措施支撐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觀察自我心境的種種方法。
當然這少不了一顆追求寧靜、恬淡的心。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
一直以來,看到很多能夠自律的人都走上了人生顛峰,特別是彭于宴,人生像開掛了一樣,于是自己也想變得自律,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是我想看《自控力》的出發(fā)點。
我想從書中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想知道如何做好以下幾件事:
如何堅持地學好一樣東西,比如英語,無數(shù)次拿起,而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又比如練習寫字;
如何堅持去做有益的事情,比如跑步,游泳,看書,寫作;
如何減少生活中占據(jù)我過多時間的無用事情,如看“今日頭條”,刷抖音,朋友圏,看直播等;
如何能夠在工作的時候更加專心;
如何能夠做到早睡早起;
如何能夠改變拖延癥,做到快速行動。
這些都是我想知道答案的問題,我很迫切地想找到解決的方法,我期望在《自控力》中能找到答案,很遺憾,在我看到100頁時,我還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決定放棄不再往下看。
文中很大的篇章在描述影響自控力的因素,主要是1.前額皮質2.血糖
在論證前額皮質對自控力影響的時候,描述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工作時很上進,態(tài)度積極,為人和藹,樂于助人,是大家公認的大好人;但是很不幸,工作中出現(xiàn)了意外,機器把他的頭部的前一小部分削了,但是萬幸的是,最后經(jīng)過搶救,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行動如前,但是,性格卻變得古怪,和之前的大好人完全相反,易怒,工作不再能集中,常因小事發(fā)脾氣。
于是作者斷定前額皮質和自控力有關系,我在想,如果一個人經(jīng)過了那樣可怕的經(jīng)歷,性格沒有一點改變,那才叫不正常,如果他傷的不是前額皮質,而是其他的器官,我想也可能會有如此反應,畢竟,受傷的感受,只有當事人才深有體會,就如同男人永遠不知道女人生孩子時的疼痛,只是知道很痛,很痛。
在論證血糖對自控力影響的時候,找了一批人,有的很餓(血糖低),有的不餓,讓他們進入到一個有很多吃的房間,人進去后,只能吃胡蘿卜,其它東西不能吃,其中發(fā)現(xiàn),血糖低的人,大部分人無法控制不吃別的東西......
這個我個人認為,這個論證有點勉強,人在餓的時候,體力,意識,思考能力,精神各方面都不正常,在這種狀態(tài)下,做出的任何事情,應該都屬于正常的。
文中還經(jīng)常提到,如何抵制巧克力,香煙,欲望的誘惑,這些,真不在我考慮的范圍內。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
最近讀了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爾格爾教授的人氣新書《自控力》的中文版,略受啟發(fā),想寫點想法。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沒什么特殊之處,最初感覺它和以前我讀過的一些勵志書和自我調整心態(tài)的書籍沒什么兩樣,大致上都是通過一些實驗研究作為例證,來得出一些關于人群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抽樣結論。
我一直對這類實驗或者結論都不怎么信服,畢竟現(xiàn)實是復雜的,不可能有那么理想的實驗條件,在現(xiàn)實條件下的人群是否會有實驗中所統(tǒng)計的行為取向分布,始終是個未知數(shù)。而且事實上我看過另一些書,也是有關于人性研究的專業(yè)書籍,其中明確提到,用特定實驗的方式研究人性或者心理問題,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因為現(xiàn)實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隨機因素,各種突發(fā)事件都可能嚴重影響一個人的選擇或者決定,而且往往這種隨機因素的決定作用是顯著的,這種條件是實驗室不能制造的。但是,當看到本書內容1/3的時候,我似乎了解了它為什么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程。它的實驗論據(jù)與其說是提高本書說服力,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讀者對于本書的興趣,書中例舉的很多實驗其實都是理想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這些實驗的設計都很有創(chuàng)意,趣味性強,容易抓住讀者的心,使讀者感興趣,而非為了讓他們信服(本書很好地保留了讀者質疑的權利,這也是優(yōu)秀教材必有的特點,只有允許質疑,才能讓學生學習時通過質疑來產(chǎn)生交互,從而更加清楚地知道教材所書的內容為什么有道理)。
我想,很多人把這本書看作是一本鼓舞人心并幫助人們實現(xiàn)自我約束的讀物,顯然是“跑偏”了。本書實質上并不是那些宣揚“自我救贖”的“心靈雞湯”類的讀物,它實質上是一本教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到關于意志力科學的重重科學論斷,而非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減肥的書,它的內容是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的,盡管它的文字形式非常通俗和生動,但說到底它是一本學術專著。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認識人類的自控能力,以及如何去訓練和運用它,更重要的是,它在滲透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給學生,即使你不是專業(yè)研究心理學的人士,你多少會建立起初步的科研思考模式,在思考和分析每一個問題時,初步地形成設計實驗、分析實驗,總結結論,思考結論的應用方式,如何有理論指導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如何用理論建立看待世界的新視角等等。
本書與同類心理學書籍的最大不同點在于,它不是古板的科學書籍,沒有充斥第三人稱的純科學性的論述(像法醫(yī)報告那樣),但它的理論架構確實地表明它又不是表面想看起來那樣的一本通俗流行讀物,它是一本理論專著。用通俗讀物的模式來撰寫理論專著,雖然不是前無古人,但能夠將理論構架保持得如此完好,在同類作品中確實不多見。
