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
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范文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可以稱為經典。他是有史以來全球最暢銷圖書第六名,是職工必看的一本好書。其實我讀完這本書后,更加覺得這本書使我們學生必讀的好書。是以歌頌英雄為主的。它帶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在是太多太多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致加西亞的信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1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是由幾篇內容相關的文章合編而成的,它故事簡單,但道理深刻。它反映的雖然是1899年的事,但它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對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每個員工,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安德魯—羅文中尉服從美國總統(tǒng)麥金萊送信給加西亞的指示,不計個人得失,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歷盡艱險,把信安全送到了加西亞的手中。他的送信精神,已成為忠誠敬業(yè)、盡職盡責、主動服從的象征。從他送信的行為,我看到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和推動文明進步的價值觀。
通過《致加西亞的信》,我不僅看到了一個描寫的羅文中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還得到了一面時刻檢討觀照自己和他人的鏡子。用著面鏡子,我們會看到現實社會生活中,一些公司的員工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工作,總是頻繁跳槽,他們總是覺得公司太委屈,太虧待自己,千方百計要尋找一份自己心目中的好工作。這樣的人,他們是找不到好工作的。為什么?因為好工作不是找來的,而是自己干出來的。一旦他們心目中的好工作找不到,就只好頻繁跳槽。愛跳糟的人,他們的理由一般都很消極,而且怨天尤人,總認為自己是在出賣勞動力,習慣性地把忠誠敬業(yè)視為老板們愚弄自己和剝削下屬的手段。他們總是把自己想得高高的,埋怨老板們對自己不公。
然而,他們很少想到的是,老板們要操心一個公司或企業(yè)的運作、生存和發(fā)展。老板作為一個公司的法人,要負責上繳各種稅收和租金等費用,要為公司或企業(yè)的擴大再生產而積累所需資金,要籌劃公司或企業(yè)各種業(yè)務拓展,還要付給員工的工資和獎金,等等。操心是很辛苦的,它會使人廢寢忘食,使人身心疲憊不堪。忽視了這些因素,只想到個人的利益,必然會產生“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思想,表現在行動上,就是眼高手低,頻繁跳槽。
這樣的結局,只能是把自己發(fā)展空間和生存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最終成為一個無所作為的人。這種人缺乏的不僅是忠誠和敬業(yè),還有個人的生活自信心。相反,忠誠敬業(yè)的員工,他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一般都是很強的,并且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他們會把壓力變成動力,總是想方設法把工作干好,而且是越干越順手,越干越有自信心,當然,他的發(fā)展空間和生存空間也會隨之越來越廣闊。
忠誠敬業(yè)屬于道德范疇。我們講員工的忠誠敬業(yè),其思想基礎必須是員工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觀。這是一個形式與內容的問題,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人,他對工作的忠誠敬業(yè)體現出的是一種必然性。缺乏了職業(yè)道德這個基礎,其表現出來的忠誠敬業(yè),只能是一種偶然性,而且,還具有偽裝性和欺騙性,這是一種頗具危險性的表現,我們每一個公司或企業(yè)團隊的每一個員工,必須加以警惕和制約。
我們倡導“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忠誠敬業(yè)精神,最關鍵的是公司或企業(yè)的經理或老板,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和教育自己的員工樹立起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觀。手段可以是多方面的,方法可以是靈活的,獎罰必須是分明的,做到精神與物質雙管齊下。
建立職業(yè)道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不得,也拖不得。關鍵在于教育方法的連貫性和有效性。一旦員工具備了良好職業(yè)道德觀,既使他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也能做到堅守職業(yè)道德的底線,不偏離職業(yè)道德的軌道,不在思想上走向錯誤的極端,從而自我約束地把忠誠敬業(yè)落實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
我認為,忠誠是一個員工對自己的所在的公司和團隊成員的負責。敬業(yè)則是一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懷有一棵責任心,對任務抱有一種焦急感,并由此而盡職盡責。這樣的員工,對工作一般不會得過且過,而是會經常反省和檢討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得好不好?還有什么不足,那些方面還要再接再厲,等等。
用這面鏡子觀照我自己,使我深刻認識到,在接受工作任務時,應該要舉輕若重,因為這表現的是一個員工忠誠敬業(yè)的問題。在遇到困難時,應該要舉重若輕,這表現的是一個員工的工作能力問題。一個忠誠敬業(yè)的優(yōu)秀員工,必須要具有這種特質。否則,忠誠敬業(yè)就會成為一種沒有實際內容的語言表達。對此,我就在心里反復告誡自己要在工作中磨練出這樣的特質,做一個忠誠敬業(yè)的員工。
用這面鏡子觀察事物,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因此,無原則的,絕對的忠誠敬業(yè)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相對的忠誠敬業(yè)。羅文中尉把信送給加西亞,其前提是對自己的國家和總統(tǒng)忠誠負責。同樣,員工“把信送給加西亞”,其前提是對自己所在的公司忠誠負責。忠誠敬業(yè)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呼應的,是需要鼓勵的。為此,我們有必要談一下與員工忠誠敬業(yè)相關的話題,這就是每一個公司或企業(yè)的經理們,一定要用智慧去激發(fā)每一個員工的忠誠敬業(yè)的精神;要用制度去規(guī)范員工的忠誠敬業(yè)的行為;要用寬廣的心胸去包容每一個員工的缺點和不足;要用從容和揮灑自如氣質和魅力去感染每一個員工;要想盡一切辦法創(chuàng)造條件讓員工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
