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
推薦文章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六篇
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時刻忍耐各種各樣的不完美,否則事情根本無法完成。最終完成的事情,結(jié)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栋褧r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希望大家喜歡!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1
今年四月份參加成都的關(guān)于坪山區(qū)骨干教師培養(yǎng)的培訓,會上培訓的老師推薦了一批書,其中就有這么一本。其實在老師推薦書目的當堂我就買了這本書,而只到半年后才開啟。這本書給了我一些啟示,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學習’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任何知識的獲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間,它就已經(jīng)改變了一切,生活因它而變,卻無法還原”。(122頁)書中很多觀點我很認同,所以決定一一列出來。
一、提早學習,終有一天會用上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學編程,學盲打,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學,而在后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很順利的用上了。
作者這樣寫到:
“當有機會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人們常常會問‘學這東西有什么用呢?’其實,在尚未學習之前,對提問者來說答案只能是‘不知道’——盡管很多書籍中都已經(jīng)花費大量的篇幅去論述‘為什么要學習(某項技能)’。而‘不知道’那東西(對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決定不學的原因,同時,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決定去學的原因?!?/p>
”為了表述方便,讓我們把‘因為不知道那東西有什么用而決定學習的人’稱為‘甲’,把因為不知道那東西有什么用而拒絕學習的人稱為‘乙’“。
在更多的時候,甲更可能想都沒有想過”學這東西有什么用“。他從來都不問用途,只是自顧自學去了。許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了這項技能用處,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于是,這個既有經(jīng)驗成為他心智的一部分。當遇到新的學習機會時,他會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樣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學唄,學了總有用處。他也會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壓身"的道理。
乙當然永遠不會知道這東西對他有什么用,因為他從未擁有過這項技能,更不可能有機會親身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憑自己的經(jīng)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只是:”我沒學也沒什么“?!罱K,當他再次面臨同樣的機會時,他還會與過去一樣,作出同樣的選擇。
在學習生涯中,我當了很多次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讀研究生的經(jīng)歷。我的導師是一位治學嚴謹?shù)娜?,常常強調(diào)讀研究生時要學會怎么寫論文。當時的我一心想去中小學做老師,心想著論文寫得再好,課題做得再好又怎么樣呢。從而對于寫論文和做課題的事情,敷衍了事?,F(xiàn)在發(fā)現(xiàn)沒有好好學習本領(lǐng),在中小學中同樣要寫論文,做課題。更諷刺的是現(xiàn)在花大量的時間來學習,去實踐。以為沒有用的知識,也許就在不遠處等著你用。
二、交換才是硬道理
書籍中指出,速成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想拿到“想要的……”,則需要與我們已經(jīng)有的東西去交換。
書中這樣說:偶爾會有一些"我要的"無法用現(xiàn)在”我有的“換得,卻又是必須、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這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用什么樣的手段再積累一些”我有的“,從而有足夠的資本換取那些”暫時換不到但極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奮,或投機取巧。
其實對于某些事情,我們用”時間、努力、勤奮“來換取,對于親情、友情、愛情又何嘗不是去換呢?以真心換真心,以友善換友善……無一例外。
三、預留充足的時間
文章中提到:完成一個任務(wù)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超過計劃花費的時間,就算制定計劃的時候考慮到本法則,也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由于對事件的熟悉程序不同,會使人我們沒有留更多的時間給”意外“,給不可預知的事情。
這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犯的錯誤??磥聿皇俏覜]有留夠,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某些事件大概會花費多長的時間,因為我們對某些事件的不熟悉,很難判斷做這些事情所需要的時間。因而當再次面對這些的事情,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提前完成工作。不要把期限壓到要上交任務(wù)的最后期限去完成。
四、單位時間內(nèi)做有效的事情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番茄工作法“。例如,你需要專注于這件事情2小時,即120分鐘,那你就可以把當天的任務(wù)分解成6塊,每一塊用20分鐘去完成,再把20分鐘當作專注的基本時間單位,在每個時間單位過后休息5分鐘,想辦法犒勞一下自己。
在本書中作者還”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經(jīng)歷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記,而且盡量不記感受,只記錄事件本身。即一種基于結(jié)果的記錄。同時他柳比歇夫的”事件——時間日志“,該日志是基于過程的記錄,他把每一天完成事件和所花的時間都記錄下來。