下面總結一些我個人的收獲:
首先,這本書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損耗極限的理論,這個理論首先包含了損耗意志力的種種條件的論述(其中包括外界誘因、自身心理因素、肌體營養(yǎng)條件,生物鐘的影響),然后論述了這些條件如何量化地影響意志力(例如從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減的),進而提出了如何減少意志力損耗的理論(例如應該在意志力旺盛期處理繁雜事務,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時處理這類事務大量浪費性損耗意志力,這也是關于如何高效利用我們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論)。而同類專著通常只包含如何訓練意志力的理論,卻沒有考慮到意志力本身的損耗問題。這使得本書在構建自控力訓練模式理論時,覆蓋面更加全面。許多人按照傳統(tǒng)的自控力訓練讀物去試圖訓練自己時,都沒有得到過避免意志力損耗這方面的指導,因此大部分人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他們的意志力在訓練過程中,強化的量遠遠比不上損耗,尤其是本書所提到的“自我強制心理”對意志力是最大的損耗因素,這一點在同類書籍中都沒有得到明確論述和強調。
其次,本書推薦采用的不是強制療法,恰恰相反,本書反對強制療法,不提倡自我克制,而是提倡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欲望,將其引導轉化成使自己專注于某些事情或者無視誘惑的動力,這與“借債征兵打債主”的思想不謀而合,是一種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活用,讓我們在面對誘惑時,行之有效地利用其他欲望來抵制當前誘惑。這種方法可以算是同類書籍中介紹的最為高明的方法,它考慮到了意志力薄弱者本來就沒有意志力去直接對抗誘惑,正如一個本來就欠債的企業(yè)沒有本錢來擴充規(guī)模。這種方法借用了我們對其他誘惑的興趣,來轉化為對抗當前不良誘惑的意志力,相當于為一個瀕臨破產(chǎn)的企業(yè)進行變廢為寶的融資,使之自發(fā)地利用其在別處浪費的資源來解燃眉之急。
最后,本書不同于同類書籍的第三個亮點是,它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時候不要強求。這極像博彩愛好者常說的“不要越輸越賭”。本書指出,善待自己是給自己減壓,而很多時候,人們屈從于欲望往往是為了逃避壓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緩解壓力,才能使人們不再為了逃避壓力而被誘惑。這可以說是非常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們意志力崩潰的最重要原因。而大多數(shù)同類書籍則要求我們反復提醒自己要自我約束,而幾乎不會教我們如何去緩解壓力。作者在本書的最后,介紹給我們一種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那就是要敢于面對挑戰(zhàn),這樣才能獲得主動的自由自在,而不是為了逃避挑戰(zhàn)去選擇慵懶,那只是暫時的愜意。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作為人氣讀物,本書的座談式寫作風格,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通過近似與讀者談心的方式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與讀者產(chǎn)生很好的互動,更加容易讓讀者融入到書中。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
自認為自己一直是一個自控力還不錯的人,但在極少數(shù)情況也會有失控的狀況,所以看到這本書的第一個感覺就好像有一種——嗯,就它了的感覺。我之前對于心理學的書看的也是比較少的,這一本可以說是在我看來沒有我想象中心理學那么的乏味,書中通俗易懂的解釋結合案例讓我能很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自身去實際體驗,讓人理解的越發(fā)透徹,不得不說作者是煞費苦心了。
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fā)生作用,‘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神經(jīng)學原理,如何改變壞習慣,克服拖延,管理壓力,抵擋誘惑等等,提高自控力,通過改變自己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拖延癥,我覺得大多數(shù)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至少我是有的,我們經(jīng)常會趨于安逸和誘惑,把讓自己難受痛苦或麻煩的東西盡量往后拖,結果往往就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輕松的浪費了大量時間,然后邊自責邊抱怨自己為什么不早點做完,等到下一次又陷入重復循環(huán)。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書中的‘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欲望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它將我們引向哪個方向,以及我們是否明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聽從欲望的聲音,試著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會對我們原先的目標產(chǎn)生反面效果,所以我們應學會把‘我不要’改成‘我想要,告訴自己現(xiàn)在我在做什么,我應該做什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起強制自己不該做什么,告訴自己長期目標更能使自己清醒,堵不如疏,人真是一個奇怪的生物,越是抑制自己的欲望,最后越是想要,所以一個明確的、現(xiàn)實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候當我們面臨壓力過大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放縱自己,或者是失控的情況,在書中講到了‘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于誘惑’,當一個人承受巨大壓力而情緒低落時會更容受到外界誘惑。