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600字
推薦文章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600字
讀完了課文《唯一的聽眾》,我想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大師,一個十全十美的大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1
《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小男孩非常熱愛音樂,喜歡拉小提琴。但是因為沒有天分,被家人否定了。后來在一位老人的幫助下,漸漸地奏出了真正的音樂來。文中“老人謊稱自己耳聾來幫助男孩”,令我十分感動。
她是一位老人,不,應(yīng)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樂教授。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一個熱愛拉小提琴的男孩兒缺乏自信心的時候,便下定決心要幫助他。便謊稱自己“耳聾”來幫助小男孩找回自信心。這難道不是老人美好的心靈嗎?盡管老人相貌平平,但是她的心靈卻是那么美好!是的,外表美并不重要,而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老人用心去感受小男孩的音樂,用真誠去幫助小男孩找回自信!最后終于看到了一個成功的小男孩。
我也有類似小男孩的經(jīng)歷:在我小的時候,我十分喜歡唱歌,可是,因為我自身的原因,每次自己單獨唱的時候都會跑調(diào),這令家人十分“好笑”。我很自卑,從此不敢當(dāng)著家人的面唱歌,只好跑到家后面的竹林里去唱歌。有一天當(dāng)我剛唱完一支歌,突然在身后響起了“啪,啪……”的掌聲。我的好朋友突然跳出來說:“唱得真不錯?!蔽倚呒t著臉,急急地搖著頭。她說:“這樣吧,下個星期的今天我們倆來唱歌比賽,就在這里。”我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她就跑了。聽完好朋友的夸獎,我興奮,激動!又一支接一支地唱起來……那天很快就到了,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調(diào)唱準(zhǔn)了,歌聲更美了,我非常感謝她──因為她的真誠.,讓我找回了自信。
那個小男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有了自信!而他的自信是老人所給予的,而給予別人自信的人,那就是最美的人!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2
《唯一的聽眾》記敘了作者在一位音樂教授的無聲指導(dǎo)下,由原來的“音樂白癡”成為了一名小提琴手,這看似是天方夜譚的事情,我也從未聽說過白癡能夠成為了不起的人。這在于那位音樂教授——“耳聾”的老人,給予了作者精神上的些許幫助。
雖然我從文章中也了解到,作者并沒有音樂天賦,而作者的父親和妹妹這樣指責(zé)他,其實就是在消除作者練琴的信心。如果換成別人,也會喪失前進的動力,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無法改變事實。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鼓勵別人,相信別人能夠做得更好。默默的關(guān)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guān)注、熱情的鼓勵,能夠幫助別人樹立自信心。我們都知道,微笑比威嚴更迷人。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善意的謊言,可以使別人創(chuàng)造奇跡。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边@是那位“耳聾”老人說的.話。這句話打動了作者,其實也打動了我們每個人。因為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這位音樂教授用了詩意般的語言,暗暗告訴了作者,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xué)習(xí),一定能獲得成功。這難道不是真理么?
為什么老人這小小的舉動,會讓作者在練琴上有了這么大的改變呢?其實,如果我是作者,也會感到高興——雖然這種高興并不是因為自己的琴拉得好而理所當(dāng)然。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尊,像文中的父親和妹妹那樣,說別人是白癡,這不就是在傷害別人嗎?過去,“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濕透了襯衣。但“我”不會坐在木椅子上練習(xí),而以前會的。這充分表明了那位老人在精神上給予了作者很大的幫助,讓作者有了敢于嘗試的勇氣。
還記得《母親的謊言》一文中,雖然那位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由于母親善意的謊言,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xué)。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微笑比威嚴更迷人的例子嗎?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次競選大隊長的事。盡管我組織同學(xué)的能力還很弱,但是張老師卻微笑著給我了一個鍛煉的機會,使我對自己有了信心。
這個故事是著名作家鄭振峰寫的。
讀了這個芬芳的故事,我心里在想:既然指責(zé)讓人灰心喪氣,鼓勵使人不斷前進。那么,如果這個世界上都充滿真善美,那么人與人之間才會更加美好,人類才會不斷進步。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3
閱讀了落雪所著的《唯一的聽眾》之后我不僅為作者熱愛音樂,對音樂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動,更為老音樂家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文章敘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我”開始拉琴像鋸木頭,被人嘲笑。在老音樂家的關(guān)懷下,“我”的自信心增強了,堅持天天練琴,迅速地成為各種文藝晚會上的演奏小提琴手。從這個小提琴手的成長故事,可以看出關(guān)懷、幫助、和鼓勵,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樹立起自信心,而自信心正是一個人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
多么忠誠而偉大的聽眾,她不僅給了作者巨大的勇氣,更給了作者成功的信心。其實,每個人都有天分,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但是,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fēng)順,作為一名老師,當(dāng)學(xué)生沒有把課文讀正確,沒有把作文寫生動,我們又是什么態(tài)度?我們能否靜下心來聽一聽,看一看孩子面對老師那驚慌無助的神情?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比上一次讀得流利了,他已經(jīng)比上次的作文有進步了。我們不能用一個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每一個學(xué)生,畢竟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但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塑造的。