這些方法都”會使你對時間的感覺越來越精確“。應該學習這種方法,感覺自己好多計劃都無法完成,很多時候并沒有利用零碎的時間高效工作。
五、興趣怎樣來的
”這些人其實并不是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沒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幾乎沒有人會喜歡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盡量回避自己的短處“
”興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重要。對于一個人來說,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數(shù)人好,他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興趣“
”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選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這很可能已經(jīng)是極其耗時費力的了),然后絞盡腦汁讓孩子學得會、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誰都好——興趣就自然出現(xiàn)了“
這樣的三段話真是刷新了我的認識,但是回顧來看一看,又很有道理。如果不是很厭惡現(xiàn)在手頭的事情,盡量把它做好,就會喜歡這些活。
六、方法與努力
一位從45歲開始學習英語,一年后成為高級翻譯的教授——鐘道隆學習英語的故事。書中這樣寫到:”從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調(diào)離沈陽為止,3年內(nèi)寫了一柜子的聽寫記錄,用去了圓珠筆芯一把,聽壞電子管收音機9部,半導體收錄機3部,單放機4部,翻壞詞典2本“
看了這些數(shù)據(jù)我還能說什么呢?有的人說用詞根記憶法好,有的人用聽寫,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有一個前提是努力?!狈椒ü倘恢匾潜绕鹩霉碚f“,方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七、小知識
除了對以上的六點認識以外,在本書中還有一些小知識也讓我耳目一新。比如”雙盲實驗“:有的藥物也許并沒有效果,只是心里療法的功效;”誰主張,誰舉證“:提出觀點的人,要自己來證明觀點正確,而不是讓旁人反證;在傾聽別人講話時,多用”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去回顧別人的講話內(nèi)容,有利于自己的傾聽效果。
再次引用前面的那句話”任何知識的獲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間,它就已經(jīng)改變了一切,生活因它而變,卻無法還原”。但是,有時候輕輕留下的痕跡也許會不容易看見,而積累總會讓后面的自己與現(xiàn)在的自己不一樣。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2
我記得是通過得到app聽說過李笑來,20__年因為一股比特幣的浪潮了解到他原來是中國的比特幣首富,最后又是通過得到app和他的幾本書進一步了解了他的思想。
在我腦海里,一想到得到app,我下意識的就會把這個軟件和羅振宇以及李笑來他們聯(lián)系起來,首先我對得到這個app的客戶體驗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提升思維認知,提高心智,學習知識。而李笑來就充當了這樣的導師,以他最擅長的方面,去提升體驗者的思維認知能力。而通過他的這本《把時間當作朋友》讓我更深度的尋找到了三個閃光點。
在時間的陪伴中,更好的管理好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人是高級動物,高級動物之所以可以叫做高級動物,是因為我們可以去支配我們的大腦,而不會被大腦所支配。以時間舉例子,我們每天因計劃做的許多事情,在其實施之前和實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許多變故,有些變故是客觀因素,有些因素是主觀因素,能夠更好的管理自己,那么一定需要克服主觀因素,最常見的主觀因素莫過于拖延和懶惰,拖延是最可怕的慢性病,我們每天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陷入拖延的圈子,最后發(fā)現(xiàn)目標沒有達成,比如:我本來這個寒期是要寫10篇讀書筆記的,但是開學的時候我算了一下,只寫了五篇。這里面就存在著拖延和方法問題。在反思以后,我決定,以后每看完一本好書,必須立刻馬上及時的寫出讀書筆記!
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做真正的獨立性思考。不輕易盲從大流,自己思考。什么叫獨立性思考?可以從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中得到,接到了領(lǐng)導的一個任務(wù)時,是直接干還是先想一想這件事的目的和意義是干什么?歸根結(jié)底就是人的大腦是閑置還是使用?這是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了,獨立性思考本身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很牛的人,但是因為有大多數(shù)人壓根沒想過思考用腦子這回事,所以當你能獨立思考以后,一定會成為正常人,做的事情也一定是正常的事情這就可以了。
培養(yǎng)自己幾個終生受益的好習慣。這本書中李笑來以他自己的經(jīng)歷來分享了如何記錄和時間交朋友的經(jīng)歷,能養(yǎng)成幾個好習慣,受益終生,但是這個過程一定需要克服自身思想的困難,比如懶惰和拖延。等熬過一段時期,好習慣就真的自然的成為了習慣,這些好習慣的建立會一點點拉開自己和從前自己的差距,邁向未來更好的自己。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3
當一個人和一本適宜的書相遇,一定會碰撞出火花來,我想寫的東西,多數(shù)屬于這些火花的范疇。所以題目沒有叫讀書筆記,而叫讀書心得。當然,欣賞的原句我也會摘錄到這里的。言歸正傳。
(一)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不會用時間。
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的,我的,他的,一樣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整塊整塊的時間可以支配,之所以總是覺得不夠用,從表面上看是由于分神,“神”很容易分到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上,之后就隨著這些小事情擴散流失了。到頭來又告訴自己:“我沒時間了”。
“沒時間了”這個結(jié)果所造成的壓力比想象中大得多,它往往令我們忘記初衷,卻投身到浪費時間的不良境遇中...
