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推薦文章
塵埃落定讀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讀完《塵埃落定》,尤其喜歡的是作者塑造的傻子的形象,因為一個"傻"字,從而使主人公更加自由。不知道大家在閱讀此書時有何感想?一起來跟小編分享下吧。
塵埃落定讀后感3000字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并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xiàn)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神秘。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可以用“享受”二字來形容都不為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勾勒出了秀麗恢宏的蜀藏河川風光,還有那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風情和土司歷史。這是獨屬于藏族文化的歷史載體,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形象各異的藏族人,更為小說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生動而又鮮明的人物形象,幽默而又風趣的語言,使得作者在描寫著令人壓抑的土司制度的同時,還穿插著藏族風情,這些都為小說的內(nèi)容增添 了浪漫的底色。無不讓人沉醉在其中,心生向往,實在是享受在其中,“無法自拔”了。
《塵埃落定》中以主人公傻瓜少爺?shù)囊暯莵砻枥L那個時代等級制度森嚴的土司制度,來鋪展著一幅屬于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風情卷軸。作者阿來巧妙地通過側面描寫,即傻瓜少爺?shù)母改付冀兴?ldquo;傻子”,連下人都敢叫他“傻瓜少爺“,可想而知他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但 主人公之所以會被稱為”傻子“,是因為他違背了當時地域的主流文化,違背那個時代的生存規(guī)則,他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可以說是一個不適時的人。正是因為在當時人們的眼里,主人公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傻子,所以才沒有卷入權利斗爭的漩渦中去,能在土司制度下很好的活著。他沒有權欲,他在大家的眼里是個“傻子”,所以他才能擁有著美好的少年時光,能和家奴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反觀那個時代的其他人,比如主人公的大哥在爭權奪利的漩渦中越陷越深,一生都被土司制度束縛著,活在仇恨化的世界里。還有更多的人,他們時刻牢記著首先是土司,土司 的下面是頭人,頭人管百姓,然后是科巴(信差),最后才是家奴。等級森嚴的土司制度日益腐蝕著人們的觀念,已經(jīng)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了。恰恰是這種強烈的反差對比,使得地位卑賤的人們對“傻瓜少爺”視他們地位平等的觀念而心存感激之情,為后來“傻瓜少爺”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而埋下了伏筆。
但是在面臨著緊要關頭的事情時,“傻瓜少爺”卻又展現(xiàn)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比任何人都要聰明,也比任何人都高瞻遠矚。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說中描繪因種植罌粟而引發(fā)的事件。老麥其土司在郭明政府的特派員的勸說下同意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罌粟。這也讓老麥其土司大賺了一筆,并且購置了大量的武器讓他組裝了一只強大的武裝力量隊伍,之后便成為了土司中的霸主。然而,罌粟的種子又被其他的土司盜的,使得 罌粟廣泛種植,而在這個時候,“傻瓜少爺”卻鬼使神差地說:“麥其家今年不種罌粟,改種麥子。”