這些做法,既是一種關心,也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鼓勵!你需要員工的忠誠敬業(yè),你就得要想方設法去激發(fā)、培育和回應每一個員工忠誠敬業(yè)的思想行為。
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忠誠敬業(yè)的員工,多開動自己的腦筋主動地想方設法“把信送給加西亞”,這就是我閱讀《致加西亞的信》最大的心得體會!
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2
一些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所發(fā)揮的作用卻并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亞的信》,就是這樣一本書。
什么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jié)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zhàn)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zhàn),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正是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yè)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干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yè)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yè)的進步。企業(yè)需要能“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積極主動,堅忍不拔,積極和堅決完成任務的人,那些值得信賴,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國家,企業(yè)和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般的敬業(yè)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yè)標準,對于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fā)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yè)都有它自身的優(yōu)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收獲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么說“收獲”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獲”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边@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于人內在品質和素養(yǎng)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現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即把老板或領導規(guī)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例子,艾倫在一個周六的下午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點事情,結果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了一個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艾倫并不是速記員,他也沒有義務留下來幫那個律師做速記,可他還是留下來幫了律師的忙。他能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為樂的內在品質,正是這種良好的品質,使他獲得了現金收入和更好的職務。每天多做一點,并不會占用自己太多的時間,卻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羅文的優(yōu)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yè),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升華,愿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
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3
十年前聽余世維先生的講座,他極力推崇《致加西亞的信》,于是買了本閱讀,當時閱讀,更多的是沉浸于羅文把信送給加西亞的過程,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送信任務,從出發(fā)、送達信件到回國一個多月,歷經敵人的軍艦、騎兵、間諜、巡邏兵……他歷盡艱險完成了。由衷欽佩羅文中尉的勇氣以及他忠誠、盡職、冷靜、堅毅的品質,結合余世維先生的講座,受到一些啟發(fā),某些程度上還改變著我的行事風格及態(tài)度。十年前閱讀,重文章之內容,十年后再讀此書,或許是工作生活閱歷的豐富,重反思文章之外的羅文精神。羅文精神的第一道提煉來源于他接到重大任務,不提困難,不講條件,快速落實;盡職盡責,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任務;英勇智慧,開拓創(chuàng)新,變不可能為可能。羅文精神可進一步升華提煉為:忠誠、敬業(yè)、擔當、執(zhí)行;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
一、羅文精神是人生事業(yè)成功的基石
大道至簡,東西文化相通,羅文中尉散發(fā)的氣質、體現的精神,正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忠義”之精神,亦與當前我黨的“三嚴三實”、“忠誠、干凈、擔當”相似相通。
哈伯特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更多注重描寫送信艱險細節(jié),沒有深刻的心理刻畫及演繹,他不會想到他的文章能成為一本成功的經典勵志著作,在全世界政界、商界、軍事界等領域產生的深遠影響。后經作者及讀者的不斷演繹,羅文的名字已經化為“給加西亞送信的人”的符號,成為一種象征:忠誠、擔當、不折不扣執(zhí)行;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羅文忠誠于自己祖國,由此產生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讓他誓死捍衛(wèi)著信件。無疑麥金萊總統(tǒng)是個成功的決策者,盡管書中沒敘寫總統(tǒng)決策的詳細過程,但他選定了正確的人去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文是最優(yōu)秀的執(zhí)行者,他不問緣由,不找借口,迅速執(zhí)行。