“生活中明顯有另外一些人——盡管數(shù)量上并不占優(yōu),在用另外一種狀態(tài)生活。他們從容,他們優(yōu)雅,他們善于化解各種壓力,安靜地去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并總能有所成就。他們甚至可以達到常人無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p>
(二)大腦是個好用的物件。我們是大腦的主人,并不是大腦本身。
無論是通過掙扎,不被大腦中的幻覺所控制的數(shù)學家約翰.納什,還是聞名遐邇、在納粹集中營里受盡殘酷對待的維克多.弗蘭克。他們最終選擇了控制自己的大腦,而不是被自己的大腦所左右。一個人,即便他所擁有的一切一切都被剝奪,但只要一息尚存,他都能夠擁有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心態(tài)的自由。
所以,即便在最最艱苦的外在環(huán)境里,一個人都能夠選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做他能做的,想做的,從而走出禁錮,重獲身心的自由。
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而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才可能做出心的選擇。我們是大腦的主人,我們可以決定心的選擇。
(三)心智的成熟是很重要的事。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某件事情,(別管出于什么原因,哪怕是意外、偶爾的)當你以違背自己一貫的方式去做的時候,意外的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做事情的過程令你覺得挑戰(zhàn),結(jié)果令你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而促使這件事情發(fā)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卻是你之前欠缺不足的,通過這一次的經(jīng)歷,你把它完整的補充了。
那么,恭喜你,你的心智已經(jīng)完成了一次開啟..心智一旦開啟,它將“上不封頂,下無保底”,之后,你的學習能力將會大幅增長,心智因此可能得到瘋狂的發(fā)展,甚至重建。這完全取決于你的意愿和選擇。
在你面前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一個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總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為無論是吸收知識還是總結(jié)經(jīng)驗,都需要經(jīng)過思考才能得出結(jié)論。在此過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會多多少少產(chǎn)生變化,根據(jù)新的知識和經(jīng)驗,或鞏固、或調(diào)整、或否定、或重建??创┻@一切,擺脫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p>
(四)現(xiàn)實就是那么的現(xiàn)實,沒有什么可描述的。
比如說,速成絕無可能。做什么都需要時間,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比如說,你想要什么,偏偏就沒有什么。
對于生活,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有什么就先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出者存,困者亡。
比如說,完美永不存在。太追求完美的人容易脆弱,因為根本不現(xiàn)實。
比如說,未知永遠存在。每個人都不必太鉆牛角尖,反倒應該多學習“在未知中不斷前行?!?/p>
再比如說,現(xiàn)狀無法馬上擺脫。
務(wù)實比天分更重要。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面認真、努力,你的能力就會不停的積累??鞓肥且环N本事,熱愛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同時,付出自己的努力,做事情就能夠?qū)W⒍臒o旁騖,那么你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五)與時間做朋友。
接受現(xiàn)實,腳踏實地,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珍惜自己擁有的“不夠多”的資源,既不清心寡欲,也不沉迷幻想。讓有限的資源發(fā)揮最大的效用。
這個時候,無需管理,你是時間的朋友,時間也是你的朋友。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4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就感覺特別新奇,一般來說都是和時間競爭、和時間賽跑、時間管理之類的書籍。可是,把時間當做朋友,還是第一次見,那么這本書到底有什么魅力下面是我個人的拙見:
先普及一下時間這個概念,在我心目中,時間就是歲月,就是生活,就是工作。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困境時什么,是不是時間不夠,還是不能自律,了解好之后就是要精確感知時間,自己對時間的把控要恰到好處,而把控最好的工具是:紙和筆。