于是在高原地區(qū)漫山遍野的罌粟花的海洋里倔強生長著麥其家的青青麥苗。然而這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而鴉片供過于求,價格大跌,無人問津,阿壩地區(qū)籠罩在饑荒和死亡的陰影下。大批的饑民投奔到麥其麾下,使得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了空前的規(guī)模。“傻瓜少爺”這時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官寨,在這里歌舞升平,人人平等,一片繁榮 的景象。這里是“傻瓜少爺”用心建立的,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建立的。因為他堅信只有在這里他才不是世人眼中的傻子,只有在這里他才能像一個平常人一樣,不會卷入一場血雨腥風的家族內(nèi)部斗爭。所以,他寧愿永遠呆在這樣一個與世不爭的世界里。
如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般,高潮迭起。主人公一步步地贏得了族人們的愛戴,娶到最美麗的土司之女為妻,并如同 先知那樣在麥其土司家勢力達到盛極之時預言土司制度十年后將土崩瓦解。小說的內(nèi)容涉及了與權利緊緊交纏之下的親情、愛情、友情、復雜的人性,背叛、斗爭、復仇、以及人物冥冥中的宿命。但高潮總有謝幕的一天,麥其家的仇人早年發(fā)下了復仇的毒誓,最后麥其土司一家死于仇人的兒子之手。這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構成了一個緊密交纏著的圈環(huán),將整個小說框架完美的和故事情節(jié)契合在一起。
說到復仇,讓我深感意外的是 酒家店主身上頗有江湖中的武林俠士的作派,質(zhì)樸而動人。不同于那些兇狠殘暴、嗜血成性之人的丑惡嘴臉,他們心中尚存著仁義道德。他們講求復仇的“規(guī)矩”要按規(guī)矩行事,“不然要被人笑話”。仇人的弟弟已經(jīng)把刀架在了“傻子少爺”的脖子上,卻因為想到事發(fā)的時候他還小,又是個傻子,殺他不合規(guī)矩,便放了他。似乎在一個傻子面前,大家都放下了機巧、猜忌和偽裝,人性中的單純都自然地流露出來。盡管他們是異族人,卻在無意間契合了漢族所推崇的儒家思想。這就是人性的光輝和共同之處,不管是哪族的人,靈魂上總有相互感召的地方。
歷史總是隨著時代 的更迭而摒棄那些落后腐朽的思想和制度,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滯不前。終于在解放軍來到這里圍剿國民黨殘部,在隆隆的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欲望、仇殺同時也被絞殺了,一個舊的腐朽的世界終于塵埃落定。然而,土司世界里留下的只是那個與世無爭的官寨,只因為他是“傻子少爺”的。此時,我們再看看那個“傻子少爺”,他正說著:”我看見麥其家的精靈,已變成一股旋風飛到了天上,剩下 的塵埃落下來,融入大地,我的時候就要到了,我當了一輩子的傻子,現(xiàn)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 不是聰明人,不過是在土司制度將要完結的時候到這片奇異的土地上來走了一遭似的,上天叫我看見,聽見,叫我置身事外,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傻子。“他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因而他不屬于那個時代,這就導致了他的命運走向終究是迎來了毀滅。
書的結尾部分,酒家店主到傻子少爺家送酒,敲門的時候,傻子少爺預測到自己將命喪于他手,便淡定地說:”是我的命來敲門了。” 作者通過傻子之口流露出 神秘主義宿論,向讀者們暗示一切都是注定的——無論是時代的變革還是微小的個體的命運,一切都如同飛揚的塵土,順著定好的軌跡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飄蕩,最后落定在一汪變作黑夜 顏色的鮮血里——“血慢慢在地板上變成了黑夜的顏色”。