這主要是因為人腦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在作怪,當大腦覺得你承受的壓力超過負荷時會指引你緩解壓力和情緒低落,這時各種誘惑就會放大,大多數(shù)人這種時候就會屈從本能的支配,從而失去理性放縱自己,所以這只是大腦的一種調節(jié)機制,而不是真的誘惑有多大,所以我們平時也要注意自身壓力的緩解從而不讓自己意志力被壓力擊垮,如運動或者聽音樂來發(fā)泄、消解壓力,并且不要期望所有的事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精力顧全所有,應以大局為重,逃脫完美主義的束縛也是善待自己一種表現(xiàn)。
人的意志是有限的,但人的意志也是可以鍛煉的。要鍛煉自控力,面臨最大的就是遇到的誘惑、阻礙太多,我們的一生中無數(shù)次的決定,無數(shù)次的面對誘惑,自控力和誘惑的斗爭中總是有勝有負,而取勝的關鍵就是讓自己意志力變得強大。我看到有說每天十分鐘的冥想可以提升自控力,但我往往是睡前嘗試的,然后在不知道是否冥想完成就進入夢想,可能是選擇的時間段不對,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我每天睡覺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相對于以前越玩手機越興奮的狀態(tài)這應該是從側面幫助自己自控了吧。而且足夠的睡眠也讓我生活更加的規(guī)律,自控帶來的好處會慢慢影響自身,而這也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過程,需要一直堅持下去。
《自控力》讀后感范文800字
自認為自己一直是一個自控力還不錯的人,但在極少數(shù)情況也會有失控的狀況,所以看到這本書的第一個感覺就好像有一種——嗯,就它了的感覺。我之前對于心理學的書看的也是比較少的,這一本可以說是在我看來沒有我想象中心理學那么的乏味,書中通俗易懂的解釋結合案例讓我能很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自身去實際體驗,讓人理解的越發(fā)透徹,不得不說作者是煞費苦心了。
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fā)生作用,‘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神經(jīng)學原理,如何改變壞習慣,克服拖延,管理壓力,抵擋誘惑等等,提高自控力,通過改變自己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拖延癥,我覺得大多數(shù)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至少我是有的,我們經(jīng)常會趨于安逸和誘惑,把讓自己難受痛苦或麻煩的東西盡量往后拖,結果往往就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輕松的浪費了大量時間,然后邊自責邊抱怨自己為什么不早點做完,等到下一次又陷入重復循環(huán)。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書中的‘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欲望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它將我們引向哪個方向,以及我們是否明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聽從欲望的聲音,試著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會對我們原先的目標產(chǎn)生反面效果,所以我們應學會把‘我不要’改成‘我想要,告訴自己現(xiàn)在我在做什么,我應該做什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起強制自己不該做什么,告訴自己長期目標更能使自己清醒,堵不如疏,人真是一個奇怪的生物,越是抑制自己的欲望,最后越是想要,所以一個明確的、現(xiàn)實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候當我們面臨壓力過大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放縱自己,或者是失控的情況,在書中講到了‘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于誘惑’,當一個人承受巨大壓力而情緒低落時會更容受到外界誘惑。這主要是因為人腦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在作怪,當大腦覺得你承受的壓力超過負荷時會指引你緩解壓力和情緒低落,這時各種誘惑就會放大,大多數(shù)人這種時候就會屈從本能的支配,從而失去理性放縱自己,所以這只是大腦的一種調節(jié)機制,而不是真的誘惑有多大,所以我們平時也要注意自身壓力的緩解從而不讓自己意志力被壓力擊垮,如運動或者聽音樂來發(fā)泄、消解壓力,并且不要期望所有的事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精力顧全所有,應以大局為重,逃脫完美主義的束縛也是善待自己一種表現(xiàn)。
人的意志是有限的,但人的意志也是可以鍛煉的。要鍛煉自控力,面臨最大的就是遇到的誘惑、阻礙太多,我們的一生中無數(shù)次的決定,無數(shù)次的面對誘惑,自控力和誘惑的斗爭中總是有勝有負,而取勝的關鍵就是讓自己意志力變得強大。我看到有說每天十分鐘的冥想可以提升自控力,但我往往是睡前嘗試的,然后在不知道是否冥想完成就進入夢想,可能是選擇的時間段不對,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我每天睡覺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相對于以前越玩手機越興奮的狀態(tài)這應該是從側面幫助自己自控了吧。而且足夠的睡眠也讓我生活更加的規(guī)律,自控帶來的好處會慢慢影響自身,而這也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過程,需要一直堅持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