假如說時間管理是每天的任務(wù)清單還有待完成的事項,那么感知時間就是認識它,并熟悉它,把時間做到細分化,精確化,減少不必要浪費,因為耗不起,誰也不想無緣無故冷冰冰對待一個朋友。
每個人都有心智,只是還不知道有沒有開啟,還不知道自己的心智是什么,甚至還是不了解心智到底是什么,一個人的“心智”是指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心智去了解身邊的事物和世界?!靶闹恰币彩且粋€人成長的必要階段,自己每次獲得一次進步之后,其實也是心智在升級和主動起作用。
怎么與時間做個好朋友,不是管理時間,然后再去做朋友,而是通過管理自己去和時間做朋友,也是走向自律的表現(xiàn),給自己制定的任務(wù),并用最好的工具記錄下來,然后逐步實行。
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開啟心智,本書的著重點都在心智的了解,心智的開啟,心智的培養(yǎng)上,那認識心智之后,怎么開啟,開啟第一步就是要和時間握手言和,而不是敷衍時間,只有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實踐,你才有獲得心智的力量的資本,這個資本是時間給你的。最好的心智培養(yǎng)是,打開書籍,認真的去看好書,了解書中的精華,書本是獲得知識的直接來源,你心智的強大與否,剛好和你的知識和見識有很大的聯(lián)系,不要覺得自己讀完一本書就獲得一股能量,那也只是覺得,因為你還沒真正理解時間的本質(zhì)。
你的心智會幫你渡過一些不必要的大坑,比如那些“成功學”,還有一些很勵志的雞湯,當你看的越多的時候,你的心智不自覺就會下降,因為你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對時間的認知免疫了。如果你的心智在你強大的知識下起作用,你就會有自己的思維,雖然不是那種批判性思維,但至少自己還會去思考,思考又是本書的一大重點,思考是表面,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輔助你的心智成長,深入思考不是急于求成,是思維的總和,也就是綜合性思維,凡事都有自己獨當一面的看法,當熱,這個獨當一面不是你驕傲的資本,而是心智的強大,自己的自信。
本書的核心關(guān)鍵:把時間當做朋友,要知道心智的強大、深入思考、還有更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學習再學習。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5
我是一個讀書不多的人,雖然也有讀書的渴望與沖動,但是每每拿起一本書時,似乎總被生活中其他認為更為重要的雜七雜八事情的事情打斷。以致于這么多年讀的書不少,但記得的不多,或者說讀“真正”的好書很少。當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眼神里掃過藐視,認為又是一篇心靈雞湯,這些年這種東西喝了不少,胃里面都是雞精的味道。但既然是前輩推薦的東西,想想讀來或許有好處,于是打開書讀讀看。這一讀興趣斐然,完全打破了我原有的認知,這是一本頗有深度的好書,風格迥異,內(nèi)容甚是精彩。
這是一篇關(guān)于時間的書籍,或許我認為更是一篇關(guān)于生活方式、關(guān)于自律、關(guān)于人生意義的書籍。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太熟悉不過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我們每個人都在失去,每個人對時間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釀成了不同的人生。時間,從你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倒計時了,我們做各種規(guī)劃,從出生到死亡,每件事情事無巨細,讀書學習、跑步運動、工作生活,我們希望最大化的利用時間,我們每個人終極一生,都是為了墓志銘能夠?qū)懙母怩r一些。
我們時常感到孤獨,感到生活就是一團糟,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對現(xiàn)狀不滿,有自己想要的日子。我們認為自己不夠成熟、不夠優(yōu)雅、不夠知性、不夠苗條、不夠努力、不夠富裕,反正就是不夠,于是乎,我們奮起直追,我們要和時間賽跑,我們恨不得向所有的人都大聲宣布,今天起,我要努力了,緊接著,我們制定著各種計劃,讀書、跑步、旅游、掙錢等等,我們恨不得把時間規(guī)劃精確到每分每秒,讓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樣子,似乎這樣我們就能活出我們想要的日子一樣。然而,如果生活真能如規(guī)劃一樣精彩,未來也必將精彩無限,但是太多的人只是在規(guī)劃時間,卻沒有規(guī)劃人生,或者說沒有管理自己。他們習慣性規(guī)劃,卻永遠只有三分鐘熱度,生活完全過成了和規(guī)劃相反的狀態(tài)。他們知道努力了才會有收獲,鍛煉了才會有健康,減肥了才會更苗條,但希望永遠止步于行動,奮斗永遠止步于借口,于是,規(guī)劃了最想要的日子卻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樣子,可見,管理時間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終目的,自律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自律的人是有熱度的?;蛟S一年兩年你看不到,但是三年五年你一定會看得到。