當總統(tǒng)交辦任務時對他說“我選派你去完成神圣的使命,把信交給加西亞將軍,他可能在古巴東部一個地方等你,你必須如期安全送達,這事關美國的利益”。羅文的反應是:一種軍人崇高的榮譽感充滿胸膛,無法容納任何猶豫和疑問。精彩的一段描述,展現了羅文忠誠的品格、高度的榮譽感,由此產生高度的責任感和執(zhí)行力。
回到我們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備一些羅文精神,又或多或少缺乏這種精神,但認真觀察和反思,在人生事業(yè)的馬拉松競賽中,但凡成功者,都具備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忠誠、敬業(yè)、勤奮、擔當。無論處于何種人生事業(yè)階段,他們無不對事業(yè)有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他們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他們嚴格要求自己,不怨天尤人,不誹謗中傷,不吹毛求疵。
那么作為農行的基層行主要領導,首先必須忠誠于我們的事業(yè)。只有忠誠于這個事業(yè),才會有事業(yè)心,才會有責任感,才會向往榮譽,產生神圣的使命感。農業(yè)銀行“面向三農,服務城鄉(xiāng),回報股東、成就員工”的使命,既體現了國家金融資本意志,又兼顧了公眾股東及自己員工的核心利益??傂惺墙邮茳h中央國務院交辦服務三農“給加西亞送信”的人,各級行按授權經營,是實現國有金融資本意志的具體執(zhí)行者。
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是上級指派的“給加西亞送信”的人。二級分行行長,要從思想深處樹立對三農事業(yè)的忠誠,擔當服務三農的責任。不懼艱難險阻,不計得失,視完成任務為最高榮譽,始終如一,奉獻出讓上級行、社會、客戶、員工滿意的結果。就怒江分行而言,踐行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需要一批忠誠農行三農事業(yè),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人去踐行,依賴行政性命令去完成服務三農的艱巨使命是不可持續(xù)的。
其次,要嚴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的員工成為羅文式的人物,首先要對照自己是不是具備羅文精神。一是要在心理上不畏懼困難,勇于擔當,不推諉責任。二是要有堅決的執(zhí)行力。真正把總分行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對自己的工作不滿足于一般標準,要做到盡善盡美。三是要不提困難,不講條件,問題不上交,堅定信念、堅定執(zhí)行,帶領全行員工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經濟金融方針政策、總分行決策部署。
再次,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行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決策者正確的戰(zhàn)略視野,良好的考核引導,持續(xù)的付出和努力。
作為一行之長,在任務和困難面前,要鎮(zhèn)定和堅毅,不亂陣腳,一心一意擔負起責任,要成為全行的主心骨,傳遞信心和正能量。
二、羅文精神的外延,要創(chuàng)造性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羅文之被欽佩和推崇,還在于他不畏艱險,創(chuàng)造性的去完成任務。羅文并不知道加西亞將軍的確切地點,一切都靠其急中生智,創(chuàng)造性的去完成工作任務。張行長在怒江調研期間闡釋了服務三農我們要站在高點,抓住重點,培育特點,打造亮點。加深了我們對服務三農的理解,服務三農要在總分行黨委的戰(zhàn)略部署下,堅定不移,因地制宜,完成使命。就怒江分行而言,論規(guī)模比貢獻度,無法和大哥行比,但我們可以結合怒江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普惠金融服務,做出特點和亮點,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農行以大行德廣的社會責任。
三、要以文化引領,培育羅文式員工
毋庸置疑,農業(yè)銀行的發(fā)展,需要羅文式干部員工,不可能每個員工都是羅文,但可以通過文化育心,增強員工的忠誠度,提高員工的執(zhí)行力,強化員工的榮譽感及責任感。
經濟下行,風險防控壓力加大,我們面對困難雖沒有槍林彈雨般危險,但擺在領導者面前任務是,上下同心,干群合力,共度難關。農行的企業(yè)文化,無不以員工、股東、社會利益為至上,要持續(xù)推進農業(yè)銀行企業(yè)文化建設,根植員工誠信立業(yè),穩(wěn)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員工核心價值觀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細節(jié)決定成敗、合規(guī)創(chuàng)造價值、責任成就事業(yè)的管理理念;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違規(guī)就是風險,安全就是效益的風險理念;德才兼?zhèn)?,以德為本,尚賢用能,績效為先的人才理念。
就身處邊疆貧困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怒江分行而言,在推進企業(yè)文化建設中,要更注重引導員工“自強不息,奮發(fā)有為”,以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堅定的執(zhí)行力,變不可能為可能,以民生為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服務三農,樹立形象,努力實現社會、客戶、政府、員工的滿意。
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4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我感觸良多。在發(fā)展日新月異的這天,在工作中,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間。有的固步自封,吊兒郎當;有的玩世不恭,對所在單位報以嘲諷;有的自我懈怠,自甘墮落。這些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一事無成。記得當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很為羅文這個年輕人惋惜,當然當時的惋惜有些嘲笑的滋味,認為這個人這樣做真是不值,認為為一封信竟然冒著生命危險,跋涉于槍林彈雨之中,這天想起來真為自我可悲,自我是多么的世俗和偏見。羅文送的不僅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期望,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職責感和創(chuàng)造奇跡的主動性也嘆為觀止了。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要努力以勤奮對待工作。