我們不僅要做學(xué)生的聽眾,更要做學(xué)生的觀眾。尤其是現(xiàn)在這種高效課堂下的課堂教學(xué),我們更要學(xué)會傾聽,學(xué)會欣賞,讓課堂真正成為學(xué)生的大舞臺,使學(xué)生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充分展示,使他們的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
讓我們走進學(xué)生中間去,做孩子們最忠實的聽眾,用我們的愛心去給于他們足夠的自信,這樣才能使他們前進的步伐邁得更大,使他們距離成功越來越近。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4
我對《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深有感觸,是老人那美好的心靈打動了我?還是小作者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我說不清楚。這篇文章講述了初學(xué)小提琴時,“我”拉的琴聲簡直像鋸床腿,爸爸和妹妹都義無反顧的否定了我,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癡,可是“我”卻十分喜歡小提琴,不愿就這樣放棄,“我”不愿在家里練琴了,我找到了一個十分安靜、美麗的地方,這里聽不到爸爸和妹妹的嘲諷?!拔摇眽褐谱?nèi)心的激動,拉響了第一支曲子,可是結(jié)果并不讓我滿意,我失望了,我絕望了。就在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身后有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我以為打攪了這位老人休息,想溜走。而這位老人叫住了我,問我是不是她打攪了我,她說她是個聾的,聽不到我的琴聲,她想“我”一定拉的很好,并愿做“我”的聽眾,就在每天早晨。這是“我”第一次得到鼓勵,“我”被打動了。于是,“我”每天都要去那里練琴,而那位老人也都會早早的就坐在那里了,每一次拉完琴,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在老人鼓勵下的我進步很快,直道有一次“我”的一首曲子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她逼問我是不是得到什麼人的指導(dǎo),“我”把那位老人講給了妹妹,并說她是個聾人,妹妹卻覺得太荒唐了,在妹妹的口中“我”知道了這位老人是音樂學(xué)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經(jīng)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晌也辉刚f破老人這善良的謊言。直到“我”長大了,在小提琴方面有所成就了,“我”又想起了那個給予我信心的老人。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感到了鼓勵的重要,他可以讓一個沮喪中徘徊的'人重新找回自信。記得有幾次考試,考的一直不理想,我心里特別難受和沮喪,但是媽媽走過來說:“碩碩,怎麼,覺得自己不行嗎?不過媽媽覺得你一定會行,一定要自信呀,困難一向最怕自信的人了,媽媽給你加油呀!”媽媽的話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心靈。經(jīng)過我的努力和媽媽一直的鼓勵,我終于考出了好成績。
相反,如果一個人喜歡去做一件事,卻又做不好時,如果去否定他,就像課文中作者的爸爸和妹妹那樣罵他是白癡,一定做不好,那他就會喪失信心,可能就真的做不好;而像那位老奶奶一樣去鼓勵他:“你一定能做的好”可能他就真的行。同一個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結(jié)果,前后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常常去鼓勵身邊的人吧!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5
美國的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過:“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去信心,你也許永難挽回。”可見,一個人失去信心是多么可怕,但是幫助他恢復(fù)信心更是重要。在《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中,作者就是這樣一個失去了信心的人,然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教授卻用自己的愛心,無私地幫助了這位作者,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主要圍繞“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和老教授的語言變化兩條線索展開,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用愛心無私的幫助下,從沒有信心學(xué)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文章中,一句詩一般的語言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蔽倚睦镅笠缰环N從未有過的感覺。這“從未有過的感覺”就是被人肯定、欣賞的快樂,而這恰恰就來自于老人的陪伴與夸獎。老人并沒有指點“我”如何拉琴,她只是用自己詩一般的語言幫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勵“我”刻苦練習(xí)。其實,如果沒有老教授每天的這句話,也許作者就永遠也沒有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演奏的機會,可見,老教授的語言是多么的重要。這句話也反映了老教授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位真誠有愛心的高明老教授,一位勤學(xué)苦練有信心的小提琴手。讓我們明白“信心”的重要,更讓我們明白,如果失去了信心,恢復(fù)信心更是重要。然而,作者的變化就是來自于老教授的愛護、關(guān)懷,她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他人,用自己詩一般的語言感化他人,使作者成才。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遇見過這樣一位能理解你、關(guān)愛你、寬慰你的“聽眾”呢?他能使你擺脫困難、困境、困惑嗎?我想、這很少。其實,文中的作者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一位用愛心幫助他的老教授,雖素不相識,但是依然無私的幫助他。
我相信,如果我們大家都永遠用愛心幫助他人,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