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五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看書、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健身、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是不是五年后的自己可以收益巨大,我們很多人都是期望得到好的結(jié)果才付出努力,諸不知這樣顛倒了因果順序,即便是我們清楚的知道努力以后會有好的結(jié)果,當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時候,懦弱的人總能找到退縮的借口。其實,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但是為什么同樣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若干年后會顯示出巨大的差別呢?是時間不一樣多嗎?顯然不是,是兩個人的成長軌跡不一樣,或者說是兩個人管理自己的能力不一樣。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了努力與奮斗,就會收獲精彩。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一種經(jīng)歷,多少年前的一次偷懶,往往都會變成你今后人生的坑,每一次偷得懶都要加倍的還回去,這一點在我考證求學的過程中尤為明顯,于是乎,我警告自己,永遠不要和時間偷奸耍滑,你偷過懶,上帝都幫你記著呢。
努力需要一個過程,優(yōu)秀的人也需要一個成長過程,忍得住苦難才能收獲精彩的人生,給優(yōu)秀一個緩沖的時間。我們每個人選擇不了起點,因為那是從娘胎里就決定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成長的軌跡,可以選擇努力,可以選擇奮斗,可以多讀幾本書,可以多旅幾次游,讓人生更豐富一點,永遠相信未來的日子。世界上總有一些人習慣去比較,拿自己的弱勢去比較別人的強勢,諸如父母、財富、美貌和智慧,于是生活充滿了不滿,妒忌蒙蔽了雙眼,甚至于藐視努力的意義,或者教育的意義,這在“讀書無用論”的唱調(diào)思維里尤為明顯,而沒有想過這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起點就是起點,不努力,你永遠在這個你不滿意的起點,走一步,好一點。
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過,不曾停歇;日子,一天一天的走過,不曾往返;年齡,一年一年的增長,難再年少。未來的每一天,都要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鍛煉,用汗水讓自己健康;讀書,用知識讓自己優(yōu)雅;工作,用努力讓自己體面。放下自己的偏見,放下自己的懶惰,放下自己借口,與時間做朋友,打造粉彩的人生。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心得收獲6
在看這本書之前,沒有看過任何李笑來的文,習慣性的去百度,百度百科這樣介紹他,李笑來,原新東方名師,自稱“中國首富”,多本暢銷書的作者,著名天使投資人,致力于讓一部分知識分子先富起來。雖然不懂什么是,也沒看過他的暢銷書,但直覺上來講這人是個大咖,成功人士,他的書有看頭。
《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是他多本暢銷書中的一本,豆瓣評分8.5,算高分了。作為讀資(讀書資歷)不高的我來說,看書都是挑高分的,大咖推薦的,因為我不會選書,只能通過大家的眼睛來選,畢竟空閑時間就不多,能不浪費就不浪費。
這本書首先講了心智的力量,當我們面對困境時心智決定了,未來我們是開心還是痛苦,如何開啟心智,然后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最后理解時間管理的意義,在時間管理上取得突破,進而用心智開啟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這其中對我來說幫助最大的是,時間管理這一節(jié),因為我之所以時間不夠用,多是我自己不會安排,不會管理,沒有計劃。也不曾持續(xù)堅持做過什么,更沒有一個長久的學習習慣或者個人一個好的習慣,當我看到精確感知時間那一節(jié)時,作者介紹他通過事件記錄幫助記憶,以及通過記錄做的那一件事情,所需要耗費的時間,來進行調(diào)整自己的可用時間,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就是在浪費時間,可以直接不做,這樣我們就能節(jié)省一部分時間去做重要的事情。對于我是那種沒有安排的人,隨意隨性,看著這節(jié)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可以合理的取舍利用時間,而不用像以前一樣,因為要做的事情過多,導致最后完成率很低。
還有一節(jié)就是講到學習新技能,很多人覺得,這個跟我們學習,工作不搭邊的技能,學的再好也沒用,還記得有句老話“藝多不壓身”所以當有機會學習新鮮知識時,不要覺得跟你的專業(yè),或者工作不搭邊,就拒絕學習。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所以當你有機會學習時盡最大努力去學好它,總會用到的,學到自己肚子里的都是寶貝,說不定哪天它就發(fā)熱發(fā)光了。
借用書中的一個故事來結(jié)尾,就是雄鷹與蝸牛爬金字塔的故事,雄鷹展翅高飛就能到頂端,蝸牛卻可能要用一生的時間來爬,最后他們看到的好處風景是一樣的。一個是用勤奮,一個靠的是自己的堅持努力,如果雄鷹不夠勤奮地練習飛翔,蝸牛不夠堅持,他們都將看不到頂端的風景,只要我們夠勤快夠執(zhí)著總會成功。
我相信這本書將是你未來閱讀書單中的一本,因為它是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