歷史的車輪永遠會碾向前方,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它總會用一種文明取代另一種低級的文明。我們可以想象那消失的土司制度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輝煌燦爛的歷史,又是如何以塵埃的形式煙消云散的,最終落在歷史的這片凈土上。而這本書的名字恰好叫“塵埃落定”,一切仿佛都昭然若是了。塵埃落定,書中人們的命運是早已經(jīng)注定好了的,無法改變。而作者恰巧的把自己對于老麥其土司一家的命運通過“傻子少爺”的話暗示出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他們最終還是會無法避免的走向毀滅。當解放軍整齊的腳步聲響起的時候,麥其家迎來了毀滅,土司制度也隨之土崩瓦解,也預示著整個西藏將迎來另一種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新制度,新文化,他們的思想不再被土司制度所束縛,這是充滿光明與希望的西藏。而“傻子少爺”也最終死于仇人之手。當身體變冷、當血變黑的時候,所有的這個世界就從“傻子少爺”的視角消失,塵埃最終落下。
歷史的更迭,文明的交替,生命的倏忽而逝,最終都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煙消云散。就像土司制度的土崩瓦解,“傻子少爺”閉上雙眼的那一刻,一切都像塵埃一樣飛舞,在陽光下不停的旋轉漂浮,最終還是洋洋灑灑的落在了這片早已沉寂了的土地。一切是那樣的平靜,平靜有些過于不真實了,連一絲一毫的痕跡也捕捉不到。而在歲月 的打磨之下,沉淀下來的,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生命體驗,它們在無數(shù)發(fā)黃的紙頁中、在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中永遠默默地流淌著。
塵埃落定讀后感3000字
全文講述新中國成立之前幾十年里,沒落土司的中興與消亡。通過“我”這第一人稱的描述,真實再現(xiàn)了一個特定年代的故事。我是一個人們眼中的傻子,一個不受人們關注的傻子,一個不讓兄弟認為對手的傻子。然而,傻人有傻福。我的間隙性聰明之舉,卻讓自己一舉成功,成為了土司中的土司。我也在這個暫時的安定世界里,關注著世界,偶而思考,從容生活。
一、關于書名。《塵埃落定》,看起來可以適合很多書的書名??墒呛芏鄷鴧s不一定適合它。這是個普通的書名,卻是全面的揭示了全文的起與落。塵埃落定,落定之前必定會塵埃亂飛。因而,在肯定的全書結果之前,這一很長一段時間的塵埃飛舞,正是土司們,也是我所生活的世界,到處彌漫著舊日的風光。我是麥其家的二少爺,人傻卻也感受到這個世界給我?guī)淼挠绊?。十八個土司的平凡土司,因為種鴉片,大發(fā)橫財,實力日增。因而又成為眾土司們的敵人。而正如這個土司世界里,分不清誰是親威誰是敵人一樣。當大家都能過鴉片發(fā)了些小財時。麥其土司卻出人意外的全種上糧食。外在環(huán)境變化莫測,本就因為鴉片廣種而價錢大落的鴉片,這時已成為無法養(yǎng)活人的害人之物。也就是在這時,所有的人才意識到,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有錢難買糧食的時候,麥其家倉倉糧滿,甚至因為無處放錢而免了百姓的稅。這些饑餓的土司們就通過各種方法來謀得麥其家的糧食。有明爭有暗搶,卻敵不過麥其家的槍子。我被派往北方,打敗了敵手之后。土司中的唯一女土司,用的卻是美人計。我傻氣得,不予理采,其計也就失敗。我最終又敵不過塔娜的美色,因而救了女土司王國。新舊兩代人,各自均有所得。而我的岳母,卻擔心一個傻子真會成為未來的土司繼承人。邊境市場的開放,這才是我這一生中真正的事業(yè)。雖然不盡是我打理,卻是我一手創(chuàng)建與支持,而這個土司中的土司,在金錢與槍桿的幫助下也就暗中存在了。
老麥其土司的陳年舊作,第三房太太央宗,這個他手下最忠誠的頭人的妻子。而被他殺的那個頭人的手下,他的兩個兒子,講述不多,作用卻大,一個結束了大少爺?shù)拿?,一個要了小少爺?shù)拿?,而這些,就跟土司時代一樣,都最終淹沒于歷史之中。
二、傻子與聰明人引用書中原話大意。這個繼承未來土司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就是最傻的人。在我眼里,哥哥是最聰明的人,因而,未來的土司也將是哥哥;在所有人眼中,我是個傻子,因而,我被人嘲笑,也得到了哥哥的關愛,也有了不忠的妻子。作為聰明人的哥哥,卻在大事上常犯傻。我這個傻子知道他的問題,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因而,別人也就很容易知道他想做什么。我卻是小事糊涂,大事不傻。我會在早上醒來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自己在哪里。我卻知道,茸貢土司送來了漂亮的女兒,我得想辦法得到她;我知道,我該發(fā)火讓女土司出來吃飯,而不是讓她自以為尊貴的在樓上與女兒聊天;我知道我傻,因而守不往漂亮的妻子,因而當最初妻子結杏出墻時,我有點疼,最終卻不再疼了,甚至讓她去找別人男人;我第一個建立了市場,我成了土司中的首富,我知道用武力讓人屈服,我也知道如何讓人心服。我知道自己會犯傻,但聰明人卻以為自己時時聰明。我這個傻子,在女人的喚醒來聰明起來,也在美色之下癡呆,我會問些聰明人以為奇怪的問題,卻沒有聰明人能答的上來。因而,我這個傻子,要不是最聰明的人,或許也就是最傻的人。用父親的話是:最聰明的傻子。用本人的話說,是個冷靜的傻子。別人不關注,我才有時間去思考,才得以冷眼旁觀,又置身事里,因身,我成了全書的主角和線索。
三、關于性與愛情全書很明顯更側重于性,愛情在全書或即或離,若有實無。十三歲那年,我在大我五歲的侍女懷中尋找到溫存,也學會的性。從此,我就以一個傻樣子,生活在這個土司家庭,并開始才關注著這個家庭。因而,我心中,侍女卓瑪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情人。直到卓瑪愛上了銀匠,但后來,她對銀匠也沒有了最初的愛。塔娜,侍女塔娜,是我生命中第二個與我有性關系的女人。這是一個與我相仿的小個子。與塔娜的初夜,才讓我體會到自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因為她夠小,而這正好體現(xiàn)了我自己的強大,體現(xiàn)了男性的自我。而這個人小心大的女人,是懂得男人的。
第三個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是我的妻子,也是叫塔娜。這是個知道自己漂亮,并懂得利用漂亮的女人。她母親,連克三夫,到她身上,還保留著母親的狂野。外表上的尊貴,床上的下賤,正是她的表現(xiàn)。而且還幾次出軌,所幸我是一個傻氣的人,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她,因而一切隨她。
全文中有幾處著墨較多的性描寫,處理的卻很是斯文。可以說,是所有同類文學描寫中,處理得相當好的一個,但讓人又很明白的清楚他的描寫。這一點上,本人不欣賞有些作品中過于直白的描寫。
本書除了我是主角,我的父親與哥哥,也是重要人物。他們的性與愛,著墨也較多,父親不顧一切的與外族的母親結合,然后又不顧一切的與三太太的結合,這是搶了手下最忠誠的頭人的妻子,這里面不得不說存在愛情。然而,在性面前,本書的愛的力量畢竟太小。也從某一個方面,反應了土司們的性愛觀,野蠻占了很重要的部分,性像征著野蠻。四、土司、下人與罌粟花著筆于歷史,小說就有很濃重的歷史味道。而這個土司時代,人與人之間,主子與下人的關系非常明顯。土司占有著自己土地上的一切,人與財富。有自己的行刑人,有自己出口就是法律的權力。
然而,這畢竟是末代的土司,外來勢力非常明顯。罌粟的引進,正是麥其土司發(fā)達的關鍵。而這關鍵人物卻是黃特派員,國民政府的省特派員。黃的想法是扶助一個土司,這個幸運人就是麥其土司。通過黃特派員我軍事支持,麥其土司得到了現(xiàn)代軍火,也得到了現(xiàn)代軍隊,因而在與其他土司的戰(zhàn)爭中,輕易取勝。這個黃特派員的到來,理由卻是過于簡單,作為土司的麥其,因為要報一個小仇,一個家奴的背叛。黃與麥其的結合,雖然理由簡單,卻很符合實際。土司要成就成土司的權威,卻又沒有必要的實力。黃要實現(xiàn)政治上的野心,又得借助麥其土司的廣大土地。在那個鴉片大行其是的時候,誰擁有它誰就掌握了別人無法掌握的東西。最后,麥其土司成了最有實力的土司。小說對那個黃特派員相應的發(fā)展沒有交待,因為小說不是講它,同時也就給讀者留下了空間,他們肯定是相輔相承的發(fā)展的。而后來,黃的失勢,也就讓我們有些猜測。黃作為國民政府的官員的失勢,也就暗示了國民黨的最終失敗。
風起云涌,塵起塵落。正因為有一個高潮,也就必然有低潮的來臨。解放軍的腳步響起的時候,麥其家也就到了消亡的時候。局部來交待整體,整個西藏也就隨之解放。而主角的我,在解放軍大官的好感后,因為麥其家的世仇,最后死于仇人刀下。當身體變冷、當血變黑的時候,所有這個世界就從我的視角消失,塵埃最終落下。
相關文章:
4.塵埃落定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