有許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單位,但是他們的工作也許不是自我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許不太稱心和滿意,他們就會感覺象牙塔的夢想一下破滅了,于是在工作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熱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應付就應付。另外,總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為了薪酬,這種觀念看起來好像目的明確,其實是十分弱視的,它會讓我們喪失發(fā)展的方向,斷送自我的期望和未來。我們就應把工作看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看成一種學習的途徑,就應珍視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許社會給我們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以一種用心的心態(tài)去對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的技能,豐富自我的社會閱歷,塑造自我的人格魅力,那么,最終我們收獲的就不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因為我們更明白,社會和單位給予我們永遠是有數的金錢,而我們賦予自我的將是受益無窮的"黃金"。
另外,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也是敬業(yè)精神的一種表現。我們不論是領導是在身邊,還是不在身邊,都能一如既往勤奮的工作,都能嚴格要求自我。我們明白,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長期奮斗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成功者善于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而平庸者只會簡單的做領導交給的工作。透過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它能夠把我們變成一個用心主動,勇于負責的人,才能使我們到達光輝的頂點。
關于讀致加西亞的信的閱讀心得5
“到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誰將把信送給加西亞?!”
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著“變化”、“創(chuàng)新”等時髦的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yè)”、“服從”未免略顯陳舊。然而,這卻又無法回避。
成事先成人,成人誠為先。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yè),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記得有位哲人對用人做了三種判斷:德才兼?zhèn)渲?,可重用?有德無才之人,可用之;無才無德之人,絕不可用??梢?,忠誠是衡量一個人品行好壞的重要標志,忠誠的人才是可靠的,才是可以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忠誠意味著敬業(yè),敬業(yè)意味著追求卓越、意味著奉獻。忠誠于祖國、忠誠于憲法、忠誠于領導、忠誠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一個集體要想取得發(fā)展,要有忠誠有能力的成員,而成員為實現自我價值需要集體所提供的平臺作為依托。當積極性和能力被埋沒、被誤解時,請不要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因為,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同情和寬容是一種美德,誠實誠信更加可貴。以誠實對待領導,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經驗,培養(yǎng)我們寬闊的胸襟,才能使我們的事業(yè)無往而不勝。
態(tài)度決定一切,對待工作除了忠誠,更離不開敬業(yè)。如果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就會對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以至于自己總是在一個水平上來回波動,不自我省思,而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要成為一個能夠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靠的是一種執(zhí)著的精神和追求,是一種專注的態(tài)度,一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人必須有種高昂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缺少了這種精神,就會整天萎靡不振、無所事事、毫無作為。因此,在工作中要堅守執(zhí)著,牢固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樹立一絲不茍、積極主動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精益求精、誓爭一流的標準要求;樹立大膽工作、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敬業(yè)精神離不開服從,服從更需要一種敬業(yè)精神。服從的魅力無所不在。軍人對于命令需要服從,機關對于政策需要服從,學生對于老師需要服從,法律面前人人需要服從。執(zhí)行領導下達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務,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需要的是一種敬業(yè)精神。對于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務,要有一種成功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的去做每一件事。停止抱怨,喜歡抱怨的人沒有立足之地的,喜歡抱怨說明缺乏一種信念,而這種信念正是成功的基礎。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否則煩惱憂愁就是心靈的殺手。服從不但是軍人的天職,這些美德更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這些美德不僅僅適用于軍人,更適用于每一個成功的集體。
“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保@就是羅文,一個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這就是“忠誠”、“敬業(yè)”、“服從”的完美結合。省思自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是否也能象羅文那樣敬業(yè),那樣勤奮,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積累經驗,為自己贏得一個又一個為加西亞送信的機會。雖然不能做到每一個人都是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然而卻需要這樣的精神來鼓舞和激勵,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忠誠于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斷的完善自己,做一個新時代的“羅文”。
讓我們一起把信送給加